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一百四十章 持槍證(三更)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依托著南沙地區的二十幾萬人口,根本組建不出多大規模的軍隊,所以和莫榮新這樣的過氣老帥合作就成了一個不錯的主意。(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正因為得到過,也失去過,所以像莫榮新這樣的人才更不容易放下對權勢和富貴的向往。只要有人給其一丁點的機會,他就肯定會緊抓著不放。正值壯年的人不好駕馭,因為野心太大,但像莫榮新這樣的年齡,卻是剛好合適。

南沙軍校的主力士兵,僅僅在當地征召的話數量肯定是不足的,畢竟不能抽調過多的丁壯以防影響到日常生產。而貧窮落後,失業率極高的廣西,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征兵對象。可問題在于天宇集團在那里沒有足夠的名望,顯然是難以大量征召士兵的。

即使是李宗仁,威望也還是不夠,他的資歷太淺了,能聚集兩萬人,就已經是極限。莫榮新卻不同,他馳騁兩廣長達半個世紀,無論是威名還是奢望,都是上上之選。

相比于陸榮廷,他也更好控制一些,所以鐘泱才會看重莫榮新的身份地位。憑借著這個人,就能輕易的在廣西拉起一支隊伍,桂軍的身體素質和精神面貌還是值得肯定的。只要拉到南沙的民兵訓練中心去初步培訓一番,就能擔當一般的作戰任務了。

至于後續正規化建軍的方略,完全可以在南沙軍校成立之後在正式進行。民兵訓練中心的軍事教學,其實已經可以滿足第一階段的需要了。雖然還無法培養出一支帶有狂熱信念的鐵軍,但是把這群嬌兵悍將治理成能夠基本服從命令的正規軍,卻是沒有大問題。

憑借著先進裝備的威力,信念上的差距可以有效彌補,而且在真正的現代化戰爭之中,信念本身的意義已經越來越薄弱了。工業產能和軍事科技,才是戰爭勝負的天平上最沉重的砝碼。

帶著滿意的答復,周飛火離開了莫榮新居住的鄉村別墅,火速的乘坐火車趕回廣州,他要向集團內部匯報這件事情的結果。

而正處于冬末的廣州,寒冷的氣候仍在肆虐,雖然沒有像北方那樣漂泊著大雪,但也是霜凍連連。不過南沙、順德、番禺這三個地區的農民,他們的神色卻不像往年那樣困苦和麻木。

因為今年有了農信社這個組織,許多農民都加入了這個熱心與農事的機構,滿懷著希望和熱淚。而程德生卻也沒讓他們失望,在農信社的積極幫助下,早期加入的農民全都獲得了喜人的豐收,並且也在農信社的幫助下把自己辛勤勞作所產出的農產品賣了一個好價錢。

至于那些參加得比較晚的人,也獲得了過冬所需的物資,當然不是免費的。不過農信社對于這種緊急借貸一律免息的做法,得到了貧苦農民的稱頌。而原本憤憤不平的地主階級,因為在強大的武力也不得不選擇了妥協。

其實在這個時代,哪里有那麼多胡作非為的地主階級?除了不停的並購土地,真正為禍一方的地主是很少見的。災年荒年也多由出錢出糧賑災的善舉,甚至過年過節還會大宴鄰里鄉親。

真正在逼迫農民的,反倒是政治背景濃厚的勢力,比如說軍閥或者當地的政府部門。地主也不是傻子,他們的地產在那里,世代都要住在鄉里,得罪鄉親父老能有什麼好處?難道就不怕村里人勾結山賊來作亂?

像是後世小說中所提到的那些行事不堪的惡人,反而只是地主之中的少量豬頭。把周圍的人都得罪個遍,看起來倒像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

真正的地主鄉紳,在村里和鄉里都是享有極高威望的,甚至有些村子就是一個龐大的宗族。整自己村里的人,簡直就是自尋死路。在農業社會體系里,宗族的力量還是很大的,村與村之間有了矛盾,也基本上依靠各村自己的武力來解決問題。

巡捕房只對市區的治安負責,要是在村里發生了什麼刑事案件,一般都是懶得管的,就算想管也管不來。有腦子的地主,一般都會選擇拉攏好自己的同村族人,過年過節發些豬肉什麼的。有的富商歸鄉之後甚至會修前鋪路,這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文化習俗。

至于四處去得罪人的,一般都是鄉村里面的地痞或者是外面來的土匪,有錢人家很少做這種事情。被人從背後指摘沒有教養,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足夠讓同層次的圈子對其進行排斥。

對于子女的教育,有錢的地主也是很重視的,整天欺負人能給家族帶來什麼利益?別以為地主是坐著等吃飯就能富裕起來的。他們也都要誠誠懇懇地付出努力,才能得來不錯的富裕生活。

