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鬢鳳釵 第四十四章

作者 ︰ 清歌一片

照了大昭國的民俗,女子十四起便可定親成婚,是個重要的成人年。故而明瑜下月二十的十四歲生辰,江氏心中極是看重。前些日里剛忙完自己父親的壽日,一回來就把女兒的生辰之事記在了心上。這日晚間逮到丈夫阮洪天回來,便把明瑜的事提到他面前。

「自打我爹那回來,就見你整日里忙得腳不著地的,回來又晚,想多說句話,你就已經去會周公了。家中鋪子什麼事要你親自這般操心?阿瑜再半個月便要十四歲生辰。我在尋思著該怎麼過。你這個做爹的倒是說說看?」

江氏半是心疼,半是埋怨道。

阮洪天自前些日里從謝如春那里應下護塘之事後,因了事關重大,且日子也緊了,不敢怠慢,這幾日別的一概放下,與柳管家和謝府師爺等人一道,馬不停蹄地便沿著雁來灣一帶修檢著江塘,但凡發現有坍塌弱陷之處,便立時加固。回來難免便疲乏了些,明瑜的生辰之事更是早忘到不知哪里去了。此刻听江氏提醒,這才記了起來,自己拍額道︰「我竟給忘了!十四乃是個大年。須得好生慶賀一番。你自己看著辦便好。」

江氏掐了丈夫胳膊一把,嗔道︰「你這個人好生沒趣。我是想不出有新意的點子,這才特意拿到你跟前問的。你倒好,又一腳踢回了給我。問了等于白問。且女兒成人這般大事,你這個做爹的一點都沒放心上,枉女兒這般親近你!」

阮洪天一時無話,想了下,便叫江氏靠近,低聲把胡半仙卜算出十三有大風大潮,雁來灣破口的事給道了出來。

江氏早听過胡半仙的大名,聞言大驚道︰「這可如何是好?我听說那胡半仙卜卦極靈。若是真的,我家在雁來灣下的田地莊子被淹倒是小事,就怕莊里莊外那麼多人遭災!趕緊的叫都準備著才好。」

阮洪天道︰「胡半仙佔卜一事,終究有些過于虛玄,是真是假還未知。這等大事若是傳了開去,必定人心惶惶。到時若所言為虛,謝大人也怕被人用妄信巫卜來彈劾。故而此事除了我,還只有謝大人與他佷兒曉得,我說給了你,你也

莫到外面聲張。我這些日這般忙,便正是在與謝大人諸人一道在防範此事,這才疏忽了家中之事。女兒生辰,你看著辦便是。好在阿瑜也不過是閨中女孩,不似大人那般有諸多繁文縟節。請些她平日交好的女孩過來一道擺酒慶賀下便是。」

江氏一顆心噗通直跳,拍著胸口道︰「原來真是我錯怪你了!只盼那胡半仙這回說不準才好!你忙去便是。我曉得了。」

雁來灣之事固然重大,只在母親心中,女兒的成人禮也是樁極重大的事。她雖未再擾丈夫,自己一連數日難免也還在惦記著,身邊的周媽媽看了出來,隨口道︰「太太自己想來想去想什麼?我瞧姑娘就是個心里有主意的人。她自個的生辰怎麼過,說不定心里早有計較。太太想出來的,姑娘倒未必中意。不如太太問姑娘一聲?」

江氏被一語點醒,也不叫人去喚,自己便親自過去看。

漪綠里,因了中秋將近,明瑜帶著春鳶和另些丫頭們正與過來的明珮一道在做中秋香囊。原來江州有個傳承百年的本地風俗,每年八月十五,不論大家小戶,未出嫁的女孩們都會自己做個香囊,往里填塞桂皮香葉和繡了自己心願的帕子,到了十五那日,紛紛掛到城中王母廟前那株老桂樹的桂枝上拜月乞福。廟祝第二日會收了下來在王母塑像前的鼎爐中焚掉,以示心願及達上天。年年如此。只不過當日也難免會引來城中一些孟浪少年的窺覷,甚至不乏趁了夜色潛入王母廟中爬樹偷香囊的,直到幾年前,鬧出了場不大不小的風流官司,故而這幾年每到這日,知府謝如春便會派人嚴加看守,這才杜絕了那些少年的風流心思。

明瑜記得前世里的這一年,自己精心做了個極其精致的錦繡香囊,里面那帕子上繡的是「誰人賞供」四字,合得正是自己當時的心境。只不過當年中秋未到,先便來了場洪澤大水。莫說拜月乞福,便是接下來自己的十四歲生辰也草草過去了。

