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581章 見縫插針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i第五百八十一章見縫插針

由于這些鋁箔發射器又多半是倉促之間生產安裝軍艦的,一些鋁箔干擾發射器就只能把鋁箔打出去了事,至于散布、距離啥滴,它是一概不管不問。i

這樣一來很多鋁箔干擾帶根本就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鋁箔打的太近了就在軍艦的身邊,這反艦導彈的雷達照你和照鋁箔沒啥差別,穿過鋁箔就打你軍艦。

打的太遠了散布又太稀疏,對反艦導彈的雷達反射干擾有限,好不容易打出一些不近不遠的鋁箔又無法集中形成足夠大個的干擾折射面。

要知道很多反艦導彈是按照雷達這雙「眼楮」所識別出物體大小來優先挑大個和最近的揍,你干擾鋁箔的反射面還不夠一艘軍艦大的話,那麼導彈還是會將目標區域鎖定在你身。

這就是了解武器特點下的一種逆向思維的學習提高和掌握反制手段,但是對于美軍來說,在沒有能夠有實物進行了解之前,他們還有一個辦法來學會如何反制中國人的反艦導彈。那就是用血和生命所交的學費來學習如何反制!

被中國人突襲的飛機弄得分散注意力和干擾的美軍水兵們只有少部分人在紛亂的環境下注意到了海平面呼嘯而來的幾十個小亮點。

只是現在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已經被天空中的中國戰機所吸引過去,保持對海面警戒的防空火力並不夠集中。

同時美國海軍方面為了降低中國人手中的反艦導彈對士兵們士氣的嚴重創傷,對新裝備的鋁箔干擾裝置過分的吹噓。

這樣的吹噓實際並不是美國海軍軍官們的錯,在未知的恐怖武器面前,必須要有什麼來然那個大家重新鼓舞起士氣和建立起信心。

用一名美國海軍少校的話來說,不管這些鋁箔干擾裝置有沒有用,哪怕就是告訴最新運過來的掃帚也是反制中國人導彈的最新式武器!

就是要讓這些被中國人的反艦導彈嚇傻了的水兵們知道我們手中已經有了足以反制它們的東西存在,要不然當他們一想起中國人的反艦導彈,他們的士氣就會像黃石公園里的大峽谷一樣從最高處跌落到谷底。

可惜美國人對反艦導彈的工作原理和制導方式了解實在不多,大量的鋁箔干擾不是打的太遠就是太近,不是太稀疏就是太密集,真正起到干擾作用的並沒有多少。

據事後統計,五十多枚第一波反艦導彈中,有接近四十枚沒有受到干擾命中了目標,而剩下沒有命中目標的反艦導彈中。

其中一部分也並沒有直接自身引爆,其中三枚再重新爬高尋找目標後再次攻擊中了目標,剩余的不是被干擾認為命中目標的自爆就是燃料消耗殆盡後自爆。

遭到反艦導彈打擊的美國艦隊是一片狼藉,海面被擊中的軍艦燃燒的沖天大火將整個艦隊照映得是分毫必現,這樣一來中國攻擊機群們連照明彈都不用打了,自行挑選目標進行攻擊。i

一時間大量的航空炸彈紛紛從天而降, 里啪啦的往美國軍艦頭頂砸。而且還專挑航母炸,即便是炸不沉,也要破壞其甲板使其變成海漂浮的廢鐵、廢物!

