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四百八十七章 武器測試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全文字無廣告第四百八十七章武器測試

決定對驅逐艦發動反擊的098號潛艇,正在不斷朝著目標靠近,情況危急,沈濤沒有繼續和大副交談,而是注視著海圖上所標注出來對方驅逐艦最新的行走路線,好計算出對方路線後靠上去,盡量不在爆炸區的中間承受這麼幾枚深水炸彈。

既然選擇了裝死,那麼也要裝的象一些,總不能人家還在東邊扔下的深水炸彈你卻在西邊飄起浮油吧。

雖然大家都已經有了準備,可是在水下挨深水炸彈的滋味絕對不好受,這和陸軍挨對方炮擊不同,老兵們可以通過炮彈的呼嘯聲來預判斷炮彈的落點下意識的做出本能反應,整個過程幾秒甚至是一秒內就完成了。

而潛艇的水下航速有限,很多時候在听到深水炸彈入水聲後卻只能在揪心的等待,這就象是你頭部被人頂上了一把槍,你可以听到對方扳開撞錘的聲音後卻遲遲不見對方扣動扳機,這種心理折磨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即便是大副還有駕駛員很小心的將潛艇行駛在深水炸彈爆炸邊緣區,但是沖擊波所產生的波動還是讓潛艇不住的晃動。

剛剛才堵上的管損處又加壓滲出了不少海水和其他液體,不過在經歷過兩波這樣的震動後便趨于平靜,更多的深水炸彈爆炸離自己越來越遠。

趁著這個時候,機艙里的水手長在艦長沈濤的命令下立即排放出了潛艇內平日里積累的廢油和部分柴油,而尾部魚雷中的一管也排放出一些生活垃圾以及部分用于迷惑對方的生活可浮物品,這些東西將在一分鐘後上浮到水面。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開足馬力全力離開這個海域並迅速的調頭將船艏對準前來查看的兩艘美軍驅逐艦,有了燃料電池的額外能源輸出,這使得潛艇能以全速在水下多開動這麼幾十海里。

別小看這幾十海里,有的時候幾海里距離和爭取到的寶貴時間就能讓人逃出升天或者是身隕于此。

「艦長,只有一艘驅逐艦前去查看。」聲納的匯報有些令人惋惜和遺憾,對方也很精,沒有選擇兩艘軍艦同時前往油污和排放偽裝物的海域查看,看來對方的警惕心還很高。

「艦長,怎麼辦?還打不打?!」對方沒有上當,這讓大副有些抓狂,好不容易有了一個辦法來擺月兌目前的困境,但是對方卻沒有完全上當,這讓大副非常的失望。

「艦長,被動聲納又發現遠處又不明艦只高速靠近。」還沒等沈濤做出判斷,聲納又報出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

「數量、距離!」

「數量二,距離不明,方位一七八,發動機聲音非常大,對方應該在全速前進向這邊接近。」

「不用測了,對方的增援到了,艦長,現在立刻撤離吧。」一打二有可能贏,但是一挑四卻萬萬不能,大副無奈的建議著沈濤撤退。

此時身為艦長的沈濤心中也糾結萬分,好在作為一名船長他並沒有象普通船員那樣容易將喜怒哀樂表現在臉上,他也清楚的知道,這次作戰失敗了。

現在對方並沒有能有效的發現自己仍存活,如果自己貿然的發動進攻暴露自己,那麼就會讓後面增援的美軍艦只瘋狂進攻的機會,為了整艘潛艇的官兵生命安全,恭郎只有放棄這次的攻擊行動。

不過放棄攻擊海面的驅逐艦並不代表著沈濤就會立刻這樣灰頭土臉的回去,直覺敏銳的他很快的意識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航向一五三,向北在行進段距離。」

「艦長,我們不立即向後方匯報美軍的變化嗎?」大副有些意外。

「不,美國佬這麼快就能拉到增援艦只,以前在這片海域上,單位密度可沒有這麼大,對方增加了護航力量意味著什麼?」

「艦長你是說……」

「沒錯,有可能是美軍海軍登陸行動的前兆,整個菲律賓東海岸線漫長,島嶼眾多,但是符合登陸進攻的地方卻不多,很多島嶼和海岸線外面都有密集的珊瑚礁和暗礁,如果說符合美軍最合適的登陸地點,那麼便只有這里了。」

言畢沈濤翻找出一份新的海圖,手指明確的點在了一個地方。

??????

