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 第三二九章 慕容平箭射趙雲

作者 ︰ 終南道

鑒于袁紹和南軍在攻打壺關時遭遇的無情打擊,公孫瓚壓根就沒有想過將自己麾下一萬白馬義從送到壺關之下,任關上守軍用無情地箭雨收割的一干二淨-_白馬義從絕對是傲視東北的一支騎兵部隊,可當他們面對高達十丈的壺關時,也只能望關興嘆,一籌莫展。

帶著騎兵部隊攻打關隘,本來就是一件讓人匪夷所思地事情,可公孫瓚這家伙竟然真干了出來。那麼公孫瓚到底打得什麼主意呢?說起來還是跟趙興有關,誰讓趙興跟劉岱關系處的這麼好,以至于讓公孫瓚感到了危機呢?

劉岱進京吊唁時,專門繞道上黨跟趙興套個近乎;朝廷出討趙檄文之後,又找出這樣那樣的借口,死活不肯出兵,擺明了就是不願交惡趙興。一旦並州挺過了這一次危機,有朝一日兵進冀州,收拾了袁紹之後,幽州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目標。到時候只怕劉岱直接投奔趙興的懷抱,而公孫瓚又該何去何從?

正因為看到了潛在的危機,所以公孫瓚不惜交惡趙興,也要硬著頭皮帶領一萬人馬南下壺關,他是把寶壓在了朝廷和聯軍的一方。依照目前的天下形勢,一百個人里面也很難尋到一個壓並州獲勝的,公孫瓚這麼做倒也無可厚非。

雖然把寶壓在朝廷聯軍這一方,但不代表就要把自己的家底全賠在壺關之下,因此公孫瓚在帶領大軍攻打壺關時,玩了一出讓聯軍將士沒有想到的把戲。

前文里曾有記載,當年黃巾大軍圍困趙興所在的廮陶城時,曾經在廮陶城下開展了一場持續半月的賭斗(見一三六章)。當時參戰的雙方事先約定好了,不真正動刀子殺人,只是使用木刀木槍進行比試,一輪接一輪的比試結束之後,留下來人數較多的一方獲勝,獲勝一方可以處置失敗的一方,但不可以殺俘虜。

公孫瓚準備使用這個方法,而且他吃定了關上的趙雲肯定會接受這種比斗方式。因為以並州軍的驕傲和自信,絕對不會懼怕任何一比一的比斗或者正面的廝殺,這一點從許多的戰例中都有跡可循。

公孫瓚並不在乎比斗的輸贏,因為他壓根就沒想過真的將比斗持續下去。只要能將趙雲誘到關下,在雙方比斗的時候,讓埋伏在人群之中的慕容平一箭射殺了趙雲,接下來的比斗便失去了意義。

到時候,趙雲一死,難不成守關的士卒還能全部出動為趙雲報仇?就算他們傾巢而出,來為趙雲報仇,兩條腿的步卒還能跑過四條腿的騎兵?就算被人罵成無恥或者不守信用,公孫瓚事後大可抓個倒霉蛋出來作為替罪羊,當著天下人的面殺了交差,反正那時候壺關已經落在了聯軍的手中,怎麼說還不是動一動嘴皮子的事情!

這個計策,深得趙興「斬行動」的要詣,可謂陰險毒辣,如果一旦成功,那就是用最小的代價獲得了最大的勝利。誰也無法想象,失去了趙雲的壺關還能堅守幾天!

關于「斬行動」,趙興有過專門的論述,其成敗的關鍵在于兩個方面︰一是確定敵軍腦位置,二是依賴具體行動人員的能力。趙雲在壺關之下一人獨戰顏良、文丑二將,如今聯軍將領無人不知,所以第一個因素已經達成;那麼執行這次行動的第二個因素,即慕容平的能力到底如何呢?

