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末當悍匪 正文 第三百零五章 酒談

作者 ︰ 老矣

華燈初上之時,唐紹儀來到了春雨軒,曾紀澤比他早到了一刻鐘的時間,此時正坐在吧台旁邊。

春雨軒是間小火鍋店,內中布置與後世的涮涮鍋店相同,每人面前一個小火鍋。雖然現在是九月初,天氣還有些微熱,但是店里的生意依然十分紅火。曾紀澤顯然不是第一次在這里吃飯,因為提前跟老板打過招呼後,在吧台拐角處有兩個獨位,此時就被留了下來。曾紀澤自己坐一個,另外一個自然是唐紹儀的。

真說起來,別看唐紹儀是東北官員,但是因為職位的關系,常年住在北京城,所以若論對東北,對盛京的了解程度,曾紀澤還要在唐紹儀之上。

「少川賢弟快過來,這邊坐!」曾紀澤雖然提前來了,不過卻沒有先開動,只是喝著面前的茶水,和老板聊著天。見到唐紹儀後,他立刻起身相迎。兩人落座後,曾紀澤又道︰「金老板,先把菜單給我這位小兄弟。」

菜上的很快,而姓金的老板看出曾紀澤和唐紹儀要聊事情,所以知趣地到了吧台的另外一邊招呼客人。

「這羔羊肉不錯,從蒙古直接空運過來的,除了價錢貴點,沒別的毛病。」

唐紹儀听到曾紀澤這樣說,兩人同時笑了起來。

曾紀澤此時感慨道︰「我在東北這兩年,感覺這里一年一個變化,發展迅猛,日新月異。最讓我感慨的一點就是,雖然東北常年與俄羅斯帝國開戰,有時甚至還要南北兩線同時開戰,不過這里的百姓卻沒有絲毫緊張的情緒,該工作的工作,該種田的種田。而你們官方並沒有隱瞞當時東北的處境,這要換在大清其他地方,官員們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

「呵呵,劼剛兄玩笑了,在當時的處境下,民眾不可能沒有情緒波動。不過東北自治區的官員們相信,越是在危機關頭,民心越是可用。」唐紹儀微微一笑,沒說太多太深,因為這問題歸根結底還要落在清廷皇室常年的愚民政策上,雙方治國理念上有著本質的區別。而曾紀澤畢竟是清廷官員,所以為了不使雙方氣氛陷入尷尬的境地,點到即止。

曾紀澤自然也知道其中的原因,可是他自問也沒有改變這一切的能力,所以也是一笑,不過出奇地卻沒在這個問題上松口,繼續道︰「哦?真是如此?愚兄看未必吧!」

「不知劼剛兄此話何解?」

「貴方雖然對公眾公開大部分消息,不過無論是報紙,還是廣播,里面所報道的內容無一不是經過精心安排的。用句你們東北高層的話說,就是輿論管控。我听說貴方的大學中有一個專門的學科,來研究的就是這方面的內容。」

「公共關系課。」唐紹儀倒顯得很坦誠,沒有否認。

「原來少川也知道。」

「這是我們在東北為官必學的課程,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相關課程。」唐紹儀看著曾紀澤,道︰「這些年我在北京城里最大的感觸,劼剛兄可知是什麼麼?」

「愚兄洗耳恭听。」

「大清入主中原之後,有傳言說清帝乃是歷朝歷代中學業最為勤奮刻苦的帝王之家。不過讓唐某人看來,他們也是罔讀了聖賢之書。殊不知這世間最簡單的道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姑且那些文字獄不提,單單是壓制民智,行愚民之策,讓我天朝萬民有口無言,就造成了我中華逐漸落後于世界。所謂的康乾盛世,也只是固步自封。帝王妄自尊大,群臣溜須拍馬,不言黎民之苦,只求升官發財的歌功頌德。有時我總在想,這是蒼天垂憐我天朝之民!若是沒有王一橫空出世,帶領我東北崛起,為中華撐起一把擎天巨傘,現在的大清會不會成為第二個印度?成為列強肆意妄為的悲慘之地。」

唐紹儀的聲音不大,但是曾紀澤卻听得心驚肉跳,他畢竟是大清之臣。而唐紹儀無君無父之言,在他听來,簡直是大逆不道之極,然則他又不是普通之清臣,長期留駐歐洲列強諸國,雖未見得能看破世界發展潮流之迷障,但終究是有自己的感悟。

「這……」曾紀澤啞口無言。

唐紹儀此時微微一笑,道︰「劼剛兄莫怪,在京城受那幫八旗王爺的閑氣,今日多喝了幾杯,又遇劼剛兄這樣的知己,一時失態,嘮叨幾句。」

其實兩人剛剛入座沒多久,酒也只喝了一杯而已,唐紹儀自然不會有什麼酒後失態的表現。今天曾紀澤請他過來,敘舊聊天不過是個借口,真正的目的其實是之後開始的東俄談判。至于清廷方面的目的是什麼,目前還不得而知。不過瞧意思,也是有所圖謀,不然曾紀澤不會談及東北的輿論管理,在東北同樣愚民這個問題上對唐紹儀有所壓制。

喝了一杯酒之後,這個話題算是被遮擋過去,曾紀澤此時略微沉吟一聲,其後道︰「今次約少川賢弟出來,洗塵接風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

「劼剛兄但說無妨。」

「今次皇上和太後委派醇親王前來東北參與東俄會談之事,我想少川也已經知曉。」

「這個自然!」

曾紀澤是明知故問,不過起個話頭而已,接著道︰「後日便開始前期會談,在會談之前,不知少川方便不方便與我交個底,也好讓我們雙方統一一下立場。」

「哦?這個倒是簡單……」說話間,唐紹儀把面前的一盤羔羊肉全部倒在了已經煮沸的火鍋里,然後用筷子在其中隨意涮了涮,道︰「當然是吃肉喝湯,一滴不剩。莫非這還擁有疑問麼?」

唐紹儀這話雖然看似不經意,但是曾紀澤卻震驚于其中的霸氣。

「貴方如此強勢,若列強聯手,恐怕對貴方不利。」

「那又如何?」

「據在下所知,保險隊已經打過了葉尼塞河,把俄軍壓縮在鄂畢河東西兩岸。此時戰局已經不比最初,貴方已經失去了最重要的後勤優勢,俄國的鐵路已經可以對其進行直接補給。而貴方要想將鐵路修建到戰場前沿,恐怕沒有一到兩年的時間,不能竟全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清末當悍匪最新章節 | 回到清末當悍匪全文閱讀 | 回到清末當悍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