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 第四九八章 一路向北建港口

作者 ︰ 終南道

七月十八日,正是沿海地區一年之中東南風盛行的季節,胊縣臨海糜家的碼頭上,白帆張列、檣影綽綽,數十條新式明輪運輸船整裝待發。

糜竺和陳登等人親臨碼頭,向晉國水師提督太史慈將軍辭行。

太史慈抱拳向糜竺和陳登行禮,然後托付道︰「子仲兄、元龍兄且請留步,慈今日一別,便將修建郁州山軍港和岸上基地的重任托付給兩位,還望大家努力同心,為實現主公雄霸四海、威震天下的宏圖偉業而奮斗!」

糜竺抱拳回禮,說道︰「子義兄放心,有我和元龍在東海照應,晉國水師今後在徐州境內的活動便可無虞。糜家會將修建郁州山軍港和岸上設施作為今後家族的第一要務,以最快的速度為晉國水師提供一座可以躲避風暴,進行全天候補給的前進基地。」

陳登亦抱拳說道︰「還請子義兄放心,下邳陳家既已決定投效晉國,便不會再生二心、首鼠兩端。晉國方面和水師方面但凡有用得著陳家的地方,還請不吝開口。」

太史慈滿意地點點頭,然後對著陳登說道︰「吾與元龍兄相交多年,早知君乃恢弘高潔之人,如今得以公事一主,實乃幸事。下邳陳家的友善之舉以及君上陳老太公關于盡早控制青徐二州的建議,我會以最快的速度傳往晉國,相信不久之後太傅大人就會派出人馬暗中前來支持陳家。」

三人交談結束之後,太史慈闊步走上帥船的跳板,意氣風發地去迎接屬于新生的晉國水師和他本人的輝煌。

太史慈帶領船隊走後的第二日,糜家便派出糜芳帶人親自乘坐漁船抵達海中的郁州山,開始按照太史慈走前留下的草圖,在郁州山島一處與胊縣隔著海峽相望,背風平緩的地方興建軍港和碼頭。

太史慈選擇的這處地方,正是他登臨玉女峰以及多日在胊縣附近海岸線實地勘察之後做出的決定。

沿海可以修建軍港碼頭的地方,有幾個重要的條件,比如要能夠抵擋多個方向的大風,尤其是東南一帶的台風;要有足夠的水深,能夠停泊大型的戰船;要有干淨無礙的航道,水下不能有暗礁和險灘,船只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出港口碼頭;要有干淨的淡水水源以及完善的岸上補給倉庫,還要有可供水手們上岸休整的營盤、酒肆、勾欄,以及醫療救護場所。

太史慈經過反復評估,在三處適宜修建軍港的地方上最終選擇了這處向內凹入,水流平緩,背靠山峰的位置,並且將此處基地命名為東海郁州港。

按照事先的約定,太史慈並沒有給糜家留下修建碼頭的資金,全憑糜家進行修建,今後港口修建完畢之後,糜家的船隊可以租用部分碼頭,而晉國水師專門用來承擔海上長途運輸的船只,則優先為糜家的海上商貿提供服務,並且今後還會有戰船護航。

糜家與晉國水師的這筆交易,一開始或許難以獲利。但從糜竺的眼光和角度考慮問題,承擔郁州山軍港的修建任務,其實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弊的好事。

毋庸置疑的是,隨著郁州軍港的建成,島上一定會有大量的百姓定居,今後專門為軍港提供各種服務和保障,這就會帶來大量的商機。除了水師,糜家無疑對這座島嶼最有控制權,今後水師官兵在此處補給和休整時,他們的兵餉就會大部分花銷到這里,這將是一筆十分長期而且可觀的收入。

另外,修建郁州碼頭,就像是為糜家和遠在千里之外的晉國搭起了一座海上專用橋梁,今後一旦天下動蕩有事,糜家在東海面臨危險時,便可以攜帶大量的家眷僕人和財富,舉家乘坐晉國水師的大型船只離開是非之地,經由北方的泉州碼頭登陸,最終取道晉國,安然月兌險。

史中記載,當年糜家投奔劉備時,曾經有上萬的門客和下人一起投往劉備,可想糜家的勢力多麼龐大。如果這樣一個家族不是通過海上運輸這種低成本、高承載量的方式進行轉移,實在難以想象他們如何能夠突破曹操和袁紹等勢力的圍堵,安全抵達路途遙遠的晉國。

辭別了糜竺和陳登,太史慈率領船隊向北而行,海上一支持續的東南風為這支船隊提供了助力,使得船隊航行的速度明顯提高,不幾日他們便抵達了東萊郡不其縣與黔陬縣之間的一處很大的海灣(今膠州灣青島地區)。

太史慈命令船隊轉向進入海灣之中,揀就近漁家停靠漁船的碼頭靠泊,帶著一干手下上了岸。根據船上出身東萊一帶的水手介紹,此處海灣水深流緩,水底干淨無暗礁,比起郁州山島來,更加適宜修建大型的水軍基地,所以太史慈特意登岸勘察,準備與當地官府協商購買一段岸灘,作為今後晉國水師向南擴張的重要港口。

本就出身東萊郡的太史慈,與當地官府不其縣令打交道時十分順利。一位王姓的縣令听說太史慈這位同鄉乃是晉國水師提督,身份比起他這位縣令而言尊貴許多,加之又是威名赫赫的趙興手下將軍,所以十分熱情地接待了前去拜訪的太史慈。

前些時日,從晉國返鄉的青州兵中,有不少老家就在不其縣內,他們滿載而歸時曾經轟動一時,就連王縣令都得悉此事,所以也就知道如今青州和晉國的關系非同一般。得知太史慈想要向官府購買一段海灘作為今後水師的停靠之處,這位王縣令十分爽快的便答應了下來。整個膠州灣岸線長達上百里,又不是什麼風水珍貴的寶地,私下里賣給晉國一截,想必就算州牧孔融知道了,也不會當成什麼大事。

順利買下了一段海岸線之後,太史慈索性留給這位王縣令十萬兩銀子,作為修建港口的啟動資金,要求他幫著招募百姓,先修建一處可供船舶停靠的大型碼頭。太史慈特別強調,如果事情辦得好,將來推薦王縣令到晉國去做官,不僅收入豐厚,而且家人都會得到妥善安置,比起他在這兔子不拉屎的不其縣內要好很多。

既得了銀子又得了許諾的王縣令,也不是鼠目寸光的無能之輩,等太史將軍率船隊一離開之後,便緊鑼密鼓地開始忙碌起來。他實在沒有想到天下掉餡餅的好事竟然真能讓自己遇見,今後搭上了晉國這條線,自己說不定干了十多年的縣令還能往上升幾職。

有了希望,便有了進取的動力。因為共同的利益,使得下邳陳家與晉國暗通曲款,使得東海糜家死心塌地為水師建港口,如今又搭上了這位王縣令。不得不說,共同的理想有些遠,但共同的利益願望卻很實際,比起恐嚇威逼來,不知高明多少。

太史慈繼續率領船隊向北航行,繞過成山頭之後在東萊郡的東牟縣又停了下來,采取相同的辦法,又把東牟縣令忽悠到旗下,由其負責在東牟境內修建一處港口(威海劉公島附近)。

之後,船隊便進入到了冀州袁紹所控制的陸地海岸線對應海區,于是太史慈不再停留,命令水手們張滿帆,腳下使足勁地踩,一口氣用了四天時間斜穿渤海灣,順利抵達了泉州造船廠。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最新章節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全文閱讀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