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五百零三章 核武基地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全文字無廣告第五百零三章核武基地

看著神情有些激動的況博,所長等他的情緒有些平復後這才緩緩的說到︰「你說的很有道理,不過時間這麼短。(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你有沒有新思路和新方案來解決你的設想所引帶出來的問題。不說別的,通訊指揮類還有艦體結構類的,這是我們所的研究長項,真要解決起來並不是很困難。」

「甚至在你的帶領下,一個月內你就能解決。但是最後你說的那個躲避對方雷達偵察的項目,是不是有些大了!」所長也不敢在這種事情上妄下斷語。

「隱形,在雷達偵察下的隱形能力!」況博擰著個眉頭,思考一小會後尋找到一個較為合適的詞語來形容。

「對!就是這個隱形的能力,這玩意不是我們的長項,這應該是天宇集團旗下的電子類研究部門的東西吧?!」

「不行的話我們可以提出聯合研究,我相信他們也應該有這樣的相應研究了。雷達自從一出現,那麼它的偵察能力、範圍以及實用性都會給使用方帶來莫大的好處,相信天宇集團的研究員肯定知道。」

「但是他們同時也會知道,在雷達面前一切顯現身形的那一刻開始,怎樣讓自己躲開雷達偵察的課題就已經出現在他們的研究議程上!」況博相當有自信的回答著。

「話是這個道理,不過你有把握嗎,你提的理論實在是有些太超前了,我心里可沒什麼底氣。」所長說話的時候表情有些猶豫的。

「放心吧,其實看到這份文件,我心里就已經有一些底子了。」況博笑著拍了拍桌子上的那份文件,自信的笑容讓所長一下子恢復了不少信心。

他多次看到當況博露出這種笑容時,那麼前來挑自己研究品毛病的人灰頭土臉敗下陣來的場景,每次看到對方無可奈何的宣布自己尋找不出毛病時,所長的心情就大好!

「這份報告中,詳細的記錄了高空預警機在雷達上所發現魚雷快艇的時間、數量、距離還有其他一些原始數據,這個很重要,這要感謝完善的規章制度和恪盡職守盡心工作的那些工作人員,如果不是這些數據,我心里也沒有什麼底氣。」況博說話的時候帶著一絲的贊嘆。

「在數據和報告中,預警機在距離稍遠時曾經三度失去對魚雷快艇編隊的信號檢測,我剛才仔細的看了一下這些數據,失去快艇編隊雷達信號的時間、地點還有距離,三次的信號丟情況中我發現了一個相當有意思的情況。」說到這況博突然笑而不語賣起了關子。

「你快點說!別在這賣關子了!說出來等下請你下館子吃飯!」所長的好奇心被況博徹底的吊了起來,急于知道答案的他現在可不管自己是什麼身份。

「這三次信號的丟失,其實並不是徹底的丟失,而只是雷達波反射較弱導致雷達接收量過小,預警機上的計算機自動忽視所導致的,這個問題相信很快天宇集團的人也會發現。可到底是什麼快艇導致了雷達波反射減弱?」

「我查看了一下數據,反射源減小的快艇編隊基本上是四零年到四一年底所生產的一批魚雷快艇。這批魚雷快艇是第十三次改進後的產品,其主要的改進項目就是減少魚雷快艇頂部通訊天線過多過密所產生的空氣阻力以及多次改進後艦體外部零碎過多的問題。」

「你知道我在所里有圖紙記錄員的外號,所里我過手的圖紙我都記得。那次的改進將快艇外部的很多零碎進行了整合,一些設備進行了多樣化和隱藏化的設計,主設計思路是我的學生王山岳。」

「當時王山岳是為了美觀才將其進行隱藏化設計,結果沒想到今天卻發現這樣做還有其他的好處。(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你知道如果是這批快艇導致雷達信號源減少反射的話?那麼就意味著︰簡潔流暢的艦體表面會降低雷達波反射的機會!」

啪的一下,所長右手猛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恍然大悟的他從況博那專業的分析中找到了部分的答案。況博對雷達波的研究並不是這行的專家,但是科學的探索過程中,很多東西都是相扶相成的。

不是雷達電波的專家,但況博他是船體工程學的專家,表面上兩者並不關聯,可雷達波能找到船體,那船體如何減少雷達波這個問題上,況博可以通過他那變態般的記憶尋找出一些共同點來進行推理。

「那行,我看這麼辦。你兩年前的設計方案我們先拿上去,畢竟軍隊現在急需這些東西,我們在改裝兩艘驗證船的同時,繼續對你新式導彈快艇進行專項研究,這叫雙管齊下兩不誤!我相信海軍總裝部對你新式導彈快艇也會非常感興趣,如果上面通過你的設計思路,拉天宇集團的人一起過來共同研究艦艇隱身這個課題就好辦的多了,這叫強強聯手!」

