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二百六十六章 鋼鐵巢穴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二百六十六章鋼鐵巢穴

暴露在地面上的建築,以這個時代的觀點來說,並沒什麼特別出格之處。無非是廠房新建,在規模和氣象上,與此前諸多的民族私營企業有著不同。

新穎、專業、正規,經過工業建築設計師們的巧手,陳澤所希望的未來,就在這座平凡無奇的工廠區里。

與表面所看到的普通工廠不同,真正的核心地帶,其實是在地下。帶著鑽孔的機械構裝體在地底挖開隧道和一個個緊密相聯的大型洞穴,再以鋼筋、混凝土,甚至是鋪設金屬甲板,在沒有陽光能夠到達的這里,建設起了一個小型的地下都市。

如果單純用這個時代的科技來進行建設,這種規模的工程根本無法對外隱瞞,並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金錢以及精力。

但在鐘泱的幫助下,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高效並且低調。陳澤帶著自己的班底,通過設計好的入口處,來到了位于地底深處的秘密研究基地,或許稱之為城鎮更和是一些。

單純以規模而言,這里可以容納五萬人,而不會為生存供給體系帶來任何影響。為了建造這樣一處地方,陳澤也向鐘泱支付了高昂的代價,一些天宇集團的中流產業公司被出售給了地宮。

走在專用的電梯里,看著金屬外牆上的顯示器,陳澤按照系統的提示,分別進行了眼膜、指紋、聲紋和紅外些熱感體態特征驗證。繁瑣的警戒設定,意味著這里戒備森嚴,想要闖進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基地的中央控制室里此時正是燈火通明,恢復了能量供應的各個系統開始全面運轉。面積大小不等,數量多達近百個電子屏幕分別顯示出不同區域的監控畫面。

從地下最底層的核心控制區,到地表防衛系統的所有方向性設施,全部進入正常運作狀態。通過中央控制室的主要監控屏幕,可以遍觀整個基地內外,核心所在的總部大樓呈筒狀粗圓柱形態。

除了這個主干,以各個主要生活區域為獨立空間,從基地外側延伸出一根根粗大的橡膠、合金多層密閉管道。這些直徑均為十二米左右,外表是經過特殊防腐、防蝕處理的巨大管線。

在堅硬厚實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層保護下,以基地為中心,如同章魚的觸須,一直延伸到地下水脈或者周邊地區主要河流附近,以抽吸、倒灌相結合的方式,將維持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液體送進基地蓄水池。

經過一系列沉澱、淨化等過程,分別進入氧氣分離艙或者生活用水處理室。即便是在所有水源全部枯竭的情況下,中央控制系統也能夠根據地表勘探結果,利用自動鑽探機與新水源區迅速連接,以滿足基地人員日常消耗。

可以這麼說,這個基地完全可以獨立運作,無需依靠城市內的一些例如供水和供電等基礎設施。這完全是考慮到了最壞的情況,也即是一旦戰爭爆發,而華聯無法維持海面與空中優勢之時,保證自身工業產能的一種手段。

當然,這種事情很難推廣,鐘泱也只會為古文會的核心會員們少量建設這種級別的大型綜合性基地。

地下基地十八層,四根直徑為四十米,截斷面呈六稜形狀的巨大管道,四面縱貫形成一個以基地為核心的交叉。這些巨型管道延伸長度足有十公里,每一個頂端,都設置有一處功率巨大的聚能反應堆。

這也是徐永生他們弄出來的新技術,是一種對標準能量進行壓縮儲存的高級設備。用于暫時替代核能和小型火力發電機。高濃度的標準能量,注滿聚能反應堆之後,可以足夠整個基地滿負荷工作半個月。

如果需要繼續充能,就必須更換里面的儲存組件,一個個八邊形的立體黑匣子,它們自帶插槽,可以組合使用。七輛載重20噸的重卡,就能夠完成全部的運輸任務,並且沒有太大的危險。

這些目前僅僅是智能工廠能夠加工出來的強大能量輸出裝置,從工程完工,經過完整測試的時候起,就一直保持封閉狀態。

一般來說,只有當整個基地徹底喪失能量來源,陷入無法運轉困頓情況的時候,才會作為後備能源供應系統,由中央電腦里設置的特殊指令強行啟動。

基地最底層,是一個地熱能轉化裝置,向上半凹著的外形,外觀呈倒扣的大鍋,里面都是由特制金屬塑造成的吸收層。圓弧形的凹面中央,垂直豎立著上百根用高強度耐熱材料制成的陶瓷探針。

螺旋形的尖端深深插進地底,一直穿透由土壤與岩石構成的地幔,在最接近岩漿的部位懸空停留,日夜不停吸收滾燙的強烈熱量,與其連接的能量轉換裝置將收集到的地熱迅速轉化為電力。

