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末當悍匪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三章 印度副王

作者 ︰ 老矣

取得勝利的東印度公司再次造兵買馬,地盤大了,守護的產業多了,為應付新形勢新問題,擴充私軍規模也是無可厚非。不過股東們很快注意到,隨著自己公司私人武裝力量的逐步增強,南亞次大陸上能與他們針鋒相對的敵手是越來越少。而東印度公司做的就是糧食、香料和工業原材料的轉運差價貿易,地盤掌控的越大,代表著他們手中的資源越多,公司獲利就越多,落入他們腰包中的金錢也就越多。

于是當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放眼望去,發現對面滿是黃金的土地上佔據的不過是一群近乎于原始,使用刀劍的溫順土著。誰都難以抑制那股噴薄而出的激情,私軍緊握著火槍出擊,推倒一切反抗的力量,留下血腥和尸體的同時,一身殺戮血漬地奔向輝煌和財富——戰爭,佔領,擴軍。再戰爭,再佔領,再擴軍……這就是野蠻時代的財富公式!

貪婪是永無止境的,特別是你握著火槍面對刀劍土著的時候。

之後幾年內,隨著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東印度公司的利潤規模也開始迅速膨脹。在他們上交給英國議會審議的賬戶注冊資金顯示其營業額已從1794年的800萬英鎊,猛增到1803年的1350萬英鎊,而東印度公司就成了印度的實際統治者!統治的面積甚至遠超過當時的英國女王。

關于東印度公司的數據在王一生活的那個年代都被存放在大英博物館的地下儲藏室中。說來這也是英國佬的一個好習慣,所有的老東西都留著。時間長了,東西多了,觀念上就會有傳承,生活中就會有傳統。

相比之下,天朝雖然號稱文明古國,但是實際上要從公元1600年到王一生活的那個年代,穿著打扮上肯定是斷代的,明朝一個打扮,清朝一個打扮,民國一個打扮,建國初一個打扮,改革開放後又是另一個打扮。英國等歐洲國家雖然也在變,但是脈絡清晰,能夠追本索源。至于觀念上,就更不用想了,古代的,現代的,東方的,西方的,天朝的一切都半生不熟地混雜在一起,到別說,也算是一種特色。只是少了根基,終究發展起來要比歐洲辛苦得多,所以只能無奈地選擇模著石頭過河。

話題重新回到東印度公司身上,再有了強大的私人武裝之後,東印度公司過了幾十年的好日子。他們留給土著的選擇很簡單,只有兩項,要麼死,要麼臣服!對于大多數土人來說,這不是一個艱難的選擇。艱難的是臣服後的生活,也許日子並沒那麼難過。不過雙方在生活習慣和宗教上的差別,不斷激化著本就深刻的矛盾。幾十年的積累終于在1857年徹底爆發,這就是著名的印度大起義!

東印度公司因為本土英國人規模有限,所以很快就改變了歐洲士兵與土人士兵比例近乎相等的做法。采用以土治土的辦法,大批量的招收土人士兵,用于維護統治。不過英國人以強者自居,雖然不少有識之士要求提高阿三們的社會地位,但這只是為了更好的統治阿三,而不是為了追求社會平等,所以社會矛盾依然存在,只是偶爾會得到緩解而已。大部分英國官僚當然不在乎手下土人士兵的想法,于是導火索終于被點燃了。

英國人讓信奉阿三教的士兵用牛脂涂抹子彈,而牛在阿三教中地位尊崇,忍無可忍的阿三們終于開始奮起反抗,後呈燎原之勢。同樣忍無可忍的穆斯林聖戰組織也選擇站在阿三教徒一邊,這在後世很難想象,他們都向莫臥兒王朝老皇帝巴哈杜爾*沙一世效忠。戰火從孟加拉一直燒到了旁遮普,激戰之後,英國人取得了勝利,將巴哈杜爾流放到了緬甸,同時發泄似地差點將皇子們斬盡誅絕。不過勝利並不完美,印度人口銳減,尤其是青壯年損失更是慘重,對所有人來說,這就是一場浩劫。

正所謂敵損一千,自損八百,英國人也不好受。印度起義動搖了東印度公司的統治根基,讓股東們人財兩空,而更重要的是起義對英國的殖民制度產生了強烈的沖擊,東印度公司的運作開始受到輿論與政府的監督。終于抓到機會的英國議會于1858年開始直接介入印度地方事務並將其主權牢牢掌握在了英國政府手中,東印度公司的私人武裝最終實現國有化,這座歷經258年風霜雨雪的百年老店開始崩解,在王一穿越來的前一年,也就是1874年,徹底的煙消雲散。

印度總督這個職位從1773年開始出現,被授給了沃倫*黑斯廷斯,而此時更習慣的稱呼是威廉堡總司令,他與五個人的最高委員會共同分享權力,不過矛盾重重,他們負責在印度直接控制和監督東印度公司官員。

1833年,第三代波特蘭公爵威廉*本廷克改革了在印度的體制,擴大了統治面積,印度總督直到這時才變得名副其實起來。順道提一句,若不是大理石找不到買主,泰姬陵就會被這位公爵給徹底拆了。

到了印度大起義結束之後,在1858年英國王室直接控制了印度,印度各省向英國申請總督頭餃。查爾斯*坎寧接替了這個職位,其實就是收拾印度大起義的爛攤子。這個期間,印度總督是皇室的代表,不歸英國政府管轄,又因為權勢鼎盛,所以也漸漸有了印度副王的稱呼。副王就是權力很大的總督,與我們史書上的意思不太一樣。

這里面還要說一句,在發生印度大起義的同時,英國還在與清廷發生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即便有如此有利的外部戰略環境,清廷依然是一敗涂地,可見這個王朝腐朽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現任的印度副王就是弗雷德里克*漢密爾頓-坦普爾-布萊克伍德,達菲林伯爵。現在,也就1887年正好六十一歲,就讀于伊頓公學,畢業于牛津大學基督學院。擔任過加拿大總督,駐奧斯曼土耳其大使,是英國著名的外交家。如今擔任印度總督,主導了對緬甸的入侵。說起來,他就是王一現在在東南統治的最大敵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清末當悍匪最新章節 | 回到清末當悍匪全文閱讀 | 回到清末當悍匪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