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民國 754 中國遠征軍 一 關鍵之戰

作者 ︰ 大羅羅

這時在拉月兌維亞的北方集團軍群前線,正是一片寧靜的時候。

從1937年5月底,北方集團軍群組建並且進駐剛剛「加入」德國的拉月兌維亞後,他們就同蘇軍沿著拉月兌維亞同愛沙尼亞、俄羅斯的大盧基地區、白俄羅斯北部的b 洛茨克——格魯博耶地區展開了長達半年的對峙。9月30日,大戰爆發之後,蘇德兩軍還一度展開過不算j 烈的戰斗,不過想象中的大決戰卻始終沒有發生。到10月下旬,蘇b 戰爭勝負將分的時候,這里更是進入了世界軍事史上也非常罕見的「靜坐期」,一連半個月,整條戰線幾乎處于被人遺忘的狀態。

不過德國人卻在這里集結了相當多的兵力,到1937年11月10日為止,北方集團軍群的賬面上一共擁有15個德國步兵軍、2個中國步兵軍、1個擁有5萬人的意大利遠征軍團,還有5個俄羅斯步兵軍,合計有23個軍或軍團,69個步兵師,擁有多達6000門大炮,總兵力超過115萬!不過該集團軍群並沒有配屬裝甲師。此外在拉月兌維亞邦首府里加附近,德國工兵還建立起了一系列規模巨大的空軍基地,里希施霍芬中將指揮的德國空軍第三航空隊(包括中國空軍第七航空師和另外三個德國航空師)的2000架飛機就以此為主要基地。

德國人在這里集中如此龐大的兵力當然不是為了防御,根據他們的《巴巴羅沙計劃》,北方集團軍群的主要任務是在德國對蘇聯展開全面進攻之後,分兵兩路。通過愛沙尼亞和大盧基對蘇聯第二大城市列寧格勒發動進攻。

或許是為了方便指揮,北方集團軍群將陸續到達的2個中**、5個白俄軍和1個意大利軍團編組成了一個集團軍,並且冠上了俄羅斯第一集團軍的番號,以表明這支多國部隊是用來光復俄羅斯帝國的。這個集團軍的防區被安排在了拉月兌維亞和愛沙尼亞交界處的瓦爾米耶拉——阿盧克斯內一線。其中3個俄羅斯軍由拉科夫斯基公爵指揮,負責防守阿盧克斯內。2個中**和1個俄羅斯步兵軍負責瓦爾米耶拉,另有1個俄羅斯軍和1個意大利軍團擔任總預備隊。

俄羅斯第一集團軍所在的這段戰線,在過去的10月份。也同樣是一副「西線無戰事」的太平景象,只有很少的幾次小規模出擊,大部分時間更是連s o擾x ng的炮擊都不多見。雖然戰事不烈。但三國聯軍的高層和卻也不敢掉以輕心。畢竟b 蘭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他們花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沿著自己的拉月兌維亞的北方邊境,修建了一條延綿橫亙的完整防線。所有的制高點都被改造成布防嚴密的機槍火力點,可以交叉射擊封鎖整條戰線。在第一道塹壕的前沿,還挖掘了一條反坦克壕溝,設置了鐵絲網、雷區和鹿砦據馬等障礙物。在整條防線的後方還有多達32個炮兵團的炮兵支援火力!此外,該集團軍中的2個中國步兵軍還各轄1個輕型坦克團,擁有近300輛一號坦克。不過防御上的準備也就到此為止了,什麼鋼筋混凝土的永備工事、築壘地帶等較大的防御工程都沒有修建。

因為目前北線的蘇軍處于守勢。而真正要去進攻的似乎是德國人和他們的盟友。事實上,進攻的作戰方案已經從里加的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部發到了師一級的軍事主官手中。根據作戰方案,進攻將最晚于1937年12月初發動。具體時間則要看天氣狀況決定。只有等到11月東歐的雨雪徹底過去,泥濘的地面凍得像石頭一樣堅硬以後。進攻才會發動。這個日子,距離現在最多也就20天來了。

