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五百一十七章 後勤劣勢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全文字無廣告第五百一十七章後勤劣勢

看到這一幕,李岩林和幾名仍舊能戰斗的士兵士氣大振,就連受傷的兩名士兵躺在地上都努力的集中精力用手槍對準著進來的唯一通道,給自己也是給戰友們堅守著最後的防線。

「坦克太重破壞橋面木制軌道,裝甲車跟我沖過去!」

正在用二五炮射殺澳軍的甘道光一聲大吼,裝甲車的駕駛員藝高人膽大,兩邊履帶對著枕木的兩邊就一路碾壓沖過去,枕木和兩邊的凸緣讓裝甲車行駛起來相當的顛簸困難,但是裝甲車的駕駛員硬是憑借著自己過硬的本事一米一米的在往東橋頭快速推進著。

「快點!必須要趕在中國人沖到橋頭前炸毀大橋!」

看到中國裝甲車神勇的表現,澳軍軍官也知道最後的時刻到了,現在再不抓緊時間奪回這邊的控制室炸掉大橋,那麼等對方的裝甲車一沖過來,那麼這座大橋真的就要成為中國人的囊中之物。

澳軍拼命的往橋頭控制室沖,李岩林和他的戰士們拼命的抵擋,所有人的自動步槍突突的在往外面噴吐著子彈。此時的李岩林,忽然回想起了以前與周之浩一起執行特殊任務的日子,同樣是這樣熱血沸騰。

「咚咚咚」的二五機炮開火聲在身後想起,雖然車輛行駛的很抖動,但是甘道光還是掌握住了抖動射擊時的要領,只要把炮彈往大概後續沖過來的澳軍人堆里少,十發有兩發能命中對方哪個倒霉蛋就行。

一百米!五十米!二十米!裝甲履帶不斷朝著李岩林他們靠近。

當甘道光乘坐的第一輛裝甲車沖上東橋頭後開始平穩掃射,裝甲車身後開始釋放出中國士兵時,澳軍進攻部隊的指揮官難過的閉上了眼楮,大橋落入了華軍手中,大勢已去。

澳軍步兵們最後的努力沒有成功,不管是公路橋也好還是鐵路橋也好,大橋最後仍舊落到了中國人的手中。

不過步兵失敗並不代表了所有澳軍就死心,他們立即組織在東岸的火炮向兩座大橋開火,一時間兩座大橋附近不斷有澳軍各種口徑的炮彈落下,澳軍絕不甘心這兩座大橋完整的落入中國人的手中。

只是澳軍東岸守軍萬萬沒有想到,他們這一開火導致了澳軍更快的滅亡。

在澳軍炮兵對大橋進行炮擊意圖摧毀大橋開火五分鐘後,突擊團機械化部隊中的自走火炮立即對澳軍炮兵陣地進行了壓制性還擊。

特別是那火炮營中一個連的八門一百六十毫米口徑的重口徑榴彈炮,每次這種陸軍重炮發威的時候,都會讓對手從頭到腳的為之震撼而又感到無比驚恐的戰栗。

兩百多米的沖擊波殺傷半徑撕開一切敢于挑戰它威力的生物和事物,每一發炮彈落下都讓大地為之震動,據一名戰後被俘的澳軍俘虜描敘,中國重口徑火炮僅僅開火兩輪之後,設立在奧古斯塔港東岸上的澳軍炮兵陣地便失去了大部分的火炮。

而剩余的火炮士兵也被中國重炮給炸傻了,他們哪里見過如此恐怖威力的火炮炮擊,基本是見識過歐美軍隊里的一百五十五毫米口徑火炮的威力,但是他們又怎麼會想到中國火炮所用的裝藥是比和c4更加強勁的改良型高爆炸藥呢。

中國重炮連的炮兵們可沒有打兩輪後就歇手,重炮的威力太過于變態恐怖導致他們出手次數並不多,一旦有機會上場露兩手那絕對不會放過,而且突擊團炮兵們這從達爾文一路南下過來就跟在步兵後面跑了。

