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一百四十四章 志不在此(一更)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就在黃紹廣和曹振海負責接待李宗仁的同時,濱海區的一處封閉式軍港內,卻也正有一個營的技術兵種正在研究人員的配合下緊鑼密鼓的做著準備工作。(請記住我們的網址)(更新最快的小說站)

這里不單只是一個防衛森嚴的軍港,更是一支機械化旅的駐地,此時更是面臨大戰之前的緊迫感,眾多身著軍服的民團士兵來來回回的忙碌著。

佔地4公頃的軍事化營地,周圍崗哨密布,時常有軍用摩托車載著機槍手巡邏,外人沒有相關的證件,根本難以靠近。而這里也是軍管區,附近的百姓都被一一告之,不會有人來此閑逛。

即使是此前有著不少好事之徒,也都再被抓去礦場服了3個月的苦役之後俯首帖耳,震懾了其余諸人。

此處就是鐘泱建立了船塢的濱海軍區,有著四艘在建的中等噸位鐵甲戰船,更是秘密停放著435輛二戰早期型號的短炮口坦克,其中有120輛是重型裝甲坦克,其余都是輕型陸戰坦克。

重型坦克其實也沒有多重,不過是45噸的樣子,而輕型坦克更是只有30噸不到,主要是考慮到了路面狀況。再重一些的坦克倒也造得出來,但是把道路壓壞就顯得得不償失了。

駐扎著三個坦克營以及5個步兵營,合共4000人的樣子,這是南沙民團的真正底氣所在,也是古文會的核心武力。機械化部隊,這個再世界範圍內尚處于理論階段的軍隊模式,卻已經被鐘泱提前實現,

再一群專業研究人員和參謀部的通力合作下,這支坦克部隊已經形成了後勤、技術保障和工程保障體系。部隊編制中有了各種裝甲保障車輛,三個坦克營也共用著一個修理工廠,而且所有的坦克營內都編有修理排,隨時可以實施戰場現地修理,成為坦克維修保障的組成部分。

更有用坦克改裝的裝甲搶修車,配合行動。每個坦克營配備了80輛輕重型坦克,按照各自的作戰任務進行具體分派。

坦克營除了坦克手,基本上就全是負責維修的工程兵,並沒有設定著步兵單位。但是為了更好的應付多樣化的戰爭形勢,卻也每個坦克營安排了兩個一個機械化步兵營,以便于協同作戰。

機步營雖有步字,但行軍基本都完成了摩托化,除了接戰之外,根本就是腳不沾地。全營配本著軍用摩托車以及裝甲運兵車,甚至還有105mm口徑的車載榴彈炮,隨時可以進行火力支援。

士兵拿著清一色的制式突擊步槍,分配到排的新式洪流II型通用機槍,鋼盔、防毒面軍、可抵御步槍子彈的防彈背心,一應俱全。這是一支武裝到了牙齒的軍隊,雖然還未上過戰場,顯得有些匠氣。

但真要細算其真實的殺傷能力,卻也是異常驚人,足以讓國人為之側目。這支部隊的負責人,正是王立文。原本還對鐘泱把南沙民團的指揮官交給李少杰而感到了不滿,但是再看到這一群鐵疙瘩之後,他也再次為天宇集團的實力感到了戰栗。

這是一股可以馳騁天下的力量

原本因為北伐軍的傾力來襲而感到擔憂的心情,也在此刻煙消雲散。有此強軍,何人不可勝?

負責在此地指導工程兵學習的是周濟國,第三研究所的所長,專門進行汽車方面的研究工作。先更是管理著三個拖拉機廠的研究團隊,在軍用裝甲車輛方面有著不俗的見識,同時他也是古文會的核心成員之一,肩負著科研部管事一職。

營地的南側靠海處,是一棟聳立的高,有7層,佔地2公頃,是整個濱海軍區的指揮中樞。而此時,司令部所在的總部中心處,鐘泱正領著剛到的李宗仁再參觀著這里的一切。

「李司令,我軍草創,正需要像你這樣有才干的大將。」

面帶寬和的微笑,此時的的鐘泱自有一股雍容華貴的氣度,讓李宗仁一見心折。只不過,最為有著遠大志向的桂軍大將,如今的他也不是過去那種會為此而輕易動搖心志之人。

這里的一切固然讓他驚奇不已,但是對于鐘泱這個人,他還有著疑問︰「我觀此處,已然是天下一等一的強軍雛形。況且以貴軍的實力,何須蟄伏于此?先生有此巨力,卻做這隱蹤匿形之事,豈不是明珠暗投之舉?」

原本以天宇集團雄厚的工業生產能力,完全可以自組強軍,以圖天下。可讓李宗仁不解的是,在來到這里之前,竟未曾听說過對方再這方面的消息。反倒是陳炯明和孫逸仙,在廣州城內鬧出的糾葛人盡皆知。

甚至于鐘泱這個人,李宗仁也是在黃紹廣和曹振海的引薦下才得以知道,此前他還以為陳澤就是最大的老板了。這樣的舉動,讓他這位個性陽剛,心緒誠毅的軍中漢子,有些難以接受。

鐘泱微笑著看著眼前的這個有著統兵之才的大將,面對著對方的不虞,卻依舊是從容而悠揚︰「司令定然是認為我沒有人主的氣魄和擔當,手握如此雄渾的實力,竟然在此行這偷雞模狗的舉動。」