……

拉月兌維亞北部的森林里面,現在還是一邊寂謐。雪仍然在飄飄揚揚地下著,這場雪從11月8日就開始斷斷續續下了起來,今天是第三天了。雪變得更大更急了,寒風裹挾著細碎的冰粒,讓來自中國的遠征軍將士們開始嘗到一點俄國冬天的厲害。

一隊穿著白s 偽裝罩衣的遠征軍武裝偵察小隊正迎著風雪,在林間艱難穿行著。在這舉目望去,都是一片茫茫的雪景中,也許就會撞見蘇聯人的武裝偵察部隊!蘇聯的莫辛.納甘步槍,也許就會突然響起!在西白俄羅斯的蘇b 大戰沒有結束的時候,在這片位于兩軍當中的中間地帶進行這樣的武裝偵察,是一件比較安全的事情。蘇聯人在戰壕當中的兵力都不足。更別說控制這個中間地帶了。每天這些偵察小隊都會直接壓到蘇聯紅軍的戰壕防御體系前面,對他們的動向進行觀察記錄。潛伏抓捕落單的紅軍官兵,有的小分隊甚至還滲透進了蘇軍防線的後面,抵近觀察他們的炮兵陣地和運輸網絡!但是隨著蘇b 兩軍在西白俄羅斯的戰斗分出了勝負,這樣的偵察就變得越來越難了。紅軍明顯也張開了自己的威力搜索幕。對任何一支被發現的偵察部隊進行凶猛的攻擊,小隊的紅軍巡邏隊成日成夜在這里出沒,阻止任何人靠近他們的戰線!到了這個時候,哪怕是那些打仗最不上心的意大利軍官都嗅出了不對勁的味道。特別是當11月8日的大雪下來以後,蘇聯工兵的身影都趁機出現在了遠征軍戰線前面布置的雷區之後,所有的人都覺得,也許蘇聯人真的發瘋了,要在這樣的冰天雪地之下發動進攻了!

更多的偵察分隊被派了出去,更多的情報也匯總到了衛立煌和杜聿明的案頭。這些情報也很快又向上提交給了倫德施泰特大將。北方集團軍群總的答復就是。目前北方集團軍群下屬各集團軍都有類似報告,估計蘇軍正在醞釀新的軍事行動,望各部隊做好嚴密的防御,同時也要加強進攻的準備——很顯然倫德施泰特大將也感到不妙。只是他手頭可用的兵力也不多。北方集團軍群雖說有115萬人,可拉月兌維亞卻是三面受敵,現在每一面的守軍都報告說情況異常,集團軍群當然也就只能讓他們各自戒備了。

劉雲飛中尉的偵察排就在這個夜s 最深沉的時候從自己的戰線出發,一路小心謹慎地避過了好幾個紅軍巡邏隊。一直向他們的防線m 過去。他們的目標是兩個紅軍步兵師的結合部。那里也是森林密布。只要能滲透過去,就能多少弄清楚一點紅軍戰線後面的情況。不管是防御可能發生的進攻,還是要去進攻蘇軍都需要這方面的情報。上級的嚴令下來。他這個遠東戰爭老兵出身的排長,也就不得不鋌而走險了。

森林慢慢的變得稀疏了起來。而他目標所在的那個森林地區,還在一條急造公路的後面。那里也是紅軍警戒最森嚴的地方。劉中尉抬起左。握緊了自己的拳頭。拉得很長很稀疏的警戒隊形頓時就收攏過來。听著劉雲飛低聲地道︰「老毛子看得嚴。白天我們一定過不去的,現在就地尋找宿營地。建立警戒陣地,等到天黑之後,咱們再想法溜過去……」他話還沒說完,就听見隱約的馬蹄聲從森林外面的那條急造公路上面傳來。所有人都同時趴了下來。劉雲飛停了一下,一招手就帶著幾個弟兄彎著腰向前m 了過去。等走到森林邊緣的時候,他們又三兩下竄上了樹向外張望。

