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四百九十三章 佔領橋頭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全文字無廣告第四百九十三章佔領橋頭

斬首行動非常順利,從周之浩那里得到了消息,甘道光所在的連部也朝著地圖上標示著有橋的地方奔襲而去,轟隆隆的馬達聲在荒僻的曠野中甚喧塵上。(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在橋頭和橋下三、四百米外出現了埋伏的突擊團士兵身影,他們正在加速奔跑沖向這橋頭增援。而這時的橋面下,那些混雜在泥漿、雜物的幾個黑影也顯露出身影。

這些潛伏于在水中作戰的士兵手腳靈活的攀爬上橋頭和橋下,增援甘道光他們和檢查橋底是否安放**進行拆除。

增援到這里需要一分半鐘的時間,這一分半鐘的時間就成為了關鍵,撐不撐的過這一分半鐘就代表著這次行動是否成功。

對面的澳軍士兵也不是瞎子和傻子,雖然搞不清楚這些黃皮膚的中國人是從哪里冒出來的,但是現在首要的問題不是去弄清楚這個問題,而是要奪回橋梁!

由于為了偽裝俘虜和押運士兵沒有攜帶配備速射的步槍,澳軍在橋頭上的機槍便成為了幾名突擊隊員眼中的火力保障。只是老實的水冷重機槍旁邊,並沒有足夠多的彈藥存放備用,加上槍身上的那條彈鏈,也就是寥寥無幾的四、五條彈鏈罷了。

這場橋頭爭奪戰一打響,甘道光這幾名突擊隊員就打的很吃力,沒有了趁手的速射步槍,缺乏火力壓制的他們很難是人數眾多的澳軍對手,而橋頭上的重機槍更是對方重點關照的對象,被對方如雨般打在機槍陣地上的彈雨很難讓機槍發揮出正常的威力。

「把中國豬給趕出去!」進攻的澳軍現在是風頭正盛,上百名澳軍士兵像嗑了迷幻藥一般的勇猛威武。沒有足夠的速射火力,就連手榴彈都已經在剛才的戰斗中消耗殆盡,只有甘道光手中的兩支沖鋒手槍在最後的距離上拼命的壓制住對方進攻的勢頭。

「連長,敵人和營長距離太近了,現在距離兩百六,距離有點遠,再加上風力二級,我不能保證落點精度,太危險了!除非我再向前靠近一百米的距離!」在中國士兵增援跑動的隊伍中,一名手持六管榴彈槍的士兵看著岌岌可危的橋頭陣地向身邊的李建彪警告著射擊的危險性。

「等你再接近一百米營長就陣亡了!如果你打不中敵軍我收拾你!如果你打中營長我也收拾你!」李建彪眼楮赤紅,現在情況危急這種橫蠻不講理的話是隨意而出。

這名射手見自己的直屬上官如此激動也沒再多言語,這時候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對方是不可能跟你好聲好氣的商量,就是他肯,對面的澳軍士兵也不肯啊!

射手快速的呼吸幾次讓自己獲得更多的氧氣平復一下心情後將六管榴彈槍舉起,射擊尺表推到三百的距離上微微的往後退回一點,這個距離和這種情況下的確是對射手射擊水平的一個極大考驗挑戰。

不能打的太遠,太遠槍榴彈就會落到外面失去作用,也不能太近,太近就會傷及自己人。還要考慮到拋射過程中風速、風向對彈丸的影響。

在經過短暫的心態調整和預判斷射擊角度、提前量等事宜後,射手果斷的迅速開火,三秒鐘之內迅速的將六發槍榴彈全部打出。

六枚彈丸在劃出一道高高的拋物線後準確的落在了離陳立新他們陣地前三十米處,落在進攻中澳軍人群的六發高爆殺傷槍榴彈的威力瞬間將澳軍正盛的進攻勢頭給活活打壓下去。

「打的好,繼續打!」如此精準的射擊,李建彪一看就樂了,直接將另外一個射手手中的六管發射器給搶了過來扔給射手,絲毫不管還在猶自擦拭冷汗的射手。全文字無廣告

看樣子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現在離橋頭最近的中國士兵不到一百米,只要陳立新的突擊小隊能堅持到增援趕到,那麼這座橋就板板的落入到了自己的手中。

