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空偵察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五百八十七章高空偵察

哪怕是直接陸地連接在伊朗阿富汗,還有蘇聯西部的兩個方向上的中國陸軍。也不得不由于後勤補給線拉的超長而開始受油料、彈藥的供應限制而放慢的前進的腳步。

對此,陳炯明倒沒有再過于增加軍方的壓力,到目前為止,軍方已經基本上完成了華聯政府所構想的戰略部署。

除了中東地區,到現在整個地球上那些需要控制、佔領的那些物產豐富地區,已經絕大部分的落入到了中國人的手中。

雖然國內有人建議繼續征兵提高中國*軍隊的數量,不過這個建議很快的便被打了回去,目前中國已經供養了五、六百萬人的軍隊,實在是不能再增加老百姓的負擔了。

為此,一九四四年的下半年,華聯政府除了菲律賓的一個要求之外,並沒有給軍方增加更多的戰斗壓力。

美國第七艦隊殘余兵力在關島易手後,艦隊大部可繼續作戰的艦只匯合到了日本一帶,以增強駐日艦隊的戰斗力,這些軍艦的到來給中國黃海、東海艦隊增加很大的壓力。

所幸在中國海軍迅速的將最新下水的四艘放大版導彈艦調派到這兩支艦隊中,有了這些導彈艦的到來,黃海、東海艦隊也緩解了不小的壓力。

十月底,美日聯軍艦隊出現在沖繩一帶,在此游弋巡邏的東海艦隊迅速的趕赴這邊以應對美日艦隊有可能下一步的動作。

不過這支美日聯軍艦隊中,有兩條巨無霸的身影隱然搶走了艦隊中那些航母的風光。

滿載超過七萬噸,長兩百六十三米,艦體最寬處接近四十米,吃水超過十米,三座四百六十毫米口徑的三聯裝主炮,四座三聯裝副炮,十二座雙聯裝一百二十七毫米高炮,五十座三聯裝二十毫米高炮不僅讓這兩艘巨無霸戰列艦殺氣騰騰。

更是也讓很多同行的美國人禁不住把目光停留在了上面,這兩艘巨艦自然就是日本的大和號和武藏號戰列艦。

在中國高層原本的古籍中,這兩艘巨型戰列艦實際上應該早就完工交付使用,可是在實際情況里,由于失去了中國這個巨大的殖民地上的礦物原料來源,日本一直無法能夠有著足夠的鋼鐵才能和工業產能來完成這兩艘巨無霸。

不過好在日本的確是個思想很極端的國家,即便它們已經在偷襲珍珠港後品嘗到了航母的甜頭,可沉痼的思想仍舊讓諸多海軍大佬們將海軍艦船重心給放在已經開始過時沒落的航母上。

同時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在日本陸軍、空軍都受到嚴重打擊之時,日本仍舊念念不忘的將有限的資源給用于海軍建設之中。

因此這兩艘巨無霸戰列艦,來是來晚了些,可終究還是趕上了二戰的末班車,加入到這場宣告超級戰列艦沒落的時代浪潮中。

話說當美國人在日本人請求提供支援完成這兩艘戰艦的申請時也被嚇了一跳,都說你們日本鬼子是不要臉的,沒想到你們不要臉到這個程度。

在當初簽訂公約的時候。都已經規定了戰列艦主炮口徑不得超過十六英寸,沒想到你們這些不要臉的家伙居然背著偷偷搞超過十八英寸的主炮,你們原本是想用這大炮來打我們美國人的吧?

不過這玩弄公約的事情美國人也沒少干,或者說人類就沒少干過,訓斥了一頓之後該幫著提供原料的還是要提供。

畢竟現在日本人也是需要點武器當炮灰的,有這兩艘巨艦,自己出門巡海時,有兩條巨型犬在前面開路,這做帶頭大哥的臉上也添彩嘛。

就這樣,兩艘巨無霸戰列艦終于在幾經磨難之後姍姍來遲出現在了世界海軍舞台上,為了鼓舞日本國民事情,日本天皇在下水之日甚至親臨現場,並發表演講,高度稱贊這是大和民族復興的伊始。

這兩艘巨艦的出現的確是很給力日本鬼子們的士氣,就和當年中國人第一次看到中國的航母出現在自己的眼前時那樣,任誰都會被這樣的龐然巨物給激發心中的自豪情緒。

小日本也不例外,在看到這兩艘巨艦之時,日本國民的士氣迅速的爆棚。而美國方面,炮灰有士氣才是好事,這主動嗷嗷叫的上去送死當炮灰總比被自己踢驅趕上去要輕松多吧。

為此美國方面也樂得沒有去阻止日本這樣刺激國民士氣的事情,反而很「大度」的將這次的巡邏過程中,首艦開路的任務交給了它們。

正如同前面所形容的那樣,當美日聯合艦隊行駛在太平洋上時,前面有兩只巨犬在前面開道,的確是一件很風光愜意的事情。

只是在美國人眼中,對這兩艘日本巨艦所表現出來的情緒是不同的,有一些是對小人得志的不屑,而另外的一些人眼中,則像是看著死人棺材般的看著這兩艘巨無霸戰列艦。

有著這種眼光的美國水兵們大多都是經歷過前面和中國人海戰經驗的美國水兵,他們深知這樣的巨型戰列艦在現在的海戰模式中毫無作用,早在美日之間的中途島海戰中,無法達到自己火炮射程內的海戰就注定了是航母的主場。

而現在,這些日本炮灰們還並不知道,人家中國人不僅有著性能相當先進的戰機,還擁有著可怕的反艦制導武器。

知道為什麼要帶你們這些巨艦出來嗎?

