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八十三章 廣州新政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洪勝堂的主要收入來源在于妓院和鴉片,所以這次廣州市掃黃大黑行動中損失最為巨大的就屬洪勝堂了。正所謂狗急了也要跳牆,不過最為可惜的是,他們選錯了對手。在洪勝堂的那些大佬們看來,像塘尾鎮這樣的肥魚,正好拿來彌補他們最近因為禁煙和掃黃所造成的損失。只不過,他們還不知道這樣的試探性行動,到底招惹到了一個怎樣的對手。鐘泱可是很清楚的明白,這些所謂的江湖人士欺軟怕硬的本性。對待他們,絕不能有任何的妥協和姑息,必須以雷霆的手段去震懾。已經打定了采用強硬手段解決問題的鐘泱,把負責情報工作的周華找來︰「周華,把抓起來的那一幫洪勝堂的犯人全都安排好一份適當的工作,我不想再看見他們了。還有,關于洪勝堂的調查報告做一份出來備案,不用交給我。兩個星期內,我不希望報告里出現的那些人物還活在這個世界上,你明白了嗎?」鐘泱的意思,周華自然是明白的。那群可憐的小混混,余生將要在某個不知明的礦井里度過了,永不見天日。但是要對洪勝堂下手,以周華現在手上的實力卻還遠遠不夠。所以他不得不向鐘泱求助︰「一個星期的時間太短,而且我手上的力量也不足以完成這個任務,可以調動陸戰隊嗎?」周華口中的陸戰隊,就是純粹由泛用型陸戰士兵所組成的作戰小隊。雖然除了陳澤、劉進洋以及伊忠明,其余人並不知道智能工廠的存在。但是卻也了解一些信息,比如說陸戰士兵的存在,他們不知道什麼事機械構裝體,但是他們明白陸戰士兵的強大戰斗能力。明白情報部門的難處,鐘泱也只好同意了周華的請求︰「需要多少名陸戰士兵以及具體的武器裝備需求,到時候做一份報告給我。」得到了想要的答復,周華也感到了欣喜︰「是的,我知道了。」說完,便躬身而退,離開了辦公室。情報部門草創,僅僅是負責情報的收集和分析就已經不容易了。何況這次這麼大規模的刺殺活動,自然必須要向鐘泱那里得到足夠的武力使用權限。這一切在常人眼里看來或許很殘忍很不符合法律,可是無論是鐘泱還是周華,他們都不是警察或者法官,他們沒有必要給那些人定罪。只要鐘泱覺得有必要消滅他們,就足夠了。擋在前面的絆腳石,總要有被碾壓得粉碎的覺悟。收到了鐘泱的命令,周華也去做著必要的準備工作,至少查清楚整個洪勝堂的基本狀況是必須。就在鐘泱努力排除障礙增強自身實力的同時,廣州市的新政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著。新文化運動在北方歷時數年,轟轟烈烈,但許多人還是搞不懂,所謂「德先生」、「賽先生」,與每天為口奔馳的升斗小民,究竟有何相干。但在南方,陳炯明卻把他的理想,一點一滴地付諸實踐。他用事實證明了,新文化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對這個混濁的社會,它是一種功效神奇的清潔劑。陳炯明是唯一一個用「新文化」來改造社會的人,而不是停留在打打筆墨官司,更令人振奮的是,他的改造,在短期內大見成效。他在廣東禁煙、禁賭,作為建設「模範省」的第一炮,打得非常漂亮,人們對政府的視听,煥然一新。陳炯明在全省92個縣中推行自治,他對報紙描繪他的自治計劃︰中國各村自古實行共和制,各村莫不以自治為宗旨。今中國之自治,應先自村莊上施行,依次發展,及于全縣全省與全國。這一刻廣東已在村上實行分區。自治村中,警察與稅收由人民自辦,將來各縣縣長與省議員亦歸人民自舉,再由議員共舉省長。他省能仿行之,則可達到聯省自治之目的。陳炯明開始一步一步推進他的計劃,首先設立「經濟調查局」,發展地方實業;各縣都設立了林業事務所,並在廣州設立生絲檢查所及蠶種制造所,以改良絲料出產;又將省政府的實業科改為實業廳,賦予更大的權責,以推動實業。不到一年,廣州市絲廠增至五十余家,港商投資開設農場及罐頭廠;南洋歸僑也在洽談集資開發黃埔港;港、粵、滬商人籌辦資本一千萬元的股票交易所;成立廣東全省總商會。繼廣州成立市政廳之後,海口、高州、北海、江門、惠陽、汕尾等地的市政廳(局)也紛紛著手籌備,相繼成立。各地拆城牆、修道路、築公園,開展市政建設,干得熱火朝天。經濟建設初見成效,文化建設也同步發展。廣州著手籌辦市政紀念圖書館、第一公園,興辦公共兒童游戲場、公共體育場、美術學校等;舉行美術展覽、體育運動會;安裝馬路電燈;在梅花村、竹絲崗建築新式住宅區,成為廣州的模範新區;飯館、旅店、戲院等公共場所,都要嚴格執行政府頒布的衛生規則;設立新式屠場,由衛生局監督檢查肉類衛生;雇用了上千名清道夫,每天打掃街道,疏通溝渠,改造排水系統;舉辦衛生知識展覽,印制宣傳衛生的小冊子,挨家派發。全國教育會在廣州召開第七屆聯合會,江蘇省代表黃炎培,事後撰寫了一本題為《一歲之廣州市》的小冊子,盛贊在新文化之下的廣州新景象。他歸納出廣州在五個方面的變化︰一、尊人道。如嚴禁警察無故鞭打人力車夫。二、言論自由。