到凌晨四時五十分,第一波攻擊基本結束之時,當中國人的飛機肆無忌憚的投擲完機翼下的炸彈,意猶未盡的開始返航之時,第二波反艦導彈擦著海面如約而至。

這個時候艦隊已經出現了混亂,很難組織起有效的群體防御和防御隊形,連鋁箔干擾彈都沒人打了,讓中國人的反艦導彈是蹭蹭的往美國軍艦招呼。

每一枚反艦導彈命中所發出的巨大爆炸聲和引發的動靜無疑是在美國艦隊所有幸存者心中的一次心理沖擊,人有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打順風仗時打順手了怎麼打怎麼有。

但是當情況對自己產生不利因素,特別是長期處于被動挨打時,你就會發現喝涼水都會塞牙縫,不幸的是美國艦隊中就產生了這樣的情況。

一艘軍艦的防空射手在慌亂中將炮彈打在了自己人的身不說,炮彈還好死不死的打在了存放在艦體外部的少量防空火炮炮彈堆積區,劇烈的殉爆雖然對這艘戰列艦來說只算是撓撓癢的輕微外表皮傷。

可是這種失誤誤傷對于心理的壓力是更大的。越來越多的美國水兵們失去了繼續作戰的心思,紛紛嚷著、吼著要離開這個可怕的地獄。

其實在奧古斯塔港戰役時,中國軍方就已經發現,美國人雖然裝備先進管理有方,可是意識形態的差異和軍隊文化、理念的東西方差異使得美國軍隊很難接受高傷亡。

當一支美軍部隊的傷亡率超過兩成,那麼這支部隊的士氣就已經被打擊的夠嗆,如果再高點,那麼這支部隊在美軍指揮官的心中已經被判定暫時不適合再執行什麼任務了。

更何況在短短的時間內,在狹小的空間內,當一分鐘還在跟你有說有笑分享香煙、口香糖的戰突然身體支離破碎的呈現在你面前,這種恐懼可是會讓人發瘋的。

當你你身邊狹小的空間里遍布戰的內髒和肢體殘骸時,對于觀賞者的心理、生理沖擊那是在無限的放大沖擊力度。在這樣的放大鏡下,即便是傷亡還不到兩成,美國大兵們就已經無法再能夠忍受住這樣地獄般的場景。

實際這個數字對于中國軍隊中,哪怕是對由原地方軍整編過來的「前科士兵」來說也都只算是小兒科。

甚至是原革命黨中央軍的部隊也覺得太低,在當年兩支部隊和日本鬼子作戰時,一場戰斗下來,戰損率輕易可以超過三成以,有些戰役中,甚至是全營、全團甚至接近全師整滅的情況都有。

徐州會戰中,有一些連隊、營級單位愣是一個人都沒有活著回來,從軍官到伙夫,全部戰死在和日本鬼子的戰斗中!

一些部隊在事後才發現,唯一的一些幸存者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後才算是保住了這個連、營的最後一點火種。i

當然,這種高傷亡率對于中國人來說,從另外一個角度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是一件讓很多人辛酸的往事,除了宣揚戰士們身的那種舍身為國的血性和豪氣,更多的,是在這背後,是中國工業、科技落後于列強下的那種濃濃的無奈。

如果能有足夠的大炮、坦克、飛機、軍艦來制敵于國土之外,又有哪位指揮官願意用著同一個戰壕里扒飯吃的戰士們的血肉去構築抵抗外辱的長城呢。

對于之前革命黨在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過程中所作出的貢獻和之間的爭議,現在華聯內部也都較為公允的確定了今後在歷史、評價的基調,那就是正視歷史,有功的不抹殺,有過的不偏袒。

姜瑞元雖然錯誤的判斷了日本人在吃下東三省的野心膨脹速度,全力想真正統一全國和剿滅紅門,但是在正面戰場,還是有著超過五十位將軍和幾十萬原中央軍將士們在和日本鬼子正面作戰時拋頭顱灑熱血的倒在了這片土地。

不過到了現在,曾經用血肉築起抵抗外辱的辛酸歷史已經過去,現在的中國軍隊,已經不再是為槍彈大炮而犯愁的軍隊。

現在的中國軍隊,已經由原先扛槍就是當兵的時代過渡到了必須要有足夠的專業技能訓練、有著一定文化和素質的軍隊轉變。

海軍,這個作為技術含量高、需要體現和考驗一個國家整體工業水平的軍種,在之前陸軍、空軍那無限的光芒之後,逐漸的閃耀出自身那另對手恐怖的光芒!

