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一百六十九章 軍制(二更)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從李少杰那里收到了關于軍中人心浮動的情報,鐘泱也是眉頭緊鎖。(請記住我事,驅民為盾,也虧他想得出來。

作為梟雄而言,道德方面的評價對于孫逸仙來說毫無意義,鐘泱也不想在這方面多說什麼。但是作為一個當權者,居然這麼迫害自己的子民,難怪後來的黨在這里站不住腳,必須一路打到南京那里,才能有塊根據地。

這麼瞎折騰,只有民怨沸騰這結果,能繼續站穩腳步那才是荒謬。而因為兩地離得近,軍中的士兵多少也有些親屬就在廣州市內。如此一來,這個軍心的問題就必須要小心處理了。雖然鐘泱並非軍中主官,但是對于整個體系還是很關心的。

軍隊,依據著當初的設想,獨立于政治之外,並且不歸任何人所有。而是以體制的方式確定軍隊的職權以及運作模式。立法、政治、司法三權且不去說,軍隊的運作則是依托于整個組織。

因為還沒建國,當然不可能起一個「國防部」這樣的名字。而是立起了區防御指揮部這個招牌,對外暫時就用這個名義,職權上是負責順德、番禺、南沙三個地區上的軍事防御規劃。

軍隊的內部,分成了三大體系︰主官、參謀、醫政工勤。主官也即是軍隊中的軍官主體,負責時機作戰指揮的將領。而參謀體系,則有隨軍參謀和總部參謀,都是制定軍事作戰任務的主要成員。

戰略方面的事情,由參謀部和大本營決定,只制定作戰任務。至于具體的戰術安排,則是由軍官承擔。這個分工,是很明確的,一般也互不干涉,除非雙方那個都覺得有合作的必要。

至于醫政工勤,則是承擔著軍隊作戰以外的所有工作。醫療體系,軍中的文職工作,工程技術支持,後勤補給等等方面的內容,全都是醫政工勤的工作。

其中醫工勤這三個方面沒什麼問題,大家也都理解。唯有這政務官,爭論比較大。主要是歷代以來,監軍或者政委這個職業,實在是不討人喜歡。在人治的體系內,這些專門打小報告的人很容易逐漸轉變成監察特務組織

與生俱來的,就和大清洗,干涉軍務,影響將領發揮等不好的事情掛鉤。這不是這種制度有問題,而是人治本身所帶來的問題。

監察機制是必要存在的,這是維持權力平衡的需要,也是防止軍隊將領違反法治的一種必要舉措。這本身的功績是值得肯定的,也是毫無疑問的,權力需要制約,這一點在根本上無錯。

可最大的問題在于人治,者天然的需要對軍隊的絕對控制權,這樣的體制下,讓監察機制失去了原本的真意,逐漸演變為畸形的怪胎。

錯誤的根源在哪里呢?是因為監軍或者政委打小報告嗎?還是說這些人的權力太大,能肆無忌憚的決定軍官的生死?

在鐘泱看來,都不是,原因還是出在了人治者自身。

打小報告本身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如果打小報告不能升官發財,還要平白得罪一個將領,誰願意去做?這世界,做壞事不得好處,就自然沒有什麼人去做了。就算有這樣的白痴,對于大局也毫無影響。

可在人治的體系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打小報告這種行為本身,是為了以此向者表忠心,借以獲得賞識。這是利益的趨勢,因為打小報告有好處,自然可以去做。因為上位者決定了你的生死,所以下位者不得不去表忠心,不得不去討好。

在人治體系內,上位者的懷疑就足以讓下屬身死族滅了。這也就出現了某人一言以決生死富貴的權力,這是上位者的職權本身,決定這種好事變壞事的情況。而不是監督制度本身的問題,因為從始至終,這個監督制度並沒有決定權。

至于更為惡化的監察特務機構,本身就已經和監督的本意相去甚遠。因為在鐘泱看來,監督的本意應該是考核這個權力者是否有違法的現象。可是特無機構本身就是違法的,這就從根源上錯了。

政委和監軍一樣,目的在于幫者審視軍官是否有不忠誠于領導的表現,甚至因為代表著者的權威,而具備了對軍官生死予奪的大權。這一點,是絕對的腐朽制度

無論它能在怎樣的程度上凝聚軍心,純化部隊思想,但在本質上,卻已經陷于人治的漩渦。或許在大規模工業生產模式確立之前,這種做法是迫不得已,但在生產力發展之後的現在,還去采用這種模式就是歷史的倒退。

所以鐘泱並不想采用這種軍事體系,也杜絕了人治本身的局限和危害。總體而言,軍隊是為了保護一個組織的權益而存在的,是為了維護一個文明的發展而成立的。絕不是為了某一個人,更不會用人治來統合軍隊。

大清洗、軍官權利被壓制、思想洗腦等等,對于軍隊的建設是極其不利的因素。時代越是發展,軍隊的作戰方式也更加充滿主觀能動性。古代因為冷兵器戰斗的緣故,不得不依賴于軍陣和軍心,所以人治的情況難以從根本上克服。

