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 第三五二章 徐庶駐軍細柳莊

作者 ︰ 終南道

徐庶帶著一萬熊羆軍,離開大本營中陽已經有三天了。)這三天時間里,徐庶並非像一只無頭的蒼蠅一般,沿著黃河沿岸四處亂轉。相反,他在認真分析了西河與上郡的地形之後,非常果斷地帶著隊伍沿著黃河岸邊向南而行,準備先抵達奢延河與黃河交匯之處,將隊伍駐扎在西河郡與河東郡以及上郡三郡交界的位置。

徐庶選擇的駐軍地點名字叫做細柳莊,那里西邊毗鄰黃河,東邊緊靠通天山,北邊距離中陽縣六十里路程。

之所以看中了細柳莊,不僅因為此處地貌復雜,便于大軍隱匿蹤跡,更在于它扼守著中陽的門戶,可以防範來自于河東與上郡的奇襲,為大本營提供有效的示警和緩沖。

徐庶彷佛看懂了盧植的心思一般,他賭盧植不會率軍向北攻打膚施,而是會走回頭路,二渡北屈段的黃河,從河東郡殺向中陽或者平周城。徐庶知道平周城里有王路率領的四千臥虎軍堅守,所以便將境界的重點方向放在了西邊的細柳莊。

熊羆軍尚未到達細柳莊時,前出查探的卞喜便返回報告,在黃河西岸的奢延河下游現了一支萬人以上的隊伍,正在伐木制作浮橋,看樣子像是聯軍中的曹操一部。

听說是曹操的手下在河對面伐木造橋,徐庶不由得皺緊眉頭思索了許久,然後果斷下令熊羆軍入駐細柳莊。就算是明知道對面的那支曹軍是盧植故意布下的疑兵,徐庶還是會按照當初的分析堅定不移地駐軍在細柳莊。

兵法上常說︰虛實之間並未常勢,看著是虛的東西往往最後可能會演變成真的。徐庶沒有被一些表面現象牽著鼻子走,而是憑借自己對戰場形勢的判斷形成獨立的判斷,這一點恰恰是頂級謀士應給具備的重要素質。套句軍事術語說︰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堅決不讓你的部署和兵力調動干擾和影響了我的判斷。

在細柳莊扎下營盤之後,徐庶立即將熊羆軍團以上的指揮官集中在一起開了個通氣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對己方擔負的重任和可能面臨的形勢毫不遮掩地告訴了手下將領。徐庶這麼做,有些背水一戰、破釜沉舟的味道在里頭。

徐庶的話語之中,沒有假大空的鼓舞和安慰,只有冰冷殘酷的現實,但這麼做的效果卻出奇的好!所有參加會議的軍官,從他們的眼神中看不出絲毫的畏縮和懼怕,相反,這些人個個面帶興奮和激動之色,覺得一戰成名的時機到了。強烈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激勵著眾人,使他們的信條中沒有了退縮和害怕這樣的字眼,而出現最多的卻是死戰不退,勇往無前等詞匯。

熊羆軍從當年的臥虎新軍演變而來,在經歷了青泥窪大戰的考驗和塑魂之後,已經形成了獨特的部隊特色和戰斗傳統,概括起來就是有著一股永遠不擔心失敗的樂觀精神,這股子精神自然來自于任軍長張遼的影響和鍛造。

在越是艱難困苦的環境中,熊羆軍的戰意和斗志會越加地旺盛和熾烈,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遇強愈強。在壓力和挑戰面前,很多二流的部隊最終會崩潰,而一流的部隊會更加頑強和好戰,張遼帶出來的熊羆軍自然屬于後者。

趙興特意讓徐庶帶著熊羆軍出戰,自然不僅僅是熊羆軍是一流部隊這麼簡單。包括後來加入的雄武軍和定遠軍,鎮北軍團所屬的八個軍,沒有一支孬的,都是一流部隊。

熊羆軍最大的特點是,他是一支多兵種配合最全面、最優化的部隊。這支部隊從組建之初,便包括了步卒和騎兵兩大類,重甲陣地防守部隊、遠程攻擊部隊、輕甲機動部隊,後來經過優化,又加入了火力支援部隊、特種作戰部隊、醫療救援部隊等多個兵種。

雖然熊羆軍的人數從當初的兩萬人精簡到了現在的一萬人,但獨立作戰的能力卻比之以往提高了許多。這也是趙興不遺余力地走精兵路線的一項具體嘗試,如果熊羆軍在戰場上的表現出色,則今後各軍的配置都要趨向于綜合配置,不走極端的單兵種大兵團路線。

開完踫頭會之後,徐庶立即命令麾下輕騎團的一千士卒沿著黃河朔流而上,一直偵察到圜陽一帶才可以扭頭返回,帶隊的將領為老將侯成;又命令麾下特戰大隊三百人西渡黃河,深入敵後偵察曹營士卒的具體動靜,帶隊的將領為卞喜。還命令薛蘭帶領特戰大隊剩余的二百人潛入通天山一帶,對通天山區的山谷和暗道進行偵察。

徐庶自己則帶著剩余的士卒在細柳莊附近修築防御工事,包括擺放鹿柴拒馬、挖掘戰壕、陷阱、藏兵洞、提前埋設轟天雷等等。看樣子徐庶是打算將細柳莊一帶變成一顆前突的釘子,深深地楔入盧植最有可能突襲西河郡的兩條道路的交匯之處。

臥虎講武堂的系統軍事學習,對于徐庶的培養和提高幫助實在太大。不同于賈詡和郭嘉等人,徐庶是地地道道從臥虎講武堂內一名什麼也不懂的新學員成長為指揮員的,這樣的經歷有個最大的好處︰就像一塊質地上佳的璞玉,沒有經過任何二三流工匠的打磨雕琢,直接送到了制玉大師的手中,以後這塊玉絕對可以在世人面前展示最完美的形態。

在接受趙興那些新奇怪異的設想和提議過程中,徐庶是為數不多能夠全盤接受的學員。他在學習中因為沒有受到上古流傳下來的兵法戰策影響,所以在學習趙興暗中已經改良過的兵法、戰陣、行軍、後勤等內容時,在接受程度和度上,都明顯快于其他學員。這從徐庶一到細柳莊,便開始精心布置有利于己方士卒戰力揮的戰場環境這一點上,便可以充分地得到印證。

對于趙興許多關于戰爭的言論,徐庶都深以為然。諸如︰「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打得贏才打,打不贏就跑」、「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影響戰爭勝負的第一要素是對情報的準確掌握」等等。徐庶覺得趙興說得話雖然淺顯易懂,但都經過了反復提煉和實踐,很容易讓學問較低的中下層的指揮軍官理解接受,而中下層軍官對于一場具體戰斗的展形勢,具有主導地位。

實際上,趙興說過的這些話,不過是前生在部隊中耳濡目染,天天听得耳朵都能長繭的大白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最新章節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全文閱讀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