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投機者 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

作者 ︰ 有時糊涂

州士敏土廠,大元帥行轅內。

「啪」「欺人太甚。」胡漢民在桌上重重的猛拍一掌從牙齒縫里蹦出四個字。

「海濱兄,他真這麼說的?」說話的是胡漢民的堂兄胡毅生,他臉上還留著詫異的神情。

「嗯,他的原話是請代帥下令,讓學生軍先打三日,三日內我不還手。」鄒魯苦笑一下,本來他是不贊成武力平叛的,所以當胡漢民表示希望他去香港說服楊希閔時,他沒有絲毫猶豫就答應了,在他看來,胡漢民是很有誠意的,而且許下的利益不低,只要楊希閔不叛,胡漢民可以按照他的意願改組大本營,以這樣的條件,楊希閔不但不接受還口出狂言,現在他的使命完全失敗,武力平叛已經無法回避了。

「展堂,我說不用派人去吧,這是自取其辱。」廖仲愷冷冷的說。楊希閔叛跡初露時他就力主調東征軍回軍平叛,可是胡漢民卻左右推辭,希望能說服楊希閔,不用武力解決問題。

廖仲愷讓胡漢民更感慚愧,他心情復雜的坐在那里,惱怒,悔恨,各種滋味交織在一起。胡毅生見胡漢民有些尷尬,便岔開道︰「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還是說說以後怎麼辦吧。」

「我還是那句話,調介石和汝為回來平叛,徹底解決桂軍。」廖仲愷很生氣,東征各軍現在已經休整完畢,士氣高昂,完全能夠解決桂軍。徹底消除這個顆毒瘤。

「桂軍?同時解決,是不是可以分開解決,劉震寰與楊希閔還是有區別的。」鄒魯與劉震寰地交情不錯,特別是兩年前鄒魯主掌中山大學時,缺少經費,省政府束手無策,還是劉震寰讓出幾路稅收,才讓鄒魯渡過難關;現在看到廖仲愷連劉震寰也要一齊平了。鄒魯便想替他求求情。

「都是一丘之貉。一齊平了。」廖仲愷堅持說。他不打算再退讓了。自從桂軍進駐廣州後包娼包賭、販賣鴉片,攪亂財政,廣州市民對他們早已經深惡痛決,特別是他們截收稅金,現在廣東財稅局基本就是個空架子,現在他們借口大本營有蘇俄援助,更進一步侵吞本屬財稅局的稅款。已經到了不除不行的地步了。

胡漢民感到鄒魯說的還是有些道理,特別是自己主張的妥協方案失敗後,更不能完全采用廖仲愷的主張,否則對自己的威信是個極大的打擊。

「仲愷,我看海濱說得有道理,可以先把劉震寰放在一邊,先打掉楊希閔。」

廖仲愷有些激動地看著胡漢民,他不明白胡漢民是怎麼了。鄒魯是個書生。只看到劉震寰對他好,沒看到劉震寰對廣州地壞,可胡漢民不應該這樣啊。

「展堂。劉震寰與楊希閔一樣壞,把他們一齊平了,廣州不是更干淨嗎?這有什麼可猶豫地。」

「分別處理,不是減少阻力,增加勝利的把握嗎?我這樣也是為整個大局作想。」胡漢民還是堅持。

「展堂,我不想再說什麼了,現在平定叛亂已經是箭在弦上,不能再拖了,我建議召開中央會議,由會議決定。」廖仲愷感到這樣爭論下去不會有結果,干脆開會,他有把握在會上爭取大多數人的支持。

「好吧,我同意,明天就開。」胡漢民也感到再爭下去沒什麼意思,楊希閔還會給他們多少時間這誰也不知道,還是讓會議作決定吧。

為了討好蔣介石,汪精衛在蔣介石督辦公署會上,甚至把總理的臨終遺言給改了,說什麼總理臨終還在念道︰「黃埔、黃埔。」可在坐的早從報上了解到總理臨終說的是「和平、奮斗、救中國。」即便如此蔣介石還是很感激汪精衛的推崇,投桃報李,他也抽出時間陪汪精衛在潮州地名勝古跡游覽一番,整個過程中兩人言笑晏晏,相處甚歡。

不過蔣介石對汪精衛的目的也比較清楚了,莊繼華到後就把自己對汪精衛來潮州的目的的判斷報告蔣介石了,經過兩天的觀察,蔣介石肯定了莊繼華的判斷,但他也同時確定汪精衛上去比胡漢民對自己更有利。

汪精衛與胡漢民最大地不同是,汪精衛底子更薄,胡漢民長期擔任孫中山地副手,手下已經有一幫人了,而汪精衛在辛亥國民成功之後去了法國,更有一段時間游歷在國民黨的核心圈之外,更重要的是汪精衛從來沒有與軍隊打過交道,胡漢民有粵軍中地部分人支持,但汪精衛沒有,他上台要想拉住軍隊,舍自己外幾乎無人能選。