朗聲而笑,鐘泱面對著在場所有人投來的目光,毫無顧忌,內心堅凝。他向來是喜歡直言,不玩弄權謀機變。

「我可以肯定的答復你,我的確不是雄主之資,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坐上那個位置。」

當下,鐘泱也不避諱,對著李宗仁以及身邊的其余人述出了自己的志向。從剛開始和陳澤他們結識起,鐘泱從來就沒想過要當領導人,他的目光也從未在權勢和地位上流連過半分。

正因為如此,他才甘願如此默默無聞的站在陳澤和劉浩然他們身後,站在世界的陰影處,好整以暇,昂然而進。

李宗仁心中的疑問,其實也是古文會其他人心中的疑問,只不過沒有宣諸于口罷了。對于鐘泱再政治和軍事上的取舍,不少人就曾搖頭嘆息,其中包括了精于政務的李萬盛。經過了這幾年的歷練,原本就有著心機和才智的這個糟老頭,也迅速的攀上高枝,成為了內政體系的第一人。

他就曾極力向鐘泱進言,讓他注意握緊軍隊,以免大權旁落。王立文和李少杰他們固然還是忠誠的,但再這個亂世之中,父子尚且可以相殘,這種脆弱的感情又能維系多久呢?

對此,鐘泱也只是一笑了之,混不在意。依舊是把部隊的整訓和編練,交到了王立文他們手上,只不過再軍隊的內部,也開始成立了一個獨立的督察隊,相當于政委的工作性質。

「宗仁,我且問你,袁世凱是雄主否?」

再說完了剛才那一番話之後,鐘泱依舊沒有直接回答李宗仁的問題,反而是凝聲問起了另一個問題。

只見李宗仁眉頭緊鎖,想來是思索了一番,這才沉聲而應︰「袁總統昔日迫退奴酋,締造民國,自然算是雄主。如果不是晚年稱帝,加之倒行逆施,卻也絕不會落得慘淡收場。」

對于李宗仁的回答,鐘泱不置可否,畢竟這個評價還算中肯。他面帶肅然,又問了起來︰「那孫逸仙呢,他是雄主否?」

「數十年來未嘗一勝,但其志氣猶存,且越挫越勇,越敗越強,當是雄主無疑。」鐘泱所說的這兩人,都是民國之後政壇的佼佼者。姑且不論是非對錯,單以成就和心志而言,袁孫二人都是當今的諸豪魁首。

「天下原本就是天下人的天下,所謂雄主,也只不過是聚集民力,使之上下一心,以其偉才而掠奪天下。然如今之中國,卻已經不是中國人之中國,無論是南北,無不背依列強,內爭諸省,誰人能例外?」

李宗仁的心思,未必就沒有野心,但在現在這個階段,他也還是個明白人,指導要選個可靠的首領。鐘泱的實力使足夠的,但看這些武器裝備,就知國內無人可比。先不論槍炮以及彈藥供給,單單是眼前的這些坦克和裝甲車,就絕對不是還在玩人海戰術的各地軍閥可以抗衡的。

他是一個有眼光的軍人,當然知道這種機械化部隊的出現意味著什麼。原本的戰壕和機槍防御陣地體系,在這樣的攻勢面前簡直不堪一擊。

手里只要握著一個坦克營,李宗仁就敢揚言突破一個師重兵把守的當面陣地。人數和士氣的差距,已經被精良的裝備填平,甚至遠遠超出,雙方的壕溝不斷拉大。

真正讓他擔心的,是鐘泱的志向。如果甘于當一個隱藏在暗地里的商人,這樣的人物失之陰柔,根本不值得他投效,至少李宗仁的心里,是這麼想的。

望著窗外的海景,鐘泱此刻的心情有些悠揚︰「你們的心思,我全都知道,如果是在冷兵器時代,甚至是此前的民國初年,你們的這些想法都是正道,是坦途,我也當然沒有二話。可是你們睜開眼楮看看,這個世道已經變了。」

冷兵器時代,生產力極端不發達,二十個人也未必能供養一個職業化的軍人,更何況還有新式武器的開發,社會體系本身帶來的巨大運作損耗。更因此而造成的文盲率高啟,都是一種對集權主義的依賴。

這就是組織體系需要一個強勢並且有才能的主君之緣故,但進入工業時代之後,這種體制就在事實上被逐漸打破了。政治本身的統合力量,開始被商業金融和民族主義思潮所侵蝕,甚至是取代。

明末、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無不如此。這是商業化進程和科技本身的進步所帶來的力量,人力難以抗拒。除了明朝本身比較倒霉,出了個傻蛋崇禎皇帝之外,其他國家都完成了商業化的改革。

工業**,本身就是商業化體系所催生出來的巨獸。無他,技術帶來潤耳。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事情,一個如此明了的價值取向,就決定了未來數百年的文明氣運。

這是一個工商業稱雄的時代,自由商業主義或許本身帶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是難以清除的毒瘤。但就其發展模式而言,無疑是符合時代趨勢的。

正因為這個緣故,原本的歷史上,依靠商業起家和依托生產力的民族國家,全都飛黃騰達,立于世界之巔。英國、法國、德國、以及後世的美國,哪個不是如此?工業生產力和自由的經濟模式,才是他們的根本,才是別人難以撼動的正。

反觀依托政治**的組織和國度,大多短壽,而且後繼無力。蘇俄、中國、朝鮮、北非諸國、南美諸國,統統都是強人政治導致了整個國家畸形發展。

正因為看透了這些,鐘泱才志不在此。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