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仙青蓮傳 第五十章 各方動作

作者 ︰ 舟天涯

「呵呵,大師兄也出手了麼?!」上清天碧游宮中,通天教主忽然心神一動,道︰「童兒,去喚你無當師姐和其徒兒驪山前來。童兒領命而去。——也罷,此次就讓我三清聯手,再斗一斗這天數。——通天心中豪情頓起。其實,三清之間的關系絕非表面上那般壁壘分明,就連凡人尚知‘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道理,他們一體同出,且貴為聖人至尊,又豈會想不明白這點?實在是他們的實力太強,而天道重在平衡,縱然不願,也不得不無奈分開。封神大劫,固是天意如此,但也不無三清對天道大勢的某些挑釁或者說是試探,須知,生靈之修行本來就是超月兌自我,逆天證得本源的過程,難不成作了這周天聖人,反而要亦步亦趨,恭恭謹謹地順天而行嗎?可惜的是,他們失敗了。但是,三清對待這一結果的做法卻各不相同。太上老君道法無為,而無為又無不為。你不是天意興佛嗎?好,我助你興,從化胡為佛到西游取經,老子基本上都遵循了這一宗旨,暗施推手使得佛教勢力在短短數千年間遍及三界六道,億萬佛子朝淨土,人人心中有極樂,此情此景,稱得上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然而,天道無常,枯榮有定,潮起終有潮落時,花開難免花謝日,這不也是天數輪回麼?天意不可違?天意如刀否?吾便借刀殺人!此乃陽謀,光明正大,堂堂之師,接引、準提即便心知香水有毒,也只得全盤生受了。元始天尊威嚴自持,既然在那里跌倒了,那就要在那里爬起來,佛門算計三清道教得利,那自己當得算計回去,方能盡顯道門三聖之不可輕侮,于是,便有了本篇故事的開局。通天教主的想法最為簡單直接,誅仙劍陣沒能阻住四聖,那是自己的還不夠強,要逆天改命,沒那匹配的實力怎行?沒說的,還須努力修行才是。「師尊,不知您喚弟子前來,有何吩咐?」無當聖母隨那童兒進了碧游宮,在通天教主雲床前方行了道家問訊之禮,站定後開口問道。在她身後,正是其徒驪山,驪山雖然已在碧游宮中听道多次,但還是首次見得師祖仙顏,心中不免激動和緊張。「呵呵,確有一事須得你們師徒下界一行。」通天笑道,「驪山,可記得你那凡間道場有一求道的白蛇妖否?」「稟師祖,那蛇妖名喚白素貞,天賦資質俱各不凡,徒孫本想——」驪山上前一步,恭聲應答,她正待問出心中所惑,卻見通天教主出聲打斷道︰「你之所想,我已盡知,但那白素貞來歷非淺,際遇難以測度,卻是不當為你之徒。然而,她畢竟在你門下學道二百余載,此乃一大善緣,如今她在凡間有些劫難,還需你和無當助她一助,謹記此事若不可為,則莫要強求,只將這道玉符打入她的體內即可。」通天說完,指尖一團青氣翻騰,俄頃化一玉符,落入無當聖母手中。「你們這就去。」通天揮揮手道。無當師徒應命退出碧游宮。驪山心中卻是更添疑惑,也不知白素貞究竟有何來歷,能得師祖如此看重?她來上清天听道之前便已關閉了驪山道場,是以白素貞的玉簡傳書才會得不到半點兒回音。地界,南海,普佗山落珈洞。觀音正在靜坐參禪,突然覺得心血來潮,掐指一算,卻是發現天機晦澀難明,她心中大驚,——上次量劫已過,下一量劫還早,如何會有這等現象?難道,有高人在算計自己?她這麼一猜倒的確是蒙對了,道門三清旨在對付佛教,然卻選擇自許仙一事著手,如此一來,觀音豈非首當其沖?至于她為何直到現在方始察覺,這卻是她道行太低,無法感知聖人手段,而且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也僅是順勢推了一把,意圖含而不露,通天教主則不然,他是直接遣人出手介入其間,觀音若是再無所覺,那就枉費數千萬年的得道苦修了。