森林外面依然被白茫茫的飄雪所籠罩,而那條他們準備溜過去的公路就靜靜臥在1公里外。但是他們今天最大的發現不是這個。而是公路南面,本來應該離蘇聯人的前沿陣地還有兩三公里的地方。一道蜿蜒曲折的綿長塹壕正在被挖掘出來,已經挖到了快一人深的程度。遠遠的能看見一頂頂戴著紅星標記的鋼盔l 出在塹壕外面!土s 新鮮的泥土不斷被工兵鏟揚了出來。用來加固工事的原木正被馬車從不知道什麼地方運到這里。蘇聯人正在構築的應該是進攻的出發陣地!而且從一眼望不到頭的戰壕規模來估計,這至少是可以容納好幾個師弟進攻出發陣地!在公路以北也有施工的聲音發出。但是因為大雪的原因,看不清楚。按照常理推斷,那里應該是蘇聯紅軍的二線預備陣地,也可能是炮兵陣地。蘇聯人向前推進了!而且數量很多!他們想干什麼?

幾支蘇聯騎兵偵察隊已經上馬。舉著雪亮的馬刀在兩軍中間地帶張開了警戒幕。另外還有幾個步兵巡邏隊也在向這片樹林進發。這是蘇聯紅軍想要控制這個中間地帶……而且看來他們有足夠的兵力火力能夠支持他們的推進,難道白俄羅斯的蘇軍主力已經調到了這里?他們要在拉月兌維亞故伎重演了!

劉雲飛在瓦爾米耶拉附近的森林里所見到的一切,也被阿盧克斯內、雷澤克內、陶格夫匹爾斯等地駐守的德國、白俄部隊的偵察部隊所發現。潛伏在蘇聯境內的幾個白俄間諜也通過秘密渠道報告,他們看到紅軍的行軍隊列充滿在了後方的大道上們,紅軍戰線後方,大量的火炮發射陣地也已經被設置起來了,數量多到難以計算!整個拉月兌維亞似乎在一夜之間,就被數以百萬計的蘇聯紅軍給包圍了!

原來在白俄羅斯戰役的最後幾天,大批的蘇聯紅軍就開始秘密從戰場上撤離,大批大批地登上了開往大盧基、愛莎尼亞或是維捷布斯克的軍列……同時白俄羅斯所有的交通工具和公路也都被蘇聯軍方所控制,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僅僅用了十幾天時間,就將超過150萬軍隊和1萬多門大炮,從白俄羅斯運到了拉月兌維亞周圍的制定地點。如果算上原先列寧格勒方面軍和白俄羅斯方面軍的兵力,到11月12日之前,蘇聯人已經在白俄羅斯北部、大盧基地區、愛沙尼亞等地集中了56個步兵軍,10個騎兵軍,4個坦克軍的龐大兵力!並且已經有1萬3千多門各種火炮秘密進入了前線陣地!這個力量,已經足夠他們在11月14日的預訂時間發起攻擊了!而且由于蘇聯特有的體制和連日的雨雪天氣,蘇聯紅軍的這次大規模軍事調動,基本上保持了隱秘。雖然中德兩國的軍事高層已經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但是卻沒有得到情報的證實,知道蘇軍進攻發起前的兩天,才將確鑿無疑的事實擺在了中德俄等軍隊的面前。

戰場的主動權似乎又一次被圖哈切夫斯基所掌握,他現在可以用350萬人來進攻250萬人了。而且在他的主要突擊方向拉月兌維亞,蘇軍在短時期內更是可以用250萬人來打擊中德俄意四國的115萬人!