「收集需求建議了!大家有什麼戰斗中和生活上發現的問題需要解決的趕快報到我這來,逾期不候啊!這可是改善我們上至武器裝備,下至貼身褲頭的大事,有好主意的趕快提啊!」李建彪捧著一個本子在帳篷區外面吼著。

「連長,這是五排的,步兵靴在這里容易進沙粒,能不能在綁腿上加一個延長套子阻擋沙粒進入靴子中。」

「連長,這是我們炊事班的,這里植被稀少而且多不可食用,西洋鬼子們又不喜歡吃蔬菜,新裝備的月兌水蔬菜口感不是很好,希望能多配點茶葉。」

「連長,這是我們火力排的,六管榴彈槍很好用,但是用于自動旋轉的彈簧片處在這里容易進入細小沙粒導致輕微阻涉,在保養時間跨度上要比設計時間縮短一半以上,希望上面能解決這個問題。」

「連長,我昨天剛想到,能不能多配發點透明塑料袋到應急求生小包里,這澳大利亞太缺水了,如果萬一哪一天我們走迷路或者是進入缺水區,透明塑料袋在應急找水上可以派上大用場。」

「恩,這主意不錯,前兩天我看你在地上和灌木叢里搗鼓這些東西就是在試驗這玩意吧,資料不錯,圖文並茂,就是有倆錯別字,但是大體上沒有錯誤,有出息,這東西報上去估計你能立功,到時候你小子得請客。」

一份份意見單被收集上來,收集完最後一份需求建議單後,李建彪小心的將這些單子給裝進一個防水牛皮袋中封口,這份資料將轉交給即將到後方拉運新補給的車隊中帶回軍部,在那里進行最初的審閱。

對于像炊事班所提出的補給品種等問題,軍部會直接進行調整作出回應,當然,前提是有現成的資源和條件來解決。如果軍部沒有能力解決,那麼就交給戰區各部門中進行協調解決,如果戰區無法解決的,那則會遞交到國防部的相關單位進行解決。

位于廣州城內有一棟小樓房,這里是中國國家軍事後勤總裝部在此設立的裝備分理局,主要負責的工作並不是向各部隊發放物資和資料,相反卻是在不斷收集和整理前線還有後勤部各種反饋意見的一個相關處理部門。

仗打了這麼久,裝備又那麼的多,從士兵身上的內衣內褲到北方防寒抗凍的軍大衣,適應東南亞氣候的作戰服,

從士兵手中的步槍,到戰略炮兵部隊所裝備的洲際導彈,天上地下,飛機坦克軍艦輪船潛艇,只要是和部隊作戰有關的,這里都負責收集部隊反饋回來的意見進行分理後轉送至研究所或者是生產單位進行相關的改進和鼓勵。

不要小看這里的這些看似較為簡單輕松的工作,對于部隊所列裝的裝備來說,一種新裝備進行小規模試裝備後,廠家會跟蹤一段時間對產品的質量和部隊使用中所反映的問題進行改進或者是升級。

如果合格通過則開始大規模列裝全軍,但是裝備進入到全軍大範圍的推廣使用之後,便由設在這里的分理處進行甄選整理後統一再交給廠家。

因此這個單位在內部分工上實際相當的細致,著裝、槍械、車輛、飛機、艦船等等,在大項目之中又有詳細的分類,所以別看這個單位佔地不大,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局長,這是這周整理出來的資料,里面是戰斗部隊對一些新老裝備在新戰場上使用中出現的情況的意見反饋,還有部分後勤裝備使用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建議,最後一部分是部隊希望獲得到的一些新武器裝備思路。其中有一個項目又一次提上來了,而且我們綜合了一下各戰區的意見,發現幾個戰區都比較迫切的需要這樣的裝備。」

陳永堂將厚厚的一份文件資料遞交給對面剛剛上班的局長,而局長對前面的兩個部分並沒有多關注,只是在瀏覽翻閱一下後便跳到了最後一部分,這部分正和陳永堂所說的那樣,是對戰斗部隊在實際戰斗生活中所急需解決的問題或者是裝備問題。

在某種程度上,這份每周的例行工作中,最後一個大項才是這些人工作中的工作重點,畢竟前面兩項只是對部分設備的改進需求,這些都是可以直接交給生產單位去解決。

而最後一項在很多時候是作戰部隊中缺需或者是目前沒有的裝備,前線的官兵需要新式的武器裝備來更好的完成戰斗。

局長翻開最後一個大項目的第一個關注需求,文件中總結羅列出超過三十支師、軍一級一線作戰部隊指戰員們的意見。

他們發現在一線作戰中,中國空軍會優先對對方的空中力量以及機場這些關鍵單位進行重點打擊,這樣做的效果就是能讓中國*軍隊掌握住較高的制空權。

而掌握住制空權則就可以輕易的對敵方的地面部隊進行打擊和支援地面部隊戰斗,而敵方失去制空權後敵方就會出現大量缺乏防護但數量眾多零散的游擊隊、散兵、村莊、車隊等目標。

對付這些目標以各種口徑的槍炮和小型炸彈最為有效,且使用費用較為合理。

當發現十來名零散步兵時,機炮和機槍掃射非常有效,而面對轟炸幾輛卡車時機炮的威力又略顯不足,選擇航空炸彈又動不動就是五十公斤上百公斤有些浪費,選擇集束炸彈更加不劃算,而且在敵我雙方地面近距離作戰時又容易產生誤傷。

