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二百八十五章 資本盛宴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二百八十五章資本盛宴

前線的戰爭如火如荼,經歷了早期的失利,軍也在完成精銳部隊的動員之後,成功將戰局僵持在了衡陽。

雙方投入了總數過二十萬的精銳部隊,僕從軍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華聯在正面戰場上出動了七萬人,而李濟深則出動了十三萬人以上,都是北伐之中受過戰火淬煉的百戰之師。

再加上數量龐大的外圍僕從軍,軍在衡陽一帶動員的士兵總數,早已過了二十五萬,將近華軍總數的四倍。

連續上升的陣亡士兵人數,開始逐步讓負責主要作戰指揮的李少杰和程文力皺起了眉頭。郴州城內,如今成為了華軍的前線指揮總部所在,周圍布置了一個師的兵力,拱衛著這里的安全。

戰爭已經打響,七萬人不可能全都龜縮在一個地方,當然有著主次區別,也有著各自的戰斗任務。

單純以兵力而言,華軍還是稍顯單薄,尤其是隨著佔領區的增加,兵力不足的情況開始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攪擾。

分兵駐守是很不現實的,但剛剛佔領的新地區,統治基礎薄弱的局面也必須考慮進去。坐在會議桌前,李少杰的表情有些凝重,程文力也是一言不。

翻看著手中的演講,葉舉的臉色同樣是顯得沉悶︰「李宗仁的第二軍已經分別佔領了永州和邵陽,我們這邊的壓力也能夠減輕不少。」

隨著姜瑞元在黨內號召聚兵南征,華聯的全面軍事動員也是開始了,李宗仁率四萬大軍,從桂林出兵,直撲湘西一帶。

王立文的裝甲師團,也開始出兵閩南,強勢推進。緊急組建起來的二線預備隊,也正式編入戰時軍制,成為了正規軍,投入到了這場大規模的戰役之中。

「如此說來,我們在湘省就投入了十一萬的兵力,過原本陸軍編制的半數。王立文那邊,用的也是民兵,沒有關系嗎?」

原本一言不的程文力,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華聯的正規軍編制,總數不過二十一萬余人,如今派出了半數,這已經是全部動員起來了。其余的十萬人,也需要不斷鞏固防線,以防被別人偷襲。

「雖說不是正規軍,但都是受過至少三個月鍛煉的民兵,戰斗力也還是能夠的。在加上攻打福建,有著海軍的協助,問題也不大。」

李少杰是一軍之主將,其實對王立文這人,也說不清楚是什麼感覺。論學歷和才華,他自知無法和對方相比,自己唯一能夠倚仗的,就是當初村聯隊剛成立之時,自己是軍中的主將。

憑著這個資歷,他的升遷基本就沒有太大障礙。更何況,自從進入南沙軍校進修以來,他的進修也很刻苦,對于新軍的精髓,也的確是掌握住了,不會犯下嚴峻的決策錯誤。

「其實如果全面動員,以我們的體制,完全能夠聚集起五十萬受過一定鍛煉的軍隊。但這對于生產力的展來說就是很大的損害了。」

葉舉當初是粵軍的高級將領,如今加入了華軍,也是做過不少功課,對于許多情況都有著了解。華聯並非是不能招收更多的士兵,但那些都是沒有受過鍛煉的壯丁,上了戰場也是送死的炮灰。

除非萬不得已,華聯都不會拿這些潛在勞動力人口去這樣消耗。

而正真的征兵對象,其實還是南沙、順德和番禺這三個地區。無論是軍心士氣,還是文化素質,以及定期的軍事鍛煉,都讓他們成為了華軍的優良兵源。

其他的地區,華聯都還沒能建立起有效的政權統治,並且因為經濟因素和教育因素,這里的人許多都沒有那種陽剛的姿勢。哪怕是強征入伍,也只會成為累贅。

沒有恆產者,就沒有戰死的覺悟,華聯自己培養出來的工人和農民,因為深受其中的恩惠,作戰起來自然勇猛無畏。比起因為貧窮和困苦的大多數百姓,要可靠得多。

更何況華軍的武器裝備,沒有受過一定的專業鍛煉,也是無法操作得當的。更不用說坦克、飛機、軍艦這類武器系統,沒有高中以上的學歷都是夠嗆。

「到今天為止,陣亡的士兵總數,已經過了一千二百,傷者更是五倍以上。經歷過早期的驚慌失措,我們的對手也開始找到了他們自己的節拍,戰爭的局勢開始對我們不利。」

看完了手中的演講,葉舉的心情也有些壓抑,戰損不斷增加,軍也不是想象中那麼容易對付的。別看華軍投入的兵力不到對方的三分之一,但是在戰爭物資的消耗上,卻至少是敵人的十倍以上。

哪怕是華聯的工業產能全力運轉,也不過是勉強供應著目前的這場戰爭,政府的財政部早就為此背負了巨額的財政赤字。如此龐大的軍費支出,恐怕不是華聯當前脆弱的經濟情況能夠負擔得起來的。

