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農業信用貸款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第一百一十五章農業信用貸款

第一百一十五章農業信用貸款

如果高空中俯瞰,你就會發現廣東所處的位置十分微妙。廣東省位于大陸最南部,陸域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與廣西接壤,南臨南海,西南端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

在季節氣候的劃分上,這里屬于東亞季風區,從北向南分別為中ya熱帶、南ya熱帶和熱帶氣候,是我國光、熱、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年平均氣溫大約為22.3℃,年平均日照數在1750小時左右。

這里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1300至1600毫米之間,充沛的雨量使廣東大地全年草木蔥蘢,生機盎然。廣東素有「水果之鄉」的美稱,盛產熱帶以及ya熱帶水果,有400多個品種,除柑橘橙、香蕉、菠蘿、荔枝被譽為「嶺南佳果」外,還盛產具地方風味的水果如龍眼、芒果、楊桃、柿子、柚子等。

不僅如此,在這里的農業糧食生產也是一大支柱,不單只可以滿足自身的需要,還能有著不少的富余。

但與此相反的,卻是農民階層所處的困境。即使是善于治理地方的陳炯明,在這方面也沒有太大的建樹,在本質上,他還是受困于過去時代的觀念,不能放開手腳的進行農業化生產改革。他唯一能夠給予農民的幫助,就是盡量降低了農業稅的征收比例。

而在這一點上,鐘泱卻比他們有著更深層次的看法和規劃。沒有糧食的國家,是不自由的,因為生存的權力尚且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農業的發展,雖然未必能夠帶來巨大的收入,但絕對是一個組織生存發展的根基,是必須要大力扶植和支持的。

不解決農民的生存問題,不解決農業的發展困境,去搞什麼都是緣木求魚。歷史上的黨就是這樣,北伐來北伐去,到頭來還不是四億農民起來造反?至于赤黨,也是一樣,因為農業發展的主義瞎指揮,死的人也不比抗戰少多少。

這一個關鍵之處,鐘泱又豈能忽視。華民銀行的主要業務,除了發行有準備金的貨幣之外,還包括著對農業發展進行補貼和資助這一個業務。

天興集團旗下,有著三家手扶拖拉機廠,四家飼料生產廠以及五家農用化肥生產公司。但是生意卻並不好,除了古文會自己經營的一些中型農莊,以及塘尾鎮的農業居民之外,其他地區的農民並沒有前來采購這些農用產品。

主要原因還在于意識觀念,長久以來的傳統農業使得農民並不願意相信這些新的事務。也沒有財力來購買這些產品。抱著能省則省的消費理念而生活著,他們沒體驗過化肥和飼料帶來的好處,自然不會選擇花這樣的「冤枉錢」。

目前的新式農業生產,推廣進度緩慢的另外一個原因,還是在于農民手里沒有錢,買不起這些產品。尤其是手扶拖拉機,這家伙不但精貴,壞了找不到人修,而且還吃油。至少農民覺得還是吃草的水厲害較劃算。

面對著這些難題,鐘泱也是憂心忡忡,農業問題不能夠妥善解決,始終是一大隱患。而目前古文會和天興集團的財力卻難以支撐這一大筆財政支出,畢竟還有著許多近在眼前的困難需要解決。

不過全面進行的確是很有困難,但是作為試點進行實踐和推廣卻還是可以的。1922年的五月中旬,廣州市南沙區塘尾鎮建立起了中國第一個農村信用合作社。在紛紛擾擾的亂局之中,世人並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小小的民間機構。直到幾十年之後,眾人才會過神來,但那時候,農村信用合作社已經成為了一個難以撼動的龐然大物,為中國的現代化農業發展開啟了新的篇章。

這個農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宗旨,是幫助和引導地區農業發展,維護農民的正當權益。主要的工作是統計當地的各項農業數據,然後登記所有的注冊會員,綜合評估他們的能力以及資本。然後是向華民銀行提出專項的農業低息貸款申請,為當地居民的農業生產和產品銷售保駕護航。

甚至還有專門的農學專業技術員來這里提供技術幫助和醫療衛生服。可以說,這各組織並不僅僅是一個民間自主的合作社機構了,而是一張囊括了所在地區所有農民的大網。那些想要通過蠱惑和煽動農民來取得利益的野心家或組織,將完全喪失生存的土壤。

只要農民的經濟狀況好轉,受教育程度的逐步改善,定然可以拜托原本的愚昧和無知狀態。掌握了自己的利益和力量,農民才真正的有著自主選擇的權力。並且因為農業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以及生產力的進步,實現農業人口向工商業人口轉化也不再是一個難題。

