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四百六十五章 解放亞洲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全文字無廣告第四百六十五章解放亞洲

時間在一天天的過去,雖然因為日本人的離開,美軍在東南亞一帶的戰斗越來越少。(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但是聰明的人都已經在天空中嗅察得出,空氣中的火藥味是越來越足,中美雙方之間的爭端愈來愈白熱化。

在這里,即便是已經日薄西山的日本,也在繼續挖地洞削竹槍準備迎接美國人或者是中國人的新一輪進攻。

但是正是因為如此,不管是正在準備介入東南亞中部的中國人也好,縮在東南亞緬甸最後陣地的英國士兵也好,擁有東南亞東部一帶眾多島嶼的美軍也好,大家都在這個時刻選擇了一種默契性的停火。

這種默契性的停火是一種多方勢力平衡下的一種短暫現象。

攤開地圖就會發現,現在各方的實際控制區域都處在一個相當微妙的平衡狀態,中國人佔領了東南亞西北部,依托著這些區域,中國海軍和空軍只要保證這幾個海峽出入口沒有對方的潛艇溜過來即能保證南海海上交通線,極大的減輕了海軍的作戰壓力。

如果美軍要從東面向東南亞中部發動進攻,那麼船隊要通過這些海峽就需要接受中國潛艇的獵殺和天空中飛機的轟炸。而中國海軍就目前的實力來看,在美英法等國的兩線夾擊下能保證防守有余而攻擊力不足。

漫長的海岸線鋪開,海軍戰力固然強橫,但卻無法全部都照顧到位。

英美聯軍的西面戰線則由于兩國還沒有能從歐洲戰場上運送足夠的兵力和物資,也不敢輕挑戰爭的開局。

殘余的日軍零散部隊停火不是它們主動停的,而是他們突然發現,在失去一些最後的關鍵橋頭堡後,一直用著強大實力步步向自己推進的中美兩國戰車都停下了前進的步伐和勢頭。

這種只能被動選擇挨打的日子雖然讓日方高級軍官們感到憋屈但卻讓底層的士兵感到慶幸,但是誰又知道這種日子會在哪一天被對方的炮火砸在自己頭上而結束呢……

中國和美國都已經發現,佔據菲律賓呂宋島以及最後一些地盤的日本並不好拿下,這里不僅有日本除本土外最多的兵力外,還有著數量恐怖的日本移民正人手發放武器等待著最後的「玉碎」。

即便這些人已經不是山下奉文當日手中的百戰精銳,然而其臨死前的反撲也不得不讓人心生警惕。

面對這樣瘋狂的對手,沒有投入足夠的兵力和物資貿然發動進攻是一件非常瘋狂的事情,因此美國和中國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保存實力以便更好的決戰。

因為不僅需要收拾對付一個龐大而又瘋狂的日本,還要盡快佔據東南亞更多的土地和資源,那美國人在這里所需要集結的各種力量仍舊有些不夠。

同時作為太平洋戰區的最高指揮官的那位高傲的將軍麥克阿瑟,曾經日本人趕跑他時他撂下的那句「我會回來的」話現在一直還是他心中那根拔不掉的刺。

雖然他也清楚的知道,在太平洋的幾個島嶼上和瘋狂的日本兵進行過幾次激烈的島嶼爭奪戰後,深知日本從士兵倒移民都相當瘋狂的情況下,他仍舊固執的要求至少自己麾下的美國官兵們拿下幾個菲律賓靠近東南面的島嶼。

以便讓他在眾目睽睽和記者手中不斷閃爍的閃光燈下重新踏這片土地,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又回來了。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一個心結,麥克阿瑟不斷的向美國白宮和五角大樓的官員們提出這樣那樣的各種追加增援力量,而美國高層雖然清楚的知道這位好面子的將軍到底想做什麼。

