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六百一十九章 刺殺元首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六百一十九章刺殺元首

被批準參加國民集會的德國人都是經過了仔細挑選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狂熱,他們都是狂熱的納粹分子。

即使在遭到盟國方面核訛詐的情況之下,他們也沒有動搖他們對納粹的信仰,所以,當搭乘著德國和匈牙利兩國元首的那輛敞篷轎車離開菩提樹下大道並出現在勃蘭登堡門下的時候,夏洛滕堡大道兩側的氣氛就達到了頂點。

所有的人都高舉右手,喊著「希特勒萬歲」,以此展示他們的忠誠與信念。

為了保護元首安全,夏洛滕堡大道附近的所有高層建築都已被黨衛軍部隊接管,樓頂上都布置了警戒哨,所有面朝街道的房間都有士兵把守,以防止任何針對元首的狙擊行動。

所有距離大道五百公尺以內的高層建築都已做到了萬無一失,想從這些建築里向元首的車隊射擊是根本不可能的。

安全措施非常嚴密,就連元首乘坐的轎車的兩側也都跟著防彈轎車,它們負責保護元首專車的安全,車里也坐著武裝警衛,在必要的情況下,他們將充當人體盾牌,為元首提供最後的保護。

但是,嚴密的安全措施並不代表元首的車隊就絕對安全,實際上,在元首的車隊通過勃蘭登堡門之前,兩名刺客就已經在某座建築的屋頂上潛伏已久了。

這座建築因為距離夏洛滕堡大道的直線距離已經超過了九百公尺,因此,這里並不在黨衛軍部隊的監視之下。

刺客潛伏的建築就位于夏洛滕堡大道的南側,是意大利駐柏林的大使館,由于意大利發生政變之後,迅速向盟國方面表達了求和企圖。

因此,德國政府立即驅逐了意大利駐德國大使,並封閉了意大利大使館,現在的意大利大使館是空的,這方便了那兩名刺客的潛入。

對于任何刺客而言,要想從九百公尺之外向目標開火射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在這個距離上,任何傳統意義的狙擊步槍都很難準確射擊。

而且即使能夠射擊,也無法擊穿防彈汽車的裝甲板,或許只有大炮可以摧毀夏洛滕堡大道上的車輛,但是要想將一門大炮弄到意大利大使館的屋頂上,這顯然也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是問題在于,這兩名刺客手里的武器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武器,它既不是槍,也不是炮,而是一種可以引導攻擊方向的反坦克導彈,它是德國陸軍最新研制的秘密武器。

與之前中國賣過來的那些防空導彈一樣,都是德國寄予厚望的可以扭轉戰局的秘密武器,而這種新型反坦克導彈已經開始批量生產了,代號「重錘」

很難說「重錘」是不是世界上第一種有線制導的反坦克導彈,畢竟,自從隊參加這場戰爭之後,德國*軍隊就從中國人那里見識到了許多全新概念的武器和裝備。

在武器裝備的研究上,中國的熱情並不比德國差,而在武器概念的,德國卻遠不及中國了。

所以,「重錘」或許真的是世界上第一種有線制導的反坦克導彈,但是這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中國人沒有類似的武器。

不過,作為一名刺客,費邊.馮.施拉勃倫道夫少校並不在意「重錘」到底在世界軍事裝備史上佔有什麼樣的地位。他現在唯一關心的問題是,他負責操縱的這套反坦克導彈發射系統是否能夠正常工作。

要知道,在昨天下午的試射中,他和助手發現,「重錘」的發射架似乎有些問題,當射手摁下發射電鈕之後,導彈會先在發射架上停留若干秒鐘,然後才會點燃火箭發動機,以每秒一百五十公尺的速度飛向目標。

