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九十八章 工業基礎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品書網.vodtw領著劉進洋,鐘泱把他帶到了位于總部大核心區域的科技研室。寬敞明亮的內部,和外面低沉壓抑的灰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劉進洋心頭頓時一陣輕松。溫度也是經過調解的,控制在了人體感到最舒適的那個幅度。

穿過了長長的車間走道,無論之前來過多少次,劉進洋依舊對眼前的一切感到了驚奇。作為這個時空土生土長的一個普通人,他到現在也依然無法理解眼前的這一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雖然也有著野心,也會因為而貪婪,但劉進洋從來都不愚蠢,更不是為了利益可以舍棄一切的人。追隨著鐘泱的腳步,固然是為了利益,但也是因為對方的理念吸引了他。在這個群豪激蕩的歲月之中,無數的國仇家恨扭結在一起,凡有知識的人,鮮有不關心時勢的。陳澤是這樣,劉進洋也是這樣,在他們的心目中,有著比利益更為重要的東西。也許有友情,但更多的卻是一種文化的理念。

如果不是因為局勢維艱,又有誰願意看著自己的國家日漸衰落,任人欺凌呢?更多的是無奈和落寞,有志氣的人總是不少,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和實力。劉進洋明白人貴自知的道理,所以才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和鐘泱一起尋找前進的方向,而不是耍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

隨著一陣金屬摩擦的生意,科技研室的大門打開了,鐘泱和劉進洋一起走了進去。科技研室的內部用的是無影燈照明系統,溫和的亮白色鋪滿了整個研室的內部。過1o名穿著白大褂的「學士」正在里面忙碌的工作著。

只見研室的中央看台上擺放著一輛嶄新的汽車,整部車子沒有外殼,只是在一個底盤上用各種零件進行了組裝的黑家伙,連駕駛座都是胡亂設計的。車子就這麼被放置在研室中央的圓形轉盤上,從四周伸出的機械臂正在檢測車子的各項性能數據。

「你什麼時候弄出了這個的?」看著前面一堆各種零件組裝起來的黑家伙,劉進洋再一次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汽車工業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劉進洋早就從鐘泱那里了解到了,如今看到自己也有自主生產汽車的能力,無疑讓他感到了振奮。

「去年11月份就弄出來了,但是那時候只是仿制德國人的柴油動機,而且性能也不咋樣,就沒有向你們說明情況。」見劉進洋一臉興奮的樣子,鐘泱是理解的,接著又介紹起了一些關于之一款柴油引擎︰「由于我們采用了比歐洲人更好的材料,故而動機的輸出功率比他們的高出35%,耗油量卻下降了4o%,同時體積更小,重量也更輕。」見劉進洋還陶醉在這款連外殼都還沒裝上去的車子,鐘泱挪揄地笑了笑︰「變器和差器的研究都已經完成,外邊有一個汽車的半成品,進洋你要不要過去看看。」

「要!當然要去!」得知了可以駕駛樣車的許可,劉進洋頓時兩眼放光。

很快兩人就來到了總部大的外面,而一輛本成品的樣車早就停放在了那里等候差遣。

雖然說是半成品,其實也就是個底盤架子上裝上了動機等一些必要組件,現在連外殼都沒有的一個果奔車。

坐在簡陋的磕人的駕駛座上,劉進洋笑著問道︰「開動過嗎?」

「開動過,關鍵機構都已經安裝好了,就差個外殼。不過由于要保密,沒有出過亞空間。如果你真的想開,可以在這里進行。」

「尾氣有點大,聲音有點吵,不過基本上已經達到買來的那幾輛奔馳車的水平了。」劉進洋在心中暗自給出了對動機的評價。

小心地掛上檔,左腳慢慢地松開離合,右腳微微地加了些油。有著開車經驗的劉進洋憑著感覺大概清楚了動機的功率和離合器的松緊,第一次的起步就沒有死火,當熟悉完一檔的度後劉進洋又迫不及待地掛進了二檔,當掛到三檔時總算有點平日里開車時的感覺了。

憑著「學士」本身自帶的測裝置,鐘泱得知現在的時基本已經達到了每小時4o公里。不過劉進洋也抱怨車子的避震系統差了點,車子抖動的讓自己感覺在按摩椅上。

繞著亞空間工廠區內部的空地轉了十來圈,劉進洋總算過了一把自己開車的癮頭,當車子停下時,他整個人看起來比之前精神多了。只見他眼神之中洋溢著歡喜和興奮︰「這車子能拉多重的東西?」

