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二百零六章 尊道抑佛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當伍豪一人來到來到鳳山山下,遙望視步塔時,但見山勢平緩,青山環抱,登山途中,听到松風颯颯,山泉流水諍諍琮琮,如鳴佩環,不沉心曠神怡,登上八百多級石階,任何人都感覺氣不喘,心不跳。

順德寶林寺位于順德大良鎮南門外鳳山南麓,山如鳳凰般蜿蜒綿亙,樹木蔥蘢,蒼翠峭拔,它依山傍水,景色清幽。寶林寺因集佛教廟宇,文物古跡于一體在歷代享有盛名,是一處歷史文化內涵十分豐富的文化寶藏。

不過這種文化,卻只是外來的佛教文化,雖然融合了華夏某些特色,但在本質上,始終只是一個異族的文明理念。只可惜,世上的百姓,總有各種各樣的苦難與迷惑,心智軟弱者,自然需要在心靈上尋求寄托。

佛法就是這麼弘揚開來的,以讓人成為羔羊,追求所謂的來世。

寶林寺作為佛教場所,歷整個清代,香火興盛,寺廟規模逐漸擴大,殿堂雄偉。寺內所植的菩提樹,枝繁葉茂;還有蒼勁如虯龍的榕樹,掩映在綠蔭之中,因而吸引眾多游人香客。每逢佛誕、觀音誕及每月初一、十五,附近信眾,香客以及商賈來寺朝拜者絡繹不絕,人海如潮。

而此時,卻顯得有些冷清,門庭寂寥,幾可籮雀。

客堂內,幾位小沙彌侍奉著一位高僧,此人正是寶林寺主持,肇慶鼎湖的鐵航禪師,俗稱鐵僧大師。其為人厚道,樂善施醫,在這里享負盛名。

因為進來聯合政府打壓佛門與基督教,開始倡導祭祀先祖和聖賢,依靠香火以及世俗捐供而生存的兩大宗教組織,日子都不怎麼好過。聯合政府下達了宗教改革令,也不是要取締誰打倒誰。可光是這個征收營業稅,就讓這些大師和弟子們難以應付。

「大師,聯合政府到底是何用意?」伍豪面帶憂慮,詢問著鐵航禪師的意見。他身為佛門弟子,自然關心佛法的弘揚。

「唉,一切都是業報所置。」只此一句,鐵航便再無多言。

得到了這麼一句答案,伍豪也有些無奈。

寶林寺乃地方首剎,于佛門中的地位其實超然,因為過去的免稅權力,加上許多信徒的供奉,寺廟內的經濟情況十分良好。但身懷寶玉,自然也引來了別人的覬覦。其實在大元帥府治下,就曾經對各處寺廟進行收刮。

歷來亂世,當權者幾乎沒有不對道觀廟宇動手的。其中尤以佛寺為主要目標,論奢華程度,道門實在難以和佛門比肩。各種華貴的裝潢,佛像那銅身金身的塑造,都是巨額的財富。再加上大筆的田產,不諦于一塊肥美的女敕肉。

道門受到的打壓還不算嚴重,因為許多宗旨還沒被佛學所污染,還來得及糾正。最主要在于,道門不蠱惑人心,尤其是漢代以前的道家思想。魏晉南北朝之後,佛門趁勢大興,就連道家中許多人,也不得不開始改變宗教策略。

其中一點,就是拿保佑和賜福來蠱惑萬民。信佛的人,可得佛門庇護,或者修行佛法,可積累功德,以全福澤。

心靈的修煉,反而提得少了,至少普通的老百姓,哪里能分辨出這其中的差距?至于這之後誕生了多少的偽佛支流,並在華夏的土地上泛濫開來,實在是難以計數。只知從此之後,我族尚武之風大減,弱如羔羊,屢遭胡族入侵。

在這里,佛于我族,有大罪矣。

不管嘴里如何舌燦蓮花,佛學非治世之道,普行于世,就是大害。印度、緬甸、泰國、老撾,都是活生生的例子。中國古代曾經立佛為國教的政權,也都是一敗涂地,五代十國之中,就有前鑒。

佛法可以作為心靈探索的道路留存于世,這點可取,信者自抉。然教化萬民,絕不可以佛法行之。華夏的子民,博愛和寬宏,自當有之,然血氣與武勇,亦絕不可廢。此生當求現世,為何要寄托來生?