「陣亡士兵的遺體,都已經保存好了,會統一的供奉在烈士陵園里面。輕傷者也在戰地醫院里接受康復治療,重傷者和殘疾者都送返大後方。相關的福利登記,也都正在進行,並且通報全軍。」

帶著眼楮的後勤軍需官,在一旁匯報著情況,李少杰他們幾個也是頻頻點頭,對于這樣的處理結果,表示滿意。

戰後的獎勵和撫恤,可不是小事,這關乎軍心能否凝結,也是維持軍隊體制的的根本所在。華軍當然不會當面派獎金,這會讓軍隊變成不見銀子不打仗的雇佣兵。

但獎勵宜早不宜遲,及時的當面宣布還是很必要的,然後士兵或者烈士家屬能夠憑仗著軍方下的有效證件,去後方的後勤部門進行兌現。

前線的軍官們都在糾結于戰局的僵持以及大量的物資消耗,而後方的華聯高層又何嘗不是如此?

財政部門已經鬧翻了天,巨大的赤字讓他們難以接受,許多議員已經在議會中嚷嚷著抗議的論調,軍方如此窮兵黷武,是許多人無法接受的。

社會經濟的全面軍事化轉型,必然損害了許多民間商業團體的利益,尤其是那些主要依靠國內跨省貿易的商業協會組織或者個體商戶。戰爭的迸,必然導致商路堵塞,而且許多民間資本的工廠和企業,也都紛紛受損。

終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到來自軍方的訂單,尤其是許多和古文會關系並不密切的經濟實體,他們大多還是在輕工業領域進行投資比較多。

蒼穹殿,依舊是一所沒有什麼名氣的酒店式會所,清幽的環境,嚴密的保安措施,都讓這里有著與外界天然隔絕的寧靜氣味。

生在議會上的這些騷動,也都傳到了鐘泱耳中,其實這件事情,也不是小事,鐘泱也覺得應該和陳澤劉浩然他們通通氣,商量一下接下來的方略。

布置得舒適雅致的客廳,這里是酒店內最高級的一處廂房,不僅守衛森嚴,就連內部環境,也是讓人心情愉悅。

今天的會議,陳澤、劉浩然和伊忠明等人,全都來齊。話題的內容,也是關于經濟領域的狀態調整。生在議會上的事情,其背後的勢力影子,可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這其中飽含了國內國外的多重角逐,許多商業協會都有著各自的勢力歸屬,黨、紅色商人榮家、日本在華商人、蘇俄在華商人,如此多的勢力,都在這里安插了不小的眼楮,從暗處觀察著華聯的一舉一動。

尤其是最近的商業協會抗議事件,就和黨有著關系,不過的確也是戰爭影響到了不少人的切身利益。對待這些人,華聯官方既不能無視,也不能用武力處理。

「泱,議會上的提案你打算怎麼處理。」陳澤身上穿著簡易的漢服,因為不是正式場合,他也就直呼著鐘泱的名字,語氣也是輕松,對于目前的狀況,依舊保持著樂觀的態度。

無論是天宇集團,還是興華社和青竹化工,都在這次戰爭之中擴大了自己的產能,賺取了豐厚的利潤。激烈的戰事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物資消耗,而作為最主要的供貨商,這三人自是獲利最為豐厚。

哪怕是鐘泱自己,也在這次戰爭中大橫財,唯一喪失的,就是華聯政府那筆數目驚人的財政赤字。不過都是賬面上的數字,實際而言,因而帶來的社會效應,還是讓人非常欣喜的。

不然李萬盛也不可能繼續獲得議會的支持,繼續著這場戰爭。

「對方利用了陳炯明,果然是一步好棋,不過這根本無所謂,既定的方略不會改變。」搖晃著杯中的紅酒,鐘泱也是滿懷信心,臉上冷笑不止。

這種程度的謠言和煽動,無非是想要動搖華聯內部民眾和商販的情緒,對戰爭進行抵制,扯華軍的後腿。

而陳炯明這人生性耿直,對于地區的商貿經濟也比較重視,的確是會被人推到風口浪尖上來。他本身就是下一任的元人選,所以在這件事情上他不得不去面對,並非是愚蠢,而是必須表現出一種政治態度。

對于這點,古文會也表示了理解,主要還是鐘泱並不在意。

「灰狼型主戰坦克性能可靠,在實戰中取得了不俗的戰績,遭到軍方的追捧。尤其是王立文的裝甲師,強烈要求換裝這款主戰坦克。」

這可是一筆大生意,哪怕是第一期的換裝,也意味著過八百輛的坦克訂單,如此豐厚的利潤,以及因而而帶動自己的產業升級,的確是讓陳澤眉飛色舞。

陸軍的主要裝備,都是天宇集團旗下的軍工企業在負責生產,訂單不斷是源源不斷。這次入湘戰爭,賺得最多的就是陳澤,也難怪他的心情如此高漲。

「看來王立文這小子也是不可安分,對于華軍將第二代主戰坦克優先配給第一軍和第三軍,他雖然嘴上不說,但實際上肯定是有著不滿。」

劉浩然的心情也不錯,作為華聯內部的鋼鐵大亨,戰爭對于這種物資的需求,自然是非常旺盛。在談到王立文的事情上,明顯也是帶著善意的調侃,他們的關系還不錯。

裝甲師現在是以配備第一代主戰坦克為主,總數過了一千二百。加上各種裝甲車輛,其機械化程度讓人驚訝,考慮到實戰的需要,華軍將剛到手的七百多輛灰狼型主戰坦克全都劃歸第一軍和第三軍,這自然讓王立文非常眼紅。

