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五百零七章 政治宣傳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五百零七章政治宣傳

盯著海圖許久,尼米茲心中有了想法,他回到自己的辦公桌上,翻出一張白紙,金筆開始在白紙上刷刷的快速書寫起來,一場對中國海軍嚴重考驗的海上戰斗,就從這時開始決定了!

四月九日,被098號潛艇當著面擊沉了不少船只弄得是心火燎燥的麥克阿瑟將怒火全部發泄在了菲律賓的日本鬼子頭上。數百條船只組成的龐大艦隊在火炮、飛機的掩護下在萊特灣登陸,美軍在經過精心準備後終于在菲律賓登陸。

為了發泄心頭的怒火,麥克阿瑟命令海軍護航的船只對登陸地進行了多輪的飽和炮擊,超大口徑的艦炮輪番將灘頭和日本鬼子倉促修建的防御工事炮擊了一遍又一遍。

很多工事在炮擊後變成了深深的大坑,里面不僅沒有日本鬼子能存活下來,就連生存力最強的蟑螂都無法活下來,用一名炮手的話來說,就是炮擊到讓這片土地變成最不值錢的土地。

除了艦炮炮擊之外,美國航母上起飛的各型飛機也極盡所能的對日軍後方炮兵陣地還有兵營進行了反復的轟炸和掃射攔截,陸海空三軍紛紛在這片小小的灘頭上粉墨登場。

在如此強大的火力掩護下,美國大兵們的登陸行動進行的是異常的順利,灘頭上連日本人埋下的地雷都在這樣飽和的炮擊下被紛紛引爆。

為數不多的傷亡就是一些倒霉蛋在登陸時動作不規範導致腳部崴傷或者是其他小傷小病,這樣輕松的戰斗讓美國大兵們不僅心情愉悅也讓麥克阿瑟心情變得舒爽了不少。

他穿著卡其布的新軍裝,帶著太陽鏡,五星上將帽,涉著大腿以上的海水,趟著水上岸,並且以及其高傲的姿態噘著下巴,昂著頭!

上岸之後,他語氣深沉,眼角帶淚的對剛才 嚓 嚓拍照的隨軍記者們說到了下面轟動全美的那段話︰「菲律賓人民,我在離開這里時曾經發誓我會回來的。現在,我帶著自由和獨立,帶著和平的希望。我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回來了!」

美軍在萊特灣登陸萊特島的消息迅速的傳遍了整個世界。

雖然到目前為止,美軍登陸的軍事意義還沒有顯現出來,但是其政治意義和宣傳意義卻是相當大的。

中國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和德國結盟,在亞洲區域也是抓著日本死掐的,可是在西方列強們的宣傳筆墨中,中國人的形象是和德意日這樣的邪惡國家是掛鉤的,中國和日本的戰爭也被他們宣傳成狗咬狗的戰爭。

總之一句話,就是不要讓你的形象變好,政治的對立本來就是要互相污蔑和抹黑,中國方面也沒少說美帝的壞話。

因此同盟國和邪惡軸心的戰爭中,一直找不到什麼光輝亮點的宣傳媒體對此次美軍登陸所能影射出的政治意義格外的用心,它們竭盡所能的鼓吹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轉折點,它不僅是一次重新登陸,也是同盟國戰勝邪惡軸心國的一個標志轉折點。

在西方的報紙頭條中,從這一天開始,同盟國的戰車將逐漸碾壓光復每一寸被邪惡軸心國所佔領的土地,將和平、自由還有民主帶給這些被奴役統治的國家,還要誓言打到東京,打到南京、將被保證統治所蒙蔽的侵略者國民給拯救出來之類的言論。

