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上抗日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三百三十九章北上抗日

贛州邊境,一處名叫羅江鄉的地方,此時這里正駐扎著一個師的兵力,師長是農鵬明,憑著功勛與資歷,他數年之內,就從團長升任師長,可謂平步青雲。***

大軍駐扎此地,營帳連成一片,連綿十里。不僅如此,戰壕、鐵絲網和簡易的沙包圍城的機槍火力點,構成了整個防衛森嚴營區。

這里駐扎著農鵬明的二十一師,屬于華軍的第一方面軍戰斗序列,也即是原本李少杰的第一軍擴建而來。

由農鵬明擔任師長的第二十一師在華軍的戰斗序列中屬于輕步兵師,主要行動核心在于快速反應能力。全師編制總人數11000人,轄1個師部與師部連。主要戰斗編制是3個步兵旅部與旅部連,共轄9個輕型步兵營。

從編制中就可以看出,華軍的戰斗力以師為主,而陸軍變團為旅也是主要考慮到實戰需要。綜合分析了本身的戰術特點,這種改變比以前的團連級別合理的多。有助于獲得師屬空中突擊力量的空中支援,同時更便得到于師屬技術直屬隊的支援,畢竟旅級干部是準將級更便于指揮。

整個二十一師共統屬1個工兵營、l個防空炮兵營、1個軍事情報營、1個通信營和l個師炮兵司令部。這個炮兵司令部下轄3個105毫米牽引榴炮營和1個155毫米牽引榴炮連。

另外還有1個師支援司令部,其下轄1個衛生營、1個補給與運輸營、1個維修營、1個運輸機維修連。

至于另外一個師戰斗航空旅,則是下轄1個戰斗航空營、1個攻擊直升機營、1個騎兵中隊。除此之外還有1個憲兵營以及1個師樂隊。

全師主要裝備有新型的短途支援用輕型直升機36架,以及火炮144門,其中105毫米輕型牽引榴炮54門、81毫米迫擊炮36門、60毫米迫擊炮54門。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304部,兩用高射機槍系統80套,其中各種作戰車輛和輸送車輛多達2240輛

除了在直升機的性能上還稍微落後與後世,這樣的配屬已經基本達到了後世美軍七十年代中期的水準,戰力非常強大。雖然只是一個輕步兵師,但比起這個時代的許多裝甲師,都要「裝甲」得多。

連綿不絕的軍營駐地,士兵們住在簡易的營帳里,生活環境倒也不算惡劣。帳篷款式都是一樣,不過走近細看,就會看到帳篷外面標志著的部隊編號和里面主人的軍餃。

這是一處掛著少尉軍餃的營帳,里面布置也並不奢華,軍中一切從簡,軍官更是要以身作則,不會攜帶太多關于私人和享受的東西。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2890億美元,人口五億人均為579美元。全國糧食產量約為2000億斤,佔總產值的65。中國有現代工廠2435家現代工廠,1200家在上海。上海共有商店7.2萬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商店136.5家。」

手里拿著報紙,黑柴劉健鋒正在給眼巴巴蹲在身側的王安念著報紙上的內容。這里是閩贛兩省的交界地,更是與瑞金比鄰而居,故而劉健鋒手里才拿著**政府官方出版的報紙念念有詞。

王安原本是李濟深手下的一員小兵,在入湘作戰之後部隊被打散,他落草為寇。上一年率部投誠,也算是重新在華軍的戰斗序列中獲得了一個正式的身份,現在擔任軍士的職務。

「你確定這份數據把我們華聯的經濟情況也算上了?」掀開垂簾,莫雄帶著輕松的笑意走了進來,口里調侃著劉健鋒剛才的話語。

「莫雄少尉」啪的一聲,王安和劉健鋒都是連忙起身敬禮,而莫雄也是回禮,這是軍中的規矩。

「我說你們能不能別老是鑽到我的營帳里面來?」月兌下自己的軍帽,莫雄對這兩個明顯是耍無賴的戰友也是無奈。

「沒辦法,誰讓軍中只有尉官以上才有自己的單間呢,你也要體諒一下我們這些只能在集體宿舍里苦熬的小人物嘛。」滿不在乎的揮揮手,劉健鋒繼續給目不識丁的王安念著報紙上的內容,他倆的關系非常不錯,或許是骨子里都有著痞性吧。