因為反艦導彈喜歡找個頭大的打,中國人的飛機喜歡找個頭大的戰艦炸,炮灰,就是需要這樣的個頭!

這些美國水兵們的想法是對的,當中國的偵查衛星在對日本幾個重要城市、港口、軍港進行例行偵查時,這兩艘巨無霸的出現的確是讓中國方面人員嚇了一跳,驚訝于敵人居然有那麼龐大的家伙!

自此中國*軍事情報部門對這兩艘巨艦是各位的上心,甚至連巨艦下水時,日本天皇所參加的那個交付儀式都清楚的給偵測到。

只可惜衛星情報傳輸晚了數個小時,而且空軍機場距離日本本土有些遠,無法能夠發起進攻,要不然派些飛機過去在日本天皇腦袋上扔幾顆炸彈給交付儀式上添點炮仗聲助助興該多好。

2000因此有這兩艘巨艦的美日聯軍艦隊在出港後,其航向和去向都是一直被中國方面所關注的,要不然它們趕到沖繩附近時,中國的東海艦隊為什麼能第一時間的趕到形成遠遠的對峙局面。

說是對峙是因為美國方面不願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向中國艦隊發起攻擊,在經歷過兩次失敗的海戰之後,美國方面是深知中國海軍那些導彈艦的威力。

如果現在美日聯合艦隊的實力再龐大兩倍,美方指揮官是不介意向對峙面的東海艦隊發起進攻的,可是問題是美日聯合艦隊沒有這個實力。

為此聯合艦隊指揮官選擇了遠遠的和中國艦隊對峙,並不主動發起攻擊,只是隨時的在沖繩附近游弋,以便能夠隨時得到沖繩島上的空軍增援。

而中國方面不發起主動攻擊同樣是因為戰斗力不足,東海、黃海艦隊可不像南海艦隊和遠征艦隊,自己艦隊中的航母是老式的輕型航母,僅有傳統螺旋槳式戰機是無法能夠以高速度沖擊對方防空火力網。

即便是艦隊中有著導彈艦這樣的大殺器,可從基地發來的資料上看,美國艦隊現在恨不得在每艘軍艦上都安裝了大量的鋁箔發射干擾裝置,僅憑這些數量的反艦導彈,最多也就是給對方撓撓癢,擊沉一些倒霉小船罷了。

東海、黃海艦隊從組建伊始至今,更多的任務還是處在了防御領海和保證中國臨海*城市不受外部攻擊的任務,從目前這個任務的完成情況上看,它們還是盡職的。

雖然黃海艦隊在黃海一帶曾經和日本前來偷襲的日本艦隊干過一架並且打贏,然而東海艦隊也不是一直就是醬油的,游弋在太平洋上屢屢發威的那些遠洋潛艇和襲擊台灣海以外日本艦船的事,可都是東海艦隊這幫人干的。

這里還要順帶提起一件事,那就是在日本倒向美國之後,美國海軍,實際上是美日海軍艦隊司令曾經在日本駐扎時問起過日方,為什麼當時日本偷襲珍珠港時,日本能準確的知道自己海港內的船舶,還有那些半掩埋、隱藏的機庫、油庫、彈藥庫等重點位置。

要知道美國方面在偷襲後,雖然也挖出了一些在珍珠港里的日本間諜,可那些日本艦隊用眼楮觀望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到的軍艦很容易。可若要想準確無誤的知道那些非公開軍事區的重點區域那絕對不是一件易事。

日本海軍方面,在猶豫了一陣後終于拿出了曾經不知道從什麼渠道送過來的秘密資料,這些資料幫助日本在偷襲珍珠港時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

可以說,正是有了這些資料的幫助,才讓日本有著如此豐盛的戰果。美國方面在看到這些清晰的照片資料後也是大吃一驚,他們無法能夠想象得出,日本當年在偷襲前,居然能弄到如此詳細的照片資料來做攻擊資料。

不過在就對這些不知名的資料是怎麼弄來的方面,日本無法能夠準確的說出這些資料的來源,它們也只是莫名的收到這樣的資料。

雖然日本高層也有人不相信這些來路不明的資料,可事實最後證明,這些資料上顯示的東西不僅準確,而且在時間上也是極為的迅速。

美國方面立即調出當時珍珠港內有關人員所記錄的文字記錄資料,和這些照片上的船只數量、停泊位置進行比對,另他們感到瞠目結舌的是,這些照片資料竟然是珍珠港在被日本偷襲進攻前三天時下午所從高空拍攝下的。

如果除去日本收到後還要用飛機遠程飛行到日本偷襲艦隊和不知名者投放給日本的時間,也就是說能從高空上收集到這些資料的國家如果是替代日本發起攻擊的話,那麼這個神秘國家手上的資料絕對不會是三天前的,甚至有可能就是昨天的!