所謂的工業化道路,還是在于參與工業生產的人數佔總人口的比例是否具備優勢,不然就算不上是工業強國了。

塘尾鎮是沒什麼問題的了,這個如今已有8萬常住居民的小鎮,早就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聚寶盆。因為最早實施農業化改革,無償使用了許多化肥和飼料,甚至可以有償租用手扶拖拉機等農用機械,農民的生產生活狀況大為改善。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農業化最大的改革阻力,並不在農民身上。地主依舊是鐘泱面前最大的絆腳石,對于農村信用合作社的介入,對方也一直是從中阻撓。早在農信社還未正式成立之時,天興集團對于農民階層的相關補助就引來了他們的非議。

關鍵性的問題焦點還是出在了土地兼並身上。這些地主宗族,最主要的經營理念還是豐年時收購和囤積糧食,災年時放貸,在農民還不起債務的時候,就奪取他們手上的土地。當然,也不是所有地主都如此,但土地兼並的本質並不會改變。

數千年來的農業國慣性,導致了所有人對于土地的病態眷戀。也正是因為如此,農信社的工作才會受到阻撓甚至是破壞。因為如果農民沒有了經濟和生存上的困難,地主就難以繼續兼並土地了,這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李阿東恭恭敬敬地站在客廳里,等待著鐘泱的到來。外面的人或許只知道陳澤和劉進洋的大名,但他卻是知道,眼前的這個人才是這里真正的上位者。

之前就收到了相關方面的報告,所以鐘泱也沒打算客套,而是直接想李阿東問起了事情的關鍵︰「怎麼回事?」

雖然貴為一鎮之治安局長,但李阿東依舊是感到了鐘泱身影中所蘊含著的沉穩和威嚴。听出了鐘泱話語中的怒火,他顯得有些戰戰兢兢︰「農信社羅屋村分部遭到不明人士襲擊,2死5傷,財物損失5萬余元。」

「是誰做的」確認了這件事的真實性,鐘泱的語氣卻是平淡和漠然。

但李阿東卻是明白,這位大人的殺機已經起了,這次不知有多少人頭落地。心思坎坷不安,但他還是勉強提起了精神,說道︰「目前還在調查之中,並沒有足夠的證據、、、、、、」

「我不是問你要證據,我只問是誰做的?」揮了揮手,不耐煩地打斷了李阿東的解釋。

對于體系內部的人,鐘泱向來是提倡法治和規矩的。你可以不滿意,你可以抗議,你可以當面反對。但訴諸武力,就是自絕于體系之外,那可就沒有道理可講了。對方這樣的行為,就是在想整個體系宣戰

農業化改革,原本就是為了促進農業的發展和進步,改善農業人口的經濟狀況。鐘泱並不拒絕地主參與這個計劃。畢竟地主的手上也握有著大量的土地,開展現代化莊園制農業生產也是很有優勢的。

所以他並沒有對那些持不同意見的地主動用暴力手段,畢竟那是不尊重法治的表現。這些地主,本質上也是體系內的一部分,只要不違反規矩,鐘泱也樂得和他們一起尋找共同的利益。

但是羅屋村的行動明顯是打整個體系的臉,他們似乎還不知道招惹的是一個怎樣的組織。對于這樣的人,鐘泱歷來不吝嗇殺伐。體系初立,自然有人不滿、不屑、不合,想要建立足夠的威信,光靠給予利益是不夠的。必要的時候,穩定的局面需要鮮血來澆灌,就讓這些螳臂當車的家伙,成為肥料。

「我們懷疑是當地的書香門第,吳錫正一家。」額頭冒著冷汗,李阿東還是說出了這件事,在鐘泱面前,他可不敢有所隱瞞。

「這就夠了,你先下去,對于你的工作,我還是很滿意的。」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鐘泱也勸慰了李阿東一番,畢竟是早期就跟著自己的老人了,不能太過苛刻對待。

待李阿東躬身離去之後,鐘泱也轉過頭去,對著祖捷吩咐道︰「撫恤的事情,按照組織的定好的標準,讓月軍去慰問一下受害者家屬。還有,這件事交給周華,讓他看著辦」

「是的會長,我明白了。」作為鐘泱貼身的管家,祖捷自然明白這里面的意思。

剩下的事情,就是周華處理的範圍了,這點自不必多說,鐘泱嘴角帶著冷笑,靜靜地坐在沙發上,等待看一場好戲。

??????

「大人,這是天海閣傳來的命令。」一個還帶著稚氣的年輕人,卻恭敬地把一份用朱漆密封好的文件交到了周華的手中。天海閣,其實也就是鐘泱現在所住別墅的名字。

在簽好了回執單之後,周華面無表情的接過了文件袋,整個地宮已經成為了古文會的秘密情報核心,里面的運作從一開始就走著最正規的道路。

看完了文件所寫的內容,周華嘴角含笑,卻讓面前的年輕人感到了異常的詭異和陰冷。

「你回復一聲,就說我知道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是暗藏著無窮的殺機。周華已經領會了鐘泱的意思,對于那些不想加入體系內的人,無需憐憫。農信社的威名,需要鮮血的祭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