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現代化 第二卷 騰飛 第一百零五章 一年巨變(下)

作者 ︰ 青峰竹葉

出火車站後,來到機械廠。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張鐵林父子先是大吃一驚,後是狂喜,並急忙把文申請到辦公室,又是端茶又是倒水,忙前忙後。

文申喝了一口熱茶,笑道︰「君寶你小子行啊,一年的時間你就把鐵路建起來了,不錯。」

張君寶嘿嘿一笑,回道︰「鐵路這東西,沒有太多技術含量,就是個耗錢大戶。如果不是東家你支持,我想沒人能建得起來。現在只是建了沂州到石臼碼頭的鐵路,就用了一千多萬斤鋼鐵。」

「那個沂州火車站是你建設的?運行的怎麼樣?」

「見鐵路花了那麼多錢,肯定要收錢賺回來。于是,我和我爹商量,便建了沂州和石臼兩個火車站。到現在已經運行三個月了,一共收取了三十萬元,平均一天三千元左右。剛開始的時候,做的人少,要不賺得更多。」

文申呵呵笑道︰「你的思路不錯。等全國都建上鐵路,雖然前期投資比較多,但以後就可以長久的賺錢。總體來看,還是不錯的買賣。對了,現在火車制造還有什麼問題嘛?」

「回東家,現在火車制造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現在我們有專門從事火車生產的工匠兩千多人。如果原料充足,一年能生產十台火車頭,車廂三百多節。」張君寶笑道。

「現在我們機械廠員工已達上萬人,去年銷售額達到兩千多萬元。其中,蒸汽機生產銷售了六百多台。織布機打谷機以及各種鍛壓設備銷售等很好。」張鐵林樂呵呵地說道。

……

此時,王鐵接到消息,匆匆忙忙趕來。進門口,笑道︰「東家,這一年我們可想死你了。」文申回道︰「你來的正好,說說你們鋼鐵廠這一年的變化?」

「這一年,我們鋼鐵產量已經吐過十五億斤,增建了三個高爐以及兩個平爐,產量增建了一半多。工人也突破萬人。鋼鐵廠通往鐵礦的鐵路已經建成了,五年內我們不愁原材料。可以放心大膽的干了。」王鐵意氣風發的說道。

「你們都干得不錯,我感到很欣慰啊。今年你有什麼目標啊?」

張鐵林笑道︰「我計劃,機械廠再擴大一倍,把各種機器買到大宋全境。(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我希望能把鐵路修到京城,把全國的百姓都做火車出行。」張君寶道。

「我希望,今年鋼鐵產量能突破二十億斤……」

文申笑道︰「你們不能光追求數量,還要注重質量。就想你們機械廠,生產的機器還是原來的那幾樣,根本就沒有什麼創新嘛。你們要在創新方面下功夫,生產一些新式機器。比如能快速制衣的機器,制鞋的機器或者改進現有的機器讓機器最大效率的工作等等。」

三人一怔,滿臉羞愧道︰「先生說的極是……」

「現在科技司頒布了專利法,你們這一年申請了多少專利?」看了看垂頭喪氣的三人,文申繼續道︰「看來,你們一個專利也沒有。我現在規定,申請一個專利,獎勵一千元,同時還能享受這個專利的銷售分紅。」

三人兩眼一亮,攥緊拳頭,心想,以後一定下功夫多申請些專利。可惜他們不知道專利不是那麼好申請的。

……

教訓完三人,文申來到沂州書院。沂州書院的大變樣,讓文申大吃一驚。整個書院面積寬大了兩倍不止,新建設的校舍都是兩層的小,足足上百間之多。此時操場上,五千多名學生正在做體操。

文申一個人走在寬闊的校路很是扎眼,遠處的孫茂盛一眼就看見就認出了文申,一溜小跑來到身邊,胡子顫動,說道︰「院長,你可來了。」

「孫副院長,你這一年多干得不錯啊。把書院擴大了這麼多?這建設校舍的錢你是從哪里搞到的?」文申四下掃視,笑道。

孫茂盛嘿嘿一笑,回道︰「一部分是張通判劃撥的,但大部分都是學生的學費。現在一個學生的學費一年大約三十元。五千多個學生一年就是十五萬元左右,修建這些校舍足夠了。」

文申一愣,問道︰「三十多元?怎麼收這麼多?」

「是有點多,但在我們書院上學的一般都是家里比較有錢的。很多都是做小買賣的,一年賺了上千元很正常。三十元,對他們來說是小意思了。當然,對普通的百姓人家來說,是有點貴,但也是可以接受的,現在一個工人的工錢一年都有個一兩百元,如果夫妻倆都是工人的話,一年就有個三百多。」孫茂盛侃侃而談。

