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六百一十三章 外交事務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德國方面的局勢岌岌可危,因為對戰爭的悲觀情緒,國內的政治權力矛盾也終是慢慢浮出水面。

然而在東方,一個復興起來的民族卻如旭日初升,朝氣蓬勃,仿佛一切都充滿著希望和喜悅。

站在休息室的落地窗前,陳炯明掀起窗簾,向街對面眺望,那里,正有一群記者,圍住了一名將軍,顯然是在向那位將軍提問。

那位將軍就是空軍參謀長古羽,面對各國記者連珠炮似的發問,他表現得非常從容不迫,就好象是外務部培訓多年的一名專業新聞發言人一樣。

「想不到古參謀長倒是氣定神閑,只是不知道記者們正在問他什麼問題?」

陳炯明將手里拿著的窗簾放了下去,對站在身邊的外交部長顧維鈞嘀咕了幾句。

顧維鈞笑了笑,說道︰「我猜,那些各國記者們還是在關心咱們的‘征夷’彈道導彈的射程問題,這幾天里,每一個踫到我的記者都在關心這個問題,我也只能是一律‘無可奉告’,但是顯然,各國記者的基本素質之一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我看吶,古參謀長現在只怕也是在給記者們兜圈子呢。」

「征夷」二字所顯露出來的意思,自是相當明顯,不過懾于中國核武大國的威勢,倒也沒人敢在這個時候找不自在。

陳炯明也笑了笑,走回沙發邊,從茶幾端起那杯已經有些溫的茶,品了一小口,然後捧著茶杯在沙發坐了下去。

顧維鈞也走了過去,在對面的沙發落座,在茶幾的那幾張報紙里找了找,挑出一張,遞給陳炯明,說道︰「瞧瞧這頭的報道,美國記者猜測,‘征夷’導彈的最遠射程可能是五千公里,甚至是一萬公里,這多少有些危言聳听的意味,只怕是美國政府蓄意造勢,以此逼迫國會撥款,加快美國的戰略導彈研究。美國政府行動倒是非常迅速,只是可惜,最近幾年,美國人是要在核子導彈的陰影下哆嗦幾年了。」

陳炯明接過報紙,見是一份英文報紙,他的英文水平不怎麼樣,也就懶得仔細去研究新聞報道里的內容,擱下報紙,說道︰「美國政府行動再快,也無法改變目前的事實,戰略洲際核導彈出現之後,在全球性的大規模戰爭中,就不會有什麼真正的勝利者了,全面戰爭必然導致全面核戰,全面核戰必然導致人類文明的衰亡。」

講到這里,他的面色也不由有些低沉,「有人說我的看法過于悲觀,可是這種風險我是不敢冒的,美國政府同樣也不敢冒這種全面核戰的風險,世界戰略,已經因為戰略核子導彈的出現而徹底改變了,以後,國與國的競爭中,將更多的采用其它方法,而兩國之間的直接全面戰爭或許已經不是第一選擇了。」

「元首閣下的意思是?」

顧維鈞有些好奇,想刨根問底,但是沒等陳炯明回答,他突然听見身後傳來腳步聲,回頭一望,走進來幾人,為首那人正是外交部駐中東特派員方士毅,而跟在他身後的那幾人都是他的助手,也都是外交部的頂尖外交人才,是外交部少壯派的代表,眾人跟著方士毅在中東歷練,畢竟,這里的外交形勢相當復雜。i

「怎麼樣?會議結束了?」

等方士毅走到跟前,陳炯明才起身詢問,剛才方士毅奉命與納粹德國和法西斯意大利政府派來的和談代表團進行首次正式會晤,但是會議持續的時間卻不到一個小時,方士毅就這麼匆匆返回了。

「德國方面認為,我方外交級別不高,所以建議明天繼續舉行高級別會晤,他們希望元首閣下能夠親自出席會談。」方士毅面無表情的說道。

「德國人倒是想得美,美國總統都懶得跟他們談判,他們倒還提出如此非分的要求,干脆,就不談了。」

顧維鈞倒也干脆,手一擺,這囂張架勢讓旁人也為之會心一笑,確實,自從「核平」東京的報道見報之後,他這位外交部長可是覺得腰桿更硬了,連美國也漸漸不放在眼里了。

陳炯明笑了笑,說道︰「話也不能這麼說,既然他們過來了,那麼好歹談談,看看能不能叫德國政府把吃下的東西再吐出來,兵不血刃的解決歐洲戰爭,豈不美哉?核導彈,那是最後關頭的武器,咱們不是戰爭狂,也不是杜魯門,咱們是代表文明世界的文明人,先禮後兵,這是咱們的原則。」

此時的羅斯福已經去世,雖然靠著中國的藥物勉強延長了一年多的壽命,不過在一九四六年的春末,還是死于病榻之,彌留之際,得見曼哈頓計劃圓滿成功,美國成為繼中國之後的又一核武大國,羅斯福也算是得以瞑目。

