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高科技霸主 第一百八十五章 薄弱的教育底子

作者 ︰ 青雲飛劍

第一百八十五章薄弱的教育底子

「如果英國和日本傾盡全力與我們耗下去,就會在我們未展起來之前,再次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里。WwW.CaiHongWenXue所以我的意思是保持原樣不變,韜光養晦才是我們應該做的,等到他日時機成熟,該收回的地方都要一一收回的。」

「各位同仁,忍耐這種難受的事情我可是做了很久了,清朝留給我們一個積弱已久的中國,我們不可能在同一時間處理好所有清政府遺留下來的所有問題,要一件一件慢慢解決才行。」李天成又意味深長地說道。

「說到教育問題,我們還的確落後了西方和日本太多了,這倒是必須要加強的事業,但教育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長期不間斷地投入,而科技和教育的展關系最為密切,沒有學校培養出來的大量科技人才,科技的展將會始終受到限制,所以李總統的意思我也贊同,其它的事情干脆都放一放,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國家展中來。」譚建業接著說道。

「嗯,你們的話我听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根據粗略估計,中國目前在校大學生只有日本的五分之一,在校的中小學生也只有日本的二分之一,而中國的人口卻是日本的八倍,如果我們有日本一樣的教育規模,豈會受到小日本的欺負?」宋教仁隨後也點點頭說道。

「教育和科技展將成為我們接下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要單獨找教育部長蔡元培和科技部長詹天佑談話,給他們施加一些壓力,我們的教育和科技事業必須大踏步前進,跨越式地展,必須在三年內使國內的中小學在校生數量過日本的兩倍以上,大學在校生也要追趕日本的規模。在科技展領域,我們在國防領域的科研項目也要追趕日本,爭取三年內就要出現一大批先進的國防科技成果出來,使得我軍在武器裝備的質量上跨上一個新的台階,彌補數量上的不足。」李天成繼續講述著自己心中盤算已久的計劃。

「老譚,南京大學搞得怎樣了,什麼時候可以開學,還有上海的復興大學、武漢的武漢大學、廣州的廣州大學等學校都進行的如何?」李天成隨後便問道。

「南京大學的校舍已經建成了一部分,教學樓建成了三棟,學生宿舍建成了十棟,後勤設施也建成了一部分,可以容納三千名學生同時入學,位置在秦淮區教育園區內,南京大學附近以後將6續建設出一批新式的大學出來,中小學的建設也在6續展開。我們正在向社會宣傳免費教育,強制性的九年義務制教育等法案還需要國會審核通過,一旦通過之後,將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強制教育,大學除了雜費之外,不收取任何費用,對于貧困學生主要依靠獎學金制度激勵他們努力學習,學校也提供勤工儉學崗位,給貧困學生增加收入來源。」譚建業已將教育工作分派下去,主要由教育部長蔡元培負責。

「復興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等一些列大學都在籌建之中,資金將會很快下撥下去,只不過招生很成問題,國內有相當于高中基礎的學生人數太少,在校高中學堂的學生人數不足十萬人,這些人之中適合進入大學教育的不足五萬人,這還包括北方各學堂的學生人數,南方則不足三萬人,一年能向大學輸送的生源不足萬人,所以我們的幾所主要大學建設起來之後,每所大學只能分到一兩千人左右,教育之事任重道遠啊。」譚建業隨後又憂心忡忡地說道。

譚建業說的基本屬實,實際上歷史上到一九二零年左右,日本人口只有中國八人之一,國土面積只有中國三十分之一,而日本的小學在校生人數達到八百萬以上,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中國則為四百多萬,只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一;中學在校生日本為三十幾萬,中國則為十萬出頭,大學在校生日本過七萬,中國不足兩萬,佔總人口比重不足萬分之一,相比之下,教育實力的差距就比較出來了,這還不能與英美等國比較,一比下來更是觸目驚心。

而此時的中國則更加積弱,南方十四省一年能夠向大學輸送相當于高中學歷的人不足萬人,只能湊足五千人以上,可見此時中國教育落後到什麼程度。

雖然李天成擁有級教育系統的幫助,但沒有生源,有那麼多大學講師也無濟于事,虛擬教師畢竟不是在真人,他們無法進入科研單位從事科研活動,只能向真人提供指導,教授他們使用儀器設備進行實驗,而且級系統是需要電力支持的,使用時間長了,是否會有限制,又或許會出現壽命受到制約的問題,必須盡快將它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揮出了,將虛擬教師腦子里的知識都轉化到人腦子里面來,等到有一天級教育系統無法正常使用之後,還必須依靠真人來代替他們進行教育。

所以李天成短期的目標是依靠教育系統完全代替教師進行教學任務,等到二十年、三十年,或許是五十年之後,學校會繼續恢復到原本的模樣,那時已經培養出一大批具有大學教授水平的人才出來,人才問題也不必擔心了,但目前的在校生統計數據看起來,讓他心寒。