在這一點上,必須嚴厲遏止。軍隊開疆拓土,殺人盈野,此行非罪,乃我族之大功德。佛教以罪業恐嚇眾生,讓人皈依,這點實在不堪。佛法多麼高深也好,各菩薩多麼慈悲也罷,世間萬民,有幾人能得其真意?

全都是沖著虛妄的福報而去,,這點就是佛的罪。所謂偽佛,也出自于真佛,佛祖自己拉的屎,都還沒掃干淨,奢談什麼普度眾生。

鐘泱的古文會,就是要弘揚春秋戰國時代之百家,包括那些真儒。佛門如果懂得謙卑,自然也可以來。假若還抱著不可一世的態度,那就將會被排斥在體系之外。佛法之中,關于心靈的探求的確有著不少當機之妙。

可在根本上,就與華夏道統向左,是故鐘泱決然不取。

見過鐵航禪師,伍豪下得山去,然心中仍惴惴不安。聯合政府暗中貶抑佛教的手段,讓他有些擔憂。自古以來,政權機構對宗教的打擊,都會對佛教造成巨大的傷害。不怕你大開殺戒,就怕你潛移默化的排擠。

像聯合政府這樣,在宣傳上進行封殺,並且鼓吹祖先和歷代聖賢的祭祀,就足以取代佛法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世間萬民,總要趨炎附勢,而佛門的虔誠信徒,又能有多少呢?除非響應政府的號召,以為附庸。

法王大于人王,這種口氣卻是不能了。和狂妄什麼的無關,和力量有關,在西方極樂淨土,你法王當然是老大。可這陽間現世,你也敢用這樣的口氣?

人王聚集萬民氣數,掌一國一族之道統,豈是你一個區區法王可以相比。國家的繁榮和昌盛,依賴的是政通人和,與你佛法,關系不大。宇宙的真理,也不在你佛祖的嘴里。不要動不動就讓別人下地獄,只有信佛的人,才下地獄。

因為中國古代可沒地獄這種概念,陰間倒是有的,但那和地獄是兩碼事。至于六道輪回,也是廢話,宇宙在膨脹和擴張著,生靈的總數也在不斷增加,哪里來的輪回?或者說那種簡單的輪回?

伍豪修得佛法,可也在世間參與政治,自然明白這其中的沖突。

聯合政府強制要求治內的宗教組織登記人口和財產,並且開始對各個層次的修士進行嚴格的身份登記。這種態度就很明顯了,佛門想要獲得官方的認可,就必須放低姿態,接受管束。而且各種活動也必須公開化,不得有所隱匿。

過去建奴時期在政治上獲得的特權,也都取消。宗教信仰自由這種東西根本無需限制或者禁止,只要權力的主體在整個社會體系內進行打壓,就足以讓其難以翻身。以如今的百姓之心態和學識,有幾個人會去做虔誠的信徒?

過去佛教大興,關鍵的原因在于免稅權,一大批農民帶著田產投靠,向寺廟繳納比官府更輕的賦稅。沒有這樣的人口和經濟基礎,佛法能夠弘揚?至于私蓄武裝僧兵,干涉天下大勢的進程,更是讓鐘泱厭惡。

出家人不好好修佛法,歷什麼紅塵?

還是道家的清靜無為比較靠譜,尊道抑佛的宗教策略,已經定了下來。國家級別的祭祀活動,也遵從上古時代留下來的傳統文化,主要針對皇天後土。也即是祭拜天地,至于其余的神仙諸佛,全都等而下之。

這種思想寄托,華夏自古就有,何須去求你佛祖?天地生養萬物,和你佛祖慈不慈悲有個屁的關系,你倒是會搶功勞,恬不知恥。

華夏的君子之道,就比你佛法要更適合用來塑造國民的道德意識。慈悲與軟弱,完全是兩碼事。所謂的貪嗔痴那一套,和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欲沒啥本質差別。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都無法正視,還談什麼修心?

