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二百六十一章 炸陵將軍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二百六十一章炸陵將軍

得到了鐘泱的命令,劉申也不含糊,便去和孫殿英商議著炸開陵墓的事情。身後跟著兩位一頭霧水的工程師,劉申裝出了一眼嚴肅的神情。

「孫將軍,借一步說話。」拉著孫殿英,示意其屏退左右,劉申擺出了一副有機密事項相商的表情。

鬼靈精的腦瓜子亂轉,現在的孫殿英可是郁悶不已,夾在下屬和金主之間,無所適從︰「劉先生,手底下的弟兄沒見過世面,讓您見笑了。」

看著這副靦腆的猴臉,劉申卻是笑而不語,他才不會被孫麻子的表象所迷惑。這話看似自嘲,但其實就是想要討價還價,只待你一細問,立馬就是威逼相加,無非是想多分些余財。

對于這種事,劉申也是心中有數,不會輕易上當。反倒是順著孫電影的話語,說出了自己的建議︰「孫將軍,我正是為此事而來,你們要炸陵,我不反對。不過我的人先要撤離,我勸將軍你也小心一點比較好。」

「這是何故啊?」劉申這話,可是把孫殿英給嚇住了,還以為自己的一番伎倆惹惱了對方。雖說財富唾手可得,但大方的買家可是難尋,更何況劉申還是一個有著深厚背景的軍火走私商人。

「實不相瞞,陵墓的下面,有著大量的易燃氣體。我可不敢冒這個險,站在火藥桶上。」一邊說著,還裝出了為難和苦笑,樣子十分逼真。

劉申的這話,卻也不是全然欺騙,內里半真半假。地質結構不穩定是真,陵墓內部甲烷含量超標也不假,不過大爆炸卻未必。倒是時空同化完成的一瞬間,大規模的塌陷卻難以避免。

甚至一些定位了的地標建築,也會在滾滾濃煙的掩護之下,消失不見。按照此前的安排,許多地方都已經完成了肅清,倒也不怕被人發現這種異景。

對于那些忤逆的下屬,孫殿英卻是一點也不關心他們的安危,他憂心的是此行的利益,盜陵可是幾輩子的罵名,並且還要受到來自各方面的責難,沒有足夠的利益,哪里能讓他去鋌而走險?

看孫殿英那副糾結的模樣,劉申就知道對方絕對不會高尚到去擔心下屬的福利問題,他安慰著︰「孫將軍,你放心,之前商量好的錢,不會少了你的。光是現在搜羅到的文物,就價值五百萬華元,這樣一筆巨款,可都是你一個人了的。」

這可是來自惡魔的誘惑,劉申話語間的深意,孫殿英本就是心思狡詐之輩,哪里還听不出弦外之音?只要那些炸陵的倒霉蛋都死翹翹了,不就沒人來和自己分錢了嘛。這年頭,有錢有槍,害怕拉不起人馬?

「退一萬步講,就算沒有引發塌方,我們圍著外面,害怕這些人拿著寶物跑了不成?」連番說辭,總算是說動了孫殿英。

兩人壞笑著握了握手,達成了協議。孫殿英領著嫡系下屬,與劉申一起以維護周邊環境為理由,退到了安全區域內。

而那群還蒙在鼓里的中低層愣頭大兵們,卻是歡天喜地的慶祝著自己的「斗爭」勝利。軍閥之所以是軍閥,就在于無法用嚴密的體系和制度來控制下屬,只能以利誘之,以威服之。一旦涉及到利害沖突,便是內訌綿延,紛爭四起。

「大人,萬一讓那些兔崽子拔得頭籌,我們可就要吃大虧了」滿臉橫肉的譚溫江,作為孫殿英最為中心的下屬師長,站在一旁憤憤不平。看來是害怕被人先行挑選,拿走里面最值錢的寶物。