所以得到機會過過癮的整個炮兵營官兵們可著勁的往澳軍東岸陣地上扔炮彈,一百二十五、一百六十、自走火炮,拖曳式火炮,只要能開火的全開火。精度不用管,東岸地就那麼大,只要不落到大橋附近,愛扔到哪扔到哪去。全文字無廣告

這樣一來,炮兵們對奧古斯塔港東岸的那幾個重點目標更是搶著打,炮兵陣地,步兵陣地,兵營,商業區,生活區。

只要看到有立著的建築物目標就打,反正整個奧古斯塔港已經變成了一個全民皆兵的大陣地,與其等著步兵們沖過去慢慢一個個收拾掉還不如讓我們炮兵給代勞。

等炮擊結束之後,整個炮兵營的官兵們打的是神清氣爽怨氣全無,雖然身體有一絲的疲憊但那就象是劇烈運動比賽得了冠軍一樣的舒坦開心,臉上露出絕對舒爽的愉悅之色。

在此之前一直讓炮兵們無事可做的步兵們從裝甲車、西岸線上出來往東岸一看,這仗不用打了,整個奧古斯塔港東岸已經在炮兵營的兄弟們手中變成了一片平地。

放眼望去,整個東岸沒有哪棟建築物是完好的,更多的建築物更是變成了趴在地上的廢墟,估計那些澳軍和武裝民兵們都被埋在了下面,這過去時進攻呢?還是挖廢墟抓俘虜呢?

作為對手的澳軍更是欲哭無淚,這次的炮擊不僅折損了全部的火炮,更是造成了澳軍部隊的大量傷亡。

澳軍原本是打算和西岸一樣將兵力分散部署到各個房屋中去和中國*軍隊打巷戰的,但是中國人的這一頓炮擊炸毀、炸塌了東岸八成以上的建築物。

雖然具體傷亡數字還沒有統計出來,但是就是放眼這麼望過去,就已經大概清楚的知道傷亡數字絕對小不了。

澳軍指揮官們這才明白過來,之前的中國進攻部隊小心翼翼的用步兵進攻完全就是一個幌子,如果不是為了完好的搶奪那兩座橋,中國的炮兵部隊完全就可以直接將整個奧古斯塔港給變成一片廢墟。

巷戰,那是要有足夠的建築物和緩沖區才能稀釋對方的炮火火力,整個奧古斯塔港就那麼點屁大的地方,本地人口萬多號人,建築物就那麼點,再加上根本沒有進行巷戰的資本。

奧古斯塔港的戰斗就在對西岸剩余殘敵的殲滅戰中結束了,拿到了大橋的控制權,被解放出全部戰斗實力的獨立團部隊可就沒之前那麼好對付了,反正這里每個白人都是敵人,只要看到有疑似目標先一炮過去打個招呼問候問候。

房間也不用搜索,進去之前先扔顆手榴彈,打個槍榴彈進去先炸它個七暈八素保個平安再說。至于巷戰,在有足夠火力支援和兵力搜索之下,巷戰就是一個笑話。

整個奧古斯塔港對于中國人來說可有可無,有房子給部隊住那是福分,沒有也不會露天淋雨吹寒風,帳篷睡袋照樣也能讓中國士兵們睡的安穩,只要是能將大橋保住繼續順順當當的給部隊使用,你就是讓整個奧古斯塔港變成一片白地中國人也不會心疼!!

完整的拿下了奧古斯塔港上最重要的兩座大橋,這讓澳島軍區的熊普亮非常的高興,也讓第三戰區司令彭穿石相當的高興。

這兩座大橋是連接澳大利亞東西兩地的重要交通樞紐,完整的獲得到它們,就意味著之後的增援可以通過火車一路直抵澳軍東西兩岸。

在獲悉突擊團是采用何種戰術拿下這兩座大橋的過程之後,王俊峰不禁拍案叫絕,獨立團敢于采用特種戰、佯攻扯動,戰術潛伏,以及最後大機械化快速推進的戰術是一環扣著一環,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失誤或者是執行不到位都會導致整個戰斗失敗。

甚至是甘道光歪打正著弄到了布防草圖的經過,以及莫雄讓保密通訊部隊用情報部門向特遣小分隊秘密傳遞布防信息都為之驚嘆叫絕。要知道,對方要炸橋只要一個確定的電話,一個按鈕就可以讓突擊團的所有努力付之東流。

只是還沒等突擊團在奧古斯塔港站穩腳跟,一個不好的消息立即傳到了突擊團手中︰美軍部隊先頭部隊已趕到奧古斯塔港以東一百多公里以外的皮里港!!