對于這種超乎尋常的能量供應模式,基地設計者是一位充滿了想象力的能源研究科學家,他用他那天馬行空的智慧,為人類探索免費能源領域向前推進了一小步。

站在陳澤身後,盧毅明睜大眼楮看著屏幕上顯示的區域網絡結構圖。微微顫抖的嘴唇一直無法閉攏,黑色的眼眸里,釋放出無比震驚與欽佩的目光。

「這超乎想象,實在太壯觀,太令人震撼。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難以置信」這位帶著眼鏡的高瘦壯年男子,在看到出現在自己眼前的一切事務,便一直都反復念叨著不可思議。

跟在陳澤深厚的另外連個壯年男子,也都是一樣,他們活了三十多歲,都未曾見識過這種程度的建築。出現在眼前的各種設備和建築構造,以他們的專業眼光來分析,以地球目前的技術手段,都是完全無法實現的。

盧毅明、唐佳鋒、連旭升,這三人都是技術工作出身,憑借著才學與智慧,如今已是天宇集團的四大巨頭,幾乎能與陳澤並駕齊驅。

對于公司的一些奇怪的地方,幾人也是心知肚明,不過到底是懂得分寸,不會對陳澤刨根問底。即便是見識到了這個規模空前的「地下都市」,也依舊守著自己的本分,一些信息,他們多少也能猜到。

「這里將作為整個集團未來數十年內最為重要的研究中心而存在著,我需要你們將集團內最有價值的研究團隊和精密儀器,全都轉移到這里來,秘密而低調的。」

以前所未有的嚴厲語氣,陳澤叮囑著眼前這三位自己最得力的下屬。而盧毅明他們三人,也自是俯首應命。這個計劃其實在兩個月前就已經開始準備了,只不過那時他們還並不知道,未來的辦公地點,居然會是這樣一個充滿不可思議之奇跡的地方。

原本陳澤就時不時地為集團帶來一些極有價值的高新技術和生產工藝,為公司創造了驚人的利潤,但和這個研發基地相比,過去的成就未免都顯得微不足道。

「老盧,關于甲士的研究怎麼樣了?」唐、連二人還有其他的任務,剩下的只有盧毅明與陳澤,兩人徑直來到位于倒數第二層的一處研究室里,陳澤問起了關于陸戰士兵的研究情況。

對于這些制作精密的仿生機械構裝體,其來源被列為最高機密,即便是盧毅明也不曾得知實情。他也不問,只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拿著整理好的報告書,向陳澤匯報著情況︰「目前我們針對了所有的甲士進行研究,已經得出了不少的實驗數據。」

「他們的戰斗力如何?」

「黃皮裝甲最弱,黑皮次之,鋼皮最強。但以靈活度而言,則相反,在抗打擊測試中,我們損毀了其中的半數,他們並不是無堅不摧的。」

在盧毅明的回答聲中,沒有絲毫的感彩,他是一個真正的科學家,一絲不苟的從事著自己的研究工作。嚴謹而理智,這也是陳澤看重他的原因,天宇集團的領導層,基本都是技術工作者出身,手藝未必頂尖,但至少對于這方面的研發流程,非常熟悉。

「進行過實戰嗎?」

「沒有,不過我們進行過模擬,甲士的確威力強大,但依舊無法和擁有重武器的正規軍進行戰斗。重機槍的連續射擊,可以擊穿黃皮和黑皮的護甲,即便是帶著合金防御裝甲的鋼皮,也很難抵擋火炮的轟擊。」

「無法抵擋破片傷害嗎?」陳澤皺著眉頭,顯得有些疑惑。這些陸戰士兵的實力,他也是見到過的,自認為應該沒有盧毅明所說的那麼弱。

無奈的苦笑了一聲︰「鋼皮的盔甲擋得住,可內部的精密電子元部件卻會受到影響。威力強悍一些的手雷,在近距離爆炸時所產生的震蕩波,就足以對其造成損壞。」

他們口中所說的黃皮、黑皮和鋼皮,是三種不同型號的陸戰士兵的產品代號。第一種是帶著人類外觀的仿真品,除了僵硬的面部特征,以及一些不符合人類生理常識的舉動,這些黃皮與真人無異。

因為用的是碳素骨骼和內襯橡膠制件,黃皮的質量甚至只有同體積人類的一半,非常之輕。因此在靈活性上非常出色,與之相對的,防御能力並不樂觀。抵擋步槍子彈都很勉強,一般也只是用來擔任保鏢。

而黑皮,用的是高分子材料表皮,內襯合金骨骼,重要部門也瓖嵌著抗震性能極佳的合金材料。體重是等體積人類的二點五倍,防御力與靈活性都是中等,性價比也是最高,適合批量生產。

亞空間內部的守衛,大多也是這種型號。

至于鋼皮,其實就是全身的金屬化,覆蓋著一層厚實堅韌的合金鎧甲,無懼于65mm口徑以下的步兵炮,即使被直接擊中也不會當場爆碎。但並不意味著它能夠在面對重磅炸彈時毫發無傷,甚至是集束手榴彈,也會對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毀。

