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四百七十一章 百里突襲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全文字無廣告第四百七十一章百里突襲

作為盟國,同時作為過來幫忙協助的少量人員,在整個達爾文中有幾十名美國*軍方人員在此工作,他們主要是屬于文職人員負責屬于美國物資在港口的分流和轉運,並協調好前來此地休整的美國海軍水手們。

達爾文也許不象其他大城市那樣充滿激情和舒適,但是小城也有小城的寧靜和安逸,在此工作的美國*軍方人員也樂得能在遠離戰場的位置上謀到這麼一個好差事。

只是誰都不知道,今天,中國人帶著飛機大炮扔著炸彈結束了這種理想而又愜意的生活。

而這名叫做達瑟夫的美軍少校現在也非常的糾結,糾結的一面是在三天前,有一支美軍船隊在此結束完休整離港而去,自己在此的工作已經完成本有機會可以隨著船隊而離開這里。

可是命運就是這麼作弄人,已經在這里生活一年多的凱達瑟夫想讓自己回程的路上更舒適一些,當時嫌軍方船隊條件沒有民用船只那樣舒適而放棄提前離開選擇了明天再走,結果呢?

現在估計民營公司那舒適的郵輪已經被中國人給扣下征用,而自己則需要面臨生和死的抉擇。想到這令他抓狂的地方,達瑟夫心中早就已經掀起了悔恨的滔天巨*,

看著糾結而抓狂無語的達瑟夫,中校在內心中暗自嘆了口氣,他當然清楚的知道眼前的這位美軍少校現在在糾結著什麼。

「達瑟夫先生,既然如此我向你建議,投降吧……」

中校淡淡的向達瑟夫指出了一條最合適的光明大道,雖然這條大道的未來並不明朗,也充滿了恥辱的名譽,但是很多時候,在名譽和生命兩個選擇面前,你選擇哪一個?

「投降?」達瑟夫怎麼也沒有會想到眼前的中校會說出這樣的話。

「對,投降,雖然我們並不知道中國人是否會優待俘虜,而且作為第一批向中國人投降的軍官和士兵這在名譽上非常的不好听,但是正是因為如此,你們你們不會被他們屠殺或者是虐待。」

「相反,對方會考慮到形象和國內宣傳的作用,你們絕不會被處死,同時你們也會得到對方一定的優待,這比縮在房間里被他們活活的炸死要舒服的多。同時,失守的最大責任由我來承擔,我只請求你一件事,就是在戰俘營中,好好的為這些士兵們爭取更多的優待。」

說完中校沒有理會仍舊有些發呆的達瑟夫,徑自離開了這個房間回到了他的辦公室里。

在小樓里傳出一聲低沉的槍響後,一扇窗戶伸出了一根綁著白色布匹的木棍。

「不要開槍,我們投降!」

整個達爾文城市,已經全部落入華軍的掌握之中,這里位于澳大利亞的正北,是連通美軍補給的重要關口。

駐扎在南太平洋地區的盟軍幾乎有一百萬,其中大部分都是美軍士兵,如此巨大的基數,補給自然不可能依賴印度尼西亞當地這塊彈丸之地,只能讓澳大利亞承擔主要責任。

可是現在被華軍這麼一刀插在了軟肋之上,頓時便將美軍攔腰截斷,沒有了來自澳大利亞的工業品支撐,美軍在東南亞的軍事行動將會受到極大的制肘。

別看澳大利亞在列強之中處于末流,但至少這里也是一個工業化的國家,絕非印尼、菲律賓之流可比。

??????

龐大的運輸艦隊正在穿越所羅門海域,藏青色的蒼龍旗高高揚起,這些配屬著大型護衛艦的武裝商船集群,正是中國人的海上補給線。

裝載著可供十萬大軍消耗一個月的物資,繞行南太平洋,避開駐扎于印尼的美國海軍主力,駛抵了達爾文港。

整個澳大利亞就沒有什麼部隊,整個澳大利亞人口不過七百多萬,澳軍總兵力才十萬出頭,其中還有一半是國防民兵,跟隨英國主子在中東又駐扎了兩個師。

英國主子深陷德國戰爭威脅的泥潭自顧不暇後想將包袱直接扔給澳大利亞,然後前些年日本鬼子在東南亞打的英法聯軍是一路逃竄,在新加坡保衛戰中澳軍又折進去八千多人。

現在澳大利亞正重新組建新的軍隊準備打仗,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中國的動作會這麼快,居然敢從南太平洋地區直接繞過美國人的耳目,兵臨澳大利亞城下。

要知道,自從美國在中途島海戰摧毀了日本的海軍主力之後,他們就一直將整個太平洋當作了美國的內海。大量的巡洋艦在主要航線上不定期的巡邏監視,就是為了防止中國人的突襲,沒想到還是被人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而佔領了達爾文地區之後,莫雄和劉健鋒等人也不滿足,他們又將目光盯在了兩百公里外的城市凱瑟琳。