鐘泱︰「初步算過,極限是2.5噸的載重量。」

劉進洋︰「兩噸半!不錯不錯,差不多是中型卡車的水平了。從國外買又貴有麻煩,如果我們自己能生產那是最好不過了,不單只是我的商會需要,整個廣州城里的商團商會全都需要有一定運輸能力的汽車。什麼時候能投產?我都等不及了!」

平時購買外國的卡車,貴不去說,質量還奇差,壞了之後還要花高價去找外國技師修。這導致了運送成本太過高昂,許多小型商團寧願用馬車進行運送也不願意受外國人的盤剝。而得知了鐘泱有著這種汽車的生產技術,劉進洋便仿佛看見了無數的銀元在面前朝著他們招手。「暫時來說,我們在技術上倒不是落後太多,最欠缺的其實是產能。這東西現在可沒辦法量產,現在光是紡紗機、織布機這些機械產品都已經讓我們的生產力達到了飽和,而且這汽車不像生產自行車、織布機這些機械這麼簡單,光它的零件都有上萬個。」鐘泱適時地給劉進洋澆了盆冷水。

「建立生產線啊!需要什麼零件生產線我們就建什麼生產線,我就不信搞不起汽車工業。」作為一個有眼光的商人,劉進洋自然知道在汽車行業上進行投資絕對是一個大賺特賺的好買賣。

「哪有你想得這麼簡單,汽車生產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條,需要成千上萬的合格技術工人,光是合格零件的大規模生產就是一大技術難題。再說了,汽車生產出來了,開車的司機怎麼辦?這種時期急不來的,從工人培養到輔助下游產業的興起,我們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不過如果只是那除少數的成品作為司機的訓練用車卻是完全沒問題的。」

所謂的工業基礎,是包含了產業工人的技術水平、工人的數量、產品的研能力、工業化生產的加工精度等方面的內容,完全不是單靠生產線的鋪設就能夠完成的。現在的鐘泱就是空有產品技術,而沒有相應的產業鏈條來進行大規模生產。想要真正在一個地區建立起真正行之有效的工業化體系,至少需要數十年的積澱,即使是有著智能工廠這樣的金手指,鐘泱對于這個問題也是無可奈何的。汽車產業和其他不同,必然會引來列強的窺視。為了佔有中國廣袤土地里所貯藏的豐富資源,西方列強在我們國家安排了可謂是密不透風的情報系統。在南方,尤其是和香港毗鄰的廣州等地,想要瞞過英國中情局的眼線搞一些影響力比較重大的事情,那簡直是不可能的。

別看天宇科技公司在這里大搞輕型工業的基礎建設,行業領域橫跨日用品和機械制造,但那些都是列強玩剩下的。只要你涉及的不是大口徑火炮、汽車、能源、軍艦等國家命脈產業,英國政府最多也就是斜著眼楮睇你一眼。

即使是陳澤和陳炯明合辦廣州石井兵工廠,也只不過是贏來了泰晤士報一番不痛不癢的關注,和治療不孕不育的廣告放在同一個角落。那點步槍和型號老舊的的水冷式重機槍生產線,對列強而言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至少比起江南制造局差得遠了。

帶著一點點遺憾,劉進洋不得不和鐘泱一起走進了能量通道,回到了現實世界的海邊別墅。明知道自己手上有著不錯的技術,卻因為來自外部的限制而無法進行大規模生產,這種矛盾感讓他感到了糾結。

鐘泱倒是表現得很淡然,他有的是時間等待,工業基礎的培養不能也不必急于一時。最主要的還是擔心孫逸仙的北伐戰略準備要開始了,到時候廣州城估計又是一片腥風血雨。不過鐘泱對此倒是不覺得有什麼,只要對方不來觸動自己的利益,愛怎麼鬧就怎麼鬧。

雖然過程很不愉快,但是能讓這里的民眾徹底的對某些自吹自擂的人死心,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總比以後流更多的血要好。