「那元首的意思是,您明天會參加會晤?」方士毅急忙詢問,他還等著給德國人回話呢。

「不。明天的會議我不會參加,就請顧部長去一趟,畢竟德國方面的談判領導人是德國的副元首,咱們就出動一位外交部長跟他切磋切磋,較量較量。說起這個魯道夫.赫斯,那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次與他會面,我就覺得這個德國副元首的想象力還是比較豐富的,而且敢想敢干,只是可惜,他對希特勒的看法是完全錯誤的。」

陳炯明拿出了他的安排,顧維鈞自然只能服從命令,立即點了頭,而方士毅也匆匆離去,向德國和談代表團回話。

「德國可能不會接受盟國方面提出的那關鍵幾條和平倡議。對于此次開羅談判,我個人不抱任何希望。」顧維鈞隨後也亮明了他的立場。

在這個世界里,雖然因為中國的強勢崛起,大大的改變了世界格局,尤其是歐洲的局勢。但大體,德國依舊沒有任何希望戰勝美國,這是實力使然,並非謀略可以改變。

而開羅會議,中國作為第三方中立國代表,也確實派人前往,打算旁觀,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居中斡旋。

「納粹在德國維持統治的基礎就是這個狂熱的民族擴張主義和生存空間理論,現在美國叫德國將佔領的地區全部交出來,換了我是德國統治者,我也不會輕易答應的。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隨著軍事失敗和經濟蕭條,德國人的情緒和思想也正在發生改變,過去狂熱追隨納粹的人現在可以冷靜一下了,而過去僅僅只是因為屈服于納粹威的人現在對納粹的統治只會更加不滿,至于那些一直在反抗納粹的人,他們將更加頑強的戰斗,所以,如果能夠很好的利用這些反納粹同盟軍的話,未必就不能避免核戰。」陳炯明仔細的分析了一番。

顧維鈞又問道︰「元首全力支持此次開羅談判,是否是想避免次歐戰結束之後的那種‘凡爾賽體系’重建?」

陳炯明點了點頭,說道︰「這正是原因之一。‘凡爾賽體系’的核心內容就是極度的削弱德國,確保英國、法國在歐洲大陸佔有戰略的絕對優勢,但是這種戰略態勢並不符合中國利益,一個統一的歐洲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同樣,一個處于某個強勢集團控制下的歐洲也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對于我們而言,歐洲的最好形勢不僅是分裂,而且有必要進行內部的對抗,只有這樣,世界才不會出現一個美國的強大盟,而這個盟偏偏還與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種族、文化、信仰、經濟等全方位的聯系,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摧毀美國將歐洲變為其戰略盟的基礎,只要德國不遭到過分的削弱,歐洲就無法用一個聲音說話。」

「但是,僅僅是這樣的話,很難保證以後的德國不會投入美國懷抱,畢竟,他們都是白種人,在種族有一種先天的親近感,而且,許多美國人就是德裔。」顧維鈞提醒道。

「所以,我是雙管齊下,開羅談判只是一方面的戰略試探,另一方面,在歐洲的這個戰略棋盤,另一顆棋子已經落下去了,就等它闖進敵陣,大鬧四方了。」

陳炯明與顧維鈞就坐在這間休息室里,討論著戰略,兩人不必擔心談話內容會泄露,這間休息室加裝了隔音板,連窗戶玻璃都是雙層的。

兩人說得正興起時,方士毅已趕了回來,而且帶給陳炯明一個很重要的消息。

「剛才得到可靠情報,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爆發了示威,示威人群高呼口號,要求佛朗哥立即下台,並組織新政府,退出戰爭,西班牙政府軍進行了鎮壓,听說死傷慘重。」

「這應該就是托洛茨基派策動的行動,接下來的就不是喊幾句口號那麼簡單的了,或許再過幾天,馬德里就會爆發巷戰的。」

陳炯明倒是一點也不驚訝,就以目前的戰局,以及西班牙國內的形勢,西班牙人民早就該站起來對佛朗哥政府說「不」了。

「如果西班牙政府頂不住來自國內的壓力的話,那麼西班牙退出戰爭或許就在這幾天了,只是不知道駐扎在法國境內的德國軍隊是否會采取行動干涉西班牙暴動?」顧維鈞提醒道。

「那樣最好不過,法國境內,托洛茨基分子也是相當活躍的,德軍就是維希法國彈壓托洛茨基分子的幫手,德軍實力一弱,維希法國肯定也會立刻陷的恐慌之中。」

陳炯明一點也不擔心德軍會進入西班牙,那樣只能幫他迅速達成另一個戰略突破,而這個戰略突破與目前的開羅交戰國和平談判之間有著種種聯系。

「元首閣下,剛剛收到的密碼電報。」

就在陳炯明與顧維鈞、方士毅討論西班牙局勢的走向時,一名機要秘走到陳炯明身邊,將一封電報遞了過去,電報已經譯出,頭只有一句話︰

「獵槍已經就位。」

陳炯明將電報擱在茶幾,長噓口氣,對在座幾人說道︰「諸位,歐洲局勢目前正處于關鍵狀態,牽一發而動全身,在這種情況之下,任何一點小小的對歷史軌跡的干預都會帶來巨大的變化,甚至是決定性的變化,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方士毅和顧維鈞都不清楚陳炯明話里的真實意思是什麼,但是他們也相信,只要元首閣下這麼說,那麼歐洲局勢肯定會發生巨大變化,而這個信心來自于總統在戰略的睿智眼光,這個眼光絕對不是其他人可以比肩的。

