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五百八十九章 二代導彈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五百八十九章二代導彈

在美國沿海的造船廠中,在日本的各個造船廠中,一艘接一艘的艦船在不斷的下水。在這兩個國家的工廠中,一架一架的飛機不斷的在車間中從零件變成構件、組件再到成品下線。

而中國的工廠、船塢中,也同樣在完成著這樣的工作。不過從進度、和產量上看,中國方面明顯的有著一定的數量劣勢。

這美國的工業產能是極其可怕的,當這個新興的工業巨獸在調整完戰爭潛力激發過程之後,其龐大的工業產能可以輕易的用數量來填補著質量上的差異。

反觀中國方面,即使有著幾十年的快速發展,然而在根基上,仍舊還是遠遠不如美國那上百年積澱的工業底蘊。

更何況現在又多了一個重新得到戰爭原料的日本,如果要想憑借現在的進度,中國海軍絕對會被美日兩國給活活的拖垮、拖死。

不過針對這種情況,中國海軍也沒有束手待斃,冉龍、景龍兩艘五萬噸級可以攜帶起降噴氣式戰機的航母進入中國海軍編制之後,銀龍、騰龍兩艘四萬噸級航母也即將在十天之內便可以交付使用。

中國方面的軍事準備還遠遠不止這些,海軍總裝備部負責人陳永堂向國家元首陳炯明所提起的武器,現在同樣進入到了最後的實驗後投入量產的階段。

中國海南和雷州半島加上越南北部所形成的北部灣海域,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一直以來就是中國新海軍新式武器、艦船的天然測試地。

由于處于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哪怕是當年中日交戰之後,垂涎華聯當時所在的西南部,特別是桂柳工業區的日本,其日本海軍也在密集的中國潛艇防護下無功而返。

當時日本試圖利用其自身海軍的強勢直接硬殺進去登陸,不過派來的兩艘巡洋艦、四艘驅逐艦在還未進入北部灣時就遭到了中國潛艇多輪攻擊,四艘驅逐艦無一幸免全成了海底鐵棺材。

而那兩艘巡洋艦,則憑借著自身皮糙肉厚扛住了攻擊拖著傷殘的身軀回到了日本解體回爐。具當時指揮的日本海軍指揮官報告,當時中國人從海底射向日本試探艦隊的魚雷數不勝數。

海面上不時的出現魚雷在水下高速穿行時的白色軌跡,走z字型路線也無法能夠避免被攻擊的下場,兩艘巡洋艦的舵手到後面,艦長直接命令舵手不斷的左右變更航向。

從未停止過的轉向動作使得舵手精疲力竭,到最後足足換了四名手臂累得無法舉起的舵手這才堪堪逃出中國人潛艇編隊的獵殺。

正是因為此次小型海戰的結果極不理想,日本打消了從海面上進攻北部灣的計劃。

也正是由于北部灣的具備如此獨特的地理位置,北部灣和渤海成為了中國海軍的內海,很多海軍武器和裝備都在此進行海上試驗或者是練兵。

然而中國的重工業區在南方,特別是北部灣又毗鄰華聯起家的兩廣一帶,這近水樓台先得月的事,北部灣要比渤海多干不少。

看今天這架勢就知道又是一種新武器的實驗,拖船將幾艘在奧古斯塔港海戰中投降的澳美聯軍戰艦慢悠悠的拖到預定的靶區。

海面下,負責做近距離觀察的潛艇游弋在靶船的四周,伸著大小潛望鏡從各個角度不斷的窺視著靶船的動靜。

外圍的驅逐艦、巡邏艦不斷的指揮疏導著民用船舶和無關艦船離開這一片海域。

上午十一時,海面清場結束,靶船、靶機就位,負責發射此次實驗武器的作戰單位就位,各通信單位保障通信暢通,潛艇全部下潛至潛望鏡深度準備觀察記錄。

十一時十分,距離靶艦五十公里方位,出現了兩艘體型略有不同的小噸位快艇,其中一艘外形較為粗陋,小小的身板上被改裝放上兩個巨大的斜角管子,眼明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八三三所之前王工所設計的老式改裝導彈快艇。

巨大的發射管一左一右的斜插入導彈快艇的船身兩側,船體外部還可以明顯的看到截掉船體部分龍骨後的為保證船體強度而新增加的鋼梁和焊接的後的痕跡。

而在其身邊不遠處,是另外一種同級別快艇,卻也並不是那種艦艇設計工程師況博所更希望使用的雙體穿浪式快艇。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快艇身上卻同樣出現了一組相同裝導彈的管子。只是和另外一艘背負巨大發射管的導彈快艇不同的是,這種導彈快艇所攜帶的反艦導彈明顯的要比那種反艦導彈在體型上小巧很多。

小巧到相互交叉放置在快艇的船艉部,這樣的身段和放置不僅不破壞快艇艇身內部結構的同時,還比那邊只能攜帶兩枚要多兩枚。

天空中,有一架預警機正在距離靶艦九十公里附近不斷的飛行著,在導彈快艇和預警機的間距中,還有兩架分別是海軍艦載版和岸基版的噴氣式戰機正不斷高速向靶艦靠近。

老式反艦導彈快艇上,一連串的數據和發射指令在經過多道命令程序後錄入了老式反艦導彈的引導頭,兩聲破空的巨響,粗大的反艦導彈迅速的離開導彈快艇,巨大的推進劑所燃燒出來的濃煙甚至將導彈快艇給湮沒。