在這些宣傳報導中,麥克阿瑟這位愛出風頭和口出豪言的將軍成為了眾新聞媒體捕捉的焦點。新聞媒體大多知道,這位五星上將喜歡在各種鏡頭前擺姿態。

更是喜歡在話筒面前說一些豪言壯語,這些都是讀者愛听的,那麼既然一個愛說,另一個愛听,新聞記者再不懂得利用的話那麼他們也不用再這一行中混了。

而心情大好的麥克阿瑟在登錄成功後的隨後幾天也相當配合這些記者們,而且他還精心的選擇了被采訪地。

不得不說,麥克阿瑟是相當精通怎樣擺譜和高調宣傳自己,他所選擇的地方多是在登陸灘頭還有各種登錄部隊行進的主干道旁,這樣攝影記者們就很容易在拍攝他的時候出現一片相當震撼的背景。

龐大的登陸艦隊星羅密布的散布在主體麥克阿瑟後方的背景上作為遠景襯托著,而中景則是正在登陸中的各支部隊,坦克、裝甲車、輜重車攜帶著步兵不斷的從旁邊通過,哪怕是天公不作美有些灰暗多雲的天空中,不時飛過的飛機彌補了天空中的空白和遮掩了陰郁的天空。

從畫面構成上看,不僅宣揚了麥克阿瑟個人的威風,同時還變相的宣揚了美國龐大的國力,怎麼看都是相當完美的照片。

而這些照片也得到了中國國內的新聞記者的一致認可,從拍攝的技術角度、寓意上這些照片都可以算得上是經典,照片中的那位美國陸軍五星上將也在各種背景襯托下顯得是神采飛揚。

不過在中國這邊,這些照片多半是用于反面教材的,看看,這就是吹牛的下場。吹吧,現在牛皮吹的越大,被打敗之後臉丟的也越多!

不僅有相片,麥克阿瑟還向新聞記者發表了講話,作了一個世界軍事史上非常著名的凱撒式的聲明︰「據我所知,美國總統命令我沖破日本人的防線、讓我們象征民主、自由的星條旗插到邪惡軸心國佔領的每一寸土地上去,其中一個主要目標就是菲律賓。」

「在此之前。我離開了這里,當時我就說過,我會回來的,現在我做到了,我的歷史承諾完成了!我帶著我的軍隊,我帶著我的承諾,回到了擁有一千七百萬虔誠基督教徒的菲律賓土地上!」

麥克阿瑟的這些照片和講話也的確起到了相當好的作用,麥克阿瑟的講話和發言被美國新聞媒體瘋狂的宣傳之後給美國這個國家再次注入一股新的興奮劑。

即便是仍舊在被日軍統治下的菲律賓也是如此。從麥克阿瑟當初逃離菲律賓時撂下的那句「我還要回去」這句話,在菲律賓失陷後被菲律賓反戰組織利用各種形式廣為宣傳,幾乎家喻戶曉,成為菲律賓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斗爭的精神食糧。

一時間,麥克阿瑟的光輝形象鋪天蓋地的席卷整個美國國內,風頭甚至超過了正準備進行選舉的各路候選人們,雖然這些在野黨的候選人們也知道,自己是無法能夠阻止羅斯福的繼續連任,但是這不代表著自己就會讓羅斯福這麼順心得勢,惡心惡心這個瘸子也是件好事。

這些人的小伎倆很容易得逞了,面對鋪天蓋地比羅斯福還要凶猛的宣傳,雖然羅斯福並沒有任何的表示,但是很明顯,他的幕僚們不願意了。

他們紛紛致電給各家媒體,要求他們減少對麥克阿瑟的報道,雖然這樣做並不利于戰爭宣傳。但是這些幕僚們可不管那麼多,你們新聞媒體有你們自己的本事,不要這個英雄,你們就再造一個英雄出來,總之不要讓這個人的風頭比總統還要盛!!

