民國投機者 第六章 相持 第六節 救亡(六)

作者 ︰ 有時糊涂
」不用激活讓他們繼續潛伏,現在就啟用實在太浪昏「莊繼華思索著說︰「小山,記住。你手上的力量,不要與軍統和中統生任何聯系,有豐富的地下活動經驗,我估計他們派去的人剩下的不會這樣多,延安的審查極嚴。內部斗爭也極嚴,一定還有政治風暴。」

說到這里,他抬頭看著唐縱︰「乃健。我建議你們繼續向延安派人。不要經過軍統或中統,去找經國。從學校的學生中入手,最好是西南聯校,還有貴陽,還有淪陷區,從這些地方派人進去,進去後,先不要動,要有耐心,要有三五年之內。不啟用他們的心思。」

「主任」唐縱有些為難︰「您不知道,我們這個小組不管具體事務。只是搜集從軍統和中統來的情報。將其整理,交給委員長審閱。我們沒有組織練特工的權力

「所以我才讓你找經國」。莊繼華平靜的說︰「經國手上控制著三青團,小山,到時候,你草擬一個練條例,就像我們在廣州時作的那樣

「好王小山沒有提出任何困難。

「現在撥集到的情報,主要在那些方面?。莊繼華又問。

「主要是經濟政治情報。軍事情報比較少,主要是駐軍,這也僅僅停留在延安附近的駐軍唐縱思索著說︰「其中最主要的是抗日軍政大學的教材,另外還有部分。內部文件,這些文件包括各個方面的。比較零散,有統一戰線,根據地的減租減息政策。地方政權建設。還有關于如何處理摩擦的政策。」

「從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他們對我們的戒心很重,在開闢敵後戰場中,先攻擊的往往是,從手中奪取地盤,以此為根據地向日軍蠶食,而且主要打擊的是偽軍,達到擴充地盤的目的

唐縱的情緒有些憤懣不平,莊繼華沒有說話,神情依舊淡淡的,王小山這時慢慢開口︰「乃健說得沒錯,兩黨爭端,責任並不全在我黨。新四軍向江蘇進,戰與日軍交鋒,後被日軍追剿,逃進蘇魯皖邊區防地郭村,隨後就與二李生沖突;這場沖突埋下了黃橋沖突的導火索。從我們搜集到的文件來看,高層對沖突有預測,並對如何處理沖突有詳細的計劃」只是我們的沒有拿到具體的文字性的東西。」

莊繼華有點意外,王小山的語氣中也有種不滿,他思索片刻後站起來︰「好了,你們要小心行事,另外。與狼眼和眼鏡蛇聯系,密切關注華北華中的日軍動向,有什麼異常,要通知我

「是唐縱和王山同時站起來,不過他們同時感到意外,莊繼華以前從未有此要求,現在卻明確提出。顯然這次的事情讓他有了極大的壓力。重慶新聞界忽然掀起一股聲討新四軍的新聞浪潮,各大媒體通篇報道國共雙方蘇北生的一系列沖突,指責新四軍挑起蘇北沖突是國共沖突的罪魁禍。

為此周剛來連續召開記者招待會,向新聞界介紹新四軍北上打擊日軍,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重要意義,駁斥國民黨對新四軍的指責。

董必武、博古、鄧穎等參政員也連續與參政會的參政員座談,向民主黨派人士介紹蘇北沖突的真實情況,反駁國民黨方面的指責,認為這是國民黨當局為挑起大規模行動作輿論準備。

但新聞輿論的風暴越刮越猛。從各方面匯集來的情報表明,蔣介石正在料一個龐大的軍事行動,更大規模的軍事沖突正在醞釀。

「中央的計劃還是堅持,要求我們采取強硬措施,不要被蔣介石的訛詐所蒙蔽。」董必武將中央來電放在桌上,他的心悄有些沉重,國民黨軍事調動頻頻,胡宗南包圍了陝北,二十萬大軍日夜虎視延安。

李農急匆匆的從門外進來,周剛來抬頭看著他,李農看了屋內的人一眼,周剛來微微點頭,李農這才說︰「副主席。網收到情報,蔣介石下令抽調二十四集團軍東進皖南,另外三十六集團軍北調中條山,四十九集團軍留在河南。大別山第七軍隨時做好東進江蘇的準備,還有四十七軍已經越過津浦路,抵達五河,再有三天就能進入蘇北,沿途日軍沒有阻攔

周剛來沉重的站起來,為了應對陝北危機,中央已經從晉西北和晉東北根據地抽調十個團回延安,顯然蔣介石也得知此事,又從西北馬家軍抽調五萬人進入陝北周邊。整個西北戰火雲集。

