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二百零四章 初抵順德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後世的歷史,對于姜瑞元和葉宜偉之間的合作以及最終的分道揚鑣有著頗多的猜測,可以鐘泱的分析來看,主要是蘇俄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最為重要。

包括吉少山在內,許多早期就投靠紅門並且最終功成名就的元老級人物,都算得上十分有戰略眼光的政治投機者。無關于善惡與道德,僅僅是對最有勢力者的一種早期投機行動,就足以看出這些人的眼光。

十大元帥之中,以功勛而論,葉宜偉幾乎排在了末尾。可單論氣魄與手段,他絕對是成就最高者。歷來坐鎮中樞要地,聖眷不衰,地位穩固而且得享善終。從這些細節之中,就足以看出此人的雄才。

其實早在,1924年,**黨內許多投機者就看出了紅門的潛力。和政治宣傳的關系不大,唯一有關的,是來自于蘇俄的援助物資。當初**黨一大會議時所承諾的東西,終于兌現了。

1924年的7月12日,蘇俄赤軍的一艘通信指揮艦「沃羅夫斯基」號從阿爾漢格爾斯克起航,駛往遠東的海參崴。這是蘇俄赤軍的首次遠航。由于當時蘇俄與資產階級國家處于敵對狀態,蘇俄政府對此次遠航高度重視,任命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軍事委員會主任檢察員馬克西莫夫為艦長,政委由老布爾什維克斯維特洛夫斯基擔任。

同年10月6日,「沃羅夫斯基」號進入南中國海水域。按照原先的計劃,他們將在英國殖民地香港加完煤後,開往日本長崎港,然後到達終點站——海參崴。不料,保安總局人員控制的無線電台當晚收到莫斯科總部的來電,要求改變路線︰從香港前往廣州。隨艦的保安總局負責人向馬克西莫夫揭開了謎底︰

原來,因陳炯明的關系,處于困境的孫逸仙退居上海。1923年1月,蘇俄駐華特命全權代表越飛與孫會晤,雙方發表聯合宣言,表示蘇俄支持孫中山改組**黨、建立**軍以及紅門國際援助中國**。

而1924年1月**黨在廣州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聯俄、聯紅、扶助赤貧分子」的三大政策,其接受蘇俄援助,聘請蘇俄軍政人員來華擔任顧問,籌辦黃埔軍官學校。這樣的決策,標志著赤化的開始。

這個時候,孫逸仙領導的**政府經費匱乏,蘇俄和紅門國際于是積極援助一大筆經費和大量槍械物資。按計劃,孫要建立一支多達2.5萬人的黃埔學生軍,需要步槍1.5萬支、機槍100挺、子彈2000萬發、山炮24門、擲彈筒50門,外加15架飛機和其他軍事物資,總價值超過600萬盧布。

因為中蘇陸路交界地都在北洋軍閥控制中,而蘇俄與大多數資產階級國家還未實現關系正常化,若通過正常渠道運輸,必然遭到敵視蘇俄和赤化旗幟的帝國主義勢力的阻撓。為保密起見,蘇聯政府制定了這套「暗渡陳倉」的方案,「沃羅夫斯基」號那四個船艙里裝的正是廣州**政府所急需的槍支彈藥和價值10萬盧布的黃金。

這樣的支持,也讓**黨內許多的要員產生了異樣的心思。別看蘇俄表面上似乎竭盡全力支持**黨,但其所附帶的條件,也在事實上為國內紅門的大肆發展提供了政治土壤,這一點尤為重要。

蘇俄與**黨的理念南轅北轍,赤化的體制雖然一樣,但目的不同,必然導致兩大群體之間的天然對立。這種對立,比不同意識形態之間的對立更為殘忍和冷酷,所以紅門才是蘇俄真正中意的對象。

包括原本歷史上暗殺張作霖,讓日本得以佔領關外,進而激起全面侵華的野心,從而達到消耗**黨實力,為紅門之強勢崛起創造條件。這一系列成功的戰略布局,最終使得中國陷入了赤化的泥潭,而華夏也最終失去了最後一絲鎮壓赤化的機會。

葉宜偉,這個胸懷韜略的奇男子,像彗星墜地一般降臨于世,以其超卓的目光,早就先一步選擇投入了紅門的懷抱。(.更新我們速度第一)在這些人的眼中,國家和民族,華夏的傳統文化,全都比不上個人的功業以及留名青史的誘惑。

一處靜謐的臥房內,幾個身著長衫的男子,圍坐在一起。萬春的氣候,溫暖而宜人,室內雖然裝潢簡陋,可花瓶內插滿了一些喜人的植株,吞吐著芳馨之氣。

「少山,失蹤的俄籍教官,已經達到了十七名,這還沒算一些低級的俄軍士兵。這件事情,上級已經十分憤怒,讓我們必須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馬子任面色溫潤,一雙眼眸清澈明亮,讓人一見便會產生不由自主的好感與信服。

「這件事情,我們沒有證據。」馬子任這人的陰狠與狠辣,正好與他的樣貌相反,這一點吉少山早就看了出來,可也不好說些什麼。在處理蘇俄教官無故失蹤的案件上,**黨倒是有些熱情。