遠方的突擊團團部,在接到周之浩的命令後一直在三百公里外待命的機械部隊傾巢出動。坦克、裝甲車、卡車還有後勤輜重車,能開動的全部出動,卡車坐不下了就擠在坦克和裝甲車的外面,只要抓住扶手不掉下去就行。

突擊團先遣隊所發回來的報告上也指出了,由于突然出現季節性河流,這座連接兩岸的大橋就凸顯出其重要性,為此**團必須要佔領住這座橋梁,不僅是為自己,也是為今後跟進的後繼部隊能繼續使用該橋方便運輸。

雖然中國的工程兵們能迅速搭建浮橋或者在一周之內搭建一座臨時橋梁,不過有現成的不用那是傻子。

同時跟在突擊團後面出動的還有另外兩個屬于軍部的一個師的部隊,他們的任務是趁敵軍失去指揮混亂的時候擴大戰果,盡可能的殲滅、俘虜更多的澳軍部隊。

雖然一個師的部隊確實是少了點,但是這個師可是齊裝滿員的整編師,前面的戰斗又沒有參加,現在士氣正旺,從官兵到將領,都憋著一股子的勁要干上一場。有這樣的王牌主力師參戰,取勝的把握又更加大了。

除了直屬軍部的一個師在快速跟進支援的同時,還有兩個機步師的兵力正沿著鐵路線迅速南進,以繼續擴大戰果。

在澳軍南線最高指揮官奧斯頓和一干高級指揮官在四枚超級雲爆彈的威力下去見上帝後的第三天,澳軍南線剛剛集結起來的數萬人部隊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受到了華軍的突擊團以及尾隨跟進的那個師攻擊。

原本準備防御中國*軍隊前進的三條防線並沒有奧斯頓所想象的那般堅固,在華軍火炮部隊精準般的炮擊下,三條防線上的一個個火力點被點名敲掉。中國*軍隊猛烈的進攻使得澳軍前線指揮官手無足措,而又失去了最高指揮和通訊指揮中心的澳軍南線官兵只能各自為戰,無法能夠協調起有效的火力支援。

很快,在華軍戰士的猛烈打擊下,澳軍三條防線上的部隊開始出現了逃兵這些崩潰的苗頭。

戰場上最怕就是怕出現些逃兵,這些人不僅月兌離了戰場導致己方防線出現空缺,並且其行為嚴重的影響了其他人的作戰信心和決心。在平時這種逃兵會被嚴格執行軍事紀律,但是現在整個南線的澳軍是群龍無首人心惶惶。

更別提中國*軍隊又不斷的給予施壓,听著不斷落在不遠處的炮彈越來越向自己靠近,看著一個個的機槍、步兵炮、反坦克炮被中國人的火炮給摧毀敲掉,這干挨打不能還手的心理壓力更容易讓人崩潰。

第五天,第三條防線被徹底擊穿,被擊穿防線的那一剎那仍舊苦苦支撐的澳軍終于崩潰,從前兩條防線撤下來的澳軍向東西兩側自行潰退,而奧斯頓原本準備用于反擊的澳軍增援部隊便成為了橫亙在中國*軍隊前進道路上的攔路石。

只是這塊攔路石並沒有能抵擋多久,缺乏統一領導指揮的澳軍部隊仍舊不能形成統一有效的防御,而在品嘗過斬首行動威力的**團現在是對優先敲掉對方指揮中心的事是干上癮了,在見識過空中炮台支援機的威猛火力後更是樂此不彼的頻頻呼叫炮台機從空中直接打擊對方的疑似指揮部。