翌日的上午九點,陳澤便一個人急匆匆地趕了過來。當他看見劉進洋也在的時候,臉上流露出了自然而然的驚喜︰「咦!進洋你也在啊?」兩人選擇的道路方向不同,但卻絲毫沒有對彼此之間的感情造成了什麼影響,依舊是關系親密的伙伴。

「怎麼啦?看你滿頭大汗的。」在朋友面前,鐘泱也難得露出了一絲笑意。

「還能有什麼事?陳覺民和陳炯光之前來找過我,說是想要和我們一起投資辦火水廠,我不是找你訂了一批機器嘛。昨晚上對方的親信又來催促了這不沒辦法,只好就趕過來看看情況了。」現在的陳澤,在生意上可謂是威風八面,在這廣州市里,那個人不想著削減了腦袋來找他合作?「知道你心急,不過之前我忙著處理汽車研究的事情,火水生產線的細節情況也沒來得及處理。不過既然你來了,那我們就一起去看看。」說完,便揚手打開了藍色的能量通道,領著二人進入到了亞空間里面。

火水生產線的制造地點是位于廠區西側的機械制造中心,是一個從上空看起來有點像是粗大的扳手一樣的建築,長長的生產車間里,近百名「普工」正在「學士」的指引下進行著火水生產線建設。

「火水」其實就是煤油,而在這個時期,煤油的主要用途是照明和洗滌劑。煤油被用做煤油燈的燃料以及被用做清潔劑。在煤油燈中它穩定地燃燒,但是散油膩的黑煙。用作洗滌劑它可以去除金屬表面附著非常強烈的油膩和污物。

自從1986年滿清政府次進口了5ooo加侖作為試用。隨後不久,外國煤油公司先後在杭開設煤油公司、煤棧、洋油行等,煤油進口驟增,全年達到1731473加侖,值銀238798關平兩。

到了現在,更是因為關乎民生,煤油已經成為了和食鹽一樣的民生必需品。這其中的利益,簡直讓人瘋狂。原本听說了天宇科技的能力,陳覺民在來到廣州不久之後便親自找上門來洽談合作事宜。後來陳澤也征求了鐘泱的同意,打算進軍煤油的生產和銷售。先是隨著鐘泱參觀了一下汽車的樣板,陳澤才帶著振奮的心情去看了一下煤油生產線的落實問題。因為工作上的關系,對技術上的事情陳澤現在也是專業了不少,所以他才疑惑道︰「鐘泱啊,生產線不是已經建好了嗎?為什麼還不拿出去呢?我正急著交貨呢。」

在眾人面前,一條完整的沒有生產線正在「普工」的調試下進行著生產實驗。看著一罐罐裝好的火水從傳輸履帶上送到了產品出口處,陳澤檢查了一下這批煤油的質量,結果自然是讓他滿意的。

「要改的地方還有很多,自動化的設備全部都要拆除,動力部分也要改成蒸汽動力或者是電氣動力。畢竟我還沒有打算讓標準能量的存在暴露出去,而且在一些智能化的細節處理上也必須消除痕跡,不能有讓別人無法理解的技術流傳出去。」

和體系內的核心成員共享秘密倒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如果連體系外的人也知道了的話,那肯定是要出問題的,鐘泱也不願意冒這樣的險,以免引起列強的關注。「這些事情不能交給「學士」或者「普工」來完成嗎?」在陳澤的認知里,機械僕役I型和機械僕役II型幾乎是無所不能的。

對于這樣的問題,鐘泱也只能報以苦笑︰「虛擬只能始終是虛擬智能,在執行過程中難以避免僵化和呆板的情況。所以基本上所有的細節方略都要由我來敲定,不然生產線的改裝就會出大問題的。」

劉進洋對現在的情況不無擔憂︰「這麼大一間工廠,你怎麼忙得過來?不能找人來幫忙嗎?」

「信得過的人都不是沒有,只不過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所以我打算等過一段日子再說,從下個月畢業的一批學生中招募一些家世清白的人,人選已經選定好了。只要通過考驗就沒問題了。而且我也不打算讓進來的研究人員知道太多,只要在一定程度上封鎖消息和控制輿論,有家室的人一般不會犯傻。」

雖然很無奈,但是鐘泱也不得不面對這個事實。智能工廠的擴建不單只帶來了巨大的力量,也使得整個體系愈來愈復雜了,鐘泱不可能單靠他自己就支撐起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必須拉人入伙!

[]

品書網.vodtw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