當蘇聯人終于大搖大擺地暴l 出他們的全部攻擊意圖之後,從他們的陣容當中。中國和德國的軍事領導人都已經能夠預料到,拉月兌維亞戰役,將是一場具有決定x ng意義的戰役!如果蘇聯人在這次戰役中敗北。他們將會徹底失去進攻的力量。等待他們的只能是滅亡!如果由德中俄四國聯軍組成的北方集團軍群敗北甚至覆沒,那蘇聯在西線的局面就將徹底扭轉!而且這也是他們最後的一次機會。

……

1937年11月13日晚上8點。距離蘇聯紅軍總攻發起的時間僅僅只有4個小時了。

中國遠征軍的陣地上面,現在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今天整個白天,警戒陣地上都在報告蘇聯紅軍一團一團地進入進攻發起陣地,還有馬匹拖著的火炮大搖大擺的進攻。現在蘇聯紅軍已經不再隱瞞他們的真實意圖,而是爭分奪秒將部隊最後部署到位了!中國遠征軍負責防守的瓦爾米耶拉地區明顯是蘇軍突破的主要方向!他們的數量多到了恐怖的地步!火力也將強大到令人難以承受的程度!考慮到蘇軍在同b 軍作戰中使用的火海+人海的進攻模式,衛立煌和杜聿明意識到必須要調整原有部署,采取彈x ng防守模式。將一線兵力迅速後撤到預備陣地上,以避免被蘇軍強大的炮兵集群大量殺傷。

蘇軍炮兵這時已經開始了s o擾x ng的射擊和試射。一方面干擾對面敵人部署的調整,一方面為未來的大規模炮擊修正數據。同時還試圖引y u中國炮兵的還擊。測出他們的位置,然後以遠程炮兵殲滅他們。盡管只是試探x ng的炮擊。但是蘇聯炮群的巨大陣容仍然使得這一場大戰前的熱身變得那樣地驚天動地!

原先的一線陣地上面,頓時揚起了一道道煙柱火光,蘇軍的野炮、榴彈炮、大口徑迫擊炮,還有號稱是斯大林之垂的B-4重型榴彈炮,都開始噴吐炮彈。在中**隊的一線野戰戰壕的前後左右炸開,掀起了滿天的塵土煙霧。而此刻在那些戰壕里面,軍官們正指揮著部隊順著交通壕朝下撤退。原來已經架設好的機槍、迫擊炮、步兵炮和反坦克炮都被拖了下來,朝後面運動。但也不是沒個人都能撤下去的。戰壕里面每隔兩百米左右,就有一個抱著電話機的觀察員。他們要留在這里,隨時掌握蘇軍步兵的動向,也將是第一批承受傷亡的勇士。

此時,大雪仍然在飄飄揚揚地下著,比起前幾天來,變得更大更急。寒風如刀,一陣一陣的,吹在臉上,就像刀子在割一樣。這樣的天氣,對冒雪進攻的蘇軍固然不利,可是也讓強大的德國空軍無法出動!根據天氣預報,大雪至少要下到11月18日之後,隨後或許有1到2天的y n天,隨後又會有一場聯系幾天的大雪,直到皚皚白s 將整個東歐完全覆蓋為止!

「18軍都撤下來了嗎?黃維怎麼搞的?磨磨蹭蹭的,以為自己時間很多?告訴他,半個小時之內,18軍的一線部隊必須撤到預備陣地!而且預備陣地必須立即加固!」

「德國人的那幾個重高炮團呢?轉移陣地沒有?把他們派給桂率真(桂永清)統一指揮,蘇聯人的飛機來不了的,把高炮當野炮使吧。」

「和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聯系上了沒有?增援部隊什麼時候上來?什麼?是隆梅爾的第七裝甲師來增援,他們在東普魯士正在上火車,那得什麼時候才能到啊!」

衛立煌端坐在瓦爾米耶拉城內的指揮部里面,面沉如水,舉著鎮定,一副xi ng有成竹的大將之姿。他的腦海中正在努力全盤掌握住自己指揮下的兩個中國步兵軍和一個俄羅斯步兵軍的全部兵力分布。而參謀長杜聿明則守著電話,和前面的部隊隨時保持聯系,督促他們迅速完成轉移陣地的動作,以免被突如其來的蘇軍炮火所覆蓋。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的流逝,萬炮轟鳴的那一刻就要來到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游戲民國最新章節 | 游戲民國全文閱讀 | 游戲民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