清晨五時二十分,夏末的天空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了一定的能見度,雖然這個時間對于陸軍來說將目標套到瞄準具中還有些勉強。

對于天空的飛機來說,海面那體型龐大的軍艦已經能遠遠的能看見套進攻擊瞄準環中。正是抓住了這個時間,中國遠征艦隊中,那些沒有夜戰能力的傳統螺旋槳式攻擊機群抓著這個時間踩著點的來到了美國艦隊的空。

當密集的攻擊機群出現在晨曦的天空中時,美國防御艦隊司令現在掏出手槍自殺的心都有了。

戰爭就是見縫插針!

趁著美國海軍艦隊陣型大亂,中國的空軍戰機便立即趕來收割戰場。

當美國人正在為中國人踩著最好的時間發動第三波攻擊而犯愁時,在中國遠征艦隊中,一架架剛剛降落的噴氣式戰機正在緊鑼密鼓的在各自的位置注油、裝彈。

甲板、機庫中是一片忙碌的身影,地勤人員們不斷的從彈藥庫中用小車運載拖曳著一車車的彈藥來到戰機身旁,維修人員緊張而又細致的檢查著飛機機身的每一個彈洞確認著飛機是否能夠參加下一波的攻擊任務。

飛行員休息室兼作戰室里,飛行員們正交流著自己在之前有了多少戰果和遺憾之事,那些因飛機受損而確定無法參加下一波攻擊的飛行員們垂頭喪氣帶著羨慕的眼光看著不斷交流如何攻擊更有效的飛行員們。

而那些導彈艦,正在遠征艦隊的補給艦的支援下,正緊鑼密鼓的接收著一枚枚補充的反艦導彈,接收一枚檢查一枚,檢查一枚便快速裝填一枚。

第一代的導彈艦除了四枚發射筒具中的反艦導彈之外,小身板的肚子里只能再備彈四發。至于那些體型萬噸的新式導彈艦,即便它的備彈更多,可是為了保證飽和群體攻擊的效果,它們也只有等待著第四、第五波時才能夠全部發射出去。

長期素質化、質量化建軍的部隊在經受過千錘百煉的日常訓練後,一架架的戰機在經過重新加油、裝彈後迅速的重返藍天,一枚枚反艦導彈在迅速的完成裝填、數據錄入後呼嘯升空而去。

中國遠征艦隊的指揮官雷明澤就像一只頭狼一樣指揮著狼群覓食,凶狠狡詐,目光灼灼,一旦敵人露出疲態和破綻,就是他們梟首之時!

今天,在經過長達七天的襲擾式攻擊之後,中國遠征艦隊,終于再次露出了它那凶狠的利爪,不申則已,一伸驚人!

這一次海戰,中國海軍在沒有空軍轟炸機的掩護下,在世人面前淋灕盡致的戰線了海軍航空兵和未來導彈非視距作戰以及精確作戰的戰斗模式!

轟隆一聲巨響,又是一艘軍艦遭到了中國人航空炸彈的拜訪,帶著無限的恐懼和絕望,魂歸太平洋。

就在美國海軍艦隊的某一艘戰艦,幾乎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浮現在每一名海軍士兵和軍官的臉,還有心理。

「這是第幾艘了?」

不知道,對于美國人來說,現在的他們沒有一個人願意去記錄這個數字。在身邊,不斷的跑過驚慌失措的美國水兵。

這些驚慌失措的美國水兵形象和舉動讓人想起了澳大利亞的袋鼠群,或者說是非洲大陸受驚狂奔的斑馬群!

