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四百四十六章 猛虎出籠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四百四十六章猛虎出籠

鮑里斯所設計的防御工事如果只是針對于地面步兵攻擊和空中打擊。的確可以讓中國?軍隊留下大量尸體和武器殘骸後才能趟過去,但是直升機這種武器的集中大規模使用所帶來的精確機降使得住點投放兵力甚至武器的可能變成了現實。

鮑里斯曾經考慮過天空中的威脅,但是即便是再過五十年,空降兵那圓傘就注定了他們需要一片廣闊的空降區域進行空降,並且需要一定時間進行集結作戰。可誰又能在之前能想到,直升機可以更快速的投放出兵力已經更精準的投放呢?

因此鮑里斯沒有考慮到自上而下的攻擊,他將大量的火力射角都開向了朝向下方的攻擊。如果中國部隊要自下而上的仰功,那麼這里絕對是中國士兵的噩夢,只可惜中國人擁有的直升機跳出了他所能想象出來的範圍。

就像馬其諾防線那樣,只要繞開你炮口所指向的地方,當從你背後出現的時候,馬其諾防線上的火炮甚至沒有幾門能向後方射擊。

同樣的道理,華軍的士兵通過直升機空中精確機降使得蘇軍都沒有像樣的火力來抑制住從上自下的進攻。

而且鮑里斯考慮到手頭上的防空火力不多因此他將現有的防空火力放在了山腳準備做最後的防御手段。就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只能被動式的挨打就無法隨機應變的應對對方變換的招數,就這一點上,蘇軍輸的並不冤。

正當蘇軍為著頭頂上所遭受突如其來的攻擊手忙腳亂的調集部隊前去剿滅時,地面上也開始有了動靜。

坦克、裝甲車、戰場突擊車等各種專輛一同點火的聲音讓人為之一震。一些蘇軍指揮官重新撲回觀察口前的觀瞄鏡,這一次沒有讓他們失望,從華軍主力部隊方向出現了一輛又一輛的坦克和各種戰車。

「來了!中國人來了!」

鮑里斯在看到眼前的景象是話語有些顫抖,可以肯定的是身邊的瓦里安所發出的聲音絕對是顫抖和絕望的。即便是酒囊飯袋吃成一個大胖子的瓦里安,現在也知道中國地面部隊出動的用意。

現在蘇軍防御陣地上已經亂成了一窩蜂,防御火力點自上而下的一個個被清除掉,失去了這些火力點就靠山腳地面上的那點火力兵力擋住中國地面部隊那鋼鐵洪流的沖擊就是在做夢。

可要向奪回山上的火力點就必須要從現有的部隊中抽調出部隊上山進行反攻擊,中國人還算好,沒有將這些已經奪下的火力點一斤小個的炸毀,而是給了自己一線希望。但是現在出現的地面部隊就將這一線希望給摧毀,是從根子上的摧毀。

因為鮑里斯還有瓦里安和所有蘇軍指揮官都看到,中國人在自己面前開動出現的坦克,不是他們所常見的那種下努式,而是一種造型更加優美,更加讓人明白具有更加強大火力以及防護的猛虎i型坦克!

新出現的中國地面部隊在一陣從後方不遠處所發射過來的四毫米火箭彈的開路下,蘇軍在公路以及公路兩側可行進道路上埋設的地雷被引爆大半,而在先頭行進的武裝推土機面前,讓人一看便知的裝著大大的掃雷具。

「注意保持速度,我們出來一是吸引蘇軍注意力和拖滯住攻擊機降戰友的蘇軍,不要貿然突進造成無謂的傷亡。」

耳機中傳來先頭行進的坦克連連長李偉剛的告誡,他們的任務就和坦克連連長才才所說的那樣,只是優先吸引住蘇軍增援山上的兵力,而不是一味的盲目攻擊造成自身無謂的傷亡。

轟!