「來的夠快的啊!」

幾個指揮官集中在指揮車里,剛剛結束完奧古斯塔港最後清剿戰斗的幾名指揮官匯聚在了一起,每個人的臉上都透著一絲的疲憊,都是主力中的主力部隊,可他們畢竟是人不是神,連續的戰斗讓他們消耗了太多的體力和精力。

「能不快嗎,這澳洲東南部的鐵路交通網可是比北部要密集好很多,不僅鐵路通路線路、里程多,就連基礎道路承載力也比北部、西部的鐵路線好很多。」

莫雄只是點點澳洲的大地圖,在澳島上人口最為密集的南新威爾士州里,若干條鐵路線將南新威爾士州緊密的給串聯在一起。

「要不要我帶人去‘歡迎’一下這些美國大兵們?人家不辭辛苦萬里迢迢的從大洋彼岸那邊漂洋過海遠道而來,我們怎麼也得要有點表示表示吧。來者即是客,何況來了一個輕步兵團,又沒有什麼重裝備。」好戰的劉健鋒搓著手,目光不斷的掃向眾人。

「要去迎接也是我去,輪不到你。」脾氣同樣火爆的甘道光一句話就將劉健鋒給噎了個半死。幾個老戰友中,劉健鋒敢和其他人搶任務爭名額,但是唯獨爭不過甘道光,不管是戰場上還是在酒桌上,他總是輸給這個人稱鐵頭的高個子大漢。

「算了,派點部隊在外圍進行偵查就可以了,畢竟部隊連續打了兩天,人馬疲憊,很多裝備也要進行養護了。反正現在大橋已經被我們所控制,著急的不是我們而是他們,以逸待勞總好過長途奔襲。」在保衛橋梁爆炸控制室的戰斗中受了輕傷的李岩林提了否定意見。

「我同意,我們只有小一個師的部隊,對方雖然現在只趕到了一個先頭團,別看是輕裝過來的,但是要想快速吃掉他們也不是一件輕松事,而且對方的增援還在源源不斷的從後方運抵,搞不好就打成一個添油戰。」

「與其這樣,還不如先在這里好好的休整一下,順便等待後援的到來。對方先頭部隊就來了一個步兵團,後面的部隊應該不是個小數,我們一個突擊團要想吃掉他們這麼一大塊肥肉,還得要好好合計合計。」

不過再怎麼合計,當美軍後續的部隊逐漸陸續抵達皮里港時,大家也都明白了要想憑借自己一個突擊團小一個師的兵力吃掉對方絕對是天方夜譚。

截止四十八小時後,美軍在皮里港一帶已經快速增援集結了接近兩個裝甲師的部隊,而且增援的部隊仍舊在源源不斷的通過鐵路快速的向這一帶增援。

與此同時,皮里港是在奧古斯塔港的東南偏南一帶,而在奧古斯塔港的東面,也出現了美軍部隊的身影,看來美軍是打算在奧古斯塔港一帶和中國*軍隊進行一次真正的交戰。

在發現美軍意圖之後,跟在突擊團後面的遠征集團軍澳洲派遣軍也不緊不慢的跟進奧古斯塔港增援,突擊團是從派遣軍分出來的部隊,和六一七師也算是老兄弟部隊了,大家並肩子打仗配合起來得心應手。

不過才兩個師的部隊要面對美澳聯軍至少五個師的部隊還是少了點,這兩支部隊都是王牌,可畢竟雙拳難敵四手,為此剛剛抵達艾利斯斯普林斯的後繼部隊也火速增援奧古斯塔港。

王俊峰為了保證南線戰斗的順利,甚至將原本進攻西線的部隊中抽調了一個師回來,就近增援奧古斯塔港。

而發現中國人增兵的情況之後,澳軍也急吼吼的將剛剛組建起來訓練不到兩個月的部隊也逐個給拉到戰場上來。

結果就是雙方都在模不清楚情況之時不斷的往這里增兵,雙方在此地一場戰斗還沒有開打,但增援的部隊越越來越多,兩邊都在拼命的往奧古斯塔港以東這個戰場拼命的輸送部隊和彈藥。

