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六百二十六章 謊言?分裂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六百二十六章謊言?分裂

「長官,請到這邊來一下。」一名後備軍士兵說道。

克維恩海姆上校來到了他的身邊,出現在他面前的,是兩具身上穿著怪異的由紅色和黃色的布料作成的東方式奇怪衣服的尸體。

「這是……喇嘛?」一位比較見多識廣的後備軍士兵看著尸體留著短短的頭和東方式的面孔,驚奇地說道。

「繼續搜索。」克維恩海姆上校看了看兩具西藏喇嘛的尸體,沉聲說道。

在班德勒大街,密謀集團的指揮中心很快便收到了報告。

「柏林已經在我們的控制之下。」施陶芬貝格上校對戈林元帥說道,「‘狼穴’、黨衛軍各駐地和蓋世太保的駐地、集中營以及各處通訊設施和廣播站都被我們的人佔領了。」

「戈培爾和希姆萊抓到了沒有?」戈林點了點頭,問道。

「剛剛接到雷默上尉的報告,戈培爾已經服毒自殺了。」施陶芬貝格說道,「希姆萊的住所和各處駐地已經被我們的人佔領,克維恩海姆上校在他的房間里現了6個女人,並且找到了他逃跑的秘道……」

「也就是說,讓他跑了?」戈林有些惱火地打斷了施陶芬貝格的話。

「對于那些他秘密修建的地下設施,我們本來就一無所知。不過,通往城外的道路已經被全部封鎖,他是跑不了多遠的。」施陶芬貝格看到戈林的額頭冒出了汗珠,安慰他道,「除了他以外,其它的黨衛軍頭目都已經被我們的人抓起來了,他沒有了部下,已經不會揮什麼作用了。」

「我提醒你,施陶芬貝格上校,一個的疏忽很可能會使一切毀于一旦。」戈林說道,「我一直很佩服您的才干,所以才相信您能處理好這一切,我希望您不要讓我們失望。」

「我明白。」施陶芬貝格冷靜地回答道,「我會抓住他的。」

正在這時,哈塞爾匆匆忙忙地走了過來,將一份電報交給了施陶芬貝格。

「克魯格元帥和隆美爾元帥已經表了通電,陸軍現在站在我們這邊了。」這位前駐意大利大使有些興奮地說道。

「海軍那里也不會有什麼問題。」戈林听到了他的話,冷笑了一聲,自信滿滿的說道,「雷德爾一會兒也會電報的。」

正當雷德爾元帥為德國海防的未來而擔憂不已的時候,這份突如其來的報告卻將他的好心情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

希特勒居然在自己的大本營狼穴里被炸死了,而且是被黨衛軍的陰謀集團害死的。

雷德爾敏銳地覺察到,這里面肯定不象說的這麼簡單。但現在,他已經沒有多少考慮的時間了。

因為目前,是他的老朋友戈林元帥取代了元的地位。

「出了什麼問題嗎?元帥閣下?」坎寧安上將覺察出了氣氛的詭異,上前向雷德爾問道。

「呃,不,沒有問題。」雷德爾情不自禁的將手中的電報放了下來,象是害怕被英國海軍大臣看到一樣,「謝謝您,坎寧安爵士。」

在送走了英國人和安排完後續事宜之後,雷德爾回到了自己的房間里,召來幾位部下開了個緊急會議,在大家一致同意支持新的德國政府之後,雷德爾隨即起草並簽署了支持戈林元帥為新德國的國家元的通電。

在大多數德國人的心目中,德國能夠獲得今日的榮耀與成績,與希特勒的領導是分不開的。尤其是滅亡法國,洗刷了凡爾賽合約所帶來的奇恥大辱,極大的鼓舞了人心。

雖說後來戰爭局面惡化,以至于許多人開始表露不滿,但是希特勒在德國的威信依然不弱。即便如今人被暗殺,在許多德國新銳軍人眼中,被希特勒指定為繼承人的戈林也是新政府領袖的首選。