「你又在看**政府出版的御用報紙了,除了上廁所的時候能用于清潔你的,這份東西根本沒啥其他價值。」松了松衣領,莫雄月兌下外套,將身子壓在帆布材料的折疊椅上,拿起了身旁的小說,接著上次的地方繼續看了起來。

**軍在瑞金剿匪,華軍方面也是在龍岩、贛州和衡陽一帶加強了防御力量的部署。各師全都加緊戒備,主要的防御對象時**黨的中央軍,以及很可能往粵、湘方向逃竄的紅門赤軍殘余。

特戰隊只是臨時編制,如今幾乎全部歸入了甲級師之中,作為戰斗的核心。就如同莫雄所在的第二十一師,就是由大部分的老兵配合小部分的新兵構成,並且新兵多以技術兵種為主,整個師的戰斗力大大增強。

因為是輕步兵師,各種重型武器的配備都比較少,不過這是相對與華軍內部的裝甲師和機械化步兵師而言的。

??????

在廣州的東堤和東山之間,有個小小的島嶼,名叫二沙島。島上有座建築別致秀麗的頤養園,它的全稱是「珠江頤養園留醫院」,人們通常只稱它頤養園。

園中曲徑回廊,樓台亭閣,翠竹綠樹,水榭荷花,景色如畫。它就像露出珠江水面的一顆寶石,日夜閃爍著迷人的光彩。園中最豪華的建築名叫紅樓,樓前有一方很大的池塘,塘中栽荷花,成群的紅鯉,在悠閑地結伴嬉戲。

坐在樓上的欄桿旁,可以飛釣自樂。夏夜里,憑欄遠眺,可見珠江上小艇悠然,幾點螢火與江上漁火相映,閃閃忽忽,耳畔蛙聲蟲鳴,更使人心曠神怡,陶醉在這詩情畫意之中。

劉浩然毫無閑情逸志,他身著干爽輕便的休閑服,左手端把銀制的水煙壺,右手指夾著一支長長的紙媒,正在這寬大幽靜的附台上轉著,轉著。

他忽而跳上一張紫檀木太師椅,雙腳蹲在椅面上,「呼哧呼哧」地吹燃手中的紙媒,點著水煙壺煙斗上的煙絲,   地抽起煙來。他本身就是喜好煙酒,最近更是迷上了水煙,一有空就會抽上兩口解乏。

抽了幾口,他又不耐煩地從椅子上跳下,在陽台上獨自轉著。他從內陽台轉到露天陽台,將身子背靠在欄桿上,這里看得見頤養園的正門,那古典園林式的門樓,正中上方瓖有「珠江第一島」的橫額。

不過,從紅樓上看去,只能看得見門樓後上方的「雲山在望」幾個飄逸的大字。遠遠望去,可見雄偉的白雲山。門樓後是座小院,有幾叢俊逸瀟灑的紫竹,而最引人注目的,則是那座「點頭石」的假山。

此乃嶺南名畫家高劍父用士敏土仿姑蘇城有名的點頭石形狀制成,上刻一尺見方的「點頭」兩個大字,其下碑石刻有「姑蘇城外,有點頭石,相傳生公說法,頑石點頭,高侖劍父,仿制成此,雖非頑石,亦號點頭。」

「我點不點頭呢?」劉浩然兩眼盯著院子中那座「頑石」,愣愣地出神。

姜瑞元已經派兵進入瑞金,華軍處于在旁圍觀的狀態,但是同樣整備兵力,以應對任何有可能發生的以外情況。

而更為重要的卻是華軍以自願軍形式組建了三個主力師,正打算北上加入抗戰第一線,這是作為讓**軍安然攻擊瑞金的條件,因為途經的省區都不是中央核心月復地,所以姜瑞元也應允了這個條件。