施拉勃倫道夫在野外靶場試射了四顆導彈,而這四顆導彈在發射的時候,每一顆的延遲時間都是不一樣的

由于時間緊急,已經來不及向上級申請更換「重錘」的發射架了,所以,施拉勃倫道夫也只能匆匆攜帶導彈系統,在昨天晚上宵禁之前帶著助手溜進了意大利大使館。

為了保險起見,他總共攜帶了四顆反坦克導彈,如果一擊不中,他將連續發射導彈,直到打光所有的導彈,而且他也不懼怕暴露目標,攻擊點距離元首車隊的直線距離超過九百公尺。

而導彈的飛行速度是每秒一百五十公尺,導彈只需要飛行幾秒鐘就可以擊中目標,而施拉勃倫道夫少校的助手布舍上尉則可以充分利用這幾秒鐘的時間為發射架重新裝彈,即使一口氣發射四顆導彈並且因此暴露目標。

施拉勃倫道夫和布舍也有充足的時間溜出意大利大使館,然後跳上那兩輛摩托,迅速消失在柏林的大街小巷中。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施拉勃倫道夫將是第一個在實戰中使用「重錘」的人。而且,「重錘」的第一個戰果也不是敵方坦克,而是本國元首的專車。

施拉勃倫道夫一直在祈禱著,希望所有的導彈制導電纜都沒有問題,在昨天的試射中,他就發現,有一顆導彈的制導電纜被人蓄意破壞了。

當導彈飛到五百公尺左右距離的時候,那根制導電纜就會斷開,因為電纜早已被人破壞,僅靠一處虛焊點連接電纜的損傷處。

導彈開始的時候可以接收信號,但是當飛出一半距離之後,導彈就會不听指揮,這很可能是在兵工廠服勞役的猶太人或者波蘭人在搗亂。

但是施拉勃倫道夫少校是不可能將導彈的彈體拆開檢查的,他沒有這個技術,而且時間非常緊張,誰也不知道,那位「希特勒」今天公開露面之後,以後什麼時間才會再次露面。

無論如何,今天必須冒險一試,因為距離盟國的最後通牒已經只差一天了,過了這個最後通牒期限,原子彈就會落到德國的土地上了,那麼德國將永遠的沉淪下去。

如果今天不能得手的話,德國和談代表團一旦離開埃及,盟軍很可能立即對德國實施核打擊,在這種情況之下,上級明確指示施拉勃倫道夫少校,「必須」消滅希特勒。

施拉勃倫道夫當然也被上級明確告之,現在正在柏林招搖過市的這個「希特勒」其實是個冒牌貨,他只是希特勒的一個惟妙惟肖的替身。

至于真正的希特勒,現在則遠在東普魯士的「狼穴」地堡里,很難接近,所以,上級布置的任務就是,先干掉這個假希特勒,迫使真希特勒離開地堡。

因為對于德國人民而言,如果親眼看到「元首」乘坐的轎車被炸成碎片的話,肯定會引起恐慌,而為了安撫人心,維持秩序,真正的希特勒肯定會離開地堡,並公開露面。

到了那個時候,自然是刺殺他的最好機會,更為重要的是,當盟國方面得知「希特勒」被刺殺之後,肯定也會推遲對德國的核打擊計劃,以期待德國的「和平派」順利掌權。

所以,施拉勃倫道夫的精神壓力很大,為了緩和緊張的情緒,在集會開始之前,他已經服用了幾顆鎮定劑,這顯然很有效,他那雙從天亮之後就開始發抖的手現在已經完全不抖了。

此刻,施拉勃倫道夫少校就趴在意大利大使館的屋頂上,通過「重錘」的觀察鏡向夏洛滕堡大道眺望,而他的助手布舍上尉則舉著望遠鏡,觀察著目標的動靜,兩人都偽裝良好,除非「重錘」發射,陣地是不會輕易暴露的。

