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千千歲 第一卷 宗室女 【第059章】逼旨

作者 ︰ 璐珈

紫宸殿。

「啪」地一聲,杯子碎裂聲驟然響起。

房玄齡止步在殿門。

守在紫宸殿前的內侍悄悄臨近他的身邊,低聲道︰「天子動怒,您還是先不要進去的好。」

「誰在里面?」他不由低問道。

內侍左右看了看,將聲音壓得更低︰「是魏王殿下及江夏郡王之子李昔。」

說完,他退回到原地。

房玄齡默立了一會兒,便提步到了內侍面前,請他傳報。

不一會兒,就听內侍通傳進殿。

李泰與李昔低垂著頭跪在大殿中央,面前是碎裂的杯片及水漬。李世民看起來氣得不輕,還未及收回凌厲的目光,「這個時辰覲見,房愛卿有什麼事嗎?」。

房玄齡已听出李世民語氣中的不善,拱手道︰「皇上,臣獲悉京郊氣候異動,家畜飛禽躁動不安,與貞觀七年地動之象極為相似。臣惶恐不安,便急著求見皇上,求萬全之策!」

李世民將唇抿得更緊,目光灼灼︰「怎麼?連你也這麼說?你們一個一個都安得什麼心?」

房玄齡心中一動。原來跪在地上這兩位也是為此事而來,看來這場天災真的是不可避免了。

他一撩衣袍,亦跪在地上,「皇上,雖傳天災乃天子失德之征兆。但臣以為這僅是自然之害,與天子政績並不相關。還望皇上以百姓為重及早做定奪。」

天災地動,從未在之前做為重要的事情地呈上朝堂。沒想到此時竟然有三人為此事來求自己。而這三人,一個是他器重的臣子,一個是他極為寵愛的兒子,另一個是讓他倍感興趣的佷女。李世民不禁有些頭痛。

李泰忍不住看了李昔一眼,卻見她十分淡定。那雙深邃明澈的眼眸淡籠著一絲憂色。

李世民不冷不熱地道︰「若屬子虛烏有的事情。你們都想想怎麼交待?」

聲音雖小,但近旁幾人也听到清楚。

不待身邊的兩人說話,李昔清朗的嗓音已響起︰「皇上,請容小人說幾句。夏商周三代以及漢代,歷經年代多則八百年,少則四百年,這是因為上古帝王以恩惠凝聚人心,人們不能忘懷的緣故。漢以後歷代王朝,多則六十年,少則僅二十多年,均因對百姓不施恩惠,根基不牢的緣故。貞觀初年,全國欠收鬧饑荒,一斗米值一匹絹,而老百姓這等事卻毫無怨言,是因為知道皇上憂國憂民的緣故。自古以來,國家的興亡,不在于積蓄的多少,而在于百姓苦樂。而這次天災,若皇上肯下旨命百姓避禍,即便是子虛烏有的事情,百姓也會心懷感激之情,盛贊皇上體恤之恩。若有人因此而非議皇上,小人願承擔全部責任,小人這顆項上人頭,便是您的了。」

李泰一震,深深看著李昔,心中無端泛起一絲疼惜。跪行幾步,道︰「兒臣也願以身家性命相保。請父皇下旨!」

李昔幽澈的目光望向李世民,靜靜俯身︰「請皇上憐惜百姓,速速下旨!」

房玄齡還沉浸在李昔之前的一番慷慨激揚說辭當中,放眼朝堂,能直言勸諫的除了魏征外,也就只有眼前這個小兒了。再听到李昔說的最後一句話,他已是嚇得一身冷汗,這小兒分明是在逼皇上下旨。

李世民心中驚嘆李昔的勸諫之勇,敢逼他下旨的人,她還是第一個。可他偏偏對她生不起氣來,冷哼道︰「你們要朕下旨?那你們說說看,朕的這道旨意該怎麼下?」

事關重大,這旨意要如何下,卻是一個大難題。正逢明日中秋團圓之夜若是直言天災將至,必會人心大亂。

房玄齡低頭沉思片刻道︰「皇上,不如下兩道旨意。一道給京郊百姓,讓他們及早撤離住所,另尋安置之地。一道給京城百姓,借中秋之名沐假三日。三日內全部至曲江岸邊舉行宴會,開放皇家園林。」

巧立名目,借以安撫民心,並不為過。

李世民沉吟著點點頭,這時,又听李泰道︰「父皇,房大人所言極是。曲江幽遠,江岸寬闊,聚集京城大半的百姓也不是難事。再通知禁衛軍時時注意防護。應該會將這次天災的損失減至最低。」

事已至此,也只能這樣了。他的目光下意識地掃過李昔,見她再無反駁之意,方提筆寫下兩道旨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公主千千歲最新章節 | 公主千千歲全文閱讀 | 公主千千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