要不是答應他在三月上旬交付至少五百輛灰狼型主戰坦克,估計他現在還是不依不饒。

「柳州的拖拉機廠也已經投入使用,灰狼型的年產量估計能夠突破五千,不過真的有必要列裝嗎?第三代主戰坦克已經研制出來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將生產成本降低。如果生產大量的灰狼型,是不是有些莽撞了。」

陳澤旗下的中工企業,已經拿到了鐘泱提供的圖紙,並且作出了實物。哪怕再喜歡錢也好,對于華軍的軍力,他還是很關懷的。

「如果光是我們自己用,當然過剩,但我從一開始,就打算向軍推銷我們的這些即將過時的武器裝備。想來經過這場戰爭,他們也會對此很感興趣。」

見幾人臉上也是心領神會的表情,鐘泱便繼續笑著︰「如今你們也都看到了,原本有些松動的經濟領域,因為戰爭的原因重新聚攏在了我們手中。尤其是政府的財政赤字,更是使得那群官僚再也無法月兌離我們的掌控。」

天宇集團將觸角從中下游的生產領域撤出,給了不少民間資本興起的機會,但也因而而導致了這些人的膨脹。尤其是一些剛剛通過地區選舉進入議會的新人,他們竟然想要挑戰原本的霸主,這怎麼能夠?

正在政府部門興起的文官集團,也是野心勃勃,不斷對不屬于自己的領域擴張。這種舊時代的官本位思想,依舊是讓他們天然的看不起陳澤和劉浩然等人。哪怕這幾人是華聯的締造者,他們依舊幻想著像過去那樣,有文官壟斷社會的統治地位。

但是這場戰爭,卻讓這種苗頭完全熄滅。因為政府已經在這場戰爭中背負了巨額的債務。身為債權人一方,三大集團和兩大基金,成為了整個華聯的實際控制者。

為了償還債務和利息,政府不得不在現實上,任由陳澤、劉浩然和伊忠明這三人來左右自己的政治舉措。而控制著龍騰和中天這兩個基金會的古月軍,也在幕後擁有著極大的話語權。

對于華聯治下的普通民眾而言,其實並不排斥戰爭,以至還有些消息。工廠的擴招和生產的旺盛,推動了就業需求,許多民眾也都因為這事而得到了實惠。

其實歷代以來,民眾之所以反對戰爭,主要因素在于官府趁機增加稅費以及物價的攀升。這就為百姓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負擔,面對這樣的情況,百姓自然厭戰,並非是所謂的良知。

而目前的華聯,政府並沒有私自增加賦稅比例的權力,沒有議會的許可,簡直想都不要想。增稅會損害資本家的利益,而議員大多都是依靠資本家的贊助才能當選,所以除非是刻不容緩的時候,否則都不可能允許提高稅收額度。

就像這次戰爭,背後的事情才是關鍵,不過知情的人並不多。對于古文會的核心會員們而言,這是一次資本盛宴,也是一次將在歐美金融市場斂聚來財富合法轉化的契機。

過剩的資本並非好事,這點鐘泱也是明白,與其投資在歐美那個即將崩潰的資本市場,還不如用來控制整個華聯。

說實際的,華聯的經濟建設,其實古文會並沒有投資多少。僅僅是在興起的早期,進行了不少的技術投資和產品買賣。後來的建設,都是許多民間資本,這才是讓華聯經濟急膨脹的本源動力。

不過也是混亂的隱患,所謂的自由主義經濟體制,那就是毫無道德約束,更無陣營選擇的一種財富流動方式。對于這些牆頭草,鐘泱也沒有任何憐憫,本身就是一群見縫插針的唯利主義者。

在戰爭動之後,沒有加入古文會外圍商業組織的企業或者個人,都將面臨貿易停頓的巨大沖擊。積存的貨物將讓這其中許多人陷入破產的境地,也是在逼迫他們接受騰龍和中天兩大基金會的控制。

而體系內的且也,則能夠憑仗著自身的會員等級,從各自的上游集團中獲得相關的產品生產技術和貨物訂單,繼續維持著企業的運營運轉。

那些外來者,將在這場浪潮中被迫以極低的價格出售自己的產業,以至因為無法償還債務而破產,被強行收走一切。

這就是資本世界的冷漠,也是商業法則,在對待非自己人的時候,陳澤他們可不會有任何憐憫。以為華聯這里是大金礦的那些人,必須要有著傾家蕩產的覺悟,這無關善惡,是組織凝結的核心所在。

所謂的資本主義,就是不斷對外掠奪,來為自身的健壯成長而吸取養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