遠遠望去,海面上只見煙霧而不見導彈快艇,這讓很多人想起了「暗流」潛射彈道導彈在廣東沿海一帶實驗時的情景。

「相信現在這種老式反艦導彈快艇上的人很郁悶,發射完反艦導彈後就變成短時間的瞎子。記錄一下,今後這種老式導彈快艇在發射時,航速要降下來,發射海域也不允許有過多的島嶼出現,特別是當有島嶼、船只在這些老式導彈快艇前方出現時更要注意。」

在觀察老式反艦導彈從導彈快艇飛出巨大的煙霧動靜後,一名少將搖搖頭,讓記錄員記錄下了新的操作手冊新增條例。

老式反艦導彈在此次實驗中僅僅只是實驗是否能裝載到老式魚雷快艇上成為導彈快艇。艦艇研究所的工程師況博從更高的軍事實用角度上出發認定這種改造的導彈快艇並不合適于未來的中國海軍。

可他的出發點是為中國海軍未來著想,卻忘記了這種一出現沒多久就落伍的改裝導彈快艇同樣有著存在的價值。當然這種價值不是在中國海軍編制中,而是象越南、泰國、新加坡這些中國國家小弟的海軍編制中。

中國海軍未來主要導彈快艇裝備的將要是雙體穿浪並具有一定反雷達偵察的導彈快艇,而這種從老式魚雷快艇改裝過來的導彈快艇,對于那些跟隨中國的國家小弟海軍們來說卻絕對是誘人之物。

這些反艦導彈對于中國海軍的威脅不大,然而其戰斗能力對于其他國家而言還是極不錯的選擇。

特別是那些親華的國家小弟們也總需要一些先進裝備來撐撐門面吧,這老式導彈快艇便成為了又具有極高的產品附加值、又具有對國家小弟相當吸引力的裝備之一。

在西方列強們都尚且無法列裝配備導彈這種東西的時候,自己有倆艘導彈快艇撐門面也是足以風光風光。

這玩意,對于未來的中國海軍吸引力不大,可這不要緊,打完二戰後就會淘汰高價賣給中國的國家小弟們撈物資。反正是你情我願,大家何樂而不為之。

而另外一艘裝備新式,也就是第二代反艦導彈的快艇上,這里正在進行著同樣緊張的發射前準備工作。

與第一代老式反艦導彈相比,新式反艦導彈不僅在個頭上瘦身很多,在發射準備程序上,也簡化許多。沒有之前大量的發射數據錄入,也沒有繁瑣的發射前檢查,就連發射狀態指示燈,也從之前的一長串排列變成了短短的五盞。

「雷達捕捉到目標,自動數據錄入!」

「校正目標完畢!」

「導彈自檢一切正常!」

「快艇左側一、二號反艦導彈發射準備完畢!」

「命令,快艇各艙門關閉,拉導彈發射作戰警報,右舵二十度!調整發射角度!」

「暗涌—001號導彈快艇,一、二號反艦導彈發射!」

與第一代反艦導彈出艙的巨大刺耳轟鳴聲不同,小身板的第二代反艦導彈並沒有第一代那樣的巨響。

小巧的身板在巨能的發射主發動機的強力推進下加速度也比第一代要快的多,很快,兩枚小巧的反艦導彈便消失在了天空中,甚至連他們的尾跡都要比第一代要迅速的消散在空氣中。

在靶場中,之前兩枚老式反艦導彈已經命中了各自的目標,不過它倆並沒有爆炸,只是在各自靶艦上扎出了倆洞,未燃燒完的推進劑形成了一次小小的爆炸並迅速的燃燒起來。

只可惜靶艦上並沒有太多可燃燒的物體讓它們發威,火勢迅速的由于推進劑燃燒完成而熄滅。

第一代的反艦導彈已經用過多的戰績來證明了自己的威力,此次的實驗只是測試小船大彈的導彈快艇是否真的有能力裝載和發射並具有實際作戰意義。

能打中靶艦就已經證明了它存在的價值意義,沒必要裝上戰斗部來驗證導彈的爆炸威力了。

這些靶艦是為了它們的後輩,也就是第二代反艦導彈所準備的。

導彈快艇所發射的兩枚新式反艦導彈同樣是以亞音速的沖刺速度逼近了靶艦,在計算了反艦導彈的飛行時間後,在靶艦附近監測的潛艇迅速的發出了遙控指令,一陣砰砰砰的聲響過後,靶艦周圍迅速的出現了若干大小不等的金屬鋁箔帶。

與美軍較為慌亂、盲目的干擾不同,這些靶艦上裝備的金屬鋁箔發射器和它們所發射出來的東西可是中國人所研制裝備的家伙。

美國人不清楚該如何有效干擾反艦導彈的制導能力,可中國方面是一清二楚的。所發射的鋁箔絕對是有針對性的進行對新型反艦導彈進行干擾,自己造的矛還是自己造的盾厲害,就要看最後這二十秒內的這一擊了。