可是為了自己的戰略計劃,同時也因為戰略方向上的調整,白宮和五角大樓也都在一直從各方籌集著各種戰爭資源萬里迢迢的運送到這里。

山頭上的槍聲逐漸的稀疏起來,原本還零星摻雜在中國造槍支特有聲響中的軍用制式突擊步槍已經沒有了動靜,熟悉戰場的人都知道,這代表著戰斗已經基本結束。

但是代表安全的哨音未響起之前,戰士們仍舊保持高度警惕,四下的在陣地上搜索著最後的殘敵。

不過在進攻部隊後面壓陣的人眼中,負責主力進攻的部隊中有幾個相當活躍的身影一直不斷的出現在眾人的視線焦點中,而其中一個人更為搶眼,他不斷的鼓舞著自己身邊的戰友,適時的率領戰友身先士卒的發起沖鋒。

可以說,在他的感染帶領下,日軍陣地上一個一個的火力點被他給敲掉,他的勇敢是這次戰斗中打開僵局的最大功臣。

終于,長長的哨音讓大家舒緩了下來,戰士們三三兩兩的在陣地上打掃著戰場,搜尋著自己中意的戰斗紀念品。

「怎麼樣,這次的戰斗?」問話的是特種突擊團的團長劉健鋒,他有些期盼看著身邊的仍舊沒有放下望遠鏡向上觀察的莫雄和周之浩。

「不錯,有點樣子了,進攻速度比前幾次有了明顯的提高,在面對突然打擊時反應也相當的迅速,而且相互之間的協同作戰也相當的默契,在遭受到火力壓制時,支援單位能以最快速度進行火力增援。受傷的士兵也能夠第一時間的得到救治,這對于兵力缺稀的你們來說這是更為重要的。」

放下望遠鏡,周之浩面露淡淡的笑容回答著劉健鋒,他的認可讓這位昔日被稱作黑柴的特種士兵非常的高興。

經過了數年的戰爭,劉健鋒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單純的神槍手,現在更是帶領著一個專司山地特種作戰的主力團,前來這里,肩負著「解放」亞洲的重任!

這種戰斗不同于過去的平原地帶軍事行動那樣有著足夠充分的空地火力支援,而是采用小型火力甚至是狙擊步槍來解決一些目標下的戰斗,這更多的是考驗士兵在沒有重火力支援下的戰斗。

就是要訓練和考驗士兵們,在沒有更多的支援下,如果利用好自己手中的資源和條件進行戰斗。

而在這一點上,從草莽出身的莫雄在長期物資匱乏的戰斗中是最有經驗的,特別是在接受整編送入到專門的軍事院校中受訓學習後,他這些毫無背景的將領們不僅擺月兌了長期困擾他們戰斗物資嚴重不足的困境。

同時結合著自身的戰斗特點,總結模索出了更多適合于輕兵器、多種環境、背景情況下的戰斗特點。

像這一次的戰斗,不僅一門重炮沒有用上,就連迫擊炮僅僅也只動用了連級六零迫擊炮。而彈藥,也僅僅是使用兩發;這樣的成果能最大限度的減少部隊在未來戰爭中對後勤補給的壓力。

這種戰術和戰斗要求不是突擊團特有的,而是目前華南集團軍、海軍陸戰隊、以及在東南亞進行訓練部隊所共同追求的目標。

因為這些部隊都將被派往前去澳大利亞作戰,在後勤補給缺需的情況下,這種節約戰術便成為了各部隊的首要選擇。

「樹熊,我這給你潑冷水啊,戰斗還進行的不夠堅決,傷亡略大了點,如果進攻時更果斷一些,傷亡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李岩林非常掃興的冒了出來,一邊指向那些正在用擔架抬下來的傷員或者是正往裹尸袋里裝的尸體,一邊手里拍打著手中的戰術要求手冊提醒著莫雄。

「我看到了,回頭這小子會知道怎麼改進的。」莫雄點點頭,因為李岩林手中的戰術手冊中已經告訴了大家今後即將要面對的對手是誰,八連珠的加德蘭步槍,不僅精度夠高,威力也遠超過三八大蓋。

