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仙青蓮傳 第八十七章 雷峰塔立

作者 ︰ 舟天涯

一粒斗大明珠,綻放白金利芒,劃空而至,待到近前,光芒消散,顯出兩個人來,正是無當聖母與驪山仙姥.她們進入煉界的地域偏遠,加之狂亂天地元氣的干擾,驪山仙姥難以感應到白素貞的準確位置,數次出錯之後,察覺到這邊爭斗的氣息,遂有意靠攏,那知好巧不巧趕上了白素貞幾人被或殺或擒,只是電光石火間已經塵埃落定,她們竟是救援不及."放出白素貞."無當聖母凜然說道.白素貞雖沒正式列入門牆,但修習的是上清仙法,如何算不得截教弟子?既是截教弟子,又豈能容忍佛門賊禿惡意欺凌?驪山仙姥也惡狠狠瞪死地藏,師尊說話,她不便插嘴,但其行卻把心中的憤怒表露無余."阿彌陀佛,聖母明見,蛇妖白素貞勾結妖狐,誘引凡夫,將欲穢亂人間,貧僧不忍見之,才把相關人等一一發落,又見這白蛇修行不易,心實堪憐,故想將其帶回佛主多寶如來處,日日聆听佛音,時時受佛法燻陶,或可明心見性,回頭向善.聖母所請,恕難從命了."地藏舌燦蓮花,顛倒黑白,不外乎為了佔住大義,他又暗暗點出多寶如來,希望無當聖母能夠心生顧忌,或是引致某些香火情分,畢竟白素貞只算是截教一個無足輕重的記名弟子,只要大家面上過得去,無當聖母應不至于糾纏不休."無恥,滿口胡言,我徒白素貞冰清玉潔,豈能任由你這賊禿橫加污蔑?"驪山仙姥怒極駁斥.無當聖母听聞地藏所言,心中本是惱怒,她截教弟子,何須佛門管教?正欲開口,忽听得旁邊驪山一頓搶白,暗里微微一笑,面上佯怒道:"驪山住口,地藏王佛乃地獄之主,道德高深,你不可失了禮數."其實她心里何嘗不對佛門滿口的仁義道德感到膩歪,只是她生性沉穩,心意深藏罷了.驪山仙姥憤憤不平地住口不言,她對白素貞知之極深,其性情溫婉,有時候讓人覺得實在不像個妖精,對于不能真正收其為徒傳承衣缽,她一直惋惜不已,那里又能听任地藏肆意貶低白素貞?地藏臉上青紅不定,為了佛門氣運,他所行終究有虧本心,面對驪山仙姥的犀利指責,卻是難以理直氣壯."白素貞受我點化才得修行,怎又會成了你截教弟子?而且,根據貧僧所知,你截教在封神劫後還能收錄弟子嗎?"觀音踏空而來,俏臉陰沉滴得下水來,她恨不得把地藏挫骨揚灰,阻人成道,此仇不共戴天,但是,這卻不能成為內訌的理由.她後一句話直刺截教弟子的逆鱗,看似偏激,卻直接否定了白素貞與截教的關系,讓無當聖母師徒氣勢洶洶的問責站不住腳.封神大劫,截教戰敗,這一量劫便失去了教化眾生的資格."叛教之徒,也有面皮在此放肆?"無當聖母毫不客氣,直斥觀音不容見光的陰私.觀音聞言,心中對地藏更添一分怨恨,她叛道入佛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有朝一日進階大羅,超月兌于命運長河,屹立在眾生的頂端,從而萬劫不磨.可是地藏生生打破了她的夢想,千年謀劃,盡付東流,要不是老天開眼,讓她又得到了一份煉界本源,她都不知道自己還能否為了所謂大局而與地藏兩兩相安,須知此恨便是傾盡三江五湖之水,也是洗刷不盡的.她本來想把宏願證道與體悟煉界本源同時進行,這樣就可在最短時間內突破大道壁障,但地藏卻令她證道的時間近乎無限期延長了.無當權衡再三,還是不認為自己有從地藏與觀音聯手中強行奪回白素貞的實力,她是大羅金仙沒錯,但觀音兩人也都是絕頂的太乙金仙,論真正戰力,每一位都不差她多少,而她的優勢除了境界高出一儔,便是不受此界禁陣的影響,法力滾滾如潮,若撕破臉皮,她當可盡敗兩人,但殺之卻是千難萬難,更勿論將其擒住了,除非兩人死戰不退,可這種情況又怎可能發生?她琢磨起師尊臨行前的交代,只是要自己相機行事,並不一定非要救回白素貞,但卻須把賜下的玉符打入白素貞的體內,仔細想想,這其中另有深意啊,如此自己卻不可壞了師尊的算計.無當心中一番盤算,不想再和觀音兩人徒逞口舌之利,她暗暗施法,感知那玉符無聲無息與白素貞相融,心神頓時大定,哂笑說道:"現在的佛門,就如那海灘上的沙堡,大浪打來,可是說沒便沒了,兩位以為呢?若有些人再想叛教另投,恐怕只有女媧娘娘的妖教能夠容納了,地藏道友,你似乎也該為自己留下一線余地呢,白素貞誠然不算我截教弟子,但她卻是妖族子民."無當說完腳下騰顯無回珠的寶光,轉首道,"驪山,我們走.""哦."驪山仙姥情緒低落,她是知曉通天臨行囑托的,聖意即天意,看向昏迷中的白素貞,心底默默道,"別了,徒兒,別了,白素貞."金光閃爍,無當師徒遠去無蹤.但是,無當所說的話卻勾起了觀音心中一抹難言的隱憂,她百般圖謀證道佛陀,不也正是為了能夠在將來的天地大劫中保存自身嗎?在不可預知的未來,佛門還是否能夠庇佑眾生呢?地藏的心思卻沒觀音般百轉千回,他知道,只要十二元辰陣布置完成,佛門就永遠不會走上截教的覆轍,听了無當一席話,他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內心的信念,本心中的些須不安,對觀音的某種難言愧疚,在此刻一掃而空,自己的做法是對的,漫天神佛為證."佛兄好手段,觀音佩服."觀音懶得再去遮掩什麼,"也必有所報."她的聲音轉為低沉,雙眼中的怒火殺意乍現還斂,卻是明白此時爭斗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遂把一切極力掩藏,整個人看上去卻是恢復了幾分雍容優雅的風姿."阿彌陀佛,菩薩終有一日會明白貧僧的難處與苦心."地藏神情平靜,他不想繼續這個難堪的話題,在不能闡明真正原因的情況下,砌詞解釋只會更招觀音暴怒反感."貧僧次來曾奉佛祖諭令,督造千仞浮屠法陣,現在這白蛇正合所用,不知大士可有合適的敕建地點?"十二元辰陣藏于千仞浮屠法陣之中,只要有合適的生肖妖獸入陣,便會自動將其吸納補足自身,故而對建造法陣的地點並無特殊的要求.地藏問于觀音,一方面是為了掩人耳目,另一方面也是送觀音一份功德."杭州城外,西湖往南五里,地氣匯聚,佛脈昌隆,正是上佳的敕建所在."觀音當仁不讓,這份功德本就是她理所應得之物,但經地藏橫插一手,相比原來謀劃所得的利益,可算是微不足道之至了."大善,就依大士所言."地藏心中欣慰.一個月後,西湖南畔千仞浮屠落成,七層磚木高塔,名‘雷峰‘.卷一終,謝謝大家支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許仙青蓮傳最新章節 | 許仙青蓮傳全文閱讀 | 許仙青蓮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