天空中隱隱傳來新式反艦導彈呼嘯而來的聲音,所有負責記錄的潛艇都睜大了自己伸出水面的「眼楮」,潛望鏡上連接的高速膠片機電影機現在已經可以听見內部高速電機在迅速的轉動。

它們將一每秒鐘上百幀、甚至數百幀的高速拍攝速度忠實的記錄下新式反艦導彈進入它視野範圍內的所有表現。

兩枚新型反艦導彈僅命中了一枚,另外一枚受到鋁箔干擾出現了偏差沒有命中目標,不過眼明的人都看到,這枚受到干擾的反艦導彈是從最密集,也是最為強烈的干擾鋁箔中穿過的.

由此可見干擾源的反射大小和強度的確是對反艦導彈上的自動判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過作用有多大、作用力有多強,還需要等下一批新式反艦導彈的再次試射後才能經過分析後得出答案。

「兩枚中一枚,五十比五十。」預警機上,一名年輕的中尉在小聲的傳遞著剛才的戰報,他的小道消息迅速的通過交頭接耳的方式傳遍了預警機內的各作戰艙室,士官、軍官們都在小聲的交談著。

「都把注意力給集中起來,如果你們想取得更好的成績,就把你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你們面前的儀表上!」指揮官適時的制止了預警機上的交流。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這個團隊下一個實驗項目才是今天實彈實驗的重頭戲,為此他清清嗓子繼續說到。

「最強的矛和最強的盾只是最初的測試,兩枚導彈並不能最終確定它的成敗,如果用最強的盾去干擾攔截反艦導彈,如果換成是第一代反艦導彈,我相信十枚中能有一、兩枚命中就已經不錯了。」

「所以大家不要背上包袱,更無須畏懼測試的干擾,放開手腳,發揮出你們真實的作戰水平來,將第二代反艦導彈的真正強大之處給展現出來就是勝利!」

有了指揮官的一番短暫鼓勵,總算是把預警機內部的小風波給抑制住,而受到指揮官的鞭策,大家停止了交談,專心致志的完成著手頭上的工作。

預警機的作戰數據指揮艙中,狹小的空間里擠進的數名帶著厚厚眼鏡的技術軍官,他們正在這里就對機載雷達上所偵查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同時另外一項工作,也在迅速的展開。

「暗涌—001號導彈快艇雷達已關閉,兩架攜帶空艦版新式導彈戰機雷達關機,現在所有發射作戰單位處于盲視狀態,長官,是否開始此次引導作戰項目!」

「立即開始!」

「是!」

第二批新式反艦導彈並不是單純由導彈快艇搜尋目標來完成的發射前數據錄入和準備,而是通過預警機來完成發射前的戰術引導和指揮。

「已和三個作戰單位進行數據連接!」

「一號、三號兩作戰單位數據連接暢通,二號點出現數據異常!疑似通訊連接受到干擾!」

「立即改換頻率、保證數據傳輸準確!」

「通訊中心,立即命令二號、三號空中作戰單位拉升至導彈發射高度,一號海面作戰單位立即準備進入發射狀態。」

「是!」

作戰數據艙里的工作有條不紊的在進行著,而預警機上的通訊中心,則迅速的將目標預定區域方位、距離還有何時進入作戰發射區域等相關數據、情況通報給三個作戰單位。

兩架戰機上,機月復下的反艦導彈在隨著戰機賦予的速度劈破著空氣,和一代反艦導彈那蠶蛹外形相比,只有七百多公斤體重的身段要顯得苗頭很多。

勻稱的圓柱體外形加上x型的彈翼和尾翼也比第一代要顯得更有美感和殺氣。

「二號、三號,你們即將到達發射區域,速度加速至每小時九百公里,高度爬升至三千八百。」在呼嘯轟鳴的飛機背景音下,兩名飛行員從耳機中清晰的听到了預警機上通訊指揮官向自己發布的飛行指令。

「明白,高度三千八百,速度九百。」輕巧的拉動操縱桿,兩架飛機迅速的開始加速並拉高爬升。

「報告,二號、三號飛行速度加快,導彈數據傳輸出現不穩定。」作戰數據中心迅速的發現了屏幕上的數字變化,他們的聲音讓所有人心頭一緊。

「傳輸影響多少?」指揮官迅速的跑到作戰數據中心,查看著屏幕上跳動的數字變化。

「只有正常值的百分之五十,如果速度再加快,傳輸速度還會降低,需要它們降低速度嗎?」作戰數據中心的上尉推推鼻梁上因為緊張泌出的汗液稍微滑下的眼鏡。

「用不著,等他們爬高到指定高度,調整完角度也將會是數據傳輸完成之時!」指揮官在看過屏幕的數字變化後,迅速的在心中計算出數據傳輸完成所剩下來的時間後做出了判斷。

別小看指揮官的這一點計算能力和判斷力,在戰場上卻有可能會給作戰單位帶來截然不同的戰果甚至是生死結局。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