為此,雙方還沒有實際開戰,雙方的後勤保障機構和部隊實際上就已經在暗中變相的進行了一場較量。

在這場增援後勤保障較量中,從地理條件和遠近程度上看,澳軍是天時地利人和三條全佔優,從新南威爾士州和東海岸線上增援要比中國人更佔據著優勢。

距離就是擺在那里的,澳大利亞人在政府宣傳機構煽動下,爆發出強大的支持力和凝聚力,他們紛紛捐錢捐物,為軍隊免費提供大量的運載工具,美軍的一個團的步兵,由于火車車皮已經飽和需要等待下一趟增援專列。

可是讓他們和美澳聯軍都沒有想到的是,澳大利亞人用數百輛汽車愣生生的是從東海岸線上被澳大利亞人一路接力棒式的運送到了戰場前線。

汽車運載所要承受的顛簸和時間都要比火車多很多,但是對于天生就不喜歡也不願意走路的美國大兵來說,澳大利亞人所爆發出來的親美熱情讓他們斗志昂揚。

而中國*軍隊方面就顯得孱弱很多,因為身份的緣故他們除了能得到澳大利亞本土土著居民的有限幫助之外,就只能依靠自己的雙手和中國自己生產出來的各種機械設備。

在這個時候,突擊團一路下來所盡量保全的鐵路線便凸顯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地方,類似于艾利斯斯普林斯被澳軍拆毀、炸毀了部分鐵路線,所幸在中國工程兵部隊的強大修復能力下,這些鐵路線迅速的得到了修復。

由從中國國內運抵過來的多台新式柴油機車頭負責牽引,大量的物資通過火車沿鐵路線一路飛馳,有些特快專列僅僅只是在全程中稍事進行了加水加油便再次一路疾行,後勤人員輪番上陣,頂住疲勞和辛苦,全力的將各種人員裝備拼命的往奧古斯塔港運送。

在後勤部隊的努力下,從達爾文港到奧古斯塔港,三千公里的鐵路線上不斷的來回穿梭著中國*軍隊的增援軍列,大量的增援部隊、武器裝備、被服食品、彈藥油料,車輛零配件,各種各樣的物資被瘋狂的向南運送著。

而且後勤部隊還創造了一個奇跡出來,就是在這次戰役的後勤保障運輸中,鐵路線上沒有發生一起事故的奇跡。

這樣的集結越來越龐大時,雙方的指揮將領都發現這樣做實際上是在進行著賭博。于雙方小規模的試探性進行了幾次交火後雙方都發現,對方並不是那麼好對付的硬骨頭,快速殲滅戰是不可能的了。

現在雙方都在匯集著部隊,與其在戰場上打個你死我活的硬仗,不如就這樣拼起了消耗,看誰支撐不住。

這種做法就是在賭對方後勤部隊撐不住而自行垮塌,現在雙方都集結了幾萬人馬,而且後面都還有新的增援正在源源不斷的向這邊開進,集結的力量越多越發現不好打,不如先坐下來靜觀其變。

美國人和澳大利亞人的考慮是中國的這幾萬人馬千里奔襲,而且後勤給養需要長途運輸,那麼對于中國人來說他的後勤力量是有一個上限額度的,超過這個上限額度後,中國人就不能再繼續往這里增兵。

為此澳美聯軍在大概判斷出這種情況後也樂于看到中國*軍隊這樣的下場,如果真要發生這樣的場面,那麼解決的辦法就只有兩個,要麼出擊打個你死我活消耗掉自己的兵力人數減少後勤壓力。

澳美聯軍在吸取了東線失利的經驗教訓後是嚴防死守,中國人要想突破這樣的防線就要花費不少的力氣,傷亡比例肯定是扮演攻擊角色中國方面的更多一些。

大規模的戰爭,後勤就是最高戰略,從古至今,皆無例外。在這一點上,遠征海外的中國*軍隊處于明顯的劣勢。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