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鬢鳳釵 第三十六章

作者 ︰ 清歌一片

那道綠影消失在拐角處了。謝醉橋回頭,見裴泰之眼中訝色已消,神色凝重,只是略微皺著眉看向自己。兆維鈞卻是另外一種神情,說不出的怪異,定定望了自己片刻,臉上終于現出帶了幾分勉強的笑意︰「這……是誰?怎的會在你的園子里?」

「不過一故交家的女孩。我與她外祖相熟,曾論過書畫。前些時日我收了幅古畫,自己難辨真偽,便拿去請教。今日她代我將畫帶回而已。」

謝醉橋淡淡道。

兆維鈞目光閃爍,顯見是不信,略一想,道︰「若方便,帶我也去瞧一眼可好?近日正巧也對書畫上心。」

謝醉橋曉得杜若秋此刻應正藏身在附近,正欲帶他離開此處,此話倒正合心意,便略微一笑,道︰「有何不可。可惜不過是贗畫,不值一看。」一邊說著,一邊已是轉身帶路往書房去。

方才那畫還攤在桌案之上,兆維鈞掃了幾眼,心里終于止不住地浮上了幾分沮喪。原本滿心以為自己能抓個先行,卻萬沒想到會是這般情景。原來不過是個與謝醉橋私下相會的女孩,怪不得他之前听到自己要搜屋時極力阻攔,想是怕被發現這不足為外人道的隱秘之事。心中暗暗又有些納罕。從前在京中便極少听到過這謝醉橋的風流韻事,沒想到他原來偏好異于常人,竟對半大女孩上心。眼前忽然又閃過方才那女孩的臉容身影,雖還未成人,卻也自有一番動人之處。便笑道︰「原來是謝老弟有心護花。早說不就結了。郎情妾意乃是人之常倫,我若曉得,哪里還會為難她。」

謝醉橋正色道︰「我與這位姑娘並無私交,今日不過是她湊巧路過幫我帶回了那畫而已。且她比我妹子也大不了多少,我再不堪也不會做出三殿下所想的那般事體。若是因了我之緣故令她蒙羞,醉橋真當是萬死不足以抵罪。」

他說話之時,一身坦坦蕩蕩。兆維鈞一怔,上前拍了下他肩,回頭對著裴泰之笑道︰「果然是我多想了!方才也是我太過謹慎而為之。想來醉橋老弟也不會放在心上。」

裴泰之略微笑了下,看了一眼謝醉橋道︰「三殿下所作所為,不過是出于忠君二字。醉橋若是怪罪,我第一個便不答應。」

他平日在人前冷肅,說話更是惜字如金,似這般帶了玩笑似的口氣,倒真難得一聞。兆維鈞看他一眼,三人便齊聲笑了起來,場面極是融洽。

兆維鈞略再留了片刻,便起身告辭,裴泰之亦同行離去,上馬後,只是回頭盯了眼謝醉橋。

謝醉橋自然明了。曉得自己這表兄素來心思沉密,此刻雖不便說話,過後必定會來追問。自己原本不欲在他面前將阮家女孩亦牽扯出來,此番卻怕是難以遮瞞了。

兆維鈞看了眼門口草地上車輪碾壓過的痕跡,又舉目望了下遠處隱隱可見的城郭,縱馬而去。

明瑜坐在馬車之上一路緊趕回去,整個人還緊緊繃住。

剛才的舉動,實在並未多想。不過是情勢緊急,轉念之間,人便已經站了起來走出去。如今再回想方才一幕,才覺到了後怕。若再發生一遍,她不曉得自己到底還有沒有這般的勇氣……

過了今夜,只要過了今夜,明日正德就會離去,所有的紛擾也都會隨聖駕而去,包括……裴泰之,這個前世自己與他糾葛了短暫一生的人。以致于後來有段時間,每每想起,便如在心尖上澆了一壺滾燙沸水。

這一世,不過是個旁人,旁人而已。他方才看著自己的神情,完全的震驚。她知道這只不過是因為他認出了她就是前次那個咬過他一口的人。如此而已。前事種種,于她或許一時仍無法徹底抹平,于他,卻真正是完全的一張白紙。