所長腦子也不笨,他立刻的設計出最好的方案來進行專項研究並且申請更多的資源研究實力。

「恩……我同意!不過我這里提醒你一下,在我目前的構思中,我對快艇的傳統艇身也許會用突破性的設計思路,你也知道的,如果船體的外形、設計有了完全不同的大變化,船體強度、材料應用、生產工藝等等都需要相當多的時間進行研究,不說別的,就是船體的一個流體力學和強度力學就需要反復的進行試驗。」況博沉思了一下繼續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你的條件我都答應,你就是想把快艇能弄到天上飛都是你的本事!你只要能按照要求,按時、按質的完成任務就可以!」一听況博追加條件所長就變臉了,不過他在哀述的同時也清楚,對方的為人和能力總是能按時按質的完成每次交待的任務。

「不過況博,你這回又有什麼新花樣出來!」

「這個嘛,我倒是想研究一下穿浪雙體船艇體結構。」

海軍精密儀器研究所的況博也許沒有想到,在這天晚上,他對艦體艇身和雷達波反射大小的淵源猜測和設計思想理念在幾天後被整理成冊送報至後勤總裝部,正如同所長所預料到的一樣,總裝部對這一設計思想理念相當感興趣。

普通的導彈快艇是為了彌補中國海軍大型船舶數量不足下的一種快速有效的手段,同時在前段時間的戰斗中,的確發現在一些特定的水域內,航母的作用還不如一艘快艇來的有效。同時快艇的高速突擊、小巧隱蔽的身形也注定了這種武器存在的價值,還有它那低廉的成本和保養、使用成本也是相當誘人的。

正和所長所說的那樣,第二代的反艦導彈已經出現,它不僅解決了第一代反艦導彈反應慢、需要專人伺候以及提高了命中率、搜索準確度和抗干擾等問題,同時它的出現還變相的讓第一代的反艦導彈逐漸退出了主力艦只裝備的序列。

但是第一代反艦導彈的生產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了一定基數的存量,同時工廠也已經對第一代反艦導彈的生產工藝、流程相當的熟練,生產成本也大幅下降。

這樣一來勢必會放寬第一代反艦導彈的使用範圍,那麼在這段時間內相當搶眼的快艇上裝載導彈便成為了快艇這種小噸位、近海防御、巡邏作戰相當有效武器的一種再創新。

還有和況博所想的那樣,魚雷快艇在對方的雷達偵察普及下,這種偷襲作戰會越來越變得不現實和愈發困難,魚雷快艇必須要進入到直航魚雷的發射距離才能對對方有足夠威脅的這條硬性條件便讓能提早發現它的對手讓它攻擊變得困難重重。

新式的自導魚雷雖然能提高其攻擊的範圍但始終有限,畢竟目前自導魚雷的有效攻擊距離也就是十海里左右,同時快艇由于身板小也注定它無法攜帶更多的聲納設備,以至于自己的雷達水面偵查系統和攻擊武器水下偵查系統搭配,使得很難發揮出最終聲納制導魚雷的最大功效。

反艦導彈搬到快艇上卻使得快艇這種經濟實用的武器再次煥發新生,可以想象一下,不管是導彈快艇自身裝備的雷達發現目標,還是預警機、艦隊通報發現的目標,導彈快艇都能快速的將目標信息傳輸給同樣用雷達制導的反艦導彈。

而反艦導彈那動不動就五十甚至上百公里以上的攻擊距離使得導彈快艇可以不僅增大了其控制範圍,還可以輕而易舉的在對方甚至不知道的遠方便打出致命一擊。

更重要的是,況博對快艇在雷達波下隱身的課題將天宇集團一直以來秘密研究的一個小項目給拉動到了研究大軌道上。

在科技研發的道路上,這種細節處見真章的事件還有許多,數不勝數。龐大而完善的科技發展體系,持之以恆的資源投入,以國家為背景的大規模政治支持,都是科技文明發展的必要條件。

正是具備了這一切的優勢,在這個時空中,華夏文明才能重拾昔日的輝煌,再一次從技術領域上遙遙領先于整個世界。

同樣是四月初,還有一件大事逐漸進入到了最後沖刺的階段。位于西北某個不知名荒無人煙的地方,這里陸續的修建了一些掩體和原子彈爆炸時相同的模擬建築以及坦克、大炮等各種實驗品。

只是和原子彈實驗區有所不同的是,這個實驗場似乎更大。同時有更多的檢測設備、更多的觀測設備以及記錄設備搬運到爆區安裝調試。不僅如此,還有更多的科學研究人員也逐漸進入到這片荒蕪神秘的實驗區附近。

他們認真細致的檢查著每一種研究設備,調試安裝著各種常人所不能了解的各種特殊設備。

與此同時,四川和蘭州兩個中國核工業生產工廠中,開出了兩列神秘的火車專列,這兩輛專列上,有著一個連的精銳衛隊進行沿途押運。這些衛隊不僅裝備精良,同時在沿途上永遠有人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在每經過一個區域之時,沿途的戍衛部隊、改制後的武警部隊都接到了一級戰備的命令。士兵槍支配發彈藥。所有人待在營房中隨時等候命令出動進行第一時間增援,沿途的軍用機場也同樣進入一級戰備,飛行員進入待起飛的飛機中在跑道上隨時等候起飛起飛命令。