一發蘇軍76毫米反坦克炮打在了先頭行進的坦克身上,但是很不幸,這種炮擊似乎對這種讓很多人首次見到的坦克絲毫沒有一點作用。這些坦克可是華北集團軍所裝備的最新型坦克猛虎i型!

之所以在研究出暴熊式坦克後這麼長的時間才研究出下一款主戰坦克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暴熊式主戰坦克在設計之初就已經從設計思想、作戰需要考慮到已經足夠今後未來二十年的戰爭所需。

至少在這片時空的六十年代以前,暴熊式主戰坦克在世界上還難以找到在機動力、防御力、火力等可以匹敵的同級別對手。

而這樣超前的設計也帶來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生產中,各生產單個不僅需要吸收消化掉坦克里那諸多的生產工藝性,同時也需要很長時間來延伸擴展各生產單個中的技術水平以逐漸提高產量。

一個由鐘泱提供的暴熊式坦克樣品所帶給中國重工業的發展以及逆向思維學習是需要時間來消化的,在還沒有完全消化吸收全部的技術前,猛虎式坦克的開發也僅僅能存在于械工程設計院的圖紙上。

坦克裝備研究中心更多的是將暴熊式坦克在使用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逐一進行解決,使其變得更加的完美,並且在解決問題中積累出下一種坦克所需要的經驗。

在經過多年的戰斗洗禮中,在多年的生產改進過程中,當各種原先不可能實現的生產工藝、生產技術逐一得以實現。

當新一代主戰坦克所需要的設計理念和作戰需求思想,還有火控、防護、動力、機動性、操作性、後勤保障等一系列原本不成熟的技術變得成熟之後,猛虎式坦克的誕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和暴熊式坦克那樣有些超前的生產拖動技術改革不同,猛虎式主戰坦克沒有太多的超出目前中國工業生產力的技術含量在里面,它更多的采用了現在最為流行以及最為成熟的生產技術。

這樣做不僅大大的降低了原本昂貴的生產成本,同時工藝的成熟也意味著有著大量廠家可以提供最充足的產品零件進行總裝,這將大大的提高從生產成本到使用成本上的有效利用率。

猛虎式主戰坦克依舊屬于新中國的軍隊中所需要的那種典型的東方坦克,其設計思想強調經濟適用,性能均衡。

但是價格下去了但是總體性能卻提升上來了,由于采用的零件品質並沒有下降甚至有所提高,猛虎的總體性能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只是在總重量上,東北虎的體重比暴熊式要增重達到了六十噸,即便是滿載上燃油彈藥和成員也僅僅剛剛突破六十二噸。

增重的體型意味著防護性能更好,車體在非重點防護部位采用勻質裝甲外,在重點部個例如在車體前上部分采用了復合裝甲。

前上裝甲厚兩百毫米,由三層組成,外層和內層分別為八十毫米和二十毫米的均質鋼板,中間層是一百毫米厚的非金屬材料,與水平面的夾角為二十五度。炮塔為鑄鋼件。各部個厚度不等,炮塔正面位置最厚。

其防護力簡直是無懈可擊!

猛虎式主戰坦克上裝備的三防裝置為集體防護式,由探測裝置、控制裝置、增壓風扇、濾毒罐、關閉機構等部件組成,可對進入車體的空氣進行過濾,車上濾毒器可對車內的放射性法埃及化學毒劑進行消毒。

這個裝置是在核彈實驗不久後根據中國核彈爆炸後所得出來的各種實驗效果後綜合敲定的設備。

猛虎它不僅炮塔比暴熊式略微更大一點,同時炮塔上那一百二十五毫米五十二身倍長度的火炮也讓所有的對手在第一眼看到時便無比的戰票。

這種火炮不是目前世界上大家都常見的線膛炮,而是反古歸真的滑膛炮。在長時間的研究中,華軍坦克設計部門發現滑膛炮由于沒有膛線的跑氣以及其他原因,其所能產生的炮口動能和賦予彈丸的初速要大很多。

同時一百二十五毫米的這樣恐怖的口徑可以讓蘇聯還有美國重型坦克都為之膽怯!