弄得支援機的炮手們只要一見到地上有根桿子的敵軍目標就下意識的開火,誰讓這年頭,判斷對方指揮部的一個很重要方式就是看電話線多不多,無線電天線多不多,出入的軍官多不多,車多不多等幾個比較直觀的方法。

至于更準確的技術手段,那要等後面跟進的輔助作戰部隊跟進上來後才能發揮出作用。

同時澳軍在此時才剛剛意識到這種斬首作戰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意識到卻無法能夠迅速的進行相對應的防護和偽裝,遠在堪培拉的澳軍總部草草任命的臨時指揮才剛剛下達。

新官上任的司令還沒等帥位的凳子做熱,就被沒頭沒腦的一陣空襲給冤死在指揮部里,成為了世界上最短命的指揮官。

而再次失去最高指揮的澳軍部隊在中國*軍隊重炮的打擊下很快潰退,丟下了一地的物資和裝備,迅速的向南方退去。

此時南線的中國兩支主力作戰部隊由于消耗完大部分的油料,最終因為彈藥和油料的供應不足而停止了繼續南進,就地接收打掃澳軍在此遺棄的各種物資。

不過南線的戰斗最終可以說是一場準備並不充分的爛尾仗,這一次的斬首計劃最終只是完成了斬首,但卻沒有能真正將斬首後的戰果給迅速擴大化。

雖然突擊團和幽爪別動隊都是軍中的王牌,但是畢竟兵力不足無法形成更有效的圍殲作戰,讓很多澳軍潰退而逃。

這個情況讓擔任後方指揮的王俊峰心生懊悔,不僅是他,很多高級指揮官都有些遺憾。他們想象不到,在失去高級指揮官後的澳軍會如此不堪一擊和變得如此混亂。

在此役之後,中國*軍方重點研究了此次戰役所出現的這個問題,他們發現,澳軍軍官的訓練、培養源自英國。而英國的軍隊在紀律和士氣的維持上很依賴于高級將領,如果高級將領出現了意外陣亡和長時間的無法聯系尋找到部隊,那麼茫然不知所措的部隊就真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此役之後,澳軍也會對此次戰役出現的情況進行防範和改進,如果要想重新復制一次這樣的斬首行動,那麼就需要完成此次斬首行動中的兩個方面︰

第一個是擊斃其高級將領;這個無需多言,而且殺的越多越好,此次斬首中,不僅擊斃了對方南線最高司令奧斯頓,還連帶擊斃了多名作戰指揮官和甚至摧毀了大部分的參謀幕僚系統,這樣慘重的傷亡使得南線高級將領幾乎被一網打盡,這也是對方遲遲不能尋找到合適的替代者做臨時指揮官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個就是同時還需要切斷對方命令的傳達也就是通訊系統。越是依賴電子通訊設備的軍隊就越容易在失去電子通訊的情況下失去對部隊的掌控力。

此次斬首行動中,四枚巨型雲爆彈不僅大量殺死了澳軍南線的高級將領,同時還將對方的高級通訊指揮中心給干掉了。這也使得澳軍總部遲遲與南線部隊無法取得聯系,當前線狀況通過其他手段傳回到堪培拉的澳軍總部時事情都已經發生將近四十小時。

正是中國*軍隊沒有能夠抓住這四十個小時最初有力的機會,讓這次戰役成為了一次擊潰戰。雖然取得了勝利繳獲了大量的各種物資,可是擊潰戰的含義就是根本沒有殲滅多少敵軍有生力量。

這些逃回去的澳軍士兵在重新拿起武器,重新任命新的指揮官後會再次成為中國*軍隊的對手,這是所有王俊峰這些高級指揮官所不願看到的事情。

吃一塹長一智,對此次斬首新戰術實施和運用中所暴露出來的優點和缺點以及各種問題,中國*軍方都進行了詳盡的總結,就是準備在下一次合適的時候,再次復制和完美實施出最好的斬首戰術!