因為麥克阿瑟的風頭不僅現在比羅斯福總統要盛,而且在此之前,他的一些小伎倆也讓羅斯福和一些人感到不快,在就登陸萊特灣之前,羅斯福和麥克阿瑟還發生過一些小齷齪。

那是在幾個月以前,還在修復的珍珠港碼頭,剛剛接受民主黨提名、參加第四次總統競選的羅斯福乘坐「巴爾的摩」號重巡洋艦徐徐靠攏珍珠港碼頭。

碼頭上出現穿著耀眼白色軍服的美軍高級將領,在笛聲、鼓聲和喇叭聲中排成一排,走上跳板,向艦長艙里的羅斯福總統致敬。讓羅斯福有點失望的是,在前來歡迎的高級將領的行列里沒有發現麥克阿瑟。

就在這時,令人注目的一幕出現了︰一輛紅色高級敞篷轎車在護送的摩托車尖厲的警報聲中停靠在碼頭上,從後排座上跳下來的麥克阿瑟,身穿土黃色的軍褲和棕色的飛行員夾克,頭戴菲律賓總統特別授予的「元帥帽」,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大模大樣地走上跳板。

這一身裝束在奉命一律著白色制服的珍珠港美海軍官兵中實在搶眼,以致于以總統參謀長身份陪羅斯福前來檀香山的麥克阿瑟的老朋友萊希將軍私下悄悄地問他︰「道格拉斯,你來這里看我們,為什麼不穿適合這種場合的衣服?」

「嘿!」麥克阿瑟一語雙關地回答說,「你沒到過我們那里,那里的天氣可冷啦!」

第二天,麥克阿瑟和尼米茲陪同總統乘坐當地消防隊長的紅色五座敞蓬汽車視察部隊。一路上麥克阿瑟充分發揮了他善于演講的才能,與羅斯福大談參觀感想,把擠在後排坐位上、夾在總統與麥克阿瑟之間的尼米茲涼在一邊。

當天傍晚,總統作東,在他下榻的寓所——一幢面對懷基基海灘的美麗房子里舉行了宴會。飯後,羅斯福、麥克阿瑟、萊希、尼米茲來到懸掛著大幅太平洋地圖的會客廳。麥克阿瑟明白,珍珠港之行的真正「唇槍舌劍」開始了。

因為總統羅斯福希望說明此次會面的目的是「決定太平洋戰爭的下一階段行動計劃」。只見總統舉起竹節教鞭,指向地圖上的棉蘭老島——這是大家都同意收復的島嶼。

可是大家同意,但是麥克阿瑟不同意,麥克阿瑟當年是從萊特灣逃離菲律賓的,他自然要從萊特灣這個讓他蒙羞的地方找回場子。于是麥克阿瑟說道︰「總統先生,萊特灣,只有萊特灣才是我的目標,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地方」

但代表海軍方面意見的尼米茲顯然不同意這個計劃,他第一個端出了金海軍上將攻打棉蘭老島的計劃。為了說明這個計劃,有備而來的尼米茲拿出了隨身攜帶的各種地圖、計劃、手稿、各種統計表及其他形象化的東西。

這令兩手空空的麥克阿瑟十分吃驚。按照金海軍上將的計劃,麥克阿瑟應當在棉蘭老島上建立強大的作戰基地,以削弱日軍在菲律賓的空中力量和陸軍力量,但菲律賓的其余部分應該繞過。

接下來輪到麥克阿瑟發言了,他要鼓起如簧之舌,把羅斯福拉到自己這邊來。早在盟軍士兵艱難跋涉于各個島嶼之際,他就命令手下的參謀們擬制了一個名叫「雷諾」的計劃。該計劃列舉了盟軍佔領控制住日軍勢頭之後。

一鼓作氣地攻佔菲律賓並把它作為最終進攻日本的跳板的種種利點。由于來珍珠港之前,馬歇爾沒有明確告訴他會議的議題是什麼,麥克阿瑟沒有像尼米茲那樣攜帶大量的地圖和資料,但「雷諾」計劃的主要觀點和內容卻記得清清楚楚。

「你不能把一千七百多萬虔誠的菲律賓基督教徒留給日本鬼子。」麥克阿瑟首先從政治的角度說服羅斯福。他知道,總統對政治問題遠比軍事問題更感興趣,尤其是羅斯福剛剛接受民主黨的提名,準備進行美國歷史上破天荒的第四次總統競選。