「兩百公里的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兩天強行軍絕對能到那里,組織起一個營發動一次進攻,直接可以拿下凱瑟琳。」

莫雄和劉健鋒站在周之浩面前,顯得有些興致勃勃,他們的職務都比周之浩要高,但卻軍餃卻反而低些,並且知道對方在軍隊體系中的特殊地位,因此一直以來都是畢恭畢敬的伺候著。

「你們可以看看,現在整個北部地區領地全部加在一起的人口也沒過十萬多點,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區之一。我們膽子大一點,一個連都足夠了,只是我覺得派我們突擊團只拿下這一個小任務就有點太憋屈了。」

李岩林眼楮盯著地圖上看,大家順著他的目光所指,發現他的目光是沿著那條鐵路線和公路線一路向南……

「膽子太大了點吧……」身邊的一名軍官有些咋舌,他叫莫甘申,是突擊團成立後從軍校和其他部隊抽調過來的指揮官,主要負責劉健鋒這幾人不太精通的機械化作戰和重火力支援及後勤工作。

「不,岩林你繼續說。」周之浩示意陳立新繼續說下去。

「現在先頭部隊也派出去了,據偵察這里是我們想象不到的地廣人稀,在非居民區外,方圓幾十里都沒有人煙的情況太正常了。而我們又是突襲,本身登陸戰就打了澳軍一個措手不及,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這樣畏手畏腳的打那就沒多大意思了。」

「我們突擊團不是有可以自行在特殊時期制定作小規模戰任務的權限嗎?因此我的意見就是,可以執行指揮部的方案,同時上報我們**團自己的作戰思路,拿下凱瑟琳後不用等待,直接沿鐵路線和公路線一路向南穿插下去!」

李岩林的發言並沒有讓與會的其他人太過吃驚,指揮車內大家在狹小的空間里,腦海中卻紛紛的開拓思路在思考著陳立新的方案。

除了剛調來的那兩名還不太熟悉了解部隊特點的參謀,但是他倆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這個時候不是他們說話的時候,他們現在更重要的是少說多听多看。

「我在這個作戰思路上表示同意,就像岩林說的那樣,既然對方被我們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再這樣小心翼翼的行動就顯得有些畏懼了。」團里的第一狙擊手,也是幾個老戰友的老兄弟劉健鋒第一個開口贊同,他這一表態,也迅速得到其他幾人的應和。

「要說快速穿插進攻的話上面肯定也會同意,可關鍵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我們的補給線問題,你們都知道我們剛剛拿下達爾文,港口里的沉船還沒有清理干淨,要想擴大規模和加快進攻速度就肯定受到後勤進度的制約。」

「再加上雖然這里地廣人稀,一個小城不過就是萬多號人口,我們一個**團就小一個師將近六千人,打我們絕對不怕打的,但是能打多遠,打多狠,還有打下來怎麼防止對方的反撲也相當有講究。」

「你們可以看看,沿著這條鐵路線我們甚至可以直接殺到千里之外北部地區南面更重要的艾利斯斯普林斯這個交通重鎮,可是沿途的防御怎麼辦?澳大利亞軍隊可以組織起來在這千里的鐵路線上輕易的奪回,哪怕是扒了鐵路,我們就失去了後方的補給來源。」

甘道光在幾個人里面不太愛說話,但是大家都知道,其實在這幾個老戰友中,他的腦子是最好使的,看問題也是最全面的,因此他所指揮的部隊在幾個主戰營中是最穩重的。

「說來說去,還是後勤制約問題最讓人頭疼。」

這句話象是有些發泄,也有些無奈,但恰恰就是這個必須要正面應對的問題限制了大家的突進。

澳大利亞廣闊的平原提供了大家快速突進的優良條件,但是同樣是廣闊的平原,也提供給了對方足夠滲透的空隙,而且再怎麼說人家也是地主,有著主場作戰的優勢,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條沒有一條是向著自己這邊的。

其實在戰前的小範圍對後勤的討論中,大家在出擊時也曾考慮過象日本那樣以戰養戰就地搶奪糧食以減輕對後勤的需求。

可問題是澳大利亞絕大部分的土地實際上並不適合種植莊稼,更別說是北部地區這片大部分區域毗鄰沙漠氣候干燥土質貧瘠的土地,而這些土地恰恰正是李岩林口中所想長途突進的區域。

「我覺得不要顧慮太多,減少點糧食並不影響我們的戰斗,更何況現在時機不等人,一旦潰兵逃入凱瑟琳,那麼我們想要搶奪那里,就必須付出更加高昂的代價。因為海上運輸通道的不順暢,在美國然反應過來之後,我們恐怕就很難再獲得充分的補給了。」李岩林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看到大家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後才繼續說到︰

