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五十三章 段氏父子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莫榮新現在就住在東山一棟豪華奢侈的花園式洋房里,而作為粵海商會的會長段亦天,則住在了西關地區以南的一座大屋里。

這個帶有嶺南特色風味的大宅院整體布局高大明亮,廳堂結合,內外裝飾精美絕倫。大屋兩側各有一條青雲巷,取的是平步青雲之意,這種巷又稱冷巷、火巷、水卷等,有通風、防火、排水、采光、曬晾、交通、栽種花木等功能。

雖說夏日炎炎,但段府大屋內卻還是清涼陣陣。這個時代已經有了制冷用的機器設備,但依舊沒有人將它們當作空調來用。而段府內的降溫設備,用的卻是一種名為「涼殿」古老的技藝。

這「涼殿」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環的方式推動扇輪搖轉,將水中涼氣緩緩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機械將水送至屋頂,然後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簾」,使涼氣進入屋子。唐詩人張仲素有《雜曲歌辭•宮中樂》一詩詠︰「江果瑤池實,金盤露井冰。甘泉將避暑,台殿曉光凝……」說的就是這種利用「水循環」建成的「涼殿」。

「涼殿」不但以風輪送冷水涼氣,還在蓄水池和大廳四周擺設各種花卉,使冷風帶香,芬芳滿室,其降溫效果之好猶如進入冬天。隨著科學不斷進步,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對當時納涼有精彩的描述︰「霍都別墅,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不難看出,明代人的消暑又前進了一步,而且巧妙利用地理優勢,也不乏科學道理。想來,古代的「涼屋」、「涼殿」和「霍都別墅」比起如今密不透風的「空調房」來,降溫效果更好、空氣更清新、也更符合環保理念哩!

但很可惜,段府內並沒有鑿著這樣的七口涼井,而僅僅是打了兩口日常生活用水的淺井。

當然啦,這些納涼設備可不是一般人家玩得起的。耗費的資金和人力就不去說了,光是每過一段時間就需要的維護費所需便是一筆大支出。也只有像粵海商會里段亦天這類有錢的大商人才能這麼干,普通的平頭百姓甚至是某些不大不小的軍政府官員都是不可能負擔得起這種花銷的。

段府偏廳里的一張八仙桌前,正坐著兩名男子。年長的那一位體格魁梧,身材臃腫橫闊,粗壯的四肢和寬大的肩膀。臉長得方方正正,闊額高鼻,很有威嚴,閃動著陰寒的眼珠子就掛在鼻梁兩邊靠上,像是一雙毒蛇的眸光。他就是粵海商會的會長段亦天,整個中國那方都是排得上號的大人物。

整個人看起來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威儀和成功人士的魅力,雖然一點也不帥氣,但是他的氣質一見之下絕對會讓人記憶深刻。這個時候,他正端坐在靠南的一張紅木圓凳上,悠閑地品著名貴的毛尖茶。而在他的右手邊,著坐著一位眉清目秀的年輕人,星眸皓齒,俊朗非凡,他就是段亦天的嫡長子段海成。

皮膚白女敕細膩猶如富家的千金小姐,光潔白皙的臉龐,透著圓潤柔和的溫情。那濃密的眉,高挺的鼻,秀美的唇形無一不張揚著高貴與優雅。如此俊秀的白馬王子,配合著顯赫的家世,不知迷倒了西關多少閨中少女和出閣怨婦的芳心。

許多段亦天在商業上的對手們都不無惡意的猜測段海成是不是段亦天的親生兒子,畢竟兩人形象差距實在太大,不符合遺傳學的規律。

「爹,你真的拿出了八百萬銀元去買那些破銅爛鐵?」段海成在一旁氣惱著說道︰「我就不明白了,那些東西哪里值得了那麼多錢?」

段氏父子的關系一直都不太好,倒也不是因為外界關于他們倆血統上的謠言,而是兩父子在性格上的差異太大導致了日常生活中不斷的摩擦和爭執。就像這一次,對于段亦天和陳澤的交易,段海成就是極力反對的。他認為花費那麼多錢去辦個什麼香煙工廠不劃算,還不如拿去做政治投資。這也是這個時代許多商人的心思,開辦工廠的風氣在一戰結束之前倒是熱鬧過三年,但現在在國外勢力的拍幾下越來越不吃香了。

對于兒子敢于頂撞自己,段亦天也沒給好臉色︰「你個不上進的東西,整天就知道花天酒地。除了惹是生非你還懂的什麼?」放下了手里的茶杯,見段海成扭過頭去猶自憤憤不平,段亦天更覺氣惱︰「你看看你,這麼大個人了還不懂得動動腦子,我早就和你說過不要和莫榮新那幫人走得太近。」

