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高科技霸主 第二百九十五章 共同防御條約

作者 ︰ 青雲飛劍

第二百九十五章共同防御條約

而此時歐洲各國的航母建造熱已經怦然興起,交戰國雙方更是對航母投入了更大的精力和經費,英國已經服役了兩艘航空母艦,其中一艘是由民用貨船改裝成的,一艘是專門為海軍設計的航母。

法國也裝備了一艘兩萬噸級航母,俄國也在改裝一艘巡洋艦成為小型航母,意大利也擁有一艘小型航母,而德國海軍則更青睞潛艇部隊的打造,他們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建設一支龐大的水下力量,航母並沒有成為他們打造的目標。

自從德國人用坦克這個名字,將從華夏國進口的裝甲車引入歐洲之後,歐洲已經開始流行坦克這個新鮮的詞匯,坦克的驚人戰力也很快得到了戰場的證實,一股坦克旋風同樣刮了起來。

英國人早在一九一五年已制造出了坦克,他們的坦克在參考了華夏國坦克的基礎,性能比歷史英國第一次投入一戰戰場的坦克要好得多,主要在裝甲防護方面,采取了傾斜裝甲設計和增強了裝甲厚度,這是坦克設計的一大進步,火力方面也有較大的提高,英式坦克采取的是一門六十毫米口徑火炮,雖然比振坦克要稍弱,但已經大大超越了歷史第一次出現的坦克水平。

因為華夏國坦克的提前出現,直接導致了其它國家的坦克一出現,就全部都采取的傾斜裝甲設計,大大提高了防護能力,整體設計也傾向于大構件鑄造,而不是依靠柳丁結合坦克各部分,火力也有相應的提高。

由于傳統世界的習慣性,人們關注的焦點依舊是在古老的歐洲大陸,因為這里佔據了人們近幾個世紀關注的目光。

而遠東戰事成了世界大戰的一份調節劑,但卻沒有人懷疑振會在東南亞取得勝利,而只是不確定振取得勝利的,和他們即將把戰線推移到哪里,他們是在緬甸止步,或是繼續向大英帝國的印度殖民地挺進,又或許是將鐵蹄伸得更遠,靠近英國人的核心圈,歐洲月復地。

一切還顯得那麼久遠,畢竟振才跨出了國門的第一步,依靠武器優勢馳騁疆場的他們還需要繼續有佳的表現,才能讓世人真正意識到一個新的時代來臨,歐洲已經成為式,人們的焦點將重新回到亞洲的東亞,一個古老的巨人即將重現昔日的輝煌,而他正在向人們初步展現著其強大無比的力量,當整個世界被他撕裂而血淋淋地顫抖時,世界才會真正意識到他的存在。

對馬來西亞的猛烈轟炸持續了半個多月之後,振海軍陸戰隊登了馬來西亞的港口城市新加坡,這個位于馬六甲海峽咽喉部位的重要城市迎來了新的主人。

英軍在號稱奮力抵抗了三小時之後,立即向馬來西亞西北部潰退,因為振強大的火力和空中力量使得英國人立即感到了跨時代的巨大差距,讓他們窒息,難以抵抗下去,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振已經不可抵擋。

這對于一八四零年代就戰勝了中國人的英國佬而言,如此輕易地在中國人面前丟城失地,是那麼的難以接受,但他們卻不得不面對現實,高傲的大英帝國遠東軍隊終于低下了他們高貴的頭顱,九萬英軍士兵在遭受一萬人傷亡,而振傷亡不足百人之後,這次看起來聲勢浩大的馬來西亞反登陸戰宣告結束,振不出意外地大獲全勝,贏得了東南亞戰役的進一步勝利。

在馬來西亞的英國人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他們已經被振切斷了退路,紛紛舉起了白旗,九萬英軍成為了振的俘虜。

華夏國一如既往地給予了這些敵國俘虜統一的待遇,他們將被押往中國,在中國的工廠和廠礦內勞動,直至戰爭結束之後再作商議。

垂頭喪氣的英國人被如同豬一般裝了船,向中國大陸駛去,迎接他們的將是艱苦的勞動和毫無油水的飯菜,以及比最古老一代中國民工更加差強人意的工棚。

馬來西亞戰事的結束沒有出乎各國的意料之外,半個月結束的戰事也沒有讓世人感到任何驚訝,振取勝的速度已不再被世人所懷疑,因為他們已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號稱東亞第一強國的日本已在無聲無息之中閉了他愛惹事生非的大嘴,乖乖地臣服在華夏國鐵蹄下,人們不再懷疑另一個奇跡的出現。