文申吃了一驚,心想︰「現在沂州百姓一驚這麼有錢了,真是沒想到啊。」

看著文申吃驚的樣子,孫茂盛笑道︰「現在很多沂州百姓什麼都不干,只是出租房子,一年都有個幾百元的進賬。」

「呵呵,和現代的深圳差不多嘛。深圳發展起來後,很多當地農民考房租就活得很滋潤。」文申心中暗想。

「現在,沂州城里新開了很多書院。都是我們書院辭職出去的老師開的,使用的課本和我們的一樣。就是收費比我們便宜些,很多貪圖便宜的百姓都送孩子去那里上學。基本如此,順說那些老師都賺了很多錢。搞得現在書院里面很多老師都蠢蠢欲動。」孫茂盛有點咬牙切齒道。

文申笑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們去。只要你搞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再說,現在沂州這麼多人,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集中到我們書院。」

孫茂盛干笑道︰「院長說的極是,我就是氣不過。我們辛辛苦苦培養他,培養好了,你就跑出去了,真是白眼狼。」

「現在書院的老師什麼情況?」

「總體來說,比較穩定。每月都有很多人來應聘,同然也有小部分老師辭職。我覺得可以與我們的工錢比較低有關。因為,這一年多你不在,我們一直沒有加工錢。現在外面的作坊的工錢都比我們高。」

「哦,有這事!現在老師的工錢有多少。算了,這樣,以後,老師的工錢是外面作坊平均工錢的三倍,然後在感覺工作的年限進行調整。你覺得怎麼樣?」文申思考片刻,回道。

孫茂盛胡子直顫,激動道︰「老朽敬佩,院長辦事就是非同凡響。我想,以後教師隊伍將會更加穩定。」

「對了,現在學生的最高年級是幾年級了?」

「現在有近四百名學生上初三了,初二六百多名,初一八百名。小學階段,每個年級八百名。現在每年的招生就穩定在八百名左右。

「你現在你們主要上什麼課?」

「初中階段,除了先生規定數學和物理。我們還自己加入了各種史書等。對了,書院缺少很多教學儀器。而且教學質量也不行,很多老師都雲里霧里,更別提學生了。尤其是電學部分基本上就沒怎麼學習。」

文申一愣,干笑道︰「這部分確實是個難點,這樣把。接下來一段時間,我親自給大家上物理課還有部分化學課。另外,教學儀器我會給搞定。」

……

回到現代蘭芳共和國,委托黃少凡等人,購買了一批繁體版的物理和化學全套課本,以及相對應的實驗設備。由于,山口洋市就有自己的華語學校而且用的課本正好是繁體版的,所以很快就搞定三千多套,如果不夠市里的印刷廠可以隨時開印。

另外,又在國內購買夠了一批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機組,全部運到沂州書院進行組裝,前前後後在宋代忘了一個星期才把電力設備安裝完畢。

接下一年時間,文申已基本呆在宋代,主要就是教授學生和老師物理和化學以及部分高級代數幾何。為了提高效率,文申累了就在空間里呆一會,等體力充沛後,再接著講。同時,帶來學生做各種物理和化學實驗。硬硬的把三年的課程用了一年的時間,全部教授完畢。

各種物理和化學實驗為了學生開啟了一個嶄新的領域。有的學生初中畢業後,直接留在書院當教師,而大部分進入了文申新開設的電池廠、化工廠以及家電廠。當然這些工廠只是個名稱,還處于籌備狀態。

……

在宋朝的這一年,王秀和張柏芝兩人先後生了兒子,讓文申甚是高興。滿朝大臣紛紛來禮慶賀。宋徽宗親筆題字,以示嘉獎。

與此同時,沂州到兗州的鐵路已經全線貫通。見識到鐵路的強大威力後,宋徽宗命文申兩年內,必須貫通沂州到京師的鐵路,並規定沿線州縣必須出工出糧。另外撥款三千萬貫。根據文申的建議,宋徽宗組建鐵路司,暫有文申管理。而文申把張君寶調了過來,負責鐵路事宜。

沂州在大宋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政和四年,沂州上交朝廷的稅賦就達到千萬貫,佔全國的一成還多。同時,鋼鐵、布匹以及各種新式機器都是在沂州生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更令人欣喜的是,沂州的專利申請數量與日俱增,涌現出各種發明,當然其中有許多都是文申自己申請。如︰縫紉機、自行車、衛生巾、新型造紙術、印刷術等等。

為了保衛沂州,文申二千多人的武裝已經秘密擴充到近萬人,全部是新式武器裝備,並配備了大量的榴彈炮。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宋朝現代化最新章節 | 宋朝現代化全文閱讀 | 宋朝現代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