若是他們曾是一對傾心的愛人,她想她此刻一定會痛楚萬分,為了這世的相見卻不相識。幸好他們不是。所以這很好。

她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手心忽然一陣暖意,明瑜望去,見邊上的春鳶探手過來握住她手,眼楮正望著自己。

「姑娘,你手這般涼,方才是不是受了驚嚇?我們本待要進去的,卻被人攔住。」

春鳶道。

明瑜握住她手,略微搖了下頭,忽然想起方才仿似看到柳向陽脖頸處有傷痕,開口詢問。春鳶恨恨道︰「謝公子怎會有這般可惡的朋友!」便把方才的沖突略微提了下。

明瑜本已紛亂的心里更添幾分沉重。沒想到竟會如此湊巧,諸多的事情都蜂擁著擠到了一處發生。如今別的也只能暫放一邊,只盼自己方才的突然出現能轉移那三皇子的注意力,化險為夷,那麼自己的拋頭露面也算值了。

這夜,正德皇帝登上御船,與江州萬民一道燒香看會。

薄暮過後,知府謝如春便已將燈船集攏,沿著虹河一路停開,又有師在船上擺了經壇,頌經揚法。待到天色暗了下來,無數蓮花燈漂浮在虹河水面,如繁花盛開,沿河的楊柳之上懸滿彩燈,七八里蜿蜒不絕,光耀若如白晝。兩岸的游人香客摩肩擦掌,川流不息。待遠遠見到一座巨大的雕龍畫舫游蕩而來,璀璨燈火之下,船頭香霧繚繞,黃蓋寶扇,燈影幢幢,州縣官員在兩邊的小畫船上恭迎聖駕,知道是皇帝的寶船過來,早在知府預先排好的諸人帶領下,高呼萬歲,一時間聲如海嘯,鼓鈸之聲不絕于耳。

明瑜姐妹一道隨了江氏與諸人在龍船側的一艘小畫船上隨伺嚴貴妃。說是隨伺,其實連貴妃的面也沒見到。不過是與未被傳召的夫人小姐們一道待在個艙房中而已。衣香鬢影,濃烈的脂粉混了燻爐中的龍腦香味,燻得人微微有些暈眩。

謝靜竹因孝身未來,裴文瑩一直在龍船上。明瑜看見謝銘柔朝自己望了過來,有些百無聊賴的樣子,便朝她微微點頭笑了下。她母親謝夫人方才與總督夫人剛被召上了大船。

身處艙中,看不到龍船船頭的錦繡堆簇。只光听耳畔傳來的一浪接一浪的巨大響聲,也可以想象此刻該是如何的一場盛世繁景。

這一場接駕,父親謹小慎微,做足了場面,卻絕無半分逾越。如果不是發生了杜若秋的這樁意外,本來也該會如自己所願的那樣。但是現在,她不知道三皇子到底知道了多少。想到前世里就是那個看起來俊美無比的華服少年最後抄刀屠了榮蔭堂……

她原只想小心侍奉以求好。但是今日親眼見到了這個前世里未曾謀面的劊子手,一絲恨意竟還如毒舌吐信般不可遏制地在她心底蔓延了開來。盡管她知道這不應該。這一世里,和裴泰之一樣,他現在也還只是個皇子,並沒有對榮蔭堂怎麼樣。

明瑜忽然覺到一陣氣短,耳邊嘶鳴有聲,急忙閉了下眼楮,靠在身畔江氏的肩上。江氏側頭,見她臉色難看,急忙扶住了小聲道︰「阿瑜,怎麼了?」

明瑜睜開眼,那一陣不適已是緩了過去。見她面上雖敷了脂粉,卻也遮不住滿臉疲乏,曉得她這幾日辛苦,心里又在掛念安墨,便搖了下頭,低聲道︰「艙里有些悶。」

江氏自己也覺氣悶,看了下,便道︰「雖不會傳我們上去,只也不好擅離。到窗邊坐過去,稍微開點窗,想來也不打緊。」

明瑜嗯了一聲,正要隨江氏過去,忽見艙門打開,下來一個身著紫服的宮人,笑容滿面道︰「貴妃娘娘听聞阮家大姑娘素有才名。娘娘說,生平最喜的便是聰慧女孩,不記得是什麼模樣,特開恩召上大船敘話。」