關于慕容平,史中有一段記載︰袁紹帳下虎將之一,箭法高絕頂,趙雲槍挑張郃時,慕容平暗射一箭,救了張郃,後來終究被趙雲用青缸劍斬殺。

對于慕容平的記載,雖然只是寥寥的四十幾個字,卻透露出一個關鍵信息︰箭法高絕頂,能當著有神射手之稱的趙雲面救下張郃,可見其射技絕對不俗,或許本可以位列五大神射之中,只因為死得太早,這才不為世人所知,但絕對是一位值得後人追思和遐想的將領。

第二日上午,公孫瓚果真獨自一人來到壺關之下,請守關主將趙雲上前答話。趙雲自然不會懼怕任何人,站在雄關之上,倒也是要看看公孫瓚能玩出什麼花樣。

公孫瓚見趙雲出現在了壺關之上,于是喊道︰「素聞鎮北將軍趙興愛兵如子,從不願意手下兄弟多加傷亡,吾今奉朝廷之命前來破關,亦不願雙方士卒徒增犧牲,是故提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不知趙將軍敢否應允!」

趙雲見公孫瓚不急于動手,也不急于翻臉,于是開口問道︰「還請公孫將軍細說,若是在理,雲自然答應!」

公孫瓚見趙雲果然沒有一口回絕,于是繼續說道︰「昔日黃巾亂民大軍圍困廮陶城,趙國昌曾與黃巾軍達成協議,每次派出百人比斗,雙方只用木刀木槍,結果未造成一兵一卒之傷亡,一時之間傳為美談,不知將軍敢否如此比斗?」

公孫瓚提出這個建議,讓趙雲有些意外,于是說道︰「此法固然可取,不知勝負的代價為何?」

「若是吾方勝,則先鋒軍撤出壺關,自尋去處;若是吾方敗,則白馬義從撤回幽州,再不尋事!」公孫瓚信誓旦旦地說道。

「好,一言為定!請公孫將軍排兵布陣,且讓先鋒軍下得關來領教一番!」趙雲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于是爽快地答應了下來。他對于先鋒軍跟人對陣,有著絕對的信心,只要不是跟臥虎軍較量,天下步卒,能勝先鋒軍的,目前還真沒有遇到過。

雙方依照約定,開始百人比斗,凡是在比斗過程中失敗的士卒,額頭上都點上紅點以示區分。前三場,先鋒軍以步卒對陣騎兵,一比一的情況下,硬是獲得了三場連勝,雖然勝得很慘烈,但最終站在場上的還是先鋒軍的士卒。于是有些「惱羞成怒」的公孫瓚約斗趙雲,各自領一百人對陣,趙雲揚騎士精神,下關來與公孫瓚對陣。

早已經換過衣裝的慕容平,扮作一名普通士卒騎在馬上,躲在一百名準備參加比斗的白馬義從的隊尾,目光若有若無地掃了幾下,便鎖定了從關門中出現的趙雲身上。

這就是高手與低手的區別,慕容平知道趙雲武藝高,所以沒有死死地盯著趙雲注視,因為他知道就算是自己藏身在隊尾,以趙雲那種武藝大成的境界,只要被人盯上一會,也會有感知,這樣一來就會打草驚蛇,反倒會壞了大事。再來,以慕容平的射技,只要看過一眼,也不需再多看,便能在最終射擊的一剎那迅鎖定目標。

隨著雙方主將一聲口令,場上的士卒向著對方吼叫著沖了上去。本來就十分勇猛的先鋒軍士卒,在主將趙雲的帶領下,士氣更加高漲,面對氣勢洶洶撲來的騎兵時,立即組成了堅固的防守陣型,將主將趙雲護衛在中間,只等騎兵的度降下來之後,伺機進行猛烈地反撲。

果然,面對千錘百煉的鐵刺蝟,就算公孫瓚親在帶隊,白馬義從仍然難以攻破先鋒軍的防線。漸漸地,白馬義從失去了耐性,開始向後撤退,準備再次起攻擊。正在這時,趙雲立即下達了反擊的命令,剛才還緊縮在一起的先鋒軍士卒立即散開,向著反身後撤的白馬義從動攻擊。

趙雲也是提著一柄木槍朝著公孫瓚追了過來,眼看快要追上公孫瓚時,趙雲舉起手中木槍朝著公孫瓚的後背猛刺過去。就在這個時候,紛亂的白馬義從之中,忽然出一聲尖銳的箭矢破空聲響,一支離弦的利箭瞬間射向趙雲的左胸,已經舉起木槍的趙雲來不及躲閃,捂著胸口墜落馬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最新章節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全文閱讀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