根據密謀集團之前的承諾和協議,戈林也自得意滿,認為自己已經可以穩坐新元首的寶座。

卻不料,掌握陸軍的隆美爾和掌握軍官團體的施陶芬貝格立即發布公告,宣布推翻納粹黨在德國的暴力統治,並且全力誅除希特勒的余孽。

其實早在一開始,這些人就打算將戈林作為棄子,畢竟戈林作為納粹黨的第二把手,又頻頻參與屠殺猶太人的活動。

如果新政府被這樣一個人掌握,那麼和被希特勒掌握便沒有兩樣了,更不可能獲得國際社會的支持。中國方面還好說,大家還並不是不死不休,可盟軍那邊就不好糊弄了。

想要得到盟軍的諒解並且締結和平協議,新的德國政府必須表現出足夠的和平誠意,消滅納粹黨就是最好的表示。而與納粹瓜葛過深的戈林,也唯有死路一條。

站在辦公室的床前,望著街道外蕭條昏沉的景色,隆美爾的背影略顯佝僂,仿佛被歲月的力量所侵蝕,現出了老態。

「施陶芬貝格上校,今日我們背棄了諾言,不知道後世的德國人會如何評價呢?」昔日漆黑而璀璨的雙眸,如今已有灰白的氣息,隆美爾楞楞地望向了遠方的天際。

「元帥閣下,為了德意志民族的未來,撒謊並不是什麼太過沉重的代價。」施陶芬貝格陰沉著臉色,對于隆美爾的感慨並不在意。

一直以來,他都是一個有野心的軍人,也正因為如此,他對希特勒和納粹黨獨攬大權的行徑很看不慣。更是因為希特勒和大部分納粹黨高層那粗鄙的出身,他有些看不起他們。

這同樣也是大部分容克貴族軍事集團內部成員的看法,這些源于德國普魯士時代的軍事貴族,一直以自己的武勇和軍功自傲。在他們眼中,只有強者才值得尊重,只有勝利才有意義。

過去的希特勒為德國帶來勝利和利益,自然能夠得到這些人的支持和忠誠,可一旦戰爭陷入僵局和劣勢,許多原本的不滿與矛盾就開始激發出來了。

簡單的說,在德國貴族豪門和強勢軍隊世家,尤其是掌握大量陸軍的軍事貴族眼中,希特勒只是個暴發戶政客,骨子里是看不上他的。

只是希特勒再現羅馬帝國輝煌和夢想,建立第三帝國的目標,把大家拉到了他的戰車上。希特勒掌權後,及時更換了軍隊高層,包括各軍種總司令,新擴建的空軍更是他的心月復戈林來統帥。

不僅如此,希特勒執政期間還不斷強化建設黨衛軍和沖鋒隊,納粹黨必須取得軍隊管理權,很多影視作品也能看到黑衣黨衛軍對軍隊的監管,猶如明朝的東西廠與錦衣衛,權力無限,談之色變。

隆美爾,並非貴族出身。或許希特勒會如此看重他也有這樣一個原因。我也是這樣分析他的︰他並未參加暗殺活動。貴族也不會去拉攏他,但卻不能否認,隆美爾與這些容克貴族關系密切。

甚至可以這麼說,沒有一個高級軍事指揮官與這些容克貴族關系不密切,假如他們還想在戰場上獲得勝利的話。

與其說是隆美爾和施陶芬貝格策劃整個暗殺行動,不如說是容克貴族在背後的鼎力支持才可以成事。隱瞞情報,調動物資,獲取希特勒的行程以及滲透希特勒的親衛隊,這些事情也只有這些根基深厚的德國容克貴族能夠做到。

若不是他們的支持,想要瞞過希姆萊是絕不可能!

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組織,其內部都有著派系的區別。而派系之間的利益斗爭與權力傾軋更是難以避免,所不同的是這種內在矛盾是否會被徹底激發出來。

一般來說,當初在戰場上連續取得勝利的希特勒,憑著巨大的威望和氣勢壓制住了這種內部矛盾,並且佔領區也有著足夠的利益去滿足容克貴族的胃口,從而維持住了德國表面上的團結。

那麼現在,德國在世界範圍內的孤立無援,就導致了內部的分崩離析,這簡直是必然。這就是政治的本質,這就是人心的微妙,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施陶芬貝格他們對戈林的承諾,最終只是一個屁。

二十四個小時之後,希特勒仍舊沒有發出任何聲音,狼穴內亂作一團,可施陶芬貝格等人卻得到來自菲爾基貝爾的確切消息,希特勒的確是死了!

並且在那場爆炸中,在場的二十多個人活下來的只有幾個,元首本人確鑿無疑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隨後,這一群「叛亂者」立刻說服其他將軍們立刻加入到行動當中,其中最為顯眼的是隆美爾,這位號稱「沙漠之狐」的智者也終于在7月22日清晨時分正式加入到行動當中,開始了把持整個德國大權的行動!

當他得知希特勒被刺的消息後,他毫不猶豫的帶著自己的人逃出那些危險家伙的控制區,然後號召德國民眾起來反對制裁那些大逆不道的家伙。

他在電台節目中公開宣稱︰這些人毀掉了德國的希望,毀掉了帝國的未來,這些人會把整個德國陷入到不可自拔的泥沼當中,會將元首辛苦一輩子建立起來的大好局勢給推向深淵的!

這個時候,施陶芬貝格等人愕然發現,他們並沒有取得所有人的支持,至少德國民眾並沒有像他們想得那樣歡呼慶祝。

盡管所有人都在緊迫的配給制度下艱難的或者,但是所有人都充滿了希望,因為他們心目中的元首是一定會帶領他們走向光明的未來的,而他們這群人,卻毀了這一切!

于是,戈林輕易取得了民眾的支持,甚至取得了黨衛軍和社會黨的支持,而刻板嚴守紀律的陸軍和參謀部則並不認同對敵人們表示軟弱,他們仍舊可以繼續打下去,直到德國獲得勝利!

不管是誰,只要能夠帶領德國人民走向幸福,他們仍舊可以戰斗下去,直到永遠!

