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現代化 第二卷 騰飛 第一百一十章 意外發現

作者 ︰ 青峰竹葉

藏建在沂州技校的正中間,共四層高,純中式建築,只不過所有主梁換成鋼筋混凝土。考慮當時禮制,藏用色方面,主要以紅色為主。為了開館,文申特意從現代購買了十掛一萬響的鞭炮。

一陣鞭炮聲之後,一條紅綢從四樓落下,一條大匾掛在門樓上,瘦金體的藏三個字躍然匾上。這三個字還是宋徽宗親自題寫的。

前段時間宋徽宗發旨讓文申立即近京。到了京城,才知延慶公主高燒不退,御醫一番診治後,病情不但沒有好轉,而且更加嚴重。宋徽宗想起文申治療劉貴妃的事情來,便把文申招了來。

文申給延慶公主喝了些感冒沖劑,幾天之後便好了。宋徽宗龍顏大悅,在文申懇請下,便題寫了這三個字。

在京城期間,文申去科技司參觀了沈萬三的工作情況,發現效果一般。科技司成立一個書院,沈萬三專門教授工匠一些物理和數學知識,又成了一個教書匠,很讓文申郁悶。而科技司現在由工部尚書兼任,基本上科技司名存實亡。

考慮到以後遠洋戰略,向宋徽宗索要了兩千多名造船工匠,一並帶回了沂州,並在化工廠不遠處建設了一個造船廠,也好讓這些工匠有個用武之地。同時,文申在現代打印一份著名木帆船「哥德堡號」的全套圖紙。交給造船工匠後,眾人審視片刻後,立刻沸騰了。這些工匠也是全國有名的造船工匠了,什麼樣的船沒見過,沒造過。一看圖紙就知道這船本身具有的優勢。

「哥德堡號」

長度如果包含船首斜桅的總長達而龍骨就達11米,主帆面積1900平方米,船尾長度︰5.25米,船首長度︰4.75米,壓艙物︰400噸,排水量1150噸。這是瑞典1740年設計制造,比現在晚了五百多年,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為了便于管理,文申從眾多工匠選拔二十幾個有些管理才能的,管理眾人,其中為首的叫劉向海,出生于造船工匠世家,一手過硬的本領,難得是此人的管理才能也很出眾。于是,文申便任命他船廠廠長。

劉向海也是閑不住的人,見了如此先進的圖紙,便向文申請纓,組織工匠研究制造此船。見他如此信心滿滿,便撥了十萬元,用于船廠和造船的前期費用,如果不夠還可以申請。同時讓劉德華派出一個賬房管理船廠的賬目。

……

剪裁完,眾多工匠涌進藏,模起一本就如饑似渴的看了起來。很多化工廠的學生得知此消息後,紛紛從石臼港做火車回到沂州,借有關化工方面的書籍。當天,就有一萬多本書籍被借出,如果不是每人只能借一本,藏這點書說不定一天就別借光。

見沒自己的事情,文申回到文宅,看見文哲一步一搖學走路,猛地抱起笑道︰「文哲叫爹。」

文哲咯咯一笑,丫丫道︰「爹爹……」

「哈哈,我兒子就是聰明,幾個月就會走了,叫爹娘了。真是不錯。」文申哈哈笑道。這時,張柏芝抱著文濤從里屋出來,說道︰「文濤,叫爹。」

「爹……」一個清晰的童聲傳了過來。

「呵呵,文濤也不錯,不虧是我的兒子。都是好樣的。」

張柏芝兩眼有神,仔細端詳文申,向王秀說道︰「妹妹,你看咱相公這幾年是不是沒有變化啊。」

王秀一愣,凝神掃望,疑惑道︰「听姐姐這麼一說,我自己一看。這幾年,相公好像真的沒有什麼變好啊。」接著轉頭向文申道︰「相公,你是不是吃了什麼長生不老藥,青春永駐啊。」

听王秀這麼一說,文申心中一驚,模了模下巴,暗想︰「難道這空間還有什麼不曾發現的秘密。可以讓人長生不老。」想到這里,他決定做個試驗,看看是否和心中想的一樣。于是笑道︰「你們別胡猜了,好好在家帶孩子,我去下書房。」

來到書房,文申一個閃身來到現代在南洋的住所,拿出刮胡刀把胡茬刮了一個干干淨淨。然後回到文宅書房。坐在老板椅上,模了模光滑的下巴,心想︰「看來現代什麼樣子,進入宋代就是什麼樣子。那麼如果自己宋代過上幾十年老了以後,回趟現代,再進入宋朝,自己會不會又變年輕了。」

「嘶……」文申倒吸了一口涼氣,心想,如果剛才設想的是真的,那麼著空間就覺得的是神器了。

第二天,等胡茬子長出來後,文申回到現代,模了模下巴,和上次剛進入宋代的時候一樣,下巴很光滑。然後再進入宋代,再次模了模下巴。光滑的下巴頓時讓文申震驚了,結果居然和自己設想的一樣。

這個結果讓文申很是意外,本來以為自己憑借空間最多活一倍的時間。而現在得知自己差不多可以無限的活在宋代。

……

接下幾天,文申一直呆在文宅思考以後自己應該怎麼辦。如果自己經常回現代,那麼自己可以永遠這麼年輕,憑借國師的身份或許能掩飾一二,被民眾當成先知神仙來看。「恩,對,那就把自己當神棍好了。君權神授,哈哈,不錯,這麼搞。」文申想起西方君權神授的把戲,豁然開朗的自言自語。

當天文申便向宋徽宗上奏折,辭去身上的所有官職,專心做國師,並講了一些神權和君權的關系。本來就非常信任道教的宋徽宗,非要讓文申去京城給他進行加冕儀式。為了加強自己的國師形象,文申答應了宋徽宗的請求。

在京師元妙山莊的大殿內,舉行了規模龐大的加冕儀式。讓宋徽宗很是興奮了一陣子,覺得沾了很大便宜似的。自從文申出現後,大宋完全呈現一片盛世,滅西夏,復燕雲,修鐵路……一項項在原來不可能的事情全都發生了,讓宋徽宗不得不信任文申。

從西夏回沂州後者兩年多時間里,沂州兵團培訓了大量的無線電報人員,而這些人員大部分劃撥給錢莊建分莊使用。同時還有一部分,被文申派往了全國各地的重要道觀,加強了對道教的控制。

為了提高各地道士的素質,文申派發了大量數學、物理以及化學任務讓其完成,並根據其完成情況進行評級定酬。很多道士本來就喜歡煉丹,搞些化學實驗,雖然推行起來,阻力不是很大。

很快政和四年就過去了,這一年可稱得上全國性大豐收。由于朝廷大規模推廣高產作物,使得糧食產量增加五成多,同時還生產了大量的棉花。棉織品也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風行起來。而沂州經濟更是增長了一倍多。

文申關注的造船廠的三桅大船也進入了最後建造階段,看情景在有一兩個月就能下水試航了。而化工廠的學生們通過半年的努力拼湊出一個小型生產設備,可以小規模生產純堿和氮肥以及氨水。有了制造經驗,想來新的一年能夠制造更大型的設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宋朝現代化最新章節 | 宋朝現代化全文閱讀 | 宋朝現代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