晚上回到行署後,莊繼華交給他一份最新的廣州局勢通報,鑒于廣州目前的局勢,莊繼華要求設在黃埔的電台每天都要發一份情況通報過來,以便蔣介石能及時了解廣州局勢

「你怎麼看?」蔣介石看完情況通報後問莊繼華。

「平叛令可能很快就要下達了,我們可以作準備了。」鄧文儀成功的在士敏土廠發展了一個情報員,這個情報員的層次還不算高,只是在鄒魯回來後才知道和談失敗的消息。

莊繼華隨即拿出一份地圖,攤開放在蔣介石的面前,今天他沒有隨蔣介石出去就是留在督署擺弄這份地圖。

「校長,這是桂軍最新的兵力布置圖。」

蔣介石點點頭,看著看著臉色逐漸變得有些驚訝了︰「文革,你確定沒錯?這些應該都是機密情報,你怎麼弄到的?」

「楊希閔太囂張,可他沒想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象他這樣有信心,範漢杰收買了他的總司令部中的作戰參謀,很輕松的就拿到他的作戰部署,經過調查,完全屬實。」莊繼華想想又笑了︰「校長,人家楊希閔根本不怕泄密,你還替他操什麼心。」

蔣介石沒有理會莊繼華的玩笑,而是搖頭嘆息道︰「楊希閔從雲南打到廣東,也算一時之雄了,這次他算完了。」莊繼華嘴角一撇,這算什麼英雄,一個莽撞的武夫。蔣介石抬起頭來,莊繼華忙端正面容。

「說說看,如果是你,你打算怎麼打?」

蔣介石的這話有些出乎莊繼華的意料,蔣介石以前征詢過他的意見,不過主要是政略,少數戰略,從來沒有問過他具體戰術的東西,他也沒打算在這行作出貢獻;政略戰略這些東西,有前世的結果在那,自己再想想也就不離十了,用不著費很多腦筋。

現在具體戰術,莊繼華沒有想過,于是他老實的說︰「學生沒想過。」蔣介石淡淡的說︰「那就現在想。」

莊繼華無奈,桂軍的布防他已經了如指掌,根本不用看地圖,他在腦海里迅速尋找桂軍的防守漏洞。

楊希閔很清楚他能否成功全在于能否打敗回師的東征軍,所以他把主力趙成梁師布置在石龍石灘一線,並在瘦狗嶺構築主陣地;對北江的譚延愷和西江的李濟深采取了收縮防御的策略,依托觀音山實施防御,主要由戰斗力相對較弱的桂軍劉震寰部執行。

楊希閔的第三軍胡思舜部還停留在惠州一線,沒有及時收縮回廣州,所以他的兵力有些不足,整個部署前重後輕,廣州市內的兵力薄弱。

「這是個前重後輕的部署。老子就打你輕的地方。可是兵力從哪里來呢?這個楊希閔怎麼和蔣介石一樣喜歡把石龍石灘瘦狗嶺當戰場呢?又是一場畢業演習,tmd。」想畢業演習,莊繼華眼中一亮,心中有了主意︰

「如果是我打的話,我就以主力在石龍石灘地區吸引敵人的主力,然後出奇兵在獵德炮台附近登陸,攻擊敵人後方石牌,如此其正面必然崩潰,然後分兵兩路,主力攻擊瘦狗嶺,另一路繞道市區攻擊觀音山。」

听完莊繼華的話後,蔣介石心中滿意,可是口氣依然嚴厲︰「出奇兵?兵力從那里來?」

「軍校中有三期同學1300人左右,同學400人,總兵力有1800左右,而且我們現在還可以以學生回校的名義向軍校調兵回去,這樣我們可以在軍校聚集三千人左右的兵力,到時這三千人就可以如一把刀插進楊希閔的心髒。」

听完莊繼華的作戰部署,蔣介石終于忍不住笑了︰「很好,文革,我看你完全可以帶一個團了。」

在士敏土廠里舉行的大本營會議上,廖仲愷與胡漢民進行了激烈的爭論,他明確告訴胡漢民不要對劉震寰寄予希望,他們是一條船上的,沒有劉震寰的支持,楊希閔就算會叛亂,也不干如此囂張;廖仲愷的主張得到譚平山為首的員的支持,對廣州的局勢,廣州區委也感到擔憂,經過數次討論後決定推動國民黨進行平叛,同時在黨內進行秘密動員,隨時準備策應平叛戰斗。

真正作出決定的是鮑羅廷,孫中山去世後鮑羅廷在大本營的地位不降反升,大本營的決議沒有他的支持就很難通過。促成鮑羅廷下決心的是加侖,加侖在經過東征之後,對原校軍現黨軍有極高的信心,他力證以黨軍的戰斗力完全可以擊敗楊希閔的雙槍兵。

在軍事上鮑羅廷是相信加侖的判斷的,既然能打贏,那麼為什麼還要留這麼禍患呢?所以會議決定,廖仲愷與加侖以永福艦被劫,部署攻閩的名義赴頭,與蔣介石許崇智商議回師廣州,平定劉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國投機者最新章節 | 民國投機者全文閱讀 | 民國投機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