因此空軍和陸軍都需要一種火力強大、留空時間長的攻擊機,這種攻擊機的武器攜帶傳統攻擊機的機炮和機槍以保證火力掃射的威力。

但是卻不攜帶威力強大的航空炸彈,而是希望能裝備直瞄、速射的武器進行攻擊,這樣即保證了攻擊的精度,也減小了彈藥的消耗量延長了這種攻擊機滯空巡邏時間。

方案最初是遠東戰區提出來的,對于這種武器,裝備分理局剛開始並沒有給予太多的重視,畢竟這只是一個構想。

可是當越來越多的一線陸軍作戰單位和空軍開始反應這個問題時,裝備分理局的人便將部隊提出的這個問題遞交給後勤總裝部進行討論,而後勤總裝部也發現這種武器存在的價值空間需求。

在面對零散目標時,這種武器便能體現出最適用和最經濟的作戰效能,十來名散兵匯聚在一起還沒有來得及分散時,一門從幾百米外打過來的炮彈就能輕易的將他們消滅,而不用等傳統攻擊機修正航向後進行掃射投彈給予他們分散逃離的時間。

面對幾輛卡車所組成的小型車隊,五十公斤的航空炸彈炸過去炸毀一輛但其他的車輛仍舊可以四下逃竄,傳統攻擊機還得需要再次拉起再次進行航向修正攻擊,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還費時費油,光油錢可能都不值得這樣燒,更不用說萬一讓目標中的關鍵人物趁機逃月兌這樣貽誤戰機的後果。

「我記得這個項目已經上報給總裝部了,現在誰在跟進這個項目?」局長仔細的看完資料後輕扶了一下有些厚重的眼鏡。

「吳鵬濤上尉正在負責這個項目,他現在和空軍研究所以及聯合飛機制造公司的技術員測試著幾台樣機。局長,現在每周都能收到各作戰部隊對這種武器的需求意見,是不是將這種武器的需求級別從提升至緊急這一檔上來?」陳永堂指指報告上那羅列著一大串需求單位的明細單提出著自己的建議。

「同意,讓吳鵬濤盡快完成樣機測試投入到戰場上試用,在測試區內所能弄出來的東西僅僅只是驗證了產品能使用,但是真正能否實用和適用,還得要在戰場上檢驗過後才能決定。」

局長大筆一簽,這種新裝備的研制需求速度便被提升了兩級,這就意味著這種武器將優先于需求比它慢級別的武器進行研制。

而與此同時,武漢某處空軍靶場,碩大的山頭上,被用石灰圈畫出一個個若干大小的目標區以方便飛機的投彈員和攻擊者發現以及定位。

這種定位雖然非常不符合空軍的實戰需求,但是請別誤會,這里只是給初級飛行員和投彈員進行訓練的靶位,畢竟做什麼事情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王牌飛行員或者是王牌投彈手也是從最基本的瞄準射擊投彈開始的。

而在山頭的另一邊靶場上,則放置著若干廢舊坦克、車輛、簡易建築房屋等這些仿真目標以供更高級的學員練習使用。

在預定的觀察台上,這里正集中了數十名軍餃不一的軍人在此,他們正用著各種倍率的望遠鏡觀察著靶心或者是空中,天空中,三架從不遠處的機場起飛的飛機正轟鳴著飛抵這里。

「這玩意是否能盡快的投入到戰場上使用,就要看這一次的實驗!老天保佑!」吳鵬濤捏著望遠鏡看著幾架大型飛機機身上伸出來的大小不同桿狀物體,心中暗暗默念著。

測試結束後,其結果非常成功,武器與飛機都完美的進行了配合,地面上的標靶在各種武器下灰飛煙滅。

但這並不代表著該武器產品就通過了最後的驗收,靶場外的武器官們只是在驗收單那長長的驗收項目中填寫了部分的空格,還有差不多一半的空格還沒有填寫驗收人的名字,而這一半的空格,大多都是需要在戰場上經過考驗後才能被填寫上去的東西。

畢竟靶場上的東西都死物,只有拿到戰場上去,在錯綜復雜和什麼情況都有可能出現的戰場上經過考驗的東西才能確定這種新裝備能否成為列裝的武器。

「恭喜啊,祝賀你們新裝備通過一審。」一名上校在簽署下驗收報告中前部分最後一個名後伸出手向負責該武器測試項目的上尉吳鵬濤祝賀著。

在他口中的一審就是武器裝備能否可以使用或者說是在試驗場上能否通過的第一道驗收審查關,而這名上校就是剛剛進行這程序中的一名重要負責人。

「謝謝,一審過了,但是能不能夠得到一線士兵的認可還需要經過二審呢。上次來這見到黃上校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了。今晚不知道上校有沒有空,一起出去坐坐,順便也幫著給點意見……」

吳鵬濤小心的套問著對方,因為他知道這名黃上校所經手過關于空軍武裝裝備的東西太多了,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也許對方能夠給自己二審前提一些相當好的意見。

「嗯……坐坐就免了,現在需要測試的新裝備太多,忙不過來,不過看你們的這些家伙,我還真有點話要說。」看得出來,這名上校還是不太喜歡應酬。

「還請黃上校直言不諱!」吳鵬濤在听到前半句話時心有些涼,但是後半句卻讓他耳朵一下子全支了起來,生怕漏掉後面的一個字。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