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民國 324 北上抗俄 一 五千字大章求票票

作者 ︰ 大羅羅

現在的時間已經是民國十六年三月了,按照公歷來說就是一九二七年的三月。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的功夫中東路事件已經發生了兩個多月了。

在這些日子,還是發生了不少大事情。中蘇之間的談判,終于毫無懸念的破裂了,雙方都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備戰。

在北京踫了一鼻子灰的汪精衛也沒有回到武漢,而是去了鄭州。天天在廖仲愷、鄧演達一幫子大左派面前控訴蘇聯的卑鄙無恥,弄得宣俠父、李之龍還有劉伯堅整天和他玩辯論賽。

二月底,中G方面派出了歷史上的又一位偉人劉S奇同志前往東北,出任中G滿洲省委書記,負責中G在東北的地下工作。並且由他向中G東北局傳達了中G中央的指示信,指出︰中東路事件不是張作霖或各派軍閥單獨行動,而是他們在帝國主義指使下的共同行動;中蘇共管中東路,在于不使中東鐵路單獨交給奉系控制下的北洋政府,作為帝國主義反蘇戰爭的根據地︰奉系軍閥所謂收回中東鐵路自管,是欺騙群眾,真意是想利用中東路事件掩蓋其出賣民族利益的行動,以轉移群眾視線,使群眾走向反蘇道路。

三月八日,GC國際執委會發表《關于中東鐵路事件的聲明》,提出為保衛蘇聯而戰斗的口號,號召中國工人群眾與蘇聯無產階級結成緊密兄弟同盟,進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俄國白衛軍分子的革命斗爭。接著,中G中央根據共產國際來電,發出第四十二號通告,強調︰「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奉系軍閥進攻蘇聯,準備著以武裝起來保衛蘇聯,是我們動員群眾的中心口號。」並且以「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武裝擁護蘇聯」的口號在全國各地大力宣傳,同時要求國民黨方面采取類似行動……

對于中G和GC國際要求,國民黨在猶豫了數日之後。由孫中山親自出面,公開發表演講,宣稱︰「聯俄、容G之主張是指聯合願意平等待我,放棄一切在華特殊利益之真正的俄國革命者。而不是要去無原則的聯合背叛了列寧革命主張,重新回到沙皇侵略擴張之路上去的反動俄國!此次中東路之沖突,無論如何都是在中國之領土上,收回屬于中國之主權。而反動俄國以中國政府‘反動’為借口,行霸佔中國之領土主權之實,比之沙皇俄國公開的侵略擴張更為惡劣……」

「……在此我代表國民政府,代表國民黨,代表南中國三萬萬同胞,呼吁全國各派力量在國難當頭之際。放下一切恩怨,停止一切內戰,組成抗蘇愛國之統一戰線,一致對外。對反動蘇俄之入侵抵抗到底,絕不妥協!」

「……對于信奉馬克思主義之中國GCD人,我黨仍然尊重其政治信仰,敬佩其救國理想,願意與之共同奮斗,拯救國難。只是希望他們能夠早日認清反動蘇俄之真正面目,勿要被其虛偽的革命假面具所惑……」

隨著孫中山的演講,持續了數年的國G合作,終于因為中東路戰爭而無聲無息地畫上了句號。只是雙方並沒有如歷史上那樣發生流血沖突,乃至大打出手,而且和和氣氣說了聲「再見」。或許是因為孫中山這尊大神現在的威信實在太高,又或許是孫中山仍然願意繼續「聯共」,只是不願意再「聯俄」而已。中G方面的反應倒也算平靜,不過是發表了一紙充滿了遺憾和惋惜的聲明。瞧這樣子似乎是一對正是情濃意切的愛侶,因為GC國際和蘇聯這對丈人、丈母娘的干預,而依依不舍的分手了……以後或許還有復合的那一日吧?