「你慌什麼,我們率軍守住了干道,害怕他們跑了不成?別為這點小事大喊大叫的,你就不能有點文化素質?」

孫殿英的心情也是坎坷,譚溫江的慌亂更是激起了他情緒中隱含著的不滿與憤怒。不過對于譚溫江,他也不會過于苛責,頂多是罵兩句就算,畢竟是一起闖蕩多年的親信。

就在這心煩意亂之際,就在不遠處的皇陵所在地,轟鳴爆響四起,仿若群雷撼地。煙塵漫天,狂沙陣陣,卷起的泥浪連綿數里。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超級大塌方,整個皇陵,連帶著地表的建築群一起,消失不見。

還留在那里的,只剩下一個直徑寬大數里的陷坑,原因已經沒人有心思去追究了。即便是得知內情的劉申,也被眼前的場景所震驚,陷入了呆滯的狀態。

撲面而來的沙塵暴,帶著大小不一的碎石塊,躲得慢一些的人,都被打了個正著。危險倒不至于,可頭破血流卻是難免。所幸劉申反應夠快,更是憑借著靈敏的身手,躲到了工程車的後邊。

孫殿英他們可就慘了,各個鼻青臉腫,滿嘴是灰。天塌地陷所帶來的震撼力,給他們的內心帶來了不可磨滅的記憶,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烙印。

身體上的痛楚,哪里比得上心靈的折磨,一想到那海量的財富就此飛走不見,孫殿英便心如死灰。此前和劉申的協議,就是前期定金五百萬,無論挖到多少東西,這五百萬華元卻是分文不少的。

然後才是統計估算後的具體價值,不必詳細精準,只需要一個大概即可。超過五百萬的部分,劉申會補足,就是這樣的條件,才說動了孫、馬二人。

如今馬福田和孫殿英的一些手下一起永遠的埋在了地下,估計也沒剩下幾個活人了。可畢竟人心不足,對于有可能獲得的那部分多余利潤,孫殿英始終念念不忘。可看這情形,估計是沒可能了。

這麼大的深坑,外加不知道具體的寶庫位置,想要將財寶挖出來,幾乎是痴人說夢。說不定挖出來的東西,還不夠支付挖掘工程所需的費用呢。

遮天蔽日的滾滾煙塵,直到天黑都未曾散盡,沙暴波及周圍數縣,影響不可謂不大。塌方所引起的地質結構變動,更是掀起了強烈的震蕩波,讓遵化縣的民眾驚駭莫名,還以為是發生了地震。

群雷滾動的轟鳴,連綿不絕,至今還讓人記憶猶深。

但事情並沒有完結,似乎實在考驗眾人的精神極限,乾隆老賊的裕陵和慈禧的定東陵才剛剛在塌陷中毀去不久,連綿的巨響又再次響起。只不過,這次卻是康熙這二貨的景陵,以及順治小屁孩的孝陵。

整個清東陵,如今當然無存,只有一個個深陷地底的巨大坑洞,仿佛遭受了天罰。

建奴入關數百年,共出了十個奴酋,除末帝溥儀沒有設陵外,其他九個奴酋都分別在河北遵化市和易縣修建規模宏大的陵園。由于兩個陵園各距北京市區東、西一百里,故稱「清東陵」和「清西陵」。

清東陵,共埋葬著四位奴酋的尸骨。陵墓建築集群窮奢極欲,按照從南到北的順序,都由石像生、大碑樓、大小石橋、龍鳳門、小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門等大小建築組成。

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附有皇後和嬪妃的園寢,與帝陵交連相同,氣派非凡。但在此時,整個清東陵卻已不復存在,唯有空蕩蕩的大坑,訴說著不久前發生的一切。

今日的事情,讓孫殿英的心緒久久不能平復,他的本意,可不是鬧出這麼一件大事啊。盜挖裕陵和定陵也就罷了,現在是整個清東陵都消失不見,一個個大坑就這麼展現在那里。這讓他如何解釋?