明瑜大吃一驚,抬頭見艙中諸多婦人小姐齊齊看向了自己,俱是又羨又妒的模樣,一顆心便緊了起來。

嚴貴妃好端端的怎會突然點名要見自己?她又從何曉得自己的「才名」?難道竟是龍船上一直陪在側的裴文瑩在她面前提起過?若是如此也罷,怕的卻是這一場傳召與自己今日在瑜園的露面有關。

明瑜還在怔忪間,覺被人輕輕推了下,定楮看去,見江氏正有些憂心地望著自己,曉得她不放心,又見那宮人還等著,不敢怠慢,急忙壓低了聲道︰「娘放心,我沒事了。」

江氏抬手替她整了下衣領,明瑜朝她笑了下,跟著宮人出了艙門,一陣涼風迎面而來,帶了些許水腥之氣,卻比艙中不知舒透了多少。

明瑜長長呼吸了口氣,看著從高高龍船上放下搭過來的一道弦梯,定了下心神,跟著那宮人小心登了上去,見龍船上燈火通明,沿著甲板之側幾步就是一個執戟的衛兵,刀鋒鐵甲在燈火映照之下,閃閃綻著寒光。

艙室大而華美,船行走緩慢,幾乎感覺不到這是在船中。鏤空的燻香爐里疊煙燻散,明燈的淺色黃暈徘徊在一身緋紅鳳紋宮裝的貴妃身上,照得她猶如神妃仙子。雖兒子也已十歲,她看起來卻不過三十出頭,極是明媚。此刻身邊恭立了一排的宮女宮人,謝夫人與總督府的夫人正陪坐在側,裴文瑩也在。

明瑜不敢多看,被宮人帶入後,就朝嚴貴妃下跪行過大禮。貴妃待她見完禮,命平身,這才笑吟吟道︰「你便是阮家的女兒?叫什麼名字?今年多大啊?」

「回貴妃的話,民女名明瑜,十一歲。」

明瑜屏聲斂氣答道。

「過來近些,好叫我看仔細。」嚴貴妃朝她招了下手,笑道。

明瑜前日那回隨眾人遠遠瞧了眼她,只覺渾身凜然貴氣。此刻見她卻這般親切,強自壓住心底不安,低頭靠近了些。貴妃執住她手,叫抬起頭來,細細看了一眼,這才對著邊上二位夫人笑道︰「果然是人如其名,長得仿似尊玉雕的人,渾身透著玲瓏氣,我一見便歡喜。」一邊說著,一邊已從自己腕上摘下一串金托珊瑚手釧,戴到了她腕上。

手釧戴明瑜腕上嫌大,有些垂下來,明瑜不敢叫它滑落,用手托住了,就勢跪了下去道︰「多謝貴妃賞賜。只是太過貴重,民女愧不敢受。」

嚴貴妃笑而不語,邊上謝夫人忙道︰「貴妃賞了你,便如賞你全家。那是天大的恩賜。佷女你快謝恩便是。」

明瑜急忙謝恩。嚴貴妃點頭命她起來。明瑜這才站了起來,小心等在一邊。

那宮人方才傳喚之時,分明是說貴妃听聞她「才名」,此刻過來了,卻是絲毫未提及此,又隨意問了幾句別的話,便叫退下。

明瑜如墜雲里霧里,卻又松了口氣,忙拜過,仍是跟著那帶她來的宮人退出了艙室。剛轉過個拐角,經過看見前面那宮人停住了腳步,躬身喚了聲「三殿下」,一驚,抬眼望去,見今日在瑜園見過的那三皇子此刻正站那里,朱袍玉帶,端的是玉樹臨風的模樣,一顆心已是怦怦亂跳起來,急忙垂了下頭,拜讓到一邊,只盼他是無意路過。偏那錦繡朱袍卻是不偏不倚,停在了她的面前,耳邊已听他問道︰「你外祖便是江夔?」