在這次海戰之後我進入中國人的戰俘營,在那里我學習了中文,又學會了一句的形容,那就是被驚嚇的象群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跑、亂撞、亂串。

而目睹了這所有的一切,並且將戰爭的整個過程完整記錄下來的,卻是一個英國水兵,那個幸運的約翰,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是約翰,就是那個在馬六甲海峽以西北,英國艦隊被全殲自己和幾個人卻幸存回到英國的那個約翰,這一次的海戰失敗對于我來說已經是第三次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第一次是安達曼海的被殲海戰,第二次是奧古斯塔港海戰,第三次就是這一次,我想應該沒有第四次了。

最初的那次我親眼目睹了我的準岳父隨著軍艦沉入到海底。第二次,我親眼目睹了一艘艘被擊中而導致航速受損的艦船被拋棄當做吸引中國人火力靶子的生死離別。

而在這一次,我在面對被擊沉的一艘艘軍艦時心中已經沒有了同情和悲哀,取而代之的是那種習以為常的見怪不怪。

當又一波的攻擊機群背靠著太陽光芒來到我們艦隊的空時,很多人都已經沒有了繼續抵抗的心思,我的眼前總是不斷的出現象無頭蒼蠅那樣到處亂跑試圖躲避過中國人轟炸的美國水兵。

在剛剛當中國人的戰俘之時,只有為數不多的人知道為什麼在一群美國水兵、軍官的身影中,出現了一名英國軍官摻雜在里面形成另外的一道風景線。

中國人這一天的進攻一直持續到晚,從凌晨開始到晚,以第七艦隊為首的關島防御圈的海艦隊不斷的被中國遠征艦隊所擊沉。

雖然這次海戰中,中國人的飛機數量不如在奧古斯塔港海戰中的多,但中國人明顯的堅決執行了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作戰思路。

在天亮之後,中國人的飛機便有目的的開始集中火力和進攻力度,力求一艘艘的擊沉美軍的戰艦,我曾經看到超過一百架飛機圍攻兩艘匯聚在一起的戰列艦。

那兩艘可憐的戰列艦,它們每一艘至少挨了十條魚雷、十枚航空炸彈以,兩艘戰列艦被中國人打成了篩子中的篩子。

有的時候,我甚至在遺憾美國艦船建造者們為什麼要將艦船造的如此堅固,這兩艘戰列艦不斷的遭到水下魚雷和天空中炸彈的襲擊,多次的被命中過程中被炸死、震死、淹死、燻死大部的水兵,導致了最後這兩艘軍艦逃生的船員幸存無幾。

事後我才知道,為了這次海戰,中國遠征艦隊的導彈艦消耗掉了八成艦隊所攜帶儲備的反艦導彈。

當海戰打到後期,中國遠征艦隊中最忙碌的除了航空母艦的地勤、飛行人員之外,就剩下導彈艦的導彈組成員和補給艦的補給操作成員。

戰役的最後階段,補給艦甚至直接靠在左右兩艘導彈艦的中間,補給艦的補給吊索不斷的從補給艦吊裝著一枚枚反艦導彈到導彈艦。

大量長時間不間斷的補給作業使得補給艦、導彈艦甚至連廚師、醫護兵、防空兵都被抽調前來進行補給作業,即便如此也使得他們在戰斗結束後累得虛月兌。

中國航母的地勤人員也是如此,他們不斷的重復機械性的動作將一枚枚炸彈、魚雷、各種攻擊彈藥裝載每一架執行攻擊任務的戰機,有人在戰後做過一個小統計,平均每一名地勤人員在當天一共過手超過十三噸的各式彈藥。

在這樣高頻繁的出擊中,航母內部的彈藥庫中的那點備彈量和飛機燃油庫的燃油也迅速的消耗殆盡。

還是中國遠征艦隊的後勤補給船只,他們不斷的將燃油、彈藥給通過補給油管、彈藥輸送吊軌迅速的轉運到航母。

在這些專業後勤人員細致而又緊張的工作下,沒有一架飛機因為裝彈注油不及時而延誤出擊。據統計,甲板飛行指揮起飛過程中,中國遠征艦隊航母空管人員創造了他們頻率起降的一個新記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