「好了,這次戰斗還是很有收獲的,讓戰士們趕緊收拾戰場。拿下這里我們磨合練兵的目的已經基本達到了,我收到消息,我們即將出動作戰,接下來要讓大家在最後的時間里將這些東西給牢牢的掌握,改善不足。」

看了一眼莫雄和李岩林他們,周之浩也難得認真起來︰「特別是戰場自救,讓戰士們不要將生命寄托在醫護兵的手上,雖然我們有很多醫護兵,但是我更希望每一個戰場上的士兵都能是拯救自己的醫護兵!」

他的軍餃不高,然而其兵王的本事莫雄他們以前也都是見識過,那可真是尸山血海了殺出來的猛士,也是這次先行抵達東南亞地區進行試探性進攻的先遣部隊。

1944年開春,華聯再一次撕破了與日本簽署的停戰協議,打著驅逐日軍的旗號侵入東南亞地區,並且號召起當地的居民共同站起身來,抵抗西方世界的入侵。

所以在今天,周之浩才會領著莫雄他們來到了這個茂密的叢林里清剿殘余的日軍士兵,為後續主力部隊的跟進奠定基礎。

醫護兵這個兵種是各個兵種中都不會缺少的兵種,對于士兵來說,只要是人在平時里都會有個頭疼腦熱,而作為一線戰場上,隨時到處飛濺的東西都是殺人的玩意,說不定就連你躲在戰壕里也會不小心被前來避暑的蛇類咬中。

因此戰場上的醫護兵都是相當金貴的生命保障者,雖然醫護兵在戰場上不能將受傷的戰術象後世游戲里那樣給瞬間補血滿狀態恢復,但是醫護兵的出現,卻極大的降低了戰場上的死亡率和二次死亡率。

這也就是在華軍建立以後,戰場死亡率極低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伴隨著華聯政府入主中國權利機構寶座,原華軍和其他部隊整編成為中國國防力量的新主體,醫護兵這個技術兵種也出現了很大程度上的缺口。

在中國*軍隊目前的醫護兵中,主要分為兩種醫護兵。

一種是隨軍大部隊跟進的軍級醫療單位,這些單位多為後方較為安全的主治戰地醫院。由于可以得到更多後勤運輸的照顧,因此可以攜帶的醫療設備很多,人員配置也相當的齊備。

這些單位由于自身條件的優越性,在主治大夫、醫護人員的配備上也多為非戰時各地區軍隊醫院主治大夫和醫護人員,正是因為如此,這里的主治大夫基本上都是臨床經驗老道的老大夫。

另外一種就是跟隨著那些移動醫療車在戰場後面第二時間對士兵進行救治的二線醫護人員。

這些人的工作環境沒有大後方醫院那樣好,而且相對大後方醫院來說這里也有著一定的危險,但是卻能在離戰場最近的地方對士兵進行搶救。

從戰場到偶有零星炮灰打到這些醫療車身邊的地方,通常只需要三十分鐘到七十分鐘左右,別小看這幾十分鐘,正是爭取到了這幾十分鐘的時間,很多重傷員士兵都是在這段時間內被送到了這些地方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救治,使他們遠離了死亡。

這些醫護人員多為在戰地醫院中所挑選出來的少壯醫師,雖然也有強烈申請到這里的老醫師,但是老醫師很難有足夠的精力和體力來長時間經受顛簸和高度緊張的搶救工作過程。

不過在這一類醫護兵中,還有相當多的一批醫護兵是最讓一線戰士熟悉的人,他們就是連排級部隊中的那些醫護兵。這些兵平日里就在各連、排中抽調,因為在這些人工作的環境就是在一線炮火子彈橫飛的戰場上。

如果沒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一定的戰場適應性,很多從普通醫護學校中抽調過來的醫護兵在戰場上很難發揮出他們應有的作用。

因此這些一線醫護兵他們不僅有著和一線戰士相同的體能與戰場適應性,更需要在所有人臥倒隱蔽的槍林彈雨中敢于直立起身體給受傷士兵進行簡單包扎、救治和進行小手術的勇氣。

不管現在的醫護兵是否真的能讓對方看到後不進行主動攻擊,但是在槍林彈雨中保護自己的同時還需要盡可能的救治身邊的戰友對于很多醫護兵來說就是一種極大的勇氣考驗。

正是因為如此,對于每個作戰的士兵來說,在很多時候,雖然醫護兵們就象是身邊的親人那樣,可是一個連排里面能有多少接受過專業培訓後的醫護兵呢?