澳軍南線崩潰,但是東線就不同了,南線的戰斗是屬于雙方都沒有準備好拉開架勢打的倉促戰,而東線則是雙方小心試探後擺出來的對等戰斗。

澳軍在昆士蘭州的克朗克里至里士滿兩個交通重鎮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在吸收了南線戰事失利的經驗教訓之後,澳軍東線指揮官們紛紛躲入臨時修建的加固防空掩體中,同時對外部暴露目標進行了偽裝遮掩,這給中國空軍從空中發現目標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同時在發現中國空軍的威脅之後,原本準備分給南線使用的飛機被迅速的轉移至東線,同時一同被運抵東線的還有一大批防空武器,為的就是加強防空力量以應對突然發力的中國空軍。

可以預見,在今後的戰斗中,中國空軍所要面對的威脅是越來越大,這也加重了後勤保障對空軍的支援壓力。

澳軍南線的崩潰還帶來一個對坐鎮東線的王俊峰不太好的消息,澳軍加大了從東部征兵的力度,由于南線雖然崩潰但中國*軍隊仍舊缺乏足夠的兵力持續作戰。

潰退的澳軍士兵還有足夠的時間重新集結整裝,這使得澳軍在東部征募的大量兵力直接投入到東線作戰,除去已經在克朗克里和里士滿兩個重兵集結的八萬多兵力,新一批三萬多人的補充增援部隊已經從東海岸出發。

這些人三天內將會乘坐澳島全力收集起來的各種交通工具到達前線。同時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緊急調撥的支援物資已經在澳島東海岸的幾個港口上岸,隨著這批支援物資,後面還會有更多的部隊,更多的武器裝備會運抵前方,這給王俊峰帶來不小的壓力。

和這批支援物資一同上岸的還有一個師的美國大兵,這個消息讓王俊峰精神為之一振,之前所踫到的美軍大兵們個個都是慫樣,一打就跑一踫就死。

現在來了正兒八經的一個師的美國大兵,這回總可以來一場較為勢均力敵的較量,看看被西方媒體大肆吹捧的美國大兵到底有多能耐!

不過壞消息完了總會有好消息,三月二十日,第二批從虎門海港出發的支援物資和增援部隊在澳島北部幾個中國*軍隊控制的港口靠港卸運。

有了更多資源和力量的王俊峰底氣也足了不少,而且還有幾個好消息伴隨著一同而來,達爾文港口旁的機場在經過初步的趕工建設之後已經初步能夠提供空軍的轉場服務和維修服務。

別小看這個維修保障中心,如果沒有這個維修保障中心,那麼中國的空軍各型飛機在飛行完維修護理小時前就不得不要麼停止飛行,要麼就飛回到雅加達的保障中心進行拆檢維修。

特別是那些噴氣式飛機,別看噴氣式發動機能提供更大的推力和提供大推比提高載重和速度而厲害哄哄,但是它的維護檢修時長在正常情況下就是一百五十個小時,也就是說發動機在工作一百五十個小時後就必須要進行一次大檢修,這可是拆開卸下進行的精細活。

而且澳洲空氣中多含有細小的沙粒塵土,在空軍發動機研究員的考察後將這個時間降低到了一百小時,這更加加重了後勤保障的壓力和減少了噴氣式飛機的出勤率,弄得王俊峰一度想申請更多的傳統螺旋槳式飛機前來作戰。

同時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遠東戰區的戰事已經趨見收尾,第一批重新整編的部隊已經到達廣東、廣西沿海一帶,他們將在那里進行一段時間南北氣候、環境差異的適應休整後乘船前往澳大利亞。

這些部隊大多都是經歷過和蘇軍殊死戰斗的老部隊,作戰經驗豐富,拉過來就可以直接投入戰斗。相信這樣的部隊投入到澳洲的戰場上後,會給他們的對手帶來噩夢般的感受。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