火炮由身管、炮尾、搖架、駐退機、復進機、熱護套和抽煙裝置等部件組成。火炮相對于炮塔的俯仰角為負四點小五度至正十五度。熱護套用輕合金薄板制成,共四節抽氣裝置在炮管豐段偏向炮口個置。

這種滑膛炮可以發射三種分裝式炮彈,以滿足實戰過程中不同的戰術需要。

猛虎式坦克的彈藥裝置采用彈箱分裝,將彈藥放置在炮塔後部可以極大的降低坦克被擊中彈藥後殉爆給車內成員所帶來的傷害。

在多次的實彈測試中,這種配置方式證明了它的出現是非常有效的,炮塔後部彈藥殉爆的氣流被導向槽給分流出去,增強了車體內成員在戰場上的存活性。

只是由于火炮的口徑增加,隨之增加的炮彈體積也略微的降低了一些車輛所攜帶的炮彈數,猛虎坦克攜有四十八發炮彈。

按照目前世界列強所配置的坦克單位,特別是蘇聯重型坦克的比例,其配比一般為尾翼穩定月兌殼穿甲彈十二發、尾翼穩定榴彈二十二發和尾翼穩定破甲彈十四發。分裝式炮彈和暴熊式坦克一樣采用燃藥筒。

這第三個原因就是新型火炮所采用的新式彈藥所需要的**研究時間和測試以及定型重新研制生產線和檢測設備的時間。滑膛彈不僅炮彈所需要承受住的高溫高壓要比線膛彈要大很多,同時也在出膛後保證精度上面有著和線膛彈不一樣的氣動力要求。

線膛彈的飛行穩定性是依靠火炮線膛賦予的旋轉力來穩定其自身的彈道軌跡,而滑膛炮的炮彈則需耍自身那平衡尾翼所來提供,在這方面上,鐘泱可沒有足夠的數據和資料提供給專項研究人員,因此滑膛炮及炮彈研究組的研究員們只能憑借著鐘泱給出的概念性要求去自行探索。

不過經過近十年的研究,目前這種火炮不僅在生產上、還有壽命、射程以及威力、精度上都達到了比目前任何一款坦克主戰火炮要強很多倍的效果。

在研究新型火炮的同時,一同被作為專項課題研究的還有新型的火控系統。

車長指揮塔前面有一具雙目晝夜合一的觀瞄鏡,在指揮塔外裝有紅外探照燈,車長觀瞄鏡兩旁各有一具潛望鏡,指揮塔艙蓋上有兩個朝向左後和右後方向觀察的觀察鏡。

炮長艙蓋上有一個潛渡時裝潛渡筒的通氣孔和兩個觀察潛望鏡,艙蓋左前位置有一具晝夜合一的周視瞄準鏡。

除了早期和暴熊式同樣的合像式光學測距儀以及炮手觀瞄操作系統外,炮口上前方靠右邊是炮享用激光瞄準器和紅外線夜視裝置,這兩個設備已經被一體化了。

雖然這些裝備僅僅只能說是第一代自動火控系統,但在當前的這片時空中,在這個世界列強們科技發展的時代,裝備上這樣無論白天和夜晚都將使猛虎式主戰坦克成為敵人的夢魘。

不僅如此,「猛虎」在設計之初便還被賦予了潛渡設備。進氣管分四節,按直徑大小依次套裝在一起,平時裝在炮塔後部蓋上不僅保護不受攻擊也可以防止車體入水,還有一個新研究出來安裝上的導航儀確保潛渡時不迷失航向。