「浩然,你還在考慮什麼?」陳澤站在身側,一臉催促的神色,自願軍不是政府名義,這軍隊的武裝也多是民間捐助。不過哪怕得到捐助,也大多限于金錢之類,真正的武器配備,必須要劉浩然和陳澤等人點頭。

他們身為幾大軍火商的總,要是不點頭,軍隊只能自己拿出軍火發給這些「自願軍」了。這不是不可以,而是不合適,因為會導致華聯與日本的全面沖突,等同于宣戰。

「我在考慮什麼,你也應該知曉,軍火的事情只是小事,關鍵是政府現在的態度。難道你還沒察覺出來嗎?」。放下了手中的銀質水煙壺,劉浩然的目光眺望遠方,聲音也顯得極為空靈,帶著飄逸的思緒。

陳澤聞言,也是默默低頭,無話可說。的確就是如此,軍火的支出花費並不多,兩人家大業大,都可承受。關鍵是如今政府文官集團的態度,他們通過財閥的形式影響政府,但同樣也被政府制約著。

這次決策就是政府督促而成,如果他們就這麼簡單的照做,恐怕會引起連鎖反應,導致在權勢與獨立性上被文官集團壓迫。

「那你說該如何實好,鐘泱正忙于蒼穹計劃,根本不理會這樣的事情。況且你我沒有‘蒼蛟’這樣的神物,只能依靠家族和財富維系權勢,並且在大局上,政府是站在道義上,我們無法直接對抗。」

思索了一番,陳澤也有了定計,不過在口頭上,還是想要試探一下劉浩然的意思。他們都是產經聯的主事者,意見能否達成一致非常關鍵。

「內閣和行政院的事情,始終需要與李萬盛溝通,下一任的元首大選也快開始了,不過我看陳炯明的機會更大一些。李萬盛畢竟已經老了,連任的可能性很小。民選區代表將是我們最有力的棋子,現在最重要的是防止地方官被行政院的文官所壟斷」

「你和我想的一樣,既然如此,這次我們就先退一步,但扳回局面這件事不能太晚,否則我們也很被動。」

「嗯,那就這麼辦吧。」

兩人商議了一陣,終于是定下了基調,商業上的競爭,並不意味著彼此有不可調和的矛盾。恰恰相反,行政院的文官集團權力膨脹,已經開始與產經聯不斷爆發沖突,這使得陳澤這群實業家們更緊密的聯合起來。

華聯的政體比較特殊,地方與中央的政治權力分配也是微妙。地方在經濟和內政上都有著很大的自主權。並且各地區的行政官員也多是民選,中央派下來的文官只是協從和副手,並非地方上的最高行政長官。

而華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掌控軍隊,並且在政治上有著最高的司法權。各地區的司法機構,是完全獨立的法律體系,直接由議會發放經費,不受地方政府和中央行政院的干涉。

想要對抗內閣領導的行政院,產經聯就必須扶植大量民選代表掌握地區的政治權力,以壓制文官體系的權力。文官只在乎權勢和地位,不重視科技與經濟,這在任何時代,都是人類政客的本質。

這種體系內部的相互制衡,鐘泱也是認同的,這同樣屬于古文會對社會體系構建宗旨之一。權力必須制衡,過于分散會導致財閥膨脹,壓制國家很民眾的利益。過于集中則會導致政客的權力失衡,變成赤化**體系。

後世的許多人,都看不清這點,只會夸夸其談,要麼民主,要麼**,都是不懂國家的運轉和政治的本質。

一個良性的運轉體系才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地方,無論是美國自由派還是赤色**派,都是西方膚淺的政治理念。鐘泱立志于恢復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這政治理念就是其中之一。

易經有雲︰見群龍無首,吉。

正好對應著現在的華夏聯邦,國家設立元首職位,但這並不是古代的天子,所以依舊是屬于群龍無首。而政治卻因此變得清明,人治遠去,法治重生,在以儒學的仁厚文化作為社會的潤滑,使得華聯真正是展現了「吉」這個瑞字的精髓。

??????