「中央要小叭小要爽分利用富傳。團結民垂人十,打退蔣介石的眾次知幟潮博古也感到局勢危急,神情很嚴肅︰「蔣介石讓莊繼華取代陳立夫,擔任談判代表,這是個危險信號,莊繼華在棗陽就曾公開鼓勵摩擦。為摩擦提供理論依據,造成很壞的影響。這次蔣介石用他的目的恐怕也是這樣,為全面尋找理由

「恐怕不僅如此」董武冷冷的說︰「莊文革在張瀾鄧演達等民主人士和川人心目中的威信很高。蔣介石正是利用這點,緩解他的政治壓力。」

「莊文革一向有主張國共合作之名,這次蔣介石是打了一張好牌葉英有些無奈,這莊繼華成了蔣介石的滅火隊了,那不行了就讓他去,這次居然用到兩黨談判上了。

「我看他是打著至此國共合作的旗號。實際上卻是的頑固派博古冷笑道︰「他在棗陽和山東蘇北做的事就清楚了,支持國共合作能這樣嗎?」

棗陽就不說了,山東問題上。比。吃了個暗虧,從徐州撤退時,哉山東蘇北增調了大批部隊,搶先佔據沂蒙山等戰略要地,豫東進行的社會改革,也波及到山東等地,滕杰到江蘇後,厲行社會改革,蘇北的淮安、宿遷等地均進行了社會改革。長江北岸秦州附近是蘇魯皖邊區二李的防區,二李對社會改革有抵觸情緒。就算韓德勤本人也對社會改革持不贊同意見,因此蘇北南部的社會改革只有極少數實行了。

但蘇北北部和山東地區在當地將領于學忠李仙洲等人的支持下,社會改革卻進行得轟轟烈烈,甚至在山東淪陷區國民黨敵後部隊也同樣進行了社會改革,比如楊遇春在微山湖地區,張里元在棗莊臨沂等處進行的社會改革。這些改革讓國民黨在山東敵後站住了腳,也讓八路軍進入敵後開闢根據地產生極大困難。也就在徐前率部剛剛進入翼魯邊區時,莊繼華就敏銳的向山東增兵。沂蒙山各地增加了兩個軍,當時沒有察覺,可事後才現,此舉讓八路軍的生存空間受到極大限制,原來與召有聯系的東北軍,為了自身利益也不得不與八路軍爭奪地盤,八路軍只好向平原展,而且此舉也使山東八路軍向蘇北擴展,與新四軍在蘇北會師的戰略企圖受挫。

「中央的指示一定要堅決執行」周則來雙手環抱,思索著說︰「董老,博古,你們要盡量與民主人士接觸,揭露蔣介石的陰謀

「另外,真告中央,蔣介石正在蘇北準備向我進攻,陳粟部實力較弱。山東八路軍暫時無法南下支援。因此是否可以在皖南讓步,換取蘇北的鞏固,葉項在皖南沒有展前途。可以立刻開赴蘇北,增援陳粟。」

很顯然,周剛來已經意識到內戰的威脅,希望能通過皖南的讓步,化解蔣介石動的,同時換取蘇北所佔地區的合法性。

「剛來」。博古說︰「新華日報始終不能出版,這對我們反擊國民黨的宣傳攻勢非常不利,出版要一百萬法幣的保證金,這明顯是壓制輿論。壓制民主!我們應該聯合參政會的參政員,要求國民黨政府廢除此條款。」

「哈,這事要抓緊」。周剛來贊同的點點頭,對葉英和董必武說︰「博古說得對,這個條款對我們非常不利,必須取消,我們在談判中也要提出來

「明天就是正式談判的日子,莊文革能耍什麼花招吧。」博古冷哼道。

葉英微微搖頭,他並不看好博古。能對付莊繼華的唯有周剛來。而且從軍事觀點來看,蔣介石調動如此多的部隊,絕對不懷好意,周來建議中央將皖南部隊撤退到蘇北,這個建議非常及時,也非常完善。

陳粟在蘇北只有近萬人。僅僅一個四十七軍就有三萬多人,而且這三萬多人可不是弗德勤那支士氣低落。裝備低劣的部隊,而是驍勇善戰的之士。再加上龐炳勛、韓德勤余部和二李,加起來有七八萬人,陳粟面臨空前壓力,而皖南葉項也是近萬人,二十四集團軍抵達後,包圍他們的部隊就達到十萬人左右。如此分散的兩支部隊,都受到極大壓力。可要把兩支部隊合起來,那放在任何一個戰場,都能極大的改善面臨的處境。

新的一月了,月票支撫新的一月開始了,月票支持,凹曰混姍旬書曬齊傘a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國投機者最新章節 | 民國投機者全文閱讀 | 民國投機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