對于目前的情況,孫殿英可是心如死灰,雖說民國亂世,錢可通神。但畢竟事情現在鬧得太大了,盜墓倒還可以支應過去,只要孝敬得恰到好處。

問題在于,鬧出這麼大的簍子,孫殿英就是想吐點好處,也完全不夠啊。他可沒法向姜瑞元這些大佬證明自己的「清白」。丟失了這麼多的東西,就是想收買人,也要有足夠的資本吧。

更不去說那數千個死于塌方的士兵,雖說里面真正的精銳只有兩千,可也足夠讓孫殿英心疼肉緊的了。

「孫將軍,這是天意,你也無需掛懷了。建奴入關數百年,殘殺我族數千萬,如今冤魂索命,你也不過是恰逢其會罷了。」拍著孫殿英的肩膀,劉申裝作好心勸慰著,其實心里卻是樂翻了。

這位歷史上的盜墓將軍,在這片時空卻悲催的成為了炸墓將軍。不過卻也未必真的會被黨法辦。對于政府而言,法律就是個屁,孫殿軍手里還有近萬的嫡系武裝,僕從兵丁數萬,實力不差。

更何況還有劉申從中打點,上下都有「金元」來疏通,孫殿英又豈回輕易獲罪?畢竟對于姜瑞元來說,面前的財政難題和軍事威脅更為迫切,建奴遺老遺少們的抗議,在他眼里連狗屎都不如。

後者至少還能拿來種花,前者只會讓人心煩。

听著劉申的話語,孫殿英卻依舊是惶恐難安,連夜點起兵馬撤出了這個邪門的地方。懷里揣著五百萬華元,以及劉申運來的一些槍械彈藥,他正打算怎麼去和中央的幾位大佬談判呢。

望著那個瘦弱而略顯佝僂的身影,劉申卻是冷冷的笑了,要不是鐘泱此前叮囑過要盡力保住此人,他那里還會去搭理之?

夜幕低沉,整整一夜,都是此起彼伏的驚天轟響,震人心弦。

翌日中午,鐘泱才只身返回營地,準備著撤離的事宜。除了裕陵定陵外,其余二陵的遷移都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一些負責鎮守的陵戶紛紛死于非命。對于這些人,鐘泱沒有絲毫憐憫。

就如同後世一些數典忘祖之輩一般,出資維護建奴皇陵,卻任由漢墓被各種工程基建肆意破壞。這些守陵的丁戶,無論是出于什麼因由,都與鐘泱毫無關系。他所在乎的,僅僅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去弄走皇陵集群,而非當這些遺民的保姆。

「會長,事情鬧得太大了,我們還是趕緊離開為好。」這樣的大事,劉申本人也是後怕不已。雖說他不是公眾人物,不怕這些無聊的非議,可鬧出了這樣的事端,也不是可以說算就算的。

「你們先走,我一個人在這里就好。」挖走了建奴的四座帝陵,鐘泱的心情很不錯,正有意去清西陵那里轉轉。除了還在沈陽的皇太極墓,他打算將東西而大陵墓群連根拔起,讓建奴連個祭祖的地方都沒有。

「屬下明白,會長您多保重。」劉申也不敢多勸,他知道鐘泱是個說一不二之人,每一個決定都有著自己的思量。只得肅聲領命,帶著車隊離開,要趁著事情傳揚開去之前,回到船上。

而鐘泱,則是自己步行,朝著西陵方向狂奔而去。反正有著亞空間和空間通道,他可以隨時返回南沙。在那里,有著常設的連接支點。

一連數日,相距將近三百公里的前清東西二陵,盡皆離奇的消失不見。而最為罪魁禍首的孫殿英,倒霉的背上了所有的黑鍋。現在他可是百口莫辯,即便想要解釋清楚也很難,因為他自己都搞不明白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北京西郊易縣,發生了和馬蘭峪一樣的怪事,皇陵塌陷,變成了一個個大坑。除了沈陽的皇太極墓還安好之外,建奴九酋,算是被人一鍋端平,連骨頭渣子都不剩了。