同時由于猛虎式主戰坦克的前身是暴熊式,兩種戰車上有一定數量的配件是可通用換裝的,這樣設計與生產要求極大的減輕了後勤單個的補給運量和零配件的儲備量。

這樣一件完美的攻防利器在四只定型生產後目前就只換裝了駐守遠東北海大營的華北集團軍。想要大批量換裝,至少也要等到一年以後。

而這次在對蘇的追擊戰中動用這種無上大凶器,就是要在實戰中檢測這種武器的最好機會。

只見沖在最前面的數輛坦克一邊吸弓著山腳蘇軍的注意力,一邊不斷的向蘇軍陣地開火,讓所有蘇軍官兵吃驚的是,就這樣行進中開火的準頭這種新式坦克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準確度,每一炮均能準確的落在蘇軍火力目標上。

即便是略有偏差也能做到僅僅是微偏,這讓蘇軍官兵感到無比的驚恐。按目前的坦克技術,行進中開火更多的只是憑炮手的運氣來決定準頭。

要知道,在現在這個時空中,除了中國已經成熟的在坦克上使用上火炮垂直穩定儀之外,也就只有美國的拋謝爾曼坦克裝備了這種行走時瞄準開炮的重要裝備。至于德國,也才剛剛吃透暴熊系列坦克的圖紙從中轉化出這樣的設備裝備在他們的虎式坦克上。

當然,能有著這樣的準頭第一是猛虎式坦克那行動負重設備優異的性能使得戰車行駛過程中比前輩隙式更加平穩,同時炮身上的雙向穩定器更比前輩所使用的穩定器幫助火炮指向更精確。

車輛代的光學瞄準器材以及激光瞄準具也起到了非常好的觀瞄作用,當然,華北裝甲集團軍高素質士兵長期的練也才能發揮的出這些高新設備應有的戰斗力出來。

「前車,向前方和兩側發射煙霧彈。」

在坦克連連長的命令下,車長將前車的煙霧彈射向天空中,僅僅零點幾秒鐘,作為行駛在最前面的先導排雷車前方和兩側便被白色的煙霧所籠罩,煙幕彈所籠罩的範圍有些廣。

並遲遲不肯散去,這讓一直處于精心瞄準幾輛坦克的蘇軍炮手一下子懵了,好不容易等到了火炮直射威力的距離,中國人又用煙霧彈遮擋住自己的身形!

就當蘇軍炮手正為失去目標而抓胸撓肺之時,從中國戰車隊後面跟進車輛的火炮又開火了,嗚嗚飛翔的炮彈和轟隆隆的爆炸聲晏然還沒有觸動蘇軍最後的底線,但是卻也給本已有些慌亂的蘇軍添堵不少。

慌亂之下蘇軍炮手只能按照之前所瞄準的區域概念性的向那些煙霧中開火射擊,以求能撞大運的命中目標來個彩頭。但是當炮擊的硝煙散去之後,並面那五輛坦克一個不少的仍舊向前行進著,而且炮口一對準了下一個火力點。

「咚!」的巨響聲,一百二十五毫米尾翼穩定破甲彈在五十二倍身管下得到了每秒九百米的初速,短短的距離瞬間即至,榴彈所無法擊穿的掩體在破甲彈的威力下被撞開防護掩體,在掩體內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而更讓蘇軍感到難受的是,從更遠處,中國人的重炮和那些一百二十二毫米冰雹火箭炮開始發威,威力巨大而又密集的火力覆蓋讓山腳和道路兩側陷入一片火海。

這次炮擊的動靜要比第一次四毫米火箭彈要大的多,覆蓋的區域和所針對的戰壕以及防御工事也多的多。而且在趁著這樣的炮擊給蘇軍產生騷擾之時,越來越多的中國坦克涌向前方。

與此同時突然在蘇軍防線後方響起爆豆般的槍聲和爆炸聲,當第二波次的攻擊開始,這是從後方用直升機調運過去的近百輛戰場突擊車。這些突擊車借助著直升機的低空優勢躲過了蘇軍的視線投放到了蘇軍防線的後方,正準備著截擊蘇軍的側翼和後方!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