可問題涉及到了南軍,一個個就都玩起了太極推手,沒人願意發表什麼意見。就連一向老實巴交的廖仲愷,也在這件事情上打哈哈,不曾表態。

「還要什麼證據?這件事情肯定就是南沙那些大資本家干的,他們這些萬惡的社會毒瘤,為了繼續剝削貧苦大眾的美夢,便作出了這種意圖顛覆**事業的反動行為,這毫不稀奇。」買人身旁的一位中年男子,郁憤不滿的抱怨著。

他就是趙國忠,乃馬子任的心月復之一,許多馬子任不適合說的話,便由他代勞,可謂忠犬。

因為三區聯合政府敵視紅門,而且農信社的存在,也遏制了紅門在那里煽動暴*和武裝**的行為。許多原本潛伏下來的地下組織,都被清查出來,就連在那里進行秘密活動的趙國忠,也不得不提前離開,退回廣州市里。

「不單只如此,廣州市內,這案子還涉及到了廣龍堂,金城此人可謂南方黑道一霸,勢力遍及兩廣,就連魁首,也要給此人三分面子。」葉宜偉面色凝重,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廣龍堂?這個組織的興起,應該也和地宮有些關聯,當初洪勝堂等洪門分部的組織被肅清,其余各大黑幫也都實力大為折損。但崛起的新幫派,就包括了這廣龍堂,胡漢民背後所支持的客家幫,以及還有一個神神秘秘的鐵劍門。」

吉少山來到這里已有一年時間,加上負責處理紅門內部的情報事宜,故而對周邊的各方勢力比較熟知。上訴所提到的部門,在崛起的時候全都有著不少貓膩,其中矛頭全都指向了地宮,那個異常神秘的黑色組織。

當初在地下世界興起的腥風血雨,如今依舊能讓許多幫派大佬們膽顫心驚,可真正知道周華這人詳細情報的,卻少之又少,而對于地宮這個組織,更是僅僅知道一個名字。具體的人員構成,武力概況,行事宗旨等,全都一概不知。

這讓吉少山十分擔憂,紅門的發展並沒有想象中的順利,原本打算大規模發展工農武裝,可三區聯合政府與**黨簽訂的秘密協定,讓血多流民全都跑到南沙那里去了。不到萬不得已,又有多少人願意去「武裝**」?

「能夠想辦法和對方達成共識嗎?」雖然感到了很屈辱,可形勢比人強,連**黨都不願意去招惹的對象,馬子任也不會逞強。比起毫無意義的忌恨,當前來說,保存實力更為重要。

並且以他現今在紅門內部的地位,還沒有資格去吩咐吉少山或者葉宜偉,只能提出一些建議。除去其陰狠的性格不談,在戰略才能和政治眼光上,他都有著不俗的造詣。

「我盡量。」嘆息了一聲,吉少山的口中也透露出了些許無奈。

簡單的會議就此結束,眾人也都隨即離開,唯有葉宜偉,他面帶憂色的留了下來,凝視著吉少山,沉聲而問︰「少山,你是不是算出了什麼?」

兩人同是超世之英杰,滿月復經綸,胸懷天下,自然一見傾心,成為摯友。而對于吉少山的佛法修為以及其在易算上的手段,都比較熟知,並且為之嘆服。

「按照原本的天機運轉,大勢應該起于蘇俄,落于**黨。至少二十年內,情況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可如今,卻已混淆難辨。」對著葉宜偉,吉少山自然知無不言。忘氣之術,易算之能,乃是他最為擅長的手段。

對于古代的一些玄學和秘法知識,他都懂得不少,可南沙的亂局,卻讓他面色凝重。混亂難辨的天機信息,讓他無所適從,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連你也這麼說,難道真的有不測之禍?」葉宜偉可不是什麼唯物主義的傻帽,吉少山的本事他很清楚,這並非妄論。修行界的事情,他固然並不熟悉,可吉少山的佛教背景,他確實明白得很。

「正因為如此,我必須去那里看看,只有親眼觀察之後,我才能下結論。」豐朗俊逸的面容之上,猶如冠玉一般柔亮無暇,一股過人的英姿氣息,此時卻染上了不少的陰郁之色,讓人惋惜。

這一個決定,讓葉宜偉面露擔憂,雖然知道吉少山在武學上的修為,可南沙那里極為排斥紅門,這個舉動始終太過危險。不過他也不會多說什麼,吉少山意志堅定,做事極有主見。

「那你要小心一些,時刻注意安全。」也以為能做的,也僅僅如此了,因為怕引起不必要的注意,也沒給好友派出警衛,僅僅是把自己配備的手槍塞到了對方手中。

濃濃的友誼,無需言語。

吉少山也不矯情,大大方方的收下了,面帶自信的微笑︰「不必擔心,我會處理好的。」

兩日後,一個叫做伍豪的年輕男子,出現在順德的地界之內。手里拿著藤竹編制的行李箱,長衫加上氈帽,只身一人,以行腳商人的身份,走在寬敞的街道內,感受著輕松活躍的經濟氣息。