自願軍的籌備工作相當順利,而隆重的北上援黑誓師大會也在桂省南寧舉行。南寧民眾和各界人士,前來熱烈歡送,除了「華夏自願軍」的的三個主力師,還有**軍的第四軍,也在南寧接受華聯資助,進行整編。

兩軍將士,頗為動容。

誓師畢,吳師長奇偉即率第四軍登程北上,途經柳州,桂林,廣西省主席黃紹竑早奉李宗仁之命,除給第四軍發了若干餉項和開拔費外,還沿途組織人員招待。

廣西民眾,深恨日本侵略東北,見「自願軍」和第四軍將士請纓北上抗日,更是熱情洋溢,簞食壺漿夾道歡送。李宗仁盡了義,廣西民眾盡了情,多年之後,張發奎、吳奇偉仍不忘這一幕動人而又苦澀的悲劇。

自願軍與第四軍由桂林進至全州,不料湖南省主席何鍵懷疑這兩軍將進攻湖南,雲集大軍于株洲抗拒,封鎖北上之路,揚言若無中央命令,便不準兩軍軍進入湖南北部。

第四軍北上援黑,其實是汪兆銘指使張發奎做下的一個騙局。

汪兆銘為了在汪、姜合作中攫取更大的實權,當然要使他那「皮包公司」有一點硬貨撐門面,因此便要張發奎以北上援黑的名義將第四軍由廣西拉出來,一可削弱華聯的實力,二可使自己在與姜瑞元打交道時有實力可恃。

張發奎在政治上一向听汪兆銘擺布,因此便從上海趕回廣州,向廣州國民政府和白崇禧提出準第四軍北上援黑。經過一番波折,第四軍終于成行了。

但是,到了全州,因軍費無著,致使全軍寸步難行,滯留全州。

恰在此時,由閩軍蔣光鼐、蔡廷鍇兩師所組成的第十九路軍,于一月二十八日,在上海抗擊日本海軍陸戰隊的挑釁,揭開了民族抗戰的序幕。

全國民眾,抗日熱情鼎沸,李宗仁也在廣州電張發奎雲︰「此時滬戰正急,熱詞危殆,若四軍停兵不進,殊難自解。故無論北上或東進,弟當力為贊助成行。如何請早作決定。」張發奎窘困萬分,急得無路可走,只好跑到南京去找他的後台老板汪兆銘請示辦法。

卻說汪兆銘自從與姜瑞元合謀擠走了孫科後,便當上了行政院長。國府主席林森為人淡泊,他平日除了鑒賞古董外,並不介入黨爭,因此國家權力均由姜瑞元和汪兆銘把持。

汪兆銘坐上行政院長這把交椅後,正頗為得意,忽听秘書陳春圃報告,張發奎求見。汪精衛眼珠轉了轉,忙問道︰

「他來干什麼?」

「請求中央給第四軍頒發北上命令和餉項。」陳春圃答。

汪兆銘怔了一怔,他雖身為行政院長,但這軍隊調動之事他無權過問,也沒有錢給張發奎發餉,他更怕此時與張發奎拉得太緊,引起姜瑞元的疑忌,這行政院長的交椅坐不下去,因此便不管與張發奎多年的交易和張軍目下的窘境,對陳春圃道︰

「你告訴他,就說我病了,不能見客」

陳春圃來到客廳,對張發奎道︰「汪先生病了,不能見客。」

張發奎此時正急得火燙眉毛,他也不管汪兆銘病與不病,徑往室內沖去,一邊走一邊大叫︰

「這事非找汪先生解決不可」

第三百三十九章北上抗日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