在悉知這個可怕事實之後,美國人是深深的打了一個寒戰,如果對方有著這樣恐怖的情報收集能力,那麼自己的一舉一動,也許早就被這個神秘情報獲得國所悉知。

而這個神秘的情報獲得國,從目前國家的實力來看,也就只有中國、德國兩個未知的國家。

德國雖然很強,但從之前德國人對情報搜集能力的表現來看,卻並不象是擁有這樣恐怖情報收集能力的持有國,德國人屢屢和蘇聯人絞殺在一起,而無法能夠在對方致命軟肋上狠狠一擊便充分的說明了這個問題。

剔掉了德國,中國便成為了最後的一個可能性。

不管願不願意相信都好,縱觀中國人從開戰到現在的屢屢表現,所有人都不難發現中國人總是能準確的找到己方的艦隊、陸軍部隊調整集結方向。

用陸軍方面說的話來比喻,那就是中國人當時似乎連澳美聯軍的廁所在哪里都一清二楚!打出來的炮彈、扔下來的炸彈都能準確的落在它們應該出現的人堆、物資堆中!

在奧古斯塔港海戰中,美國艦隊在趕往奧古斯塔港時,有軍艦曾經在雷達上偵測到有物體在自己兩萬米高空中出現過。

當時艦長也認為沒有飛機能飛得那麼高而當做一次雷達誤報或者是性能不穩定的小毛病,可從現在的這些清晰的照片資料上不難看出。這些照片資料可都是無一例外的從高空中所拍攝的。

得到這些照片資料的美國海軍迅速的將這些照片資料送回到了美國,在美國,有專人火速的尋找到相關科學研究人員和美國光學器材公司。

光學研發人員在看到如此細膩的照片後也是震驚不已,生產一台專用的巨型相機對于從事這一行當的光學器材公司並不是件難事,可難就難在距離太遠之後,相機所拍攝出來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從目前的技術水平角度上來看,研制生產五千米左右的高空偵察相機並不是難事,可若是飛行高度升至一萬三千米之後,就對這種高空偵察相機有著巨大的要求,不僅是相機,就連底片也提出了巨大的要求。

玩過相機的人都知道,拉伸鏡頭調整焦距能拉進被拍攝物體在底片上的大小。在一萬多米的高空中,要想拍出手中照片這樣尺寸的照片也不是做不到,簡簡單單的做一個大圓筒子象天文望遠鏡那樣的東西就可以湊合使用。

只是飛機上的空間注定了無法能夠背著這樣的一個大圓筒子直立起來飛行,要想在有限的空間里達到這個效果就必須在有限的空間、距離里增加鏡片形成鏡片組來達到這個效果。

不過大量的鏡片固然能大大提高短身管鏡頭的焦距長度,可惜過多的鏡片必然帶來的一個副作用就是極大的降級了光線的通過度,這給底片成像帶來了困難。

在今後數碼相機普及之後,很多人就會知道一個值越大雖然對低光線環境下拍照越有利,可過高的值也同樣會帶來更多的噪點和降低照片的清晰細膩值。對于現在以化學傳統感光底片來說,也是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底片是否清晰需要看化學影像層上的那些化學顆粒是否足夠細膩,越細膩也就意味著拍攝後放大越能夠清晰,越粗糙的顆粒雖然在感光時有著種種優勢。

可當照片放大到一定程度後,你就會發現像今後電腦中,為什麼五十乘五十像素的圖片在屏幕上放大兩三次後就模糊不清,而一千萬像素分辨率達到四千乘兩千五的照片,在放大數次後仍舊清晰細膩的效果和道理。

就目前的科技水平和光學儀器生產水平,再比對手中的這些照片,美國人在深深的震驚和初步的研究之後,初步認定那次艦隊偵查到兩萬米高空中出現的飛行物不是雷達的誤報,而是真實的中國高空偵察機。

正是這些飛機機月復中的可怕相機,拍攝到了美國珍珠港的各種真實情報資料並通過秘密渠道交送給了日本。

即便中國當時仍舊跟日本作戰,可政治上,當時的美國也沒對中國投出太多的善意,同時從現在中國早就準備和美英法開戰中也應該看到,那個神秘的華聯政府,巴不得美日雙方互相掐的你死我活的越激列越好。

不過讓美國光學公司想知道的是,中國人在目前的光學儀器水平中,到底有著多高的技術層面?

這個答案足以讓美國的光學器材生產商感到絕望,如果按照傳統的光學玻璃生產、碾磨加工工業下,當時的光學玻璃的確無法做到能夠有足夠透光度的鏡片組。

而中國的光學科研小組又無法能夠像二十年前最初的舊式偵察機那樣提供高透光度鏡片進行大量組裝。

但是某項專利技術解決了這個麻煩,一種特殊的鏡片便出現在了江門光學儀器廠的高保密研究間中,那就是人工培育螢石鏡片。

!#

第五百八十七章高空偵察

第五百八十七章高空偵察,到網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