抗蘇愛國統一戰線!這個名詞出自孫中山之口,自然也就是代表了真理和正義了。至少多這個時空的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就是這樣的。

所以這些日子住在北京中南海里面的張大帥心情也舒暢了不少。

孫中山和國民黨的抗蘇愛國統一戰線一出爐,就等于肯定了他張老將現在的「抗蘇」是愛國的,不是像某些人揭露的那樣是在「賣國」。而且隨著孫中山的表態,中國的那些個平素里面都在勾心斗角的軍閥政客們幾乎一夜之間,都改弦更張,知道要愛國了……愛中央了。

第一個起來響應的是客居在山西的直系首腦吳佩孚,吳大帥表示要從他的五萬「精銳」里面精選出兩萬「特精銳」的軍隊,組成新的第三師參加抗俄戰爭。山西的圖財主閻錫山則一下子拿出了價值幾百萬元的軍火,將整個第三師里里外外都換成了嶄新的晉造軍械和軍裝。還給第三師重新配上了裝備有三十六門民十三式山炮的炮兵團。又送上了一大筆的軍餉,這才和吳佩孚兩個人在太原火車站揮淚惜別,將唱著《北望滿洲》軍歌的第三師送上了北上的火車。

隨後南方的國民黨中樞也表示要派出一支包括了一個步兵師,九十門大炮,二十四輛坦克,四十架飛機的龐大援兵北上援助奉系抗俄。此外還有一個擁有落干德**事顧問的參謀團也要一同到達,而這個參謀團的負責人就是國民黨方面「名將」羅耀國。

張作霖父子外加上楊宇霆曾琦兩個智囊,今兒一大清早,接到武漢國民政府發過來的電報,就窩在了張作霖的書房里面密談……

幾盞香茶飄散著馥郁的清香。張家父子今兒都是一身寬松的便裝,悠然自得地坐在椅子上面,臉兒上都是一副樂呵呵的歡快表情。

張老將手里拿著一份剛剛送過來的電報稿,用遮掩不住笑意的聲音說道︰「這回好啦,孫大炮發了聲明力挺咱們,吳子玉也請命東征,國民黨還給咱們派來了一個師的精銳,你們瞧瞧光是重炮就有五十幾門!還有二十四輛戰車,四十架飛機!呵呵,這孫大炮在關鍵時刻還是挺講義氣的!呵呵,幸虧他沒有跟著GCD一起去保衛蘇聯,要不然咱們父子君臣的可就真是沒下場了。現在有了那麼多的援兵,這中東路一戰……咱們可有勝算啊?」

「卑職賀喜大帥!」張作霖話音剛落,一旁的曾琦便忙不迭站起來道賀了,打仗什麼的他不懂,不過眼下這舉國支持的局面還是很清楚的。至少他們青年黨現在在北國是風光無兩,在和GCD的論戰上面穩穩勝了一籌。

「同喜,同喜。」張作霖笑著擺擺手,示意他坐下,又笑道︰「慕韓老弟這次功勞也不小,趕明個就題目你當國務總理,這個為大軍籌措糧餉的事情,沒有問題吧?」說到糧餉,張作霖的口氣已經微微放沉了一些,畢竟這戰局一開,花出去的銀子就像流水一般兒了。

「請大帥放心,咱們這回是國戰,不僅是國內各派都支持,便是海外的華僑也紛紛慷慨解囊捐助。現在國民黨和致公黨的海外黨部都在幫著咱們籌餉,到昨天為止也已經不下千萬銀元了,而且國民政府還給中央送來了三千萬元的兵費……眼下咱們奉系的賬上可是寬松的緊,足以應付這回的兵費。」曾琦獻寶似的一條條的好消息往外掏,惹得張家父子都是笑逐顏開,好像這場勝仗已經在望了一樣。

張作霖沖曾琦笑著點點頭。轉過身看著兒子張學良,一臉鄭重地說︰「小六子,這次還是你掛帥出征,這一仗要是打好了……今後就是我不在了,這東北還是你的!而且這一戰是咱們和國民黨還有吳子玉共同出兵,全天下都瞧著呢!誰是英雄誰是孬種,可都要在戰場上見真章的!那吳子玉也就算了,差不多是要謝幕了。可國民黨這回可是精銳盡出啊!又是飛機又是戰車還有那麼多重炮,听說還有好多德**事顧問……恐怕是要和我們來搶風頭的。到時候要是咱們節節敗退,人家百戰百勝,這仗打完了,咱們的氣數也就該到頭了。」