這一世,她為這一場洪澤籌劃已久。這幾日留神查看,見父親早出晚歸,又從春鳶口中知道柳勝河父子俱都在雁來灣那里忙碌,曉得自己在胡半仙處下的藥起了效用,心中這才有些安定了下來。見丫頭們攛掇著叫開始準備中秋香囊,連春鳶也提了句,便趁了興致叫了明珮一道過來做。一屋子女孩們說說笑笑,這個說你的壓線歪了,王母娘娘必定看不上眼,那個說須得葵黃配石青,藕荷配紫醬才好,正熱鬧著,忽然見江氏過來了,丫頭們這才悄了聲息。

明瑜將自己母親迎進了花閣,明珮也一道跟了過來。江氏先問了幾句她兩人新做秋裳的事,又笑道︰「中秋一過,便是你的十四歲生辰。娘想著要怎生慶賀一下。你自己可有主意了?」

前世的那個十四歲生辰,因了一場洪澤而草草過去。這一世重新過遍,倒不是想如何風光,而是期盼這個全新的生辰之禮能給自己和自己的家帶來個不一樣的往後。

「娘,到時候把平日有往來的各家女孩們邀請了過來,一道宴飲一回便好。」明瑜笑道。

「我倒有個主意。不若到時候就在我家意園的湖上停一艘大船,大家都到船上賞月吃酒,再停一艘船搭了戲台請戲班過來。如此湖上有月有酒還有歌樂,豈不是新鮮有趣?」

一邊的明珮插了嘴道。

江氏眼楮一亮,贊道︰「這主意好。果然熱鬧又不落俗套。」

明瑜覺得也不錯,笑道︰「多謝二妹想出的好主意。」

明珮道︰「姐姐生辰乃是大事,我出點子也是應該的。」

江氏見她自被從前請了過來的那教養嬤嬤教導了半年後,這兩年一舉一動與那大家出來的閨秀都相差無幾了,心中也是寬慰,伸手模了下她頭發,笑道︰「再兩年等你也十四了,娘也定會給你好生熱鬧一番的。」

「多謝娘。」

明珮端正行禮道謝。

***

到了八月初十,離那胡半仙說的十三只剩三日了。天卻仍是大日頭火辣辣地曬著,晴空萬里無雲,哪里有半點大風大雨的征兆。謝如春之前听了佷兒謝醉橋的勸,雖給臨近各州府的長官也各去了封函,道**月江海之潮易漲涌,中秋前後更甚,江州已做防備,望各位大人也加以防備。只他自己其實本就有些搖擺不定,且胡半仙又似鑽入了地底般毫無消息,見此情景,漸漸便也不大放心上了,接連幾日都未再過問。倒是阮洪天時時被江氏提醒,心想反正已是忙了這許久,就只剩最後幾日了,若是懈怠了下去,萬一到時候真被胡半仙說中便後悔莫及,故而非但未放松,反備置了更多的草袋竹籬堆在雁來灣一帶,以備不時之需。

明瑜記得清楚,前世里那一回,前頭這幾日確實就是這般的大晴天,到了十二晚間才驟然起風變了天色的。怕眾人放松警惕,這才攛掇著母親三天兩頭地提醒父親。如今曉得知府謝如春雖懈怠了下去,只自己父親卻還緊著,這才稍稍放下了心。如今哪里還有心思準備什麼中秋和生日,日子越逼近十三,整個人便似拉上了一張弓弦,繃得越來越緊。

到了十二,一連晴了多日的天色竟真陰沉了下來,江海之上漸漸有風大作。謝如春這才緊張了起來,急忙趕去江邊,見防備甚好,曉得阮洪天前些日里與自己佷兒一直在盯著,這才松了口氣。當夜果然竟風雨大作,到了十三,更是暴雨如注,到了江邊,見浪頭高漲翻涌,風吹得人要站立不穩。

天色這般驟變,竟被那胡半仙一語料中。這一夜謝如春不敢怠慢,發動了數千民夫守在雁來灣一帶,以防決口。自己與阮洪天謝醉橋等都守在阮家雁來灣口下的一個小莊戶家中,離塘壩不過半里之地。到了半夜時分,風雨之中忽听外面哄聲四起,急忙出去查看,早有人來報,東塘壩抵擋不住潮頭沖刷,竟塌陷松動。當下振臂高呼,民夫紛紛沖上去護壩。幸而阮洪天之前準備了足夠的草袋竹籬等物,終是穩住了險情。