農信社也並不排斥地主階級,畢竟對方手上握著許多土地資源。比起財力人力都很虛弱的貧農階層,他們無疑更適合采取先進的生產方式。而著對農信社不但不是負擔,甚至是創收的主要來源。

各種農用器械的銷售,肥料飼料的供應,技術指導所獲得的收入,全都是農信社必須抓住的利潤來源。

寒風蕭瑟的田間地頭,幾個皮膚肉黑的農家壯漢還在翻耕著土地。冬天把土地犁好,可以把泥土中的蟲卵翻出來,讓寒冷的氣溫殺死它們。這好似一種十分有效地殺蟲措施。而讓人側目的卻是農人手中正在操縱的機器。

一部手扶拖拉機,嘈雜的柴油發動機,旋轉的軸心帶動了齒輪的運作,沒一會兒,就犁好了一畝地。比起牛耕和人力耕種,效率都要好上太多了。

「喂,老丘,怎麼你也在啊?」

因為寒冷的天氣,李堅三不得不把手放在了上衣的口袋里。如今的他,已經不是剛剛擔任農信社主要領導層那時的模樣了。顯得更自信而沉穩,開朗的笑意非但沒讓人覺得輕浮,反而是透露出一種忠厚寬和的氣息。

被喚作老丘的年輕人,是一個大戶人家的長子,將來必定結成家族的里大片的田產。這個時候,他正在努力的學習著農事,以便于將來能夠更好的管理這片產業。

「我說堅三,這新種子可不可以給我多一些啊,今年的稻米收獲可是長了三成啊。」勾著李堅三的肩膀,丘英鴻臉上滿是歡喜,兩人因為年紀相近,受教育程度相當,所以財成為了要好的朋友。

丘家是番禺地區的一戶大地主,也是最早一批和農信社建立合作關系的人家。如今更是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在那些還處于遲疑狀態的家族面前很是漲了一把臉。

原本因為吳家的滅門而導致雙方些冷漠的關系,全都在這一次秋末大豐收事件下化解了。在實際的利益面前,許多原本搖擺不定的宗族和世家,全都慢慢地改變了態度,逐漸向天宇集團靠攏。

「行,你們丘家可是最高級的會員之一嘛,不照顧你還能照顧誰啊?」爽朗的笑聲子李堅三口中吐出,他今天來的主要目的,也是想安排下階段的主要任務。

而為了穩固這個體系,古文會也出台了新政策。通過選種培育精心挑選而得到優良種子,會優先提供給最先靠攏過來的那一批人。農信社的會員制也開始正式實施了,按照加入的時間順序和為組織所做的貢獻,實行分級登記。

因為優良品種的種子和牲畜,數量有限,只能按照比例來進行分配。而且不同等級的農戶,在天宇集團那里購買物品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這種會員制,可不是用錢就能買到的,必須按照農信社訂立的標準一步一步來。

雖然得到了對方的同意,但顯然丘英鴻並不滿意,而是接著說道「我知道我家肯定有份,我是說能不能多給些,畢竟是高產的稻種啊,看得我心癢癢。」話語間帶著討好的意味,面對著同樣年輕的李堅三,丘英鴻明顯過于浮躁了。

「你就淨想著好事,種子可都是全都分配完了,我去哪里給你弄?要是從別人那里扣,我肯定要惹得一身麻煩。」李堅三沒好氣的拒絕著,畢竟農信社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

「我這不是說說而已嘛,別生氣啊。」丘英鴻也不是不明白事理,但貪心卻總是難免的。

其實不單只是他,其他的地主也都找過程德生和李堅三,想要靠著關系或者賄賂多拿到一些優良的農作物種子,提高自己的產量,以期獲得更高的利潤。

雖然丘英鴻臉上還是笑容不斷,但李堅三也看出了他神色中的勉強和落寞。不由的勸慰道︰「我也知道,你爹肯定沒少督促你,想讓你來我這里找多點好處。其實公司已經對你們這一批人很關照了,你看看順德地區的吳大戶,他成天往總部那里送禮,照樣拿不到1號的種子。」

農信社每一期都推出好幾種型號不一的農產品種子,其中1號是最優秀的類型。數字越往後,各種屬性就越差,這也是鐘泱的意思。反正優良的種子產量有限,那就干脆優先供應最可靠的人。

「唉,我這不也是沒辦法嗎。父親母親催促得緊,我也總要跑過來做做樣子。」對著好友,丘英鴻也只能無奈的苦笑。

「別垂頭喪氣啦,我來這里,主要是告訴你一個新的消息。」

「什麼消息?」

「農信社將以優惠的價格代銷各類步槍,甚至還能幫你辦下持槍證」

「持槍證」

這個消息可是把丘英鴻給嚇住了,雖然南方的軍火市場很泛濫,但大多數的槍支都是劣質產品。而李堅三要代銷,那要賣的也肯定是天宇集團出品的優質步槍。

那些可是粵軍在用的制式步槍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