「那輛行駛在旁邊的護衛車可能會遮擋住目標。」

布舍上尉有些擔心,從這里望過去,左側那輛護衛元首專車的防彈轎車正好擋住了「重錘」的前進通道。

除非施拉勃倫道夫能夠非常精確的引導導彈攻擊元首專車的斜上方,否則的話,第一顆導彈過去,肯定會擊中左側那輛護衛車的,而接下去會發生什麼,誰也不能肯定。

畢竟,夏洛滕堡大道兩側都有許多街道,元首專車只要一轉方向,就能迅速躲進小巷里,那麼第二顆「重錘」導彈就更不可能擊中目標了。

因此,施拉勃倫道夫所設想的連續發射四顆導彈的計劃或許根本行不通,或許機會只有一次。而把握機會的人就是施拉勃倫道夫少校,但是在昨天之前,他甚至沒有見過「重錘」。

「只要攻擊的角度正確,我應該可以命中,如果導彈能夠順利起爆的話,那個‘希特勒’就會被炸上天,而那個霍爾蒂攝政王恐怕也躲不了這致命的攻擊。」

施拉勃倫道夫少校信心十足的握住了觀察瞄準鏡的握把,並命令布舍上尉將導彈的電源接通,他很快就要發射導彈了。

「好了,準備發射」

施拉勃倫道夫少校將右手擱在了面前的那根操縱桿上,當導彈飛離發射架之後,射手就依靠這個操縱桿控制導彈的飛行軌跡。

導彈尾部拖著的那根電纜則可以保證導彈最遠一千五百公尺的射程,如果電纜沒有被人破壞的話,那麼在這個有效射程之內,導彈就可以全程接受射手的控制。

「呲」

五秒鐘之後,這顆「重錘」導彈終于順利的離開了發射架,而且發射時間居然沒有任何延遲,這使施拉勃倫道夫少校松了口氣。至少,發射架的問題可以不用考慮了,現在,只能祈禱導彈的制導電纜是完好的。

「重錘」的制導方式其實很簡單,它由兩組關鍵設備控制飛行軌跡,一個是操縱桿,射手用它控制導彈的飛行方向,另一個是射手面前的那具觀察瞄準鏡。

射手依靠它同時監視導彈與目標,並根據目標與導彈的距離和方向不斷的通過操縱桿修正導彈的航向。如果偏左,就向右飛一點,如果偏右,就向左飛一點。

直到導彈擊中目標之前,射手的眼楮都不能離開觀察瞄準鏡的目鏡,換句話說,操縱「重錘」與操縱一架「303」爆破車沒有本質區別,而且信號的傳輸都通過一根電纜,只不過「重錘」速度更快。

第一顆「重錘」導彈發射出去之後,施拉勃倫道夫少校的眼楮就一直盯著目鏡,同時用右手控制那根操縱桿,不時的向左扳一下,然後再向右扳一下。

每扳一下操縱桿,觀察瞄準鏡里的那顆導彈就跟著向左或者向右偏移幾度,遠遠望去,就像一只訓練有素的獵狗,跟著主人的口哨聲行動。只是它的「奔跑」速度太快,必須依靠導彈尾部的曳光管指引方位,射手的注意力也必須非常集中。

僅僅幾秒鐘之後,「重錘」與那輛元首專車之間的距離已經非常近了,而這時,施拉勃倫道夫少校也完全的屏住了呼吸,非常小心的操縱導彈,輕輕向下一摁操縱桿。

那顆「重錘」導彈就在距離夏洛滕堡大道很近的空中來了個「俯沖」,非常精準的跳過了行駛在元首專車左側的那輛護衛車,準確的擊中了「元首」與霍爾蒂攝政王乘坐的那輛敞篷轎車。

只是那麼剎那間,轎車就爆出了一團烈焰,伴著黑煙,由于距離太遠,爆炸聲在兩秒多鐘之後才傳到了施拉勃倫道夫少校和布舍上尉的耳朵里。

元首專車遭到這致命一擊,立刻就起火燃燒起來,車上的乘客到底是否已被擊斃,這很不好說,畢竟「重錘」是一種反坦克導彈,它采用的是聚能裝藥戰斗部,對于坦克的裝甲殺傷力巨大。

