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高科技霸主 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產計劃

作者 ︰ 青雲飛劍

第二百一十一章生產計劃

「怎麼樣,你們對鐵甲一號還有什麼懷疑嗎?」李天成興高采烈地和馬朝雲等人談笑風生,指著還在幾百米開外橫沖直撞的怪獸說道。

「這家伙還真是管用,最早設想出來的人,也不知道是哪個星球上的科技人員,竟然想出這麼個稀奇古怪的家伙,簡直是太完美了,地球人還真的想不出來。」嚴立三感嘆地點著頭說道,在以機槍、步槍為主的陸軍世界里,突然出現這麼個前的彪悍家伙,不得不讓人感到一個新的時代即將來臨的感慨。

「克強兄,你們回去之後要及早和其它部門溝通,仔細核算一下,除了造航母和飛機計劃的事情不能耽擱之外,其它的武器裝備的列裝計劃都要給鐵甲一號讓路,要讓工廠盡量多生產一批鐵甲一號出來,要是有富余的錢,我不介意多生產出幾百兩這種鐵甲車出來。」李天成心中已浮現出鐵甲一號馳騁在北疆上,瘋狂蹂躪日本鬼子的鏡頭,登時滿目帶著期望說道。

「這東西造價不便宜,听說它也非常耗油,裝備過多了我們可吃不消,財政狀況不行啦。」黃興听了李天成的話,登時搖了搖頭道。

「鐵甲一號的造價大概需要兩百萬龍幣,出廠價則需要兩百二三十萬左右,耗油量每百公里過一百升,比汽車的耗油量好高出十倍以上,這家伙太重了,耗油是肯定的,裝甲費了那麼多鋼材,造價肯定也便宜不了啊。」張富貴在一旁登時注釋道。

「生產一百輛鐵甲一號就需要耗資幾億龍幣,的確是有點貴,目前主要是航母項目太燒錢,要不然我們裝備幾百輛,上千輛這種鐵甲車都沒有什麼問題,算上入役之後的鍛煉,人員培訓,後勤保障,營房建設,維修保養等等費用,那就更貴了。」馬朝雲也加入了討論。「我建議我們暫時每年裝備一百輛鐵甲一號就夠了。」

「一百輛是有點少,這樣,今年裝備一百五十輛,明年上半年裝備五十輛,到下半年要形成輛百輛的戰斗力,配合摩托化步兵,形成機械化部隊的前概念,對敵人形成局部的優勢。」李天成略微沉吟,隨後便說道,按照他的想法,初步想要裝備五百輛以上的鐵甲一號,但遭到航母計劃阻攔,只有暫時退讓一步了。

「這樣估計馬馬虎虎能夠做到,一九一四年以後,如果海軍不再裝備新的航母,我們的航母計劃也就初步完成了,到時候陸軍要擴軍也還來得及,國家財政到時候有了盈余,裝備上能夠大幅度改善,只是如果是在戰時臨時擴充軍備,顯得有些倉促了。」黃興點了點頭回應道。

「裝備暫時跟不上不要緊,但人員的鍛煉要提早進行,坦克兵和維修保養人員、後勤補給人員要多鍛煉和儲備一些,同樣飛行員也能夠多鍛煉一些儲備的出來,到了戰時,新飛機和新鐵甲車上場時,不至于倉促再去鍛煉操作人員,到那時時間就來不及了。」李天成又建議道。

「我會安排手下的人去按照總統的意思辦理,戰斗人員的儲備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等戰斗機試飛和投產之後,我們先期能夠鍛煉出五百名左右的飛行員出來,鐵甲車部隊也能夠多儲備一些兵力出來。」黃興又點頭應道。

「到了明年,明年我們的財政要是繼續大幅度增收,裝備生產就能夠加快一點步伐了。」

鐵甲一號如一頭瘋牛般,在野地里瘋狂肆虐了大半天,極限度測試過之後,也沒有出現機械毛病和其它明顯問題,出現的問題就是進灰塵比較多,戰士出來後臉上有些不干淨,在里面身體覺得有些不適,不過這倒不是主要的東西,鐵甲兵本來就是一個很辛苦的兵種,因而鐵甲兵的伙食標準比普通的部隊要高一些,薪資也要高出一部分,這是對他們的彌補。