雖然對于聯合政府那完整的宗教策略並不知曉,可這里面暗含著的排擠,伍豪就深切地感受得到。最近經常往來于寶林寺,獲取到的信息確然他難以釋懷,紅門在此地被定位為恐怖組織,佛門也不受歡迎。

就這兩點,幾乎就擊垮了他畢生的信念所在。

傍晚時分,一處僻靜的巷子里,伍豪那孤寂的身影默默的行走著。昏暗的路燈下,氣氛有些壓抑,那蕭瑟的身影,在地上拖著長長的痕跡。

突然之間,他發現氣氛有些不對,心思敏銳的伍豪感覺到了周圍氣息的異常。「被人跟蹤了」這是他此時腦海中唯一的想法。

這幾日來,雖然也有一些人曾暗中注意過自己,可那些只是例行公事。伍豪每日行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自覺並不曾有什麼破綻。卻不知,因為經常來往寶林寺的緣故而被地宮的情報人員所注意到。

再加上因為鐘泱的叮囑,黃埔方面的重要人物全都在周華那里建有檔案。兩相比較,伍豪這人自然被從相片上認了出來,他就是吉少山陸軍軍官學校的政治部主任

因為鐘泱對于此人的重視,周華也不敢怠慢,直接派出了六名第一批經過生體改造的地煞,前來進行「邀請」。

狹窄的巷子里,六人將吉少山團團圍住,如豹子一般瘦削而矯健的身形,深黑色西裝,即使在夜幕下,也散發著攝人的暗芒。全身煞氣圍繞,目錄精光,對這中間的吉少山冷笑︰「少山先生,我們的星官有請你于舍下一聚,不知先生一下如何。」

看著來人的態度,吉少山也知道這種「邀請」看來是沒法子拒絕了。自己雖然武功不俗,但來人的身上,卻散發著猶如野獸一般的氣息,那種擇人而噬的恐怖感,喧囂塵上,讓人畏怖。

這些經過專業的殺戮訓練,而有通過了生體改造的超級戰士,正是地宮里面的「地煞」。不單只有來自于佛山的武術名家專門為其進行訓練,改造完成之後,身體的各項能力也遠超普通人類。

名副其實的殺戮機器,是鐘泱暗中培養的黑暗勢力,為古文會清除障礙。

一輛黑色的小轎車就停在巷子外,幾名「地煞」也不怕吉少山逃跑,如果他想變成手腳殘廢的話。周華只是說了要留他的性命,在健康上卻不做硬性規定。而對于吉少山來說,他也早就想和高層進行對話,雖然是在這種極度沒有保障的情況下。

用黑布蒙上雙眼是必須的,因為要去的地方事關機密,吉少山將在周到的「保護」之下,前往地宮的一處活動中心,面見周華。

車上前排是兩名「地煞」,後面也有兩名,把吉少山夾在中間。靜謐的月色,如水冰涼,一輛高檔的小轎車行駛在馬路上,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穿過靈山鎮,最終來到了東鴉,這里屬于番禺地界內。一處莊園,佔地近百畝,里面亭台樓閣、噴泉假山無所不有,幽靜而且典雅。

地處郊區,位置偏僻,周圍人煙難尋,是一處很不錯的情報局點。地宮自然也在這里設立了辦事處,而周華因為工作的緣故,最近這段時間也剛好坐鎮于此。

富有明代中式風格的特色建築,加上這廣闊的田園,田園中的花草樹木環繞房子四周,讓人感覺十分清新自然,輕柔的月色,泥土的芬芳,這充滿活力的氣息讓人深深沉醉。可吉少山卻沒有心情欣賞這些,面容上雖然一副鎮定自若的神色。

其實在內心之中,坎坷和苦悶兼而有之。

直到進入了書房,吉少山的眼罩才被去掉了,只見那個此前帶隊的男子,正向另外一名青年男子拱手應命︰「大人,吉少山帶到。」冰冷的聲音之中,帶著公瑾的意味,顯然座上的男子才是這里的首腦。

眼罩去除的一剎那,吉少山便感覺到一陣古樸的書香撲鼻而來,環顧四周,牆上都是掛著一些名人書畫。觀其外形之古老,富有古韻應該都是古董,而且應該是大家之作,不過吉少山並不精通此道,眼力有限看不出這字畫的來歷和名堂。