不過,此事牽扯到三清聖人,以她道行,那是無論如何也算不明白的。然而,觀音到底非同一般,腦筋一轉,即已醒悟自己究有何事遭人惦念了,當此之際,豈不是唯有一千五百年前所謀事耳?當年但圖省心,現今觀之卻是有些托大了,不過箭在弦上,焉能不發?雖然凡人界法海並無異樣消息傳來,但心血來潮,必非無因,看來,自己須得下界一趟。——觀音思謀妥當,帶上木吒行者,出山往界門而去。這里有一事略做說明︰地仙一界共分天庭、人間界、地府三個大千世界,封神劫後,人間界又被分作地界與凡人兩界,兩界之間以界門相隔。凡人界若是有人渡劫成仙,既可選擇隨接引仙光飛升天庭,也可選擇自界門進入地界,這便是天仙、地仙兩個稱呼的緣起,但是二者並無本質上的區別,都是得道真仙。當初,玄元觀主贈于許仙的白玉簡畢竟只是該派的啟蒙玉簡,不但並無提起地界一事,而且對凡人界的稱呼也甚是模糊,這里面卻是另有原因︰統管三界的昊天大帝想要更多的人才飛升天庭,為他所用,而不是進入那廣袤的地界之中逍遙自在,不服教化。玄元派如此做法,完全只是為了大家面子上好看,也讓那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無話可說。從凡人界進入地界容易,但若想逆向而行可就難了。——這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眾多凡人免受封神劫時那種山岳崩頹,汪洋恣肆的莫大危害。所以,如果沒有大羅金仙或是相當于大羅金仙的道行法力,休想逆入界門。為何要這麼說?那是因為在金仙與大羅金仙之間還存在著特殊的一階——太乙金仙。何為太乙金仙?太乙金仙實質上便是通過先天靈寶掌握某種法則,然卻沒有自悟法則的金仙,他們遠比普通上品金仙更為強大,有的甚至可以達到比擬大羅金仙的高度,可以說,他們是真正屬于徘徊在大道門檻之外的那一群人,目前的觀音就是如此。觀音持有先天靈寶羊脂玉淨瓶,瓶中更有天地間第一棵柳樹靈根和萬水之源——三光神水,其實力已是太乙金仙中數得上號的強者。觀音汲汲于宏願證道法門,固然有其心氣極高,不甘人後的緣故,但又何嘗沒有籍此突破大羅之境的念頭,大羅金仙即為真正的佛陀果位(道家真仙、金仙、大羅金仙階位分別對應佛門羅漢、菩薩、佛陀果位),到時候,看那燃燈、懼留孫還有何說道?這其中,也有一些小小的因果糾纏,在封神劫中,雖然五人一起叛道歸佛,然與燃燈、懼留孫二人的處心積慮不同,觀音、文殊、普賢三人多少有些被迫無奈的味道。原來,早在闡教昆侖山的時候,他們五人便時常聚眾論道,其時,已是大羅金仙的燃燈道行最深,也總能講述一些聞所未聞的大道妙理,使得觀音等人受益良多。然而,時光流轉,觀音幾人漸漸發覺自己的玉清仙光中竟然有那佛教禪光的影子,這還了得?!要知元始天尊的眼里最是揉不得沙子,恰在此時燃燈公然勸說幾人叛歸佛教,懼留孫當即欣然應允,觀音三人卻心亂如麻,時值封神劫末,殘酷的戰斗和三清的反目令得他們不約而同感到心灰意冷,商討之下便應了燃燈所請,後來細細回味,那還不明白中了燃燈的算計,然這時已經無路可退,況且何處仙山不修行?倒也安心在佛門之中待了下來。通天教主的動作不唯驚起了觀音,更是扯動了好幾條敏感的神經,比如那一心要掌控天地的昊天,極樂世界中愁眉苦臉的阿彌佗佛,心思深沉的準提教主……他們雖還不能確定發生了何事,但手中的棋子俱各開始了運作。總之,這天地好似要熱鬧起來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許仙青蓮傳最新章節 | 許仙青蓮傳全文閱讀 | 許仙青蓮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