天明之時,風雨止住。最大的潮涌已是過去,謝如春命人留下繼續看守,自己這才與熬了一夜的阮洪天謝醉橋等人各自回去。

明瑜這一夜也幾乎未睡,一直陪在江氏房中,母女二人都有些心驚膽戰。直到天亮時分,見庭院地面不過積了層到腳踝深淺來不及排走的雨水,曉得應是躲過了那一場大水。又等了片刻,終于見到滿身濕透筋疲力盡的父親歸來,曉得昨半夜的險情被止住了。江氏連聲道著「阿彌陀佛」,忙叫下人送熱水給老爺沐浴洗乏。明瑜徹底長長松了口氣,這才覺到一夜未睡的疲乏,回了自己屋子,躺下補覺去了。

這一場風雨來得迅猛,去得也快,第二日便又是個大好晴天。若非城里低窪處被積水淹沒著未退盡,哪里能看得出那一夜的驚心動魄。

知府謝如春這兩日的心情,簡直可以用萬分慶幸來形容。慶幸自己治下的這一府逃過了劫難。治下的各縣水淹得最深也不過到腰,只有一些老舊房子抵不住風暴被刮塌,死傷了些人。不似臨近幾個州縣,雖自己已經去信提醒,只那幾位大人並未放心上,十三日潮來之時,不過照往年慣例草草防備了下,因了塘壩年久失修,竟遭決口,一瀉千里,地勢低窪之處,成了汪洋一片,人畜漂沒,損失慘重,大水直到今日才慢慢退去。江州諸多百姓感激戴德,紛紛到知府衙門口跪拜稱謝,道全是因了謝知府一心為民,這才叫治下百姓們逃過一劫。

謝醉橋親歷了八月十三潮水襲來的這一夜,對那個胡半仙的好奇已經到了極點。若說上一回那李大戶的命案還算巧合的話,這一回他卻是千真萬確的未卜先知。見自己叔父這兩日一直奔忙于江南總督府和臨近各州府處,待天色一轉好,他便親自去廟街胡半仙家對面的茶坐等。第一日空等過去,到了第二日的中午,見一個背了行囊的中年男人開了那扇門,曉得十有**是胡半仙回來了,放下茶錢,便徑直過去。

胡半仙一個月前被人逼迫,去報告了自己「卜算」出來的「天機」,回家後心中便一直忐忑不安,唯恐到時候沒這樣的事,自己只怕就要被謝知府用個「妖言惑眾」的罪名治罪,那自己這一年來靠一條如簧巧舌換來的白花花的銀子便都要打水漂了。越想越怕,一夜沒睡,干脆起身收拾了細軟,第二日一早便悄悄出城,逃到了臨近的銀州,住在了個腳店中。照他打算,若是到時候沒被說中,他便干脆一去不返,去別的地方謀生。若是僥幸像前次一樣又說中了,那他便可大搖大擺地回江州,到時候莫說知府,便是朝榮蔭堂伸手,賞錢也是斷不會少的。所以這樣躲了一個月。到了十三夜間,睡夢中被一陣敲鑼聲驚醒,這才發現自己竟全身泡在水中,手忙腳亂起身,曉得銀州夜半竟已被大水所淹。因了他住的那腳店地勢低,水勢升得快,他不識水性,又舍不得丟棄銀兩,若非扒住了一根被水沖倒漂來的樹干,只怕就要被淹死在那里。困了一天一夜後,待水勢漸漸消退,這才趕回江州,直到此時入了自家家門,還覺驚魂未定,一坐在張凳子上便發起了呆。

卻說胡半仙正在發呆,忽听門口有敲門聲,定了下神便去開門。見外面站了個青年,豐神俊朗,氣勢不凡。他平日替人算命,雖三分靠蒙,七分靠猜,只看人的一雙眼卻必不可少,否則如何猜蒙?看出這人必定是有來歷的,先便矮了三分,急忙賠笑著躬身道︰「公子何事?」

謝醉橋原本想象中的胡半仙應帶了幾分仙氣,便是沒仙氣,至少也相貌堂堂。見這男人干巴精瘦,一對綠豆眼,留一把山羊胡,毫無仙風道骨可言。這也沒什麼,所謂市井之中,真人不露相。只是見他目光呆滯,仿似剛受了驚嚇,連身上的衣物鞋子都沾滿黃泥,剛從泥水里打滾完才出來的樣子,極是狼狽。不禁猶豫了下,問道︰「你……可是胡半仙?」

一年前李大戶命案之時,他混得還只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有一天忽然被人指點,道要叫他名揚江州。光腳不怕穿鞋,他雖不大敢相信,只也豁出去拼一把。沒想到竟都是真的,一下聲名鵲起,江州城人人對他趨之若鶩。暈乎了幾日後,他也就心安理得地用他那張鐵口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1號,又可以留言送分啦。我等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雲鬢鳳釵最新章節 | 雲鬢鳳釵全文閱讀 | 雲鬢鳳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