明瑜暗吐一口氣,眼楮仍是盯著他飛繡龍紋的袍角,恭敬應道︰「正是。」

「久聞江南鐘秀毓靈,到過方知所言不虛。江老太爺我神交已久,不想他的外孫女竟別具一格。若非親眼所見,委實難以置信。」

明瑜听出他話里微微帶了譏諷之意,微微抬眼,見他正居高望著自己,嘴角微微揚起,似笑非笑,說不出的一種怪異神情,急忙又低下了頭,一語不發。

「我听說你家在江南極有名氣,幾代營商,生意竟做到了邊城,可有此事?」

兆維鈞盯著對面那女孩,慢慢問道。見她低垂著頭,看不到臉,只見烏黑的鬢邊插著的一支雕翠蝴蝶簪,在燈下閃著暈光。

明瑜心中一緊,斟詞酌句道︰「回三殿下的話,江南魚米之鄉,地本豐饒,我家雖在本地略有些商名,只實在算不了個中拔尖。」

兆維鈞嗯了一聲,忽然道︰「方才是我母妃傳了你吧?既湊巧遇到了,回去見到你爹,代我傳個話,就說這幾日承他費心了。連父皇也不止一次在我面前贊他忠心。」

明瑜未料他竟突然會這般說話,尚在愣怔間,忽听身後起了腳步聲,回頭見裴文瑩竟正被個宮人陪著朝自己過來,面上帶了笑,上前朝兆維鈞見了個禮,叫了聲三哥哥。她祖母王太君與太後是姐妹,故而私下都這般稱呼。

兆維鈞笑道︰「听說你過幾日就要被你哥哥送回京中了,要與小姐妹道別,想必滿肚子的話,做哥哥的就不打擾了。」說著又瞥明瑜一眼,轉身而去。

明瑜望著他背影離去,心中仍在為他最後對自己說的那話費解不已。若是自己沒有會錯意,他這難道竟是在拉攏自己的父親?父親雖只是個白身商人,手上卻有通天下的商鋪和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再往深一層想,莫非前世里因了自己嫁入裴家,父親也卷進了這場紛爭,最後選擇把身家押在了太子身上,這才真正得罪了這三皇子,招致了最後的滅門之禍?而那時候,就算父親有所動作,自己也絕不會留意到的。

明瑜被這個從前想也未曾想過的念頭驚得後背出了層冷汗。

「阮姐姐,我送你下船。過幾日我便要走了,真有些舍不得呢。」

兩人沿著金碧輝煌的通道,向方才的舷梯口走去的時候,裴文瑩嘆了口氣。明瑜勸解了幾句,想了下,又問道︰「方才不知貴妃何故突然召我?莫非妹妹在貴妃前提過我?」

「未曾提過。反是貴妃自己問及你,我才說了幾句。」

明瑜心中已是了然,想來這一場召見、恩賞,甚至後來的偶遇,都應是預先安排好了。只不曉得那三皇子是如何曉得自己身份的。若非是離去後被謝醉橋道出,便是自己出了瑜園,馬車被他的人跟蹤。

明瑜幾次叫裴文瑩止步,她卻執意要送,小聲道︰「坐那里怪無趣的。」兩人隨了宮人一直走出船艙,登上了甲板。這才發覺龍船已停下。正要叫她再止步,忽四周香霧齊噴,鼓聲大作,見橋頭與散布在龍船四周的小花船之上驟然升起了一片絢麗煙花,剎那間半個夜空開遍了火樹銀花,照得河面金光璀璨,兩岸俱是游人百姓的齊聲高呼,震耳欲聾。

裴文瑩被這景象吸引,停住了腳步仰望。隨行的宮人也抬頭望去,嘖嘖稱嘆。江州雖除夕元宵也齊放煙花,只此次的煙花卻是謝知府特意聘了人做出的,自然比平常的更勝一籌。

「阮姐姐,快看那個!真美!」

裴文瑩畢竟是個孩子,看的入神,扯住明瑜的袖子指著前方正騰空而起的一束煙花。明瑜順她所指看去,眼角余光忽瞥見一團火球從龍船下方的一艘小花船上斜斜而來,伴著尖銳的鳴聲,穿過甲板上兩個衛兵中間的空隙,直直朝著她身側的裴文瑩彈射過來。裴文瑩這才發覺,極度驚嚇之下,竟只呆立不動。宮人和附近的衛兵也看到了,大驚失色,齊齊撲了過來,卻哪里趕得上那火球的速度,轉眼便到她臉面之前幾尺之處。

明瑜離她最近,幾乎想都未想,猛地傾身將她推開,那火球彈射到了她的肩頸之上,砰一聲爆開,立時一陣灼滾之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雲鬢鳳釵最新章節 | 雲鬢鳳釵全文閱讀 | 雲鬢鳳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