至于那些陳澤所熟知的「普工」,全身的劣質合金鋼材,也沒有想象中那麼結實。大口徑的反器材步槍,就能給它們帶來致命的威脅。

這些機械構裝體,始終還不具備著壓倒性的優勢,在熱能武器時代,依舊是能夠被摧毀的。這也讓陳澤心情有些復雜,該高興的是鐘泱並沒有那麼不可戰勝,擔心的是列強對華聯的態度。

勝利似乎並沒有當初他所認為的那麼唾手可得,當時畢竟還只是個小人物,但憑一腔熱血就可毫不猶豫的往前沖。

現在不同了,家大業大,有著親人、朋友、同事、下屬,太多的因素需要顧慮。在分析時局的時候,也分析得比往常更加精細和深刻,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讓他有些喘不過氣來。

現在的華聯,工業產能連日本的五分之一都沒有,完全是靠一些高精尖的技術和裝備撐起自己的信心。

「在實戰中,甲士的威力預估如何?」這是陳澤最為關心的問題,他知道鐘泱有著量產這種武器的能力,雖然並不明白為何鐘泱不大規模制造,但卻也懂得這是古文會最強力的底牌之一。

「正面作戰能力並不被看好,強襲能力倒是很突出,距離越近越好,避免遭受遠程炮火的覆蓋性打擊。」

盧毅明以自己的專業眼光提出了建議,陸戰士兵雖然強大,但與普通人類對拼消耗卻絕對不是個好主意。強襲敵人的指揮中樞,或者執行埋伏作戰,一擊必殺才是它們所擅長的領域。

「附屬研究項目進行得如何了?」聊了一些關于實戰的事項,陳澤話鋒一轉,問起了技術領域的工作進程。鐘泱把陸戰士兵交到自己手上,可不僅僅是為了炫耀武力。

「不得不說,關于制造甲士的生產工藝和技術理念,都讓我們大開眼界。集成電路、無線通訊、聲影處理系統、高分子聚合物技術、精密機械結構、仿生肌腱力學,單單是一個這樣的產品,就為我們打開了一片廣闊的科技領域。」

看著還存放在金屬床架上的那些陸戰士兵,盧毅明不由贊嘆著,從內部構造和精密儀器身上,他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獲得了讓人振奮地啟發與思路,這些都是難以估算的財富。

「研究過程中,造成的損壞真的沒關系嗎?」看著幾部被拆撒的甲士殘骸,盧毅明就有些心疼,總共也就二十八部這樣的機械構裝體,因為各種實驗和研究,現在已經損毀了其中的十五部。

「放心好了,只要是有必要的使用,這種程度的消耗我還可以忍受。但你必須要給我看到我想要的成績,明白嗎?」

表情沉郁,盯著盧毅明的雙眸,一字一頓的說著。對于陸戰士兵的來源,他只字不提,而對方也很識趣,沒有問起。

現在的華聯,百廢待興,對于東莞而言,天宇集團是整座城市最大的投資方。但誰又能想到,陳澤真正在意的核心區域,其實是在莞城南郊的這片小山坳上。

這里埋藏著的,是一個年輕人的野心,他希望用技術的力量,為自己打開通往未來的道路。接受鐘泱的幫助固然是他能夠取得如此家業的根本原因,但心中的志向,卻並未因此而變得懦弱和依賴。

這也是當初鐘泱看重陳澤的原因所在,這不是一個只會渴求別人施舍的男人。

北半球的夏季,陽光總帶著無比的熾烈和灼熱,席卷著整個大地。高溫帶來的暑意,困擾著忙碌的室外工作者。

華聯治下的兩廣,更是首當其沖,各種涼茶冷飲,銷售火爆。龜苓膏、涼粉、喱糕等小吃沿街叫賣,在炎熱的烈日下,為人們帶來一絲清涼的暑意。

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和工廠投資,使得幾座主要城市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盛景,大規模的就業人口,使得地區消費活力大大增強。

因此而帶來了經濟上的連鎖反應,越來越多的外省商人,願意來到這里經營生意,甚至安家落戶。平穩的政局,安定的生活,在這個混亂的時代里,就如同一道從黑夜盡頭升起的曙光,明亮而充滿了希望。

相比于周邊數省的動蕩局勢以及統治階級的殘酷盤剝,華聯的稅收則要輕松得多,這里的財政主要是來源于工商業,包括營業稅和政府參股的企業紅利。對于李萬盛他們而言,百姓身上本就沒有多少油水可以撈,還不如樂得做個好人。

即便是有著信息封鎖機制,但世上絕沒有不透風的牆,來自湘鄂閩三省的流民,開始陸陸續續涌來。特別是湘南一帶,紅門與黨之間的爭斗,使得農民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生命財產時常受到威脅。

亂黨、土匪、中央軍,全都是張著血盆大口的吸血鬼,毫不留情的吸食任何目光所及的民脂民膏。即便是自詡拯救全人類的紅門,也一樣,無非是先搶大戶,再吃富農。至于貧農,實在是沒什麼值得搶了。

為了遏止人口流失,位于軍戰斗序列里的當地武裝力量,紛紛在交界處設置關卡,部守重兵。

原本就有著敵意的雙方,如今更是加深了彼此間的裂痕。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