廣州市日報有33家之多,雖有指斥當局,甚至傾向北洋政府的,也從未加以干涉。三、整風紀。如嚴禁妓女私入旅館,厲行禁吸鴉片。四、一方面提倡工會,一方面勸戒罷工,同時積極推行工人教育,設立工人補習學校。五、衛生行政方面,特聘專門人才,以科學的方法,銳意改革。如對醫院、化驗室、屠場、市場、浴場,以及藥品、食料、飲料、茶、酒館、牛女乃房、劇場的管理,對妓院的檢查和取締。[5]什麼是移風易俗的新文化?這就是了。陳炯明的種種舉措,在南中國開闢了新文化的一塊實驗田,在舉國上下官僚、軍閥、政客橫行,一團烏煙瘴氣的空氣之中,柳暗花明,生機勃勃,吸引了天下人的目光。如果沒有這塊實驗田,人們也許永遠以為,新文化運動,不過是一班書生的空談。但歷史是公平的,它不會把所有門窗都關死,總會留下一扇窗子,哪怕是一條小縫隙,讓後人可以看到,原來歷史也有另一種可能性。這時的廣東,幾乎是新文化運動的最後一個據點,最後的希望所在了。1921年2月14日,省政府公布陳獨秀主持起草的《全省教育委員會組織法》,實行以合議制的委員會代替舊制的省教育廳。3月8日,教育委員會正式成立。第一任委員長由省長聘請陳獨秀擔任(兼大學預科校長),以後按組織法選舉產生。而對于選擇市會制還是委員制,陳炯明也給出了最終的答復。3月中旬,炯明在覆省議會的函中,引用美國的市政發展為例,指出歷年來實行市會制的結果︰就是使全市事業為無賴政客,社會惡棍所包攬,以致市政日趨,公款濫用,市債積欠,幾絕改良之望,而大城市如紐約已漸趨向采用委員制,亦有城市趨向更進一步的經理制。炯明解釋說︰「誠以市政純為事務性質,非統一事權難得最良之效果。準此以談市會制為過去不良之制,既絕無采用之余地,市經理制事權更專于一人,惟委員制實折衷于兩者之間。是以幾經考慮,始行決定采用。我國自改革以來,無論中央行省,凡選舉事務,均受惡勢力之操縱,選舉機關亦鮮不為勢力派所利用。事實昭著,無可為諱。」至于為什麼市長,局長由省長委任,而只一部份參事員才由民選呢?炯明申述其用意如下︰「誠以市長局長既屬委任,對省長負責,而省長則對市民負責,所以不得不委派一部份之參事員,以代表省長為市行政之監督。其余參事員仍由各界及市民選舉,且每年選舉一次。一則實行職業代表制,一則令全體市民養成選舉習慣,務期五年以後,實行市長民選,不致有紊亂之虞,實為促進民治之深意。」3月下旬,省議會另定《廣州市自治條例》送交省長辦理。炯明認為原定的《暫行條例》只使用于廣州市市行政區域之內,不能與單行法相比,不必由省議會議決,而且該條例「經由本省長頒布外,已經軍政府政務會議議決,令準在案,于法理事實,均不容變更」。從這件事,我們可看到炯明所作決策,因事就事,對派系分別,不存異心。他要實行市委員制,委任孫科(孫中山的兒子)為市長,不惜給予軍政府的孫系在廣東省事權內一個重要的職位,而不肯附從平素支持他的陳系省議會的建議。改造廣州,設立現代化的市政府,刻不容緩,廣州市政行政委員會于2月15日按期成立,開始積極推行新政。參事會的選舉,要等到9月1日才舉行。且不去論到底陳炯明在歷史教材上的名聲有多臭,在治理地方上他是一個能吏。而其他的私人品德也還無問題,素來被人稱道。這才是心系民眾的革命者,真正致力于社會改革的有志之士。鐘泱不喜歡孫中山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大而空。在自己沒有絕對實力的情況下,卻僅僅是想著要北伐,統一全國。先不論這樣的統一到底有沒有意義,事實上革命黨也沒能在事實上統一了整個中國,反而是把國內的主要軍力消耗一空。蔣中正率領黃埔大軍北上征伐,才剛剛完成名義上的統一,日本就發動了全面侵華,而當時的中國幾無可抗之力,這難道僅僅是一個巧合?這樣的統一,除了成就一個人的名聲之外,對國家和民族到底有什麼益處?如果僅僅是憑借著好心就能拯救中國的話,那汪精衛還算是漢奸嗎?為了自己的想法而在事實上損害了國家的整體利益,即為賣國。主動和被動,只在道德上有不同,在結果上卻毫無區別。想要強大一個國家,就必須要腳踏實地的發展生產力和不斷完善整個社會的組織體系。而不是利用民意,濫用民心,僅僅是為了心中的一己之私。自己沒有實力,再高明的計謀也沒有任何意義。鐘泱並不理會孫中山到底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國父」,他僅僅是看不起對方的做法。只知道暗殺和玩弄陰謀,終究上不了台面,非國之棟梁。作為一個領導者,沒有堂堂正正的決心和實力,不斷利用一些宣傳手段欺瞞和愚弄民眾,終究無法長久。革命黨在中國歷史上曇花一現,和孫系的激進主義有著很深切的聯系。不要忘了,無論是蔣中正還是汪精衛,都是出自于孫系。而一個腳踏實地的陳炯明,也被說成了地方主義軍閥。但倘若連一個廣東都治理不好,你又有什麼資格說自己可以治理好整個中國?革命黨治理下的中國經濟發展狀況,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