因為戰爭的緣故,這里的戒備森嚴了許多,可這種森嚴,僅僅是為了應對軍事行動。在人員出入境手續的辦理上,依舊如同往常。伍豪這個身份,並未引起哨卡士兵的懷疑。最近像伍豪這樣身份的行腳商人,實在是不少。

區政府不可能為了區區的幾個間諜,而去拒絕流民和商人的涌入。

僅僅是一江之隔,在這個地方卻有著遠遠不同于廣州市內的社會姿態。經過清掃的接到,顯得整潔而寬敞,雖然只是清晨時分,但來來往往的行人和車輛,卻絡繹不絕。戰爭所帶來的恐慌,在這里似乎並不存在。

又過去了兩日,伍豪去了幾處地方,旁敲側擊的打听了一些信息,這才漸漸地對這里有了一些實質性的了解。此前就從**黨內一些官員的口中得到了關于三大地區的情報,可許多都自相沖突,或者含糊其辭。

唯有這親自游歷一趟,這才吃驚的發現,近在咫尺的地方,居然已經建立起了這樣一個完善的社會體系。

發達的工商業體制,自由的政治氛圍,寬敞而復雜的道路交通系統,來來往往的各式車輛。這如夢幻一般的場景,這種時代的氣息,伍豪也只在法國留學的時候,從巴黎那里感受過。

卻不想,竟在中國國內,見到了這樣一番盛景。

來到街角處的一個攤檔上,找了個位置坐下,向賣早餐的老板點了兩根油條和一碗豆漿。坐在他旁邊的,還有一些身著制服的工人,脖子上掛著髒兮兮的擦汗布,正在狼吞虎咽的吃著包子。

憨厚的面容上,凝聚著勤勞和希望的光華,竟不見有絲毫的菜色。顯然是飲食充足,營養的填補跟得上身體的消耗,這在廣州,都是伍豪所未曾見到過的。

其實在來到這里的第一天,伍豪就感覺出了這里不同尋常的商業氣息。經過哨卡時,士兵不曾對客商進行盤剝,這就是未曾有過的事。但這還不讓他感到驚奇,更為詫異的事情,還在後面。

因為他衣著光鮮,舉止神態也顯示出了良好的修養,在人群分流的時候,獲得了與難民流民不同的待遇。負責外來人口安排工作的戶籍登記官員,熱情的接待了伍豪以及其他一起的知識分子。

這通常按照衣著和樣貌來判斷,這的確是一種勢利眼,可區政府需要這麼做。大量的流民必須進行準軍事化管理,還要進行系統的分流消化,防止出現惡性的治安事件。更何況,流民的健康狀況,也是一大問題。

攜帶的傳染性疾病,細菌和瘟疫,都必須進行甄別和預防。

而知識分子和商人,則不可能把他們和難民混為一談,也不可能對他們進行準軍事化管理。只要進行必要的健康檢查,以及確認行李之中沒有違禁物品,便可以獲得臨時登記的身份證件,在指定區域內活動。

伍豪正是從戶籍登記處那里獲得了民用的臨時居住證,可以允許在順德地區的二級以下商業區自由活動。為了便于在換亂時期的秩序化管理,區政府劃定了各大區域。分別是軍事區、商業區、居民區三大區域,每個區域分成三極,依次遞減。

擁有正式身份證的常住居民,都可以在除軍事區以外的地方進行活動。而伍豪手中的臨時居住證,只能在二級以下的商業區走動。至于難民,在剛開始一律都是暫住證,僅僅能獲得三極居民區的通行權限,是為最低的標準。

那種居民區,僅僅是一個具有軍事管理特征的難民營,只有在一個月的考察期結束之後,才會獲得更高的通行權限。

這種管理固然極不合理,並且帶有排外性質,可卻是必須。城市內涌入大量流民,可不是什麼好事情。並且難民營內能夠獲得基本的生存供應,只要听從安排,就能活下來。這就已經是善政了,想去擁有更多的自由,就必須先學會遵守新規矩。

而伍豪,已經初步接觸到了新的社會體系,以及隨之而來的規矩。在戶籍登記處的推薦下,他先是去了一趟順德地區的商業咨詢科,作為一個初來乍到的新人,得到了第一手的資料。

首先是工作人員細心的詢問了伍豪一些關于商業上的信息,以確認其擅長的商業類型和當前資本總量,並給予建議。這其實也是一種甄別手段,懷有異心的人,都會被工作人員上報到上級部門。

在交談之中,伍豪展現出了其出色的外交天賦,自信而從容的姿態,讓人印象深刻。並且在具體的商業知識上,也並不生疏,他本就是資產階級出身,這並不稀奇。

貨幣的兌換和存儲,具體的一些政策規定以及基本的法律知識,工作人員都向伍豪進行了簡單的講解。末了,還送上一本商業指南小冊子,作為禮品。整個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都讓伍豪感慨萬千。

細致入微的工作態度,溫情脈脈的商業氛圍,這都是他以前所沒有感受過的。而這里的富足和平和,也讓他大為贊嘆,他一直所努力的那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在這里卻被另一個團體所實現了。

第一次,他開始正視三區聯合政府,開始正視天宇集團。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