今年的財政預算議案涉及到的國防開支總額較大,所以在國會議員之中也引起了很大的關注,李天成如此大幅度地提高國防開支,在普通國家看來是不正常的狀況,如果議案通過,今年的國防開支佔到了整個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比去年多出了一倍多,教育開支佔到百分之二十以上,剩下的百分之十五左右用到了貧困補貼和自然災害防治等領域,主要是處理廣大農民生存問題的投入,這種嚴峻失調的財政支出比例是很少見的。

當年日本為了和清朝進行軍備競賽,就曾經將百分之六十的財政收入投入軍隊建設之中,主要是采購海軍軍備,但這隨後便在日本國內引了大範疇的矛盾,主要是農民不堪重負,農業稅賦增加,國家對于農業的投入減少,農業災害和自然災害的防治投入減少,導致部分農民的田地減產或是顆粒無收,引大範疇饑荒。

所以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前,國內社會一度出現大幅度動蕩,民不聊生,各處農民反對政府的起義不斷。

日本政府當時下決心與中國開戰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要通過對外戰爭來消減內部矛盾,一是為了號召國內人民與政府保持一致,將槍口轉向對外,二是借助戰爭獲得巨大利益,來彌補國內多年來形成的虧空局面。

結果甲午一戰,日本這場豪賭贏得了巨大勝利,兩億兩白銀,相當于清朝兩年半的全部財政收入的巨額賠款,一下子便緩解了日本的財政拮據狀況,當時日本每年的GDP和財政收入只有清朝的三分之一不到,日本和中國一樣,仍舊是一個農業為主的社會,農業產值佔到一半以上,可想而知,這筆賠款對于日本的意義有何等重要,巨額賠款使得日本的教育、工農業展進入了一個快車道,而相反中國背上了巨額債務之後,展則進入了停滯階段,兩相比較之下,可見中日差距逐步拉了開來就成為歷史的必然。

此時國內的情況與當時的日本並不十分類似,雖然國內依舊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結構,農業問題是根本問題,但因為有了雜交水稻的出現,所以各地農民開始大幅度增收,已經能夠部分彌補因為自然災害導致的糧食減產,國家總體的糧食產量只會有增無減,國家通過收購多余的糧食,進行糧食補貼,向顆粒無收的災民提供口糧,處理他們的生存基本問題,總體上農民沒有出現活不下去的狀況,廣大農村社會保持著基本的穩定,少數地區出現的抱怨和反抗情緒,在政府的補貼安撫下也得到了緩解。

政府也在各地特地成立了農民救助站,凡是遭到自然災害影響而無法獲得基本生存糧食的農民,一經政府調查屬實,就會按人頭放基本口糧,使他們不至于餓死,同時部分安排一些人進入工廠或是其它國家建設部門上班,以獲取收入處理家庭的燃眉之急。

全年放的農民口糧補貼總額達到兩億龍幣,折合兩百萬兩白銀,按照大米市場平均一塊錢的售價,全年放糧食補助兩億斤,平均每戶家庭獲得了一百斤糧食的補助,獲得補助的家庭達到兩百萬戶,基本上涵蓋了所有因災害減產或顆粒無收的人口,保證了社會穩定。

同時城市貧困人口補助也達到三千萬龍幣的規模,除了優先引見貧困家庭成員進入工廠工作之外,主要也是進行糧食補助,以保證這部分人的基本糧食需求。

這個時期的國內人民對于生活要求並不高,長期落後的社會使得人民早已放棄了對富裕生活的憧憬,只需不讓他們活不下去,躺在家里餓死,就達到了基本要求,因而農民和城市失業人員的基本生存問題處理了,對于新政府而言,壓力自然就減輕了許多,存在社會動蕩的隱患也就消除了。

至于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問題,比如要處理大部分人的醫療問題,看不起病的問題,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還任重道遠,普通人民也理解政府從清朝手里接過來的是一個怎樣的爛攤子,對政府的要求也不會太高。

另外政府之中也存在公務員工資過低的抱怨,如今政府普通工作人員的工資還不如工廠的工人,國家一時只重視工業的展,削減了大量的政府機構支出,導致公務人員工資普遍偏低。

這一點政府也做出了許諾,答應所有政府人員,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三年,將開始較大幅度的增加公務人員收入,最終要使得政府公務員收入比工廠工人稍高,這才穩定了一部分人的人心,使得想要跳槽的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暫時留了下了,但還是有人等不急,干脆辭職進入了工廠當起了工人,但這也實屬正常,政府短時期的困難是無法處理的,只等待幾年後,財政狀況改善之後,也會出現人才回流現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超級高科技霸主最新章節 | 超級高科技霸主全文閱讀 | 超級高科技霸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