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 第五節 京師同文館

作者 ︰ 觀星的乃粉

下午3點,稍事休息過後的鐘泱便陪同總經理章立偉來到了位于京城東堂子胡同的京師同文館。第一次乘搭黃包車的感覺還算不賴,以前在電視上經常看到,這次算是親自體驗了一把。

京師同文館是清代最早培養譯員的洋務學堂和從事翻譯出版的機構。咸豐十年也就是1860年,清政府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作為綜理洋務的中央機關。同時恭親王奕欣等人建議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下設立同文館。

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親王奕欣等奏準在北京設立同文館,附屬于總理衙門。設管理大臣、專管大臣、提調、幫提調及總教習、副教習等職。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任監察官﹐實際操縱館務。先後在館任職的外籍教習有包爾騰、傅蘭雅、歐禮斐、馬士等。中國教習有李善蘭、徐壽等。美國傳教士丁韙良自1869年起任總教習﹐歷二十五年之久。該館為培養翻譯人員的「洋務學堂」,最初只設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後陸續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學等班。反正同文館里除了政治基本上沒有哪一門學問是不傳授的。

不過到了1902年一月,同文館就已經並入了京師大學堂。現在的同文館主要是負責外文授學工作了。其他的學科已經基本轉入京師大學堂——1898年創建的中國第一所具有現代意義的大學。

與想象中一番熙熙攘攘場景所不同的是,同文館過于僻靜沉凝。仿佛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角落,在不經意間于你眼旁閃過。

青磚牆,瓦片房。見慣了高樓大廈、瓊樓玉宇的二十一世紀先進建築,鐘泱不由感慨道︰此處才似學術聖地。這個年代的中國學子,大多還是有骨氣有理想的。這個時代的中國學術殿堂,無論在硬件和軟件上多麼落後,但其在對學術領域的追求上,卻遠勝于百年後的中國。這不能不說是悲哀。

雖然在17年前,同文館事實上已經不存在了,而是成為了京師大學堂的外文系。但是在所有師生們的心中,同文館仍舊是同文館。不在這個時代,無法理解這個時代的學子們對同文館的感情。

這個時代的華夏遭受了太多的苦難,而同文館則背負了無數仁人志士富國強兵的希望。封建愚昧落後的滿清政權,荼毒華夏大地268年。導致中國吏治、民生凋敝、文化愚昧。

為了師夷長技,同文館在眾望中應運而生。多少學子在此成就一代學術宗師,多少愛國之士在此展望世界。中國最杰出的官員、商人、學者、革命志士幾乎都曾就學于此。由此可見同文館在眾人心目中的地位。

「能來到此處,也是緣分啊。讓我的未來,與同文館一樣輝煌吧。」鐘泱忽然一陣感嘆。

現在的同文館,自1913年後規模沒有再次擴大。但是學生在近三年來仍是不斷增加,到現在已經有約500人。為適應中國對外文人才愈來愈旺盛的需求,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擴招。當然,大多時候也為許多官員、商人們提供翻譯和外文人才的驗證等服務。

例如此次,鐘泱就是應總經理的要求來此考試,通過之後就會獲得相關方面的證書以證明自己的實力。有點像現代社會的資格證,只是還沒有形成上下鏈接緊密的規範化系統。顯得有些零散而隨意。

等待的時間還是有點長的,畢竟要考教13們外文,需要好幾個教授呢。同文館在接到消息後對此也是非常重視的,能懂13們外語,可不是等閑啊。同文館里最強的外文教授也只是熟練掌握了6們外語,其中有一門也只能讀寫而已。

「喂,老張嗎?你快來啊,同文館來了個要考外文的,听說掌握了13門外文呢。快過來看看。」

「您好,請問是羅老嗎?哦,我是小王啊。請你過來同文館一趟,有個叫鐘泱的歸國留學生要考外文,他要考13門。」

「嗯,是嗎!好的,我馬上來。」

「喂,曾老師嗎?••••••」

一陣雞飛狗跳,終于湊齊了考教所需的全部外文教授,共5人。其中外文最好的是羅老,掌握6門外文,與鐘泱所學外文對接的有4門,包括那門只能讀寫的西班牙語。

經過長達3個多小時的听寫、朗誦、對答測試。證實了鐘泱的外文水平,無論是听寫、朗誦,還是對答交流都十分流利。卻不知鐘泱心里暗暗地捏了一把冷汗。這家伙一邊測試一邊開啟全維度語言解析錄入,將古今外文間的差距進行對較和修正,險之又險的度過了這一關。

對此無所察覺的專家教授們對鐘泱確是另有心思。這小伙子有前途啊,什麼時候拉他來同文館做個教習也好啊。這是眾人此時心中的念頭。

這個時代的專家教授可是真正的專家教授啊。為了學術埋頭專研,對工作一絲不苟,為了真理敢于面斥當權者,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學生認真負責。唉,想起原時空的那個社會,師不師,徒不徒,鐘泱就覺得真是莫大的悲哀。

啊,無論如何,這一關總算又過去了。

在婉拒了眾教授的挽留後,留下了過幾天再來的承諾,五髒廟瀕臨造反邊緣的鐘泱才得以走出同文館。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飯!