一旦接到命令兩分鐘內必須起飛前往增援,陸航大隊留下為數不多的直升機也在沿途進行保護,為的就是嚴密押運兩列火車上的超級機密武器安全。

而在中國中部甘肅和內蒙古交界之處,一個神秘的發射基地也顯露出現在世人的面前。這個發射基地很是奇特,它有三個發射區,一個是很常見的直立地面發射架。

還有一個是只露出一米多高的一個碩大的封閉井口,而這個井口下,是一個深深的發射井,里面不僅能容納一枚巨大的導彈,同時還有著若干不同區域的監控、維護、生活區域。

最後一個更是非同一般,在這片荒蕪干旱的區域內,這里居然被修建出來了一個偌大的蓄水。而且如果要從大小上來判斷,叫它蓄水池並不貼切,更貼切的是一個人工湖。

人工湖深度約五十米,平日里收集著不多的雨水和從遠處引過來的一個小湖的湖水供這里的研究工作人員使用,但是在這個人工湖的下面,則是別有洞天。

在湖水的下面,同樣有著一個巨大的研究中心和發射中心,只是這個發射中心的發射物體要明顯比另外兩個同類要小很多,它們更多的是幾根粗大密封的金屬圓管。

這個水下的發射中心核心區域入口處,有著一個醒目的牌子告訴進入這里的人這里到底是什麼地方,居然是潛射導彈發射研究中心!

修建這個人工的發射研究中心費了不少的力氣,雖然工程量最大的人工湖只是利用原先的一個小湖進行了人工擴建,但所挖掘移動的土石量同樣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而且為了更好的模擬研究海洋中的洋流對潛射導彈出管後自身的出水角度影響,這個人工湖還可以利用若干台機器對人工湖的水流進行模擬攪動,同時也可以控制人工湖水面的高度以研究不同深度發射時,水深和潛射導彈之間的各種關系。

如此龐大的工程就足足耗費了兩個工程團兩年的基礎建設時間,不僅如此,這個時間和工程量還沒有計算相應的研究設備、發射設備還有從旁邊打通過來的地底通道運送設備的時間。整個工期從開始到投入使用就花費了將近五年的時間。

時間對于中國人來說很緊張,但是對于肯沉下心用將近三十年去完成自己稱霸事業的鐘泱他們來說,這點時間古文會還是消耗得起的。

四月上旬末,當那兩列運送機密大殺器的東西進入到這個神秘的發射場地之時,長長的導彈被封裝在發射管內被從車站的入口處,通過長長的甬道一路向人工湖底緩慢行駛而去,在它的身邊是若干名荷槍實彈的押運士兵和若干名白色工作服的研究工作人員。

進入最核心的發射區域後,它將被進行最後一道的檢查後被整體模擬送入水面下的發射口中。直至等待到不久那一刻它點火發射的時刻到來。

而另外的一枚沒有封裝在發射筒中的導彈,則被同樣緩慢運送到那個露天半埋的發射井中。令人刺目的是這枚導彈的彈頭上,不像之前普通實驗導彈那樣被標注著實驗——xx等字號,而是赫然醒目的標明著︰「導—氫—002」這樣的字眼。

「歷史,又將書寫進一次人類巨大的前進歷程,很高興看到這種可以毀滅人類文明的科技產物在我的眼中一步步的誕生,但同時我的內心也很復雜,如果讓我選擇,我還是不太願意這樣的東西誕生于這個世界上。」

看著這兩個分別進入發射區的人造太陽,作為中國最高科技和核心科技的研究負責人,徐永生很感慨的站在干燥的站台上說到。

「是啊,真不知道這種科技,到底是會給我們帶來生存?還是毀滅!」在徐永生的身邊,一名研究人員同樣感慨的應和著。不過不同于徐永生注視那兩個東西的眼神,在這名研究人員的眼中,似乎更多的流露出一種父愛的神情出來。

「錢副總工程師,會長曾經說過,武器和科技是掌握在人的手中,決定武器的善與惡,始終是我們人類。只要牢記著一點,別被仇恨與憤怒所蒙蔽,相信我們會為中國創造更加光明的未來。」

「我明白,如果這東西,掌握在美國人的手里,那麼它就是訛詐我們中國的惡魔,只是美國人不會想到,我們能第一個完成核彈的研究和直接應用。連我都沒有想到我們中國人在不聲不響的時候,于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深山老林里,在茫茫的荒漠戈壁上已經完成了這一切。我想,我在美國的那些高高自傲的白人同事,永遠不敢相信這一切的發生!」

這名工程師點點頭,算是對徐永生剛才那番話的贊同,他就是錢學森!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