張作霖絮絮叨叨說了一堆,基本上的意思就是這一戰,奉軍和張學良必須要有上佳表現。表現好了以後接班順理成章,表現差了……到時候就是全國人民的笑柄。萬一是奉軍丟人現眼,國民黨大放光彩,那今後的中國可就要姓孫了。

「父帥放心好了。」張學良無所謂的一笑,擺了擺手︰「這回國民黨的兵不到三萬!怎麼可能挑大梁呢?咱們有十七八萬大軍在關外,這風頭當然是咱們出了!到時候讓弟兄們好好打一場國戰,這威風一出來……看以後誰還敢欺負咱們!」

听了這話,旁邊的楊宇霆就微微一蹙眉,心道︰「這是打仗啊!哪兒能考慮出風頭的事呢?這蘇聯比我們強大多了,這一戰不輸就是贏……想要贏得漂亮,這怎麼可能嘛!」

大概是看到了楊宇霆在一邊愁眉不展。張作霖笑吟吟地點了下頭︰「鄰葛有什麼事就盡管開口說,這兒沒外人。」

楊宇霆猶豫再三,最後還是咬著牙進諫道︰「大帥,中東路一戰事關我奉系存亡……這指揮全局的需要用大將才好,至少也要有大將輔佐少帥。卑職以為國民黨方面派來的參謀團咱們不妨用一用,這羅輔文這些年也算是久歷戰陣未遭敗績,而且他們的參謀團里面還有不少德國顧問也都是參加過世界大戰的,很會打仗!」

這話兒說得很明白了,就是張學良不適合指揮這場戰爭,呃,要讓他來指揮多半是要打敗仗的。實際上這話也不錯,現在張學良的智囊郭松齡在負責抵擋中G的紅軍,這張學良沒有了郭松齡還會打仗嗎?

「小六子你說呢?」被楊宇霆一提醒,張作霖也有些猶豫,望著低聲問了一句。

張學良臉色微變,陰沉沉望了楊宇霆一眼,才起身走到父親身邊,一下站定,傲然道︰「我奉軍現在上下一心,士氣高昂,誓要驅除俄寇,保衛家國,無需他人插手也一樣能取勝。如若不勝,請父帥斬了兒子便是!」

看到兒子信心滿滿的樣子,張老將滿意地笑笑,站起身,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小六子,好樣的。不愧是咱們東三省的爺們!不過這次畢竟是三家共同出兵,你遇事還是要和吳子玉羅輔文多多商量,要听听人家的意見。此外……還有日本軍事顧問,有板垣顧問還有個叫石原的都是很有本事的。你也要多听取他們的意見,這樣應該就能萬無一失了。」

……

蔣介石和羅耀國兩人現在有些煩惱。煩惱的是,現在有太多的人削尖了腦袋要擠進北上抗俄的隊伍里面。說實在的,現在國民黨霸佔了南中國,安安穩穩過起了歷史上所沒有的幸福生活。這生活是幸福了,可是軍官們的升遷就慢得像蝸牛!

這是一個緩慢的熬資歷的過程……首先是在黃埔軍校、海軍士官學校、航空兵學校等軍校里面取得優異的成績。然後再在部隊里面勤勤懇懇,不能有絲毫懈怠,每次訓練檢查都要優良。這樣才有機會在落干年後進入陸軍大學、海軍大學深造,在里面啃上兩三年的書本,這樣就有資格晉升到畢竟高的職位上。當然,還是要靠慢慢熬資歷熬上去的。