這是因為生產力落後的緣故,必須以人的強權來維系軍隊的戰斗力,也因此而必須磨滅士兵的人性,讓他們甘願效死。

但是如今,情況已經開始不一樣了。因為遠程武器越來越強大,精準性以及威力,都與過去大不相同。這時候,已經降低了對戰陣和士氣的依賴,開始傾向于功能強大的武器以及士兵本身的素養。

尤其是士兵本身的軍事素養以及主觀能動性,只有全身心想要去戰斗的士兵,才能真正發揮出武器本身的威力。而且軍事技術的進步,也使得武器的使用對于士兵本身提出了跟高的要求。

這是學歷和文化上的要求,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是無法操縱先進的武器裝備的。尤其是飛機和軍艦,這已經不是依靠強權和壓迫就能訓練出來的了。有知識有文化的士兵,也不是可以輕易洗腦的對象。

至于搞大清洗,更是愚蠢,除了能鞏固某個人的權力,根本就對組織毫無益處。者想用自己的權勢來獲得整個社會體系的利益,這只會使得整個社會崩潰。

或許在沒有外力干涉的情況下,這個過程會很慢。但是一旦受到外國勢力的影響,這個崩潰的過程便會被加速到讓人無法反應過來的地步。

這就是人心,所謂的人心,就在于勢利。分配模式不合理,再怎麼洗腦和壓迫也無濟于事。不給予別人應得的利益,說什麼都是廢話,徒遭民怨。

鐘泱不會做這樣的者,更不會建立這樣一個人治體系,所以在軍隊之中並不強調英雄主義,也不搞個人崇拜。而是深化制度本身的力量,嚴格執行軍事紀律,並且要求所有的士兵對軍令的服從。

至于政務官,本質上就是軍隊體系內的文職人員,專司處理軍中的政務,把軍官從這些繁瑣的事情中解放出來。另外一點,也是對軍官的監督,記錄一些公事上的資料。這些資料會被歸檔,也是軍中年度考核的一個參照標準。

政務官沒辦法打小報告,因為他的上面沒有者,只有軍法。政務官僅僅有記錄事情的權力,而無處置的權力。大本營也不可能賦予政務官這樣的權力,還是因為軍法,軍法的存在禁止了這種事情的發生。

縱觀過去,監軍和政委之所以演變為特務機構,還是在于者的支持和縱容,而不是因為監督機制本身的緣故。者以人治國治軍,自然是以人代法,實則無法。如果沒有了這麼一個前提,特務機構的膨脹便失去了成長的土壤。

軍官本身的權力極大,無論怎麼說都好,始終是一種特權。三官制只是從根本上讓武官失去了造反的力量,可不代表軍官沒有濫用特權的情況。軍隊內部體系也的確需要一些監督者,只要他們的職權明晰,沒有處置權即可。

關鍵還是在于軍隊的上面沒有一個者,只有大本營總部。大本營本身也是軍隊體系架構,更不可能讓政務官的職權干涉到軍事指揮。因為勝利才是大本營所追求的,一個無法讓體系利益得到實現的人,無法繼續呆下去。

這就是體系的好處,以眾人的利益決定一個人的前途,而不是以一個人的意見決定一個人的前途。這是法治的基石,也是現代化軍隊的標準。

那種某個人說了算,某個人握著軍權的組織,是毫無前途的。也是古文會所極力排斥的,法治和人治,是天然對抗的兩種思想。法治代表著眾人的利益,是一種大家都必須遵守的規矩。而人治則相反,以一個人的思想和利益來決定組織的思想和利益,天然的具有排斥異己以及內部清洗等屬性。

三官制或許還有著不少的細節問題,但比起人治體系,卻是要好上太多了。新四軍的成立,不是為了鐘泱或者陳澤,也不是為了天宇集團。它的存在是為了整個華夏正統文明以及這個體系內的所有人。

如今的這「所有人」,便是包括了順德、番禺、南沙這三個區域內的民眾。以保衛家鄉為思想根源,作為軍心的立足點。

正因為如此,鐘泱便不得不考量軍心的問題了。對于黨的倒行逆施,軍隊本身就有著強烈的不滿情緒。因為士兵和軍官都有著親屬在那邊,這是難以磨滅的聯系。如今這樣的殘暴舉動,更是激起了眾人的憤怒。

人治的軍隊里,打不打很大程度是根據者的意願。但在法治體系里,民意就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了。現在可不單只是軍隊,整個地區的民眾也全都處于憤怒的邊緣,他們也有親屬在那邊啊。

至于商人,也是支持戰爭的,主要是孫逸仙的腦殘舉動影響了粵省的經濟運轉。這種破壞經濟建設的行為嚴重損害了工商業界的利益,即使僅僅是間接的影響,也足夠激起這群資本家的怒火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