孫殿英參與的這次陵墓竊寶案,同樣是震驚了世界,不過其程度卻遠遠不同。他獲得了炸陵將軍的「美譽」,一舉弄跨八座皇陵集群,可謂是曠古爍今,無人能出其右。

這次震驚中外的「清陵炸毀案」在天津、北平兩地成為「特大新聞」,登滿了報刊。那位末代四眼奴酋溥義,正居住在天津的張園,他從報上看到祖墳全滅,可真是悲痛欲絕。當即急令手下人去北平,把護陵大臣毓彭叫到天津。

毓彭到了天津也不敢見溥儀,直把溥儀氣得牙切齒,遜位的皇帝又無有生殺之權,只得把毓鼓從宗室中除了名,才稍解心頭之恨。不僅如此,四眼儀還派手下的遺臣在日租界里的張園搭造靈堂和祭壇,供奉著乾隆與慈禧的靈牌。

也算是聊勝于無。

小四眼和他的家族,素服減膳,朝夕禮奠,群臣也隨同禮拜。邊哭邊訴︰「不報此仇,暫不為愛新覺羅後裔」

不少建奴遺老遺少,都齊聚在天津,四眼儀更是命御前大臣連續向南京國民政府的蔣介石與北平衛戍司令部司令閻錫山及各地報館發出通電,要求嚴懲首犯孫殿英。

可在這個時代,錢是能通神的。正因為孫殿英自己也不笨,懂得獨食難肥的道理,孝敬黨的要員,所以他才受到庇護。更何況,劉申也在幫忙打點,出錢出軍火,讓姜瑞元等人都對此事不聞不問。

同時,孫殿英還保釋了自己盜陵干將師長譚溫江。當時還因為孫殿英擁有上萬人的軍隊,是支勁旅,南京的姜光頭見孫殿英手握眾兵,一怕投鼠忌囂,二想招收孫殿英。

是故這轟動一時的滅陵案,便遵循了原本的歷史軌跡,就此草草了事了。而四眼儀的哭訴發誓,也只能成為含冤懷恨,欲報不成之事。

一群過氣了的鼠輩,就在這無比的氣悶中,咽下了含著鮮血的熱淚。就仿佛當初那含冤而死的六千萬漢民,以及數百年來被野蠻和無知所只顧著的麻木靈魂,這算是自食惡果吧。

但如此怪異之事,卻是激起了無數人的好奇之心。孫殿英的本事,許多人都心里有數,如此大規模的地陷,絕非所謂的炸陵所置。

就連姜瑞元在獲悉了孫殿英遞交上來的報告,也不由暗自驚奇,如此匪夷所思之事,內中肯定還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為此,他也著手讓戴雨農去調查了,希望能得到一個合理的答案。

而此案的始作俑者,卻早已只身返回了南沙,亞空間內部,空出了兩千五百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來存在八大陵墓集群,更是憑借著這個收集到了許多地脈靈氣——一些有著特殊用途的不明能量殘余。

劉申還在返回南沙的路途中,他早就通過無線電與總部取得了聯系,車隊早已安然登船。在政府反應過來以前,就逃離那個危險的地方。

對于建奴陵墓的迷案,華聯發表了聲明,卻不是譴責,而是公開稱頌孫殿英的壯舉。建奴肆虐華夏久矣,如今正是清算的時候。尤其是針對奴酋皇族,華聯的外交部門揚言決不手軟,必將愛新覺羅式滿門誅絕。

如此強硬的語氣,讓整個輿論界大為嘩然。一些本就對華聯有著抵觸心里的軍閥武裝,更是針對此等「不仁不義」的行為大肆宣揚,意圖數臭華聯的名聲。

不過華聯本就排斥建奴皇族,意欲繼承華夏道統,行那正本清源之事,對于這些數落卻是不知可否。民心歷來都是趨利避害,況且建奴治世二百六十八年,華夏哪里還有禮義廉恥之說。

百姓麻木,犬儒赤黨滿山遍野,唯有力量,才可以結束這一切的不幸與苦難。利益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靠仁義道德統一天下的千古聖君,從未聞也。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