「爹,我也想長進啊,可你沒給我機會。商會里的事情踫都不讓我踫一下,除了到處混日子我還能做什麼?」

段海成說的其實也沒錯,段亦天一直不肯讓他接手粵海商會的事情。再加上段亦天整日忙于處理商會的業務,所以也沒時間去教育段海成,這才導致了段海成現在變為了一個廣州城內有名的花花大少。

不過雖說如此,段海成也不是個欺男霸女的二少爺。頂多是花錢大手大腳的,偶爾抽抽大煙逛逛青樓會館什麼的,倒也不算是到處惹是生非。只不過出于年輕氣盛,自然是有些高傲和蠻橫的,憑借著身份和廣州城內大大小小的實力派人物都有結交。

對于父親段亦天的壓制和管束,以段海成高傲的性子哪里會服氣,所以就經常和桂系軍閥他們走得很近,希望做出一些讓父親刮目相看的成績來。但這也是段亦天最為惱怒的事情,對于段海成和莫榮新走得太近這件事段亦天一直很是反感。

那一張國字臉上,肥厚的嘴唇在激烈地抖動著︰「海成,不是我不把生意交給你來打理,而是你實在不像話。每次我叫你多看些書,你就總是推三阻四的,你叫我怎麼對你放心?還有那莫榮新,這里始終是廣東,你跟桂系走得太近,終究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房間那些書都沒什麼意思,干嘛非得要我看。」生平最不喜歡的段海成,對這個話題最反感了。見段亦天又想要發火,他趕忙轉換話題︰「爹,就算你真想要那些機器,也沒必要花這麼多錢吧,隨便給點不就行了嘛。」

「你懂什麼?你以為廣州城里就只有我想要那批貨?不知道多少雙眼楮盯著呢,不趕快拿下,難道要拱手讓給霍仁宣那個老家伙嗎?」

粵海商會雖說是廣州最大的商會,但是那是指整個上會的合力。廣州城里最有錢的始終是霍仁宣的領導下的霍家。和粵海商會這種地區性的聯合組織不一樣,霍仁宣所代表的霍家是一個家族性的商業組織,並沒有其他的外姓成員,而是采取著家族經營的商業模式。

「你是我爹,什麼事你說了算就行,我也管不著了。」說完,也不看段亦天的臉色,段海成整了整衣冠就徑直離開了偏廳。不知又到哪里鬼混去了,看得段亦天一陣搖頭。

雖然對兒子的行為很是不滿,但是語重心長的語氣也表現出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關懷和期望。畢竟是唯一的親生兒子,段亦天又怎會不真的想他成才。只不過段海成一直年輕氣盛,自恃家世不知天高地厚,又不肯靜下心來學習一些權謀和機變,所以段亦天一直不放心把資產交給他來經營。

而最近關于大宗采購香煙生產線的事情,段亦天就和段海成發生了不少的爭吵。段亦天本身就掌握著好幾個煙草供應渠道,尤其是來自雲南和貴州的上等煙葉。只不過以前沒有合適的機器和生產工藝,段亦天也只能把這些僅僅是經過了粗加工的煙葉轉手賣給外國的采購商。

但是作為一個有見識有野心的商業大亨,段一天清楚的知道販賣煙葉和販賣成品香煙之間那個巨大的利潤差額。以前一直是苦于沒有機會,洋人是不會那這種機器和生產工藝給別人的,有錢也沒用。所以陳澤的出現,給了段亦天一個難得的機會,雖然價錢有點高,但是段亦天對于那些機器的性價比卻是絕對滿意的。

段亦天找來了一些國外的工程師和一批有手藝的熟練生技工,經過測試那些機器的工作效率也的確是物超所值。段亦天不是沒想過要巧取豪奪,畢竟820萬銀元實在不是個小數目,粵海商會也是費了一番周折才在短時間里湊齊了這麼一筆現錢。唯一讓段亦天有所顧慮的是那些人有著中華革命黨的背景。

在還沒有查清楚對方的身份之前,老成持重的段亦天也不想隨意招惹對方。錢沒了總是可以賺回來的,但若是不小心惹到了什麼惹不起的強人,那可就是徹底的悲劇了。作為粵海商會的話事人,段亦天從來就不是一個容易沖動的人。一個組織機構越是龐大,就越是希望穩定,寧願賺的少些,也不想去冒太大的風險。

敢做敢拼的商人,很容易白手起家。但如果想要繼續做大做強,就不得不學會老成持重。這也是段亦天一直不敢把事務交給段海成處理的原因,年輕人總是容易沖動,這對于粵海商會這種橫跨整個東南亞的大型商業組織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不過即使再老成持重,段亦天也不是個老老實實做生意的商人。這年頭,有所成就的資本家哪個不是亦商亦匪的貨色?真要讓段亦天查清楚了陳澤他的背景,指不定就會派出什麼人來殺人越貨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