在大廳里一直等待考試結果的章立偉也結束了與某美眉的人生探討,與鐘泱一同回公司去了。估計這次要擺一桌酒席了,一定要籠絡住這個人才。這可是大大的為公司、為老板、為自己這個麗華公司總經理長臉的好事啊。

其實,這樣的心理一點都不傻。籠絡住一個稀有的人才,無論他為公司獲取的直接盈利有多小都好,都不重要。首先要考慮的是他為公司帶來的廣告效益,和後世的明星廣告效應是同樣的道理。

這個時代的人或許不懂得廣告學,但是其基本原理還是會的,畢竟大家都不是傻子。後世唯一比前代優越的,從來都只是知識的積累,而不是智慧。

總經理章立偉此時的想法就從側面反映出了這個事實。他為劉萬河找到了這麼個稀有的人才,那麼大家會怎麼想呢?好奇心人皆有之,都會想著︰哦,有個叫XXX的家伙听說掌握了13們外語啊。那麼這家伙的老板是誰呢?是劉萬河啊,他就在麗華工藝品公司上班呢!那的總經理叫章立偉!

這樣的廣告效應,在這個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英特爾的時代,在這個大多數人依靠插科打諢聊天吹牛休閑娛樂的時代,無疑是十分強大的。

並不是事業有所成就的人就不會去意婬,而是他們在意婬的時候還會去想著如何將之變為現實。所以說,意婬並非不好,光意婬不做事才是大大的不好。

晚上的宴會在劉萬河家里舉行了。劉萬河不在,是劉萬河的發妻佘氏和其一子二女負責接待的。章立偉和劉萬河通過了電話,報告了此事,並征得了同意,決定將鐘泱的月錢提高為50銀元。還要在家里設宴款待鐘泱。

劉夫人佘氏年近四十,歲月卻並未在她的臉上留下過多的痕跡。高高的發髻挽出成熟女性的風情,額前的劉海打理成微聳的效果,這樣可以拉長臉型,更添端莊韻味。金棕色調的妝容既時尚又不會顯得人老氣橫秋。

大女兒劉芙,小女兒劉蓉,仿若兩朵嬌媚可人兒的出水芙蓉。臉上畫著淡淡的彩妝,更添艷麗姿色,身著女用常禮服,凸顯青春氣息。長女19歲,次女17歲,都是芳華正茂的年紀。

看得鐘泱一陣眼熱。

三子劉濤,還只有10歲,還穿著帶有格子紋飾的吊帶衣褲。胸前打著領結,童稚可愛。

一番寒暄溫暖,互報家門後。便入席落座,飯桌間倒也是有說有笑,相處融洽。話說鐘泱也是第一次見過這等陣仗,在原來時空哪曾遇過這等好事。所以略顯拘束,畢竟雖然不是第一次見美女,但至少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接觸,自然浮想聯翩,偏又是宅男一個,有色心沒色膽。只好在飯席間偷瞄幾眼。心中還美美地想到︰難道劉萬海要找我做女婿?

••••••以下省略YY內容五千字。

其實,劉萬海並不是要招鐘泱做女婿。這場宴席也只是要拉攏拉攏鐘泱罷了,只是鐘泱那家伙缺乏權術經驗,還不曾曉得。

這次晚宴其實是要佘氏幫幫眼,看此子談吐如何,家世如何。畢竟要為三子劉景濤請個外文教習,也要和夫人商量不是。

至于二女陪同,純粹只是因為好奇罷了。鐘泱沒樣貌、沒氣質、沒資財,美女憑啥看上你?況且人家剛見面就想著把女兒許配給你才是見鬼了,大戶人家什麼世面沒見過?一切還是要憑實力說話,都還不知道你能力如何呢。故而相親純粹是鐘泱自己的YY。

當然,這些東西鐘泱暫時還是懵懵懂懂的,不過只是經驗不足而已,經歷得多了,自然而然也就會了。

比美女更有吸引力的是美食,仿佛餓死鬼投胎似的鐘泱狼吞虎咽。也顧不上欣賞美女了,上輩子哪曾見過這等豪門美食啊!對于鐘泱來說,原時空的日子就是上輩子。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廠最新章節 | 智能工廠全文閱讀 | 智能工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