所以說,沒有戰爭的軍人真是非常悲哀的,看看那些被德國國防軍打發到國民黨的各種軍校里面當教官的那些中年男子就知道了!人家的學歷、資歷拿出來都嚇死人……而軍餃大多數都是尉官,少數幾個混得好的是少校,比如古德里安和隆美爾這樣的牛人!現在古德里安是陸軍大學教授兼黃埔軍校教導總隊戰車大隊顧問。隆美爾則是黃埔軍校高級顧問。這次這兩位牛人也都是北上參謀團里面的德**事顧問。

而現在好不容易遇上一回戰爭了,而且還是國戰!這讓**里面的那些年輕軍官如何不眼熱呢?說不定這一仗下來就能連升上幾級,年紀輕輕就能跨入將級的行列,就像羅耀國那樣!因此這個請戰書就像雪片一樣飛到了蔣介石和羅耀國的辦公桌上面。

「介公,這個胡壽山和杜光亭就先進陸大進修一下吧?他們倆現在已經是將級了,在一期同學里面算是升得非常快了,而且……看上去也不是很能打。」羅耀國一句話就要將十八師的兩個旅長全部拿下。不過他這個話還是很有根據的,這兩位的確不是很能作戰的。

蔣介石拿起兩人的履歷看了看,沒有發表什麼意見。其實這個胡宗南他倒是覺得不錯……杜聿明嘛?不記得有這個學生,也不知道是怎麼混到旅長的位置的?

看到老蔣沉默不語,羅耀國也就當他同意了。他微微一笑,又拿起幾份請戰書笑道︰「這里面有陳明仁的請戰書,他現在在陸大學習,我看可以讓他參戰,帶一個旅沒有問題。還有郭樹棫和關麟征他們兩位現在也在陸大,這次我也想讓他們出征。還有宋希濂、劉戡、嚴武、歐陽瞳、何紹周、桂永清、孫元良、岑碧青、李文華、劉詠堯、王叔銘、李玉堂、鄭洞國、俞濟時、鐘彬、余程萬、霍揆彰、房海龍、黃孤宇等一期同學也都要隨軍出征。」

「這次北上的人事又準備怎麼安排呢?」蔣介石神色不動,只是淡淡一問。

羅耀國微笑著將人事安排娓娓道來︰「第十八師長是安思華,嚴重屈就一下副師長,參謀長請劉斐出任。第三十五旅旅長陳明仁,副旅長關麟征,三十六旅旅長郭樹棫,副旅長歐陽瞳。劉戡、李玉堂、鄭洞國、俞濟時、鐘彬、余程萬等人都是團長。宋希濂擔任炮兵團長,霍揆彰出任工兵團長,何紹周出任輜重團長,騎兵團長是房海龍。」

「李文華、劉詠堯、王叔銘三人現在是陸航一大隊的三名中隊長,大隊長是我的義弟李順恩,他現在學會開飛機了。這次他們也都要出征的。桂永清是軍校教導總隊炮兵大隊大隊長,黃孤宇現在是戰車大隊大隊長。孫元良、岑碧青、嚴武都是我的幕僚。」

這一次的人事安排差不多將黃埔一期的大半精英都安排進去了,原十八師的軍官幾乎被撤換了一多半。此外還有大批士兵從各個部隊被抽調出來補充進去,基本上這支部隊是被改造一新了。

蔣介石是淡淡一笑︰「輔文老弟,這次的人事安排很好,照顧到了各方面的利益,特別是我們黃埔的同學。只是……這次北上是和蘇俄交戰。你到底有沒有把握?」

說起把握,羅耀國眉宇之間閃過一絲憂慮,他苦笑一下︰「這一戰如果打成全面戰爭,我們的實力畢竟不如蘇俄……而且現在蘇俄不像當年的沙俄有內憂困擾,反倒是我們內部不穩定。不過這方面,職部已經安排了後手,到時候自然會有一些突發事件來結束戰爭。所以勝利雖然困難,但是要我們的部隊不吃虧應該還是有可能的。只是……奉系那里就不好說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游戲民國最新章節 | 游戲民國全文閱讀 | 游戲民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