振進入馬來西亞之後,立即在馬來當地尋找親華代言人,馬來西亞的華人也已有一定的數量,一個叫做郝志強的華人進入了李天成的視線。

郝志強祖籍福建廈門,自爺爺輩起,郝家早已進入馬來西亞國內,在馬來白手起家,打下了屬于的一片天地。

郝自強繼承了郝家的遺產,成為了馬來西亞最為富有的華人,也是馬來西亞十大富豪之一,他一向在骨子反對英國殖民者的統治,受過良好教育,品格優良,是在過往言論之中,表現出對中國最為有好感的年輕人,此時他的事業核心就在新加坡。

很快馬來西亞的新首都誕生了,定都在了新加坡城,整個馬來西亞舉國歡慶,他們引來了獨立自主的新時代,雖然攜帶了一些附加條件,但人們還是非常歡欣鼓舞。

馬來西亞采取了總統制,不過卻特殊的總統制,而沒有采用任何的西方議會制度,馬來西亞人民黨宣告成立,郝志強成為人民黨第一任主席,然後在華夏國的授意下郝志強當選了馬來西亞總統。

選舉過程在人民黨內部由振監督下進行,馬來西亞定位為一黨制國家,每一任總統都在人民黨內產生,由人民黨自行投票選舉產生。

人民黨主席郝志強擁有重大的人事任免權,可以說獨攬了人民黨大權,總統獨攬馬來西亞政府大權,也是馬來西亞三軍總司令,掌控馬來西亞軍隊。

駐扎在吉隆坡的振獲得了在馬來西亞駐軍和使用馬來軍港的權力,新誕生的馬來西亞在六月三十日宣布建國,國民為馬來西亞國。

建國之後,中馬立即簽訂了和平好條約,條約規定,馬來西亞允許振在馬來吉隆坡等地區駐軍,振將幫助馬來西亞建立一支國民警衛隊,保衛國家安全。

隨後兩國又簽訂了一份附加的中馬共同防御條約,條約規定馬來西亞的國土防衛由華夏國振和馬來西亞國民警衛隊共同負責。

一旦有外來敵對勢力向馬來西亞本土發動進攻,馬來西亞的振有權和國民警衛隊一起參與保衛馬來西亞不受侵犯的任務,馬來西亞政府和國民警衛隊有義務向振提供必要的軍事援助,幫助振和國民警衛隊一起共同擊退來犯之敵,同時馬來西亞國民警衛隊也應當承擔起保衛國家的重任,與振一起協同作戰,共同防御外敵。

另外馬來西亞不得和華夏國敵對一方的國家建立外交關系,不得向華夏國的敵對國提供任何協助,在華夏國與敵對國的戰爭期間,馬來西亞有權保持中立,但必須向華夏國提供有關馬來西亞和附近地區安全的一切必要援助,幫駐華夏國消除敵國對馬來西亞及其周邊地區的威脅。

還有一些與兩國關系相關的條款細節附加在了條約之中,這幾份條約幾乎形成了一種經紀人與藝人之間的關系,華夏國相當于成為了馬來西亞的經紀人,兩國根據條約緊緊綁在一起了,密不可分,這對于華夏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利益有著重大意義,它能夠防範東南亞地區未來出現可能存在的政權,保證華夏國在這一地區的絕對優勢地位。

在馬來西亞建國之前的六月十八號,振兩艘航母神舟號和泰山號組成的海軍第二艦隊已經通過了馬六甲海峽,進入了印度洋水域,而此時第二和第三艦隊的航母數量都擴充到了兩艘,另外振海軍第四和第五艦隊即將組成,到一九一七年初,就會形成戰斗力,屆時振將擁有八艘航母,四個航母艦隊和一個普通艦隊。

第一艦隊是唯一沒有航母的艦隊,此時他們的任務已經成為了海岸警衛,負責近海防御,而振的遠洋藍水作戰任務都會由航母艦隊負責執行。

振第二艦隊選定了新加坡港為停泊港口,另外在吉隆坡也有振海軍基地,平時也可以停泊一艘航母戰斗群,根據中馬協議,馬來西亞為駐軍提供燃料補給和每年提供一定的活動經費。

兩艘振航母進入印度洋的目的已十分明顯,他們攜帶的大量運兵船和補給船意圖很顯然在于緬甸,一切跡象表明,大戰已不可避免。

在緬甸首府仰光城內,英國人代表著殖民統治最高機構的總督府內,英國駐緬甸總督麥爾正在和緬甸英軍司令皮特緊急磋商緬甸局勢,英國政府從印度調兵的計劃正在執行之中,印軍很快就會進入緬甸增援作戰。

第二百九十五章共同防御條約

第二百九十五章共同防御條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超級高科技霸主最新章節 | 超級高科技霸主全文閱讀 | 超級高科技霸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