書房布置的很簡潔,幾個書架,一張書桌,不過書架里面的書都很充實,被堆的滿滿的,看來這里的主人喜愛收藏和看書,應該是一個富有內涵的人。僅僅是和周華剛一接觸,吉少山便感覺此人的非凡。

冷冽的眸光,那股發自內心的自信和淡然,都讓他心神為之一震。單薄而略顯佝僂的瘦弱身軀,皮膚也有些黝暗,吉少山有著武術家的眼光,自然看出周華身上並不具備什麼特別的力量。

可即便如此,周圍那些如狼似虎的猛烈死士,卻對此人俯首帖耳,可見一斑。

「吉先生,初次見面,有失遠迎。」先是見禮一番,周華才微笑著做了自我介紹︰「在下周華,冒昧請先生來此,實是有事相詢。」

眸光森然,如有實質,凝視著吉少山的目光。周圍的地煞都是地宮內的高層,更是周華和鐘泱安排的親信,沒什麼好避諱的,這件事本身,也無需避諱。

「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周華周先生,失敬失敬。」即使面對著這麼一個恐怖的殺戮君王,吉少山也展現出了自己的風骨,並不顯得驚慌失措。

對于吉少山這個人,周華也很是欣賞,面對強權如此神情自若,的確難得。而他也並非想著要靠威勢來壓服對方,淡然一笑︰「恭維的話語不必多說,我想知道的是,你這次來,代表誰?」

「代表百姓。」

「呵呵,口舌倒利得很。」周華也懶得駁斥,對于紅門的所謂理念和**志士,他根本就沒心思理會。鐘泱早就釘死了這個組織,鼓吹暴力**和消滅階級,是何等的腦殘才敢說出來的話。

嘛克死也只是對著資本主義的分配模式嘮叨了幾句,居然就有人敢拿著這種東西宣揚地上天堂,簡直愚不可及。是生產力本身決定了私有制的基礎,階級的誕生也源自于個體的綜合素質差異。

赤化所導致的特權制度本身,比階級更加罪惡。至于吉少山這個人為何加入紅門,鐘泱懶得理會,後世的人將其吹噓成應世菩薩,鐘泱也並不當真。個人品德的好壞,和整個國家的未來相比,微不足道。

古文會關注的是制度以及文化的發展,對于某個人的需求,可有可無。如果吉少山願意合作,那自然好,如果不願意,也無所謂。

正是在這種態度下,鐘泱甚至不會親自面見這個人。中華民族誕生了這麼多偉人,有幾個名副其實?古文會所最推崇的,就是冉閔,這個可以稱得上沒有此人就沒有如今之華夏的真英雄。

現在每年都對其進行大規模的祭拜活動,就是為了喚醒華夏族裔的武風和爭心。天下沉淪,山河破碎,我等炎黃苗裔,豈可庸碌無為?

尊道抑佛,就是為了倡導天下大爭恢宏寬厚的氣度,必以鮮血和強權來鑄造。炎黃始祖,起于黃河流域,如今萬里江山,都是我族征伐而來。善意和法治,永遠都是對內而言的,這才是聖道。

華夏自古,皆內聖外王,至于別族,更以霸道臨之。現在軀體上征服他們,再以文化來實行包容,吞並了這片廣袤的疆域。道德只有在對待自己人的時候,才有意義,否則就是自絕根基。

經過了六年的發展,如今的天宇集團和新興的科技貴族,全都野心勃勃,想要佔據這大好的南方。這也是古文會所需要的,而周華,也在暗中進行著準備。各種敵對勢力的滲透和收買,都在進行著。

**黨之中,就已經有了不少搖擺不定的牆頭草,至于紅門,周華連收買都懶得去做。唯有消滅,才是上策

赤化理念,這種從誕生之初,就充滿了罪惡和殘暴的排外思想,對于中華文明而言,是絕對無法接受的東西。

只待孫逸仙一死,姜瑞元力行北伐,古文會就可以操作局勢,讓聯合政府雄踞東南。而兩湖南北,亦在囊中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