他強調說︰「總統先生,那時如果美國公眾輿論譴責你,那也是有道理的。」

麥克阿瑟接著說,把菲律賓丟下不管,在遠東人民的心目中也會引起強烈反響。他們會相信日本鬼子的宣傳,還堅持認為美國人不會為拯救他們的東方朋友而自己去流血。

他還談到了被拘押在呂宋島上的四千七百多名美國戰俘,並且說,如果在南面攻打棉蘭老島,會給佔領整個菲律賓的日軍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屠殺,這樣會是今後的戰爭變得更加的不利于美國人民,因此他強烈要求從菲律賓的中部,也就是萊特灣登陸後多線突進,以加快整個菲律賓的解放事業。

雖然最後的會議內容被人為的屏蔽和遮掩了起來,但是最終羅斯福還是同意了麥克阿瑟的計劃。只是有心人發現,離開這所美麗房子時的諸人表情各不一致,麥克阿瑟的表情透著一股子的得意,而尼米茲和其他軍事將領則面無表情,而一些政客們有些像吃了一個蒼蠅般的惡心難受。

即便是以從容自信微笑的羅斯福,表情上也有些慍怒。雖然沒有能獲得更多的資料和素材,但是憑借著幾人那精彩不一的表情,善于推理和捏造東西出來的西方記者們就已經能夠憑借這點東西描寫出不少新聞爆料和花絮出來。

而現在美軍最終在萊特灣登陸的事實也在幾個月後變相的證明了這些記者們的推理和猜測,只是美國的這些新聞報導被盡數的從各種途徑在不久後轉到了中國設在南寧的一處情報分析機構中,在這里,有專人會逐字逐詞的進行分析,從里面尋找到他們想要的各種情報資料。

這種工作可是一件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是相當繁瑣和復雜的一項工作,那些模稜兩可更多猜測的新聞報導只是作為一個推斷信息來進行分析,但更重要的是在里面尋找出仍舊在美國的情報工種人員所用暗語發回來的各種信息。

這些信息也許會是參雜在里面的一條供求信息,也有可能是一篇尋人啟事,更有可能是報縫中的幾條完全不起眼的各種雜類消息。

雖然每次消息的長短不一,但是要想從中文轉化成英文載體,再從大洋彼岸的那一邊還原成一字不差的原文,光是怎樣隱藏這些文字機巧就有一套相當講究的學問在里面。

而且,每次發送是用不同模板行駛發送出來的,一旦模板出現了問題,那麼這套傳遞信息體系就意外著在美國那邊出現了問題。

「科長,這是最近三期的《華盛頓郵報》,上面的套用公式連續出現了三次沒有變更,這說明我們在那邊的一個工作站出了問題!」幾份報紙和從報紙上解讀的情報資料被送到了情報科科長的桌面上。

「確定是被俘還是臨時出現錯誤?」科長輕輕的推了推鼻梁上的眼楮,不驚不慌的問到。

「如果是錯誤,那麼第三次就應該修改過來。因此我們相信,我們的這組人被挖出並且被控制住了。」

「很好,啟動第二套方案,就當我們不知道這回事,讓它繼續當鼴鼠發揮作用吧。」

麥克阿瑟在萊特灣的登陸是轟轟烈烈高調宣傳,但是另外的一人在澳大利亞上的登陸就顯得非常的低調——畢竟在澳大利亞的戰場上,美軍算是受到了一個小挫。

失敗的部隊是沒有太多可以宣傳的價值,即便是有著大量新聞稿和圖片發回到了新聞報社,但是基于美國戰爭光輝宣傳的基調,這樣會有損美國人形象,對戰爭動員有不好的影響。

故此美國人只是高調的宣傳著中國人入侵澳大利亞,但是並沒有更多的報導這場戰爭。至少在獲得勝利之前,沒有什麼好報導的!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