但是相反的,對于開放空間的人員的殺傷力就不好說了,這種導彈還是第一次用于實戰呢。

元首專車遭襲,夏洛滕堡大道立刻陷入了一片混亂,護衛車迅速靠了上去,而那些坐在車里的警衛也跳下車,沖向元首專車實施救援。

與此同時,那些負責警衛任務的黨衛軍士兵也開始緊張的到處張望,試圖尋找刺客的所在。剛才的那一幕實在太讓人驚恐了,人們根本就不清楚是什麼武器擊中了元首的座車。

因為除了爆炸聲之外,並沒有听到炮彈或者火箭彈的發射聲,只有少數人因為距離「小紅帽」的飛行路線很近,才听到了一種奇怪的「嗖嗖」聲,那是火箭發動機的聲音。

還需要發射第二顆「重錘」麼?

施拉勃倫道夫少校迅速決定補射一顆「重錘」,而此時,他的助手布舍上尉已經在發射架上裝好了第二顆「重錘」導彈。

這種導彈很重,如果不是布舍身強力壯,而且還有滑輪吊架幫忙的話,單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完成導彈的再裝填的。

幾秒鐘之後,第二顆「重錘」導彈飛離了發射架,而這一次,那些正在到處張望的黨衛軍士兵終于看見了天空中飛過來的那個奇怪的小東西,人們開始大喊大叫,同時以步槍向那個帶著明顯尾焰和尾煙的奇怪小東西射擊。

但僅憑步槍是無法攔截「重錘」的,短短幾秒鐘之後,第二顆「重錘」導彈從天空一頭扎向已經被人群包圍起來的元首專車,並順利起爆。

這一次爆炸過後,圍在元首專車附近的警衛和納粹分子躺倒了一片,他們是被爆炸的聲音驚倒的,許多人甚至還沒有反應過來到底是什麼東西發生了爆炸。

有人甚至叫喊著「定時炸彈」,他們下意識的認為是有人在希特勒的座車里安裝了定時炸彈,而且是兩顆,現在,第二顆爆炸了。

看到夏洛滕堡大道那邊的黨衛軍部隊已經乘著裝甲車輛和卡車沖著意大利大使館方向撲來,施拉勃倫道夫少校迅速向他的助手布舍上尉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兩人立刻順著已經系好的那根繩索從使館屋頂上滑降到地面,然後跨上了兩輛摩托車,迅速啟動摩托,沖出了意大利大使館,迅速消失在柏林的大街小巷中。

只留下了遍地殘骸,還有驚魂未定的納粹黨衛軍。

光天化日之下,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的座車居然遭到襲擊,接連兩次爆炸,當場就炸死了這位納粹黨的最高權威。

一同死亡的還有那個應「邀」訪問德國的匈牙利統治者霍爾蒂,根據法醫的現場鑒定,兩人都死于劇烈爆炸中的彈片致命傷。

消息迅速傳遍柏林,人們驚訝之余,仿佛也看到了戰爭結束的曙光,但是表面上,所有的德國人仍不得不做出一副悲痛的表情,以免被蓋世太保當作刺殺嫌疑人。

搜捕刺客的行動當時就已經展開了,但是刺客逃之夭夭,前去搜捕的黨衛軍花了半個小時才搜索到了意大利大使館,並在大使館建築的屋頂上發現了那具「重錘」發射架,以及剩下的那兩顆反坦克導彈。

除此之外,就沒有任何有價值的線索了。

或許「重錘」本身就是最有價值的線索,在場的黨衛軍軍官都認不出這種古怪的武器,他們的第一懷疑對象是中國和美國。

尤其是中國,如此精巧的遙控制導炸彈,恐怕美國方面還沒有這樣的技術能力。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