「其實最限制我們作戰的就是油料,我們的後勤油料保障一次能讓我們團在沒有得到其他補給的條件下突襲開進五百公里,這個距離是我們一次**作戰的極限距離,如果不考慮機械部隊到達之後存留一定油料的作戰保障這個距離還可以再往前推遠這麼百多公里。」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看看,部隊中的需要吃油的家伙分出來,無外乎就是一線作戰機械和後勤機械。因此我有個想法,對手的實力不強,我們也沒必要帶著這些吃油的油老虎。你們想想,澳軍目前所組建的部隊連坦克都沒有幾輛,飛機、大炮這些火力支援單位也沒多少,我們沒必要扛著坦克裝甲車來摧殘他們。」

這話可是說出了眾人的心思,更有人接著這話往下談起︰「說句不好听的話,以前我在地方部隊里和鬼子作戰最擔心自己沒有支援,但沒有支援該打的仗還是要打!現在整編後,我以前做夢都想要的坦克飛機大炮都有了,但是我卻發現如果一旦沒有了這些東西,難道我就不會打仗了嗎……」

李岩林的話突然打開了大家的思路,的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軍部隊都是在我強敵弱的情況下攆著人家打,這種作戰思路和實力後台支持當然有華聯高層一開始便制定出來的作戰方針和工業實力在里面。

可是現在在面對澳軍這樣完全不是和日軍同一個檔次的軍隊,那些自走火炮、坦克、裝甲車還有其他什麼輔助機械便似乎沒有了用武之地,拿重炮打什麼?

在地圖上看似是小鎮的一個地方實際上就這麼幾戶人家,兩發炮彈打過去小鎮就什麼都沒了。

自走防空火力?

天上除了鳥就沒見其他能飛的東西。

裝甲車?

這玩意倒不錯,除了耗油量比卡車大了點。

「同意!反正澳軍現在也是手忙腳亂,要想組織起足夠的武裝力量來反擊沒有一段時間是不可能的,趁著這個時間迅速撕大對方的傷口才是王道,我同意老陳的意見。將**團里的部隊分出來,坦克這樣的耗油大戶就不予考慮,只攜帶部分裝甲車和全部輜重運輸車輛。」

「雖然這樣做會降低我們推進的速度,但是我們從參加第六軍時起就沒少走過路!」主張進攻為最好防守的劉健鋒也不是傻蛋,他第一個反應過來老陳話中話的含義後跳出來支持著。

「沒錯,開著坦克去轟謝爾曼也是欺負人,扛著火箭筒轟它也是欺負人,這幾年這支援得的太多了,反倒讓大家有些不適應沒有火力支援的情況下怎麼打仗了……」甘道光也點點頭認可著。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將團里的那些重火力單位派到後繼跟進的部隊中去,由後繼跟進的部隊來提供和保障他們的油料供應,我們只用在一同出擊跟隨的部隊中,進可能的裝載最多的油料和彈藥,這樣的話我們最大作戰推進距離甚至可以接近原數字的一倍……」

一些剛從南沙軍校畢業的少壯派士官也總算明白為什麼這些人能成為主力作戰部隊的指揮官了,不僅是他們作戰經驗的豐富,同時還能一針見血的準確分析出敵我強弱的致命弱點,最重要的是他們有著強烈的作戰意識和進取心。

當其他部隊同樣在為後勤線距離而煩惱之時,他們敢于在現有補給的條件下想出辦法解決實際問題,不是在等,不是在靠,而是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實力擠佔對手的資源。

想到這一點,周之浩相信這個作戰計劃再用這麼一小時便能形成,現在只擔心,突擊團這樣大步開進的作戰思路,國防部那里到底批不批準。

他擔心上面不通過這個作戰計劃的擔心當然有道理,因為作為一個一線作戰部隊,雖然可以在戰斗時有自行調整戰斗方式或者是戰術來更好的完成上級下達的作戰任務。

但是要注意,作為軍人,其天職就是服從命令!

一線指揮官可以在事前盡可能的與上級進行溝通和提出見解,但是任務一旦成命令形式確定下達,那即便是在執行之中出現了事前不可預見的情況也必須要堅決完成!沒有絲毫回旋的余地,更不允許中途更改和與上級討價還價。

換句話說,一支部隊在接受某一個任務之後,那它就首先要最完美的執行這個命令達到任務要求。

在這一點上,周之浩和莫雄等人是相當清楚的知道的,在上報自己的作戰思路之後,突擊團並沒有在等待中消磨時間,而是首先落實完成指揮部交給他們三天內突進兩百公里攻佔下凱瑟琳小鎮的任務。

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攻佔目的地的任務,你們想怎麼完成就這麼完成,指揮部只要一個結果,而至于過程,這不是指揮部所要考慮的東西,而是石繼平這些一線作戰指揮官所需要考慮的問題。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在指揮部中,整個戰役的進度還有補給、支援都已經是提前做好了計劃的,貿然改變作戰計劃會使得要改變整個作戰計劃的實施,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突擊團快速孤進突襲如此之遠的距離,這會大大影響其他後繼跟進單位的進度和提高要求,這實際上也是在給整個登陸部隊出難題。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