另外一邊,一個小規模的軍事行動已經準備就緒。

空氣似乎快被那種劇烈的呼嘯聲撕裂一般,而伴著呼嘯聲,一架大型運輸機正在向那條筆直的跑道下降高度,起落架已經降下。

機輪很快接觸到了混凝土跑道,發出「呲」的一聲摩擦,在接觸到跑道的那一瞬間,起落架的緩沖桿猛的收縮了一下,這似乎可以表明,運輸機的載重量很大,貨艙里的貨物很重。

這是一架中國空軍的重型運輸機,而且是一種全新的型號,機場航空指揮官以前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布局的軍用運輸機,雖然它只有兩台看去像是螺旋槳引擎的發動機,但是飛機的體積看去卻很大,很難相信,區區兩台發動機居然可以確保這架飛機升空。

幾分鐘之後,當這架運輸機被拖車拖到停機坪,天空中又傳來了飛機發動機的巨大轟鳴聲,又一架同樣型號的軍用運輸機出現在了指揮塔視野範圍之內,並且很快也在機場跑道降落了。

這兩架飛機采用的雖然是螺旋槳動力系統,但是它們的引擎卻不是舊式的活塞式內燃機,而是一種全新概念的航空發動機,學名「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簡稱「渦槳」。

這種發動機是由渦輪噴氣式發動機發展而來,它兼具噴氣式發動機大推力和內燃機省油的雙重優點,用作運輸機引擎非常合適,尤其是遠程運輸機,要求在油耗與動力之間取得最佳平衡,于是,就出現了這種「渦槳運輸機」,類似的還有一種用于直升機的發動機。

已經降落在安卡拉空軍基地的這兩架運輸機就是渦槳運輸機,是中國航空工業的最新產品,剛剛完成首次批量生產計劃,因此機場的航空指揮官並不認識這種飛機,只有為這種運輸機護航的戰斗機飛行員才知道該如何稱呼這種運輸機,這種運輸機就是「大鵬」。

當「大鵬」在機場跑道降落之後,戰斗機飛行員們的護航任務也就結束了,也跟著在機場跑道降落,並很快剎住了飛機,飛行員們跳出駕駛艙,地勤人員則忙著用拖車將這些「迅雷」式噴氣機拖到機窩維護。

跳下飛機之後,李承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到停機坪那邊瞧熱鬧,說實在的,這一路駕駛「迅雷」將那兩架「大鵬」從德黑蘭護送到這安卡拉城,他腦子里一直在琢磨,那「大鵬」的貨艙里裝的到底是什麼貨物,居然要整整一個中隊的「迅雷」護航。

直覺告訴他,「大鵬」貨艙里的貨物很可能是一種秘密武器,但是到底是什麼,他還需要親眼去瞧瞧。

這里是一座軍用機場,沒有閑雜人等,在場的都是軍人,而且顯然,與李承壁一樣好奇的人還有不少,那些無所事事的值班飛行員和地勤人員也都趕到停機坪那邊,想看看從運輸機里到底能夠卸下什麼貨物。

但是讓眾人失望的是,當飛機尾部那個蚌殼一般的貨艙艙門被地勤人員打開之後,人們看見的只是幾只大木箱,不僅釘著釘子,而且外頭還貼了封條,幾名空軍校官一直護持左右,旁人是休想靠近看個仔細。

木箱外頭沒有任何標識,連發貨機場都沒有。

與其他人一樣,李承壁的好奇心很快轉為失望,從木箱外頭是看不出究竟的,于是,眾人也就迅速散了,地勤們繼續在機場跑道附近忙自己的事情,飛行員們則聚在俱樂部里喝茶聊天,順便看看報紙,听听新聞。

李承壁就坐在俱樂部里,與戰們聊天喝茶,他們的駐地還在德黑蘭,戰斗機維護完畢之後,他們下午就會飛回去,安卡拉這里,他們最多只能呆幾個小時,于是眾人商議,是不是利用這幾個小時的時間去安卡拉郊區走走?

不過他們很快被駐扎在當地的飛行員告之,最好不要到處亂走,因為德軍仍在不時朝安卡拉發射v2導彈。

前天,就有一顆v2導彈落到了距離市區只有兩公里遠的一座村莊里,炸死了一些羊,相比之下,還是呆在機場比較安全。

因為機場就在市區,而德軍導彈的瞄準點也正是市區,這個時代的導彈,瞄準哪里,基本也就打不到哪里。

正郁悶時,俱樂部里的飛行員們突然听見天空中又傳來了那種比較特殊的發動機轟鳴聲,正是「大鵬」的發動機發出來的,眾人都有些好奇,難道機場又來了「大鵬」?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