在戰場上,你不僅要相信自己身邊的戰友,更要在受傷後不要眼巴巴的期待醫護兵前來救助自己,更要學會自己救治自己。

戰場上的傷很多,不過綜合起來其實無外乎就是貫穿傷、肌肉、骨骼開放性斷裂還有燒傷居多,這些看的見的傷勢是可以通過身邊的急救包進行緊急救治的。雖然不能讓你的傷口瞬間變好,但是卻可以第一時間讓你減少出血量和進行簡單的傷口護理導致死亡。

中國生產的軍用醫療救生包為什麼能在世界黑市中賣出大價錢,那是因為在救生包中,不僅含有一支止痛的一次性快速注射用嗎啡,還有能迅速止血的雲南白藥和若干紗布,更有安全刀片、別針以及少量消炎藥、通氣急救和飲水淨化這些特殊時期使用的東西在里面。

可以說這些東西都是能在最關鍵時刻給予求生救生的東西,但是要想正確的學會這些東西的使用方式便需要有著專業知識的人給予指點。

怎樣包扎四肢的傷口能最好的減少出血量並不會導致四肢壞死,對多大的傷口和不同傷口使用多少止血白藥和怎樣判斷出血位置都是需要有一定人體知識的。

骨折的處理甚至是肢體被炸斷後需要怎樣的綁扎和傷口處理又是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而如何保護離開自己身體的斷肢和傷口處理有的時候能在後方得到接合性的挽救。

而作為止痛的嗎啡也不是能隨便亂打的,對一個傷員在一段時間內時不能打入過多的嗎啡,那可是會致命的。更何況打在什麼地方能最大限度的止痛和延長嗎啡止痛實效都是很有講究的。

這些都是一線戰士們最關心和最想學的技能之一,因為誰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在什麼地方會用上這些知識。

因此一個職業的士兵,不僅要學會怎樣最快最有效的殺死敵方,還要學會怎樣第一時間保護自己,救治自己或者是身邊戰友的生命。

??????

美國華盛頓州,總統官邸白宮,羅斯福的辦公桌上擺著今日的華盛頓郵報頭條︰中國政府自詡亞洲的解放者,他們正在積極介入東南亞的事態,這是對美利堅合眾國的巨大威脅!

其中也刊登了元首陳炯明在記者招待會上的言論︰「我們中國向來都是愛好和平的大國,此次之所以會派遣軍事單位進入東南亞,完全是應了各附屬國的請求,才派出了維持和平的特殊部隊,並無夾雜著其他的惡意。」

最為特殊的,是版面中間那大大的英文單詞「謊言」!

羅斯福緩緩地放下了手中的報紙,看向在座的幾位親近幕僚,「你們怎麼看?難道我們真的要在這個時候向中國宣戰嗎?」

「總統閣下,這恐怕不行,國民不會認同的,假如是我們先挑起戰爭的話。」

另外一位幕僚也接著說道︰「議會那里,恐怕也不會為了這種事而增加新的預算,畢竟如果不是注定能夠勝利的戰爭,財閥不會願意投資的。更何況,中國不是日本,更不會有第二次珍珠港事件,主動權還是在中國人那里。」

听完了幕僚的建議,羅斯福有些苦惱,局面已經開始不受控制了,中國人的迂回策略讓他陷入了被動。

戰爭的爆發是必然的,然而現在美國國內,卻仍有不少人處于觀望之中。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