德國的兩大軍事集團就這樣分裂了,反對者們主動聯系英國和美國,謀求在現有條件下的停火,然後想辦法達成和解協議,以不流血的形式將戰爭停止,其余的事情慢慢再算。

而戈林也意識到單憑自己是不可能做到希特勒的程度一半,並且軍方有隆美爾這樣的人在對立面上,他的贏面也沒有那麼大,要想獲得大權,就必須要在保證現有地位的同時,在一個相對平和的狀態下進行鼓動和協調,畢竟德國人民是支持他的!

但無論如何,德國的態度是幾乎一致的,即暫時停止各條戰線的戰斗,在可能的情況下解決內部紛爭,形成新的統一戰線,保持現有的狀況,維護德意志帝國的尊嚴。若是盟軍蘇聯以為有機可乘,那就大錯特錯了!

世界風雲變幻,盟軍上下與蘇聯在短暫的失聲後,立刻公開發表聲明,對德國能夠懸崖勒馬的停止戰爭的做法,表示最大的贊。

即使以丘吉爾這樣強硬的人也很清楚,如果繼續逼著德國人打仗的話,戰爭是不可能在段時間內停止的,只要中國人方面稍微加點力量,逼著蘇聯無暇反擊的話,那麼光憑盟軍力量是不可能把德國人輕易干下去的。

萬一中國通過哈薩克跟德軍前鋒全部接上頭的話,歐洲佔據將遙遙無期,很有可能將整個西方世界拖得一口氣都剩不下。

現在德國分裂成了兩派,盟軍成員國的目標是支持反對派的人上位,組建新的德國政府。至于戈林和黨衛軍,則必須徹底消滅,不然各方面都沒辦法交代過去。

但現在局勢微妙,盟軍也不好悍然動武,怕觸動德國人那敏感的神經線,萬一對方求助于中國,並且讓中國介入西歐局勢,那才是真正的大大不妙。

丘吉爾和杜魯門這樣的人很清楚中國政府的打算,通過這微妙的力量拖著西方世界耗盡元氣,好讓中國有充足的時間發展崛起,這算盤打得不錯。

想要滅絕德國人,英美盟軍不下死力氣是不可能了,可是現在,他們還能拿出更多的力量麼?

杜魯門率先同意了德國人兩個方面的呼聲,不管誰出來擔綱談判,能夠在現在的狀況下暫時停火,對美國是一件好事。

就算想要消滅戈林,也可以先穩住局勢,然後通過支持德國反對派來徐徐圖之,完全沒必要現在就與戈林和納粹黨衛軍死磕。

因為美國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整個國家經濟都亂套了!不管歐洲怎麼樣,美國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包括國際地位和全世界的債務,他已經從事實上崛起成為世界主導者。

不需要死更多的人,花更多的錢了!而且,他相信,分裂的德國肯定不可能保持現有的版圖和規模,未來的歐洲不是鐵板一塊,有個合適的力量始終制約著英國,是好事!

失去了美國支持,英國人根本就孤掌難鳴!丘吉爾是識時務的,因此他不得不捏著鼻子認同德國人的呼聲,不管是誰上來掌權,這個龐大的戰爭機器一天不肢解,就沒有人能夠小看他們!

所以,在7月24日,德國反對派組建的新政府對外發表善意的同時,盟軍方面已經迫不及到的表示接受,並在第一時間要求簽署相關的停戰協議。

特別是法國人,他們等待復國的機會已經夠久了,對于怎麼懲治德國人,這件事情可以等法國光復之後再去想,現在可不是橫生枝節的時候。

而僅僅幾天之後,遠在萬里之遙的中國西藏,哈勒率領的「探險隊」,也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

哈勒等人是在林芝地區的一處牧民的家里,通過收音機得知這個驚人的消息的。

由于德國是中國的鐵桿盟友,哪怕是在西藏林芝這樣的偏僻地區,當地的藏民也都知道德國人是朋友,因此哈勒等人在進入西藏境內並亮出了德國「科學考察隊」的身份之後,在很多地方都得到了當地人民的友好接待。

對哈勒等人來說,現在的西藏,和他上一次來的時候,已經大不一樣了。

由于西藏地處偏遠,並且和英屬印度接壤,為了加強對西藏地區的控制,中國政府在西藏廢除了「噶夏」制度和阻礙生產力展的農奴制,在西藏實現了政教分離,設置省政府直接管理。

在廢除了農奴制後,原來的農奴變成了自由身的農民,得到了國家分配的土地,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西藏的經濟得到了快的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標準。

在哈勒上一次來的時候,很多藏民還看不懂報紙,而現在,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有收音機了。正是通過藏民的收音機,哈勒收听到了中國政府布的關于德國政府「換班交崗」的新聞。

最令哈勒感到震驚的,是黨衛軍全國領袖希姆萊成了「謀害元」的叛國者的消息。

「黨衛軍這下完蛋了。」弗朗茨坐在一塊巨石上,有些憂郁地看著遠處藏民帳蓬里冒出的淡淡炊煙。

「這是政變。元是被人害死的不假,但肯定不會是希姆萊。」哈勒說道。

「問題是,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沃爾夫問道。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