「教育問題任重道遠啦,我還要找蔡元培好好談談關于教育的事情。」對于教育底子的極其薄弱,使得李天成眉宇之間再次浮現出一絲陰霾,他縱然神通廣大,面對這麼個爛攤子,也是無從下手,頓時仰天長嘆了一口氣。

隨後眾人又繼續探討了一下金融、財政、工農業展等方面的一些列問題,涉及到具體問題時,面臨的困難還有不少,人才和資金成為阻礙新中國展的攔路虎,這兩個問題時短時間內都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最後孫中山和宋教仁因為國民黨內部事務,而帶著幾名國民黨員先行離開了,剩下的都是民業黨的人,大家開始關起門來繼續討論相關事宜。

「孫中山和宋教仁剛才走的這麼急,究竟是為什麼事情?」譚建業看國民黨似乎又有什麼內部事務要處理,頓時詢問道。

「據說國民黨有個議員對新政府的財政預案提出了置疑,他正在動一批國民黨議員準備就此事向政府提出異議,要求政府重新制定新的年度財政計劃框架。」程德全是財政部長,他早上听到了一些風聲,所以立即出來回應道。

「是哪個議員提出了置疑?」李天成聞言,頓時眉頭微微蹙起,轉頭望著程德全說道。

「是一名叫做蔣介石的年輕議員,據說他雖然年輕,但被孫中山當做**元勛來對待,當時在上海和李總統搶佔上海縣衙時,與蔣介石一起的那幾個同盟會的人,包括陳其美、譚人鳳等人,都受到了孫中山的重用。此人雖然年紀輕輕,但據傳國民黨已經將他內定為下一屆中央委員會常務會員了,可見孫中山對此人的重視程度。」程德全詳細解釋道。

「此人究竟有什麼能耐,值得孫先生如此重視?」譚建業不解地蹙起了眉頭。

「蔣介石?」李天成的眉頭也蹙起得老高,這是他再一次受來來自老蔣的挑戰,心想老蔣這只會蹦的螞蚱終究還是不肯消停下來,也許自己和他之間注定要走上對立面,這或許是歷史的刻意安排。如今到了合作時期,蔣介石居然在剛剛完成建國大典之後,就向民業黨主導的政府起了公然挑釁,這也是李天成始料未及的。

「蔣介石可是一只很能蹦的螞蚱,你們可要小心提防著這個人,此人心機頗深,為人圓滑機警,是國民黨內不可多得的人物。對于我黨而言,此人是一個天大的敵人,以後與蔣介石有關的事情,你們都要及時向我呈報,我要親自了解此人的動向,以及早做出防範。」李天成的表情變得更加凝重了幾分,緩緩說道。

「他不過是一個國民黨議員罷了,總統為何如此重視此人,他即使得到了孫中山的器重,但也不過能影響國民黨內部事務罷了,對于政府而言,他個人提出的置疑,我們大可不必理會之。」程德全面露惑色,不以為然地說道。

「非也,我總覺得蔣介石這個人不一般,國名黨內誰敢帶頭在這種時機挑事,也只有蔣介石一人而已,此人恐怕是想借此機會向民業黨難,以提升他在國名黨內的名聲和影響力,從而更加受到黨內人士的支持,此人必定是一個玩弄政治的高手,不得不防,你們就听我的,多盯著這個人,一定沒錯。」李天成堅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反駁道。

「既然李總統都這麼說了,那我們下去注意一點就是。」譚建業見李天成對蔣介石如此重視,他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頓時也附和了一聲。

程德全等人也只好點頭稱是。

「王四海,幫我約蔡元培和詹天佑兩位部長到我辦公室來議事」李天成點燃了一支煙,然後猛吸了一口煙,不過隨後卻又將煙狠狠扔到地上,對剛剛進來送文件的王四海吩咐了一聲。

「好的,總統。」王四海應了一聲,然後放下手中的文件,轉身出去了。

「各位,我失陪一下,回辦公室處理一點事情。」隨後李天成便從會客廳走了出去,心急火燎地返回自己的辦公室去了。

李天成回到辦公室之後,處理了幾份需要簽字的文件,隨後又開始翻開了關于教育和科技展的幾分計劃書,開始閱覽其中的主要內容。

到了下午,蔡元培和詹天佑便到了總統辦公室,李天成正在看他們擬定的計劃草案,仔細研讀其中的一些詳細條款。

「二位,今天我找你們來,就是向探討一下關于教育和科技展的重大國策問題,我看過你們的計劃書了,寫得不錯,基本上符合我向你們提出的總體要求。」李天成笑著對詹天佑和蔡元培說道。

蔡元培是國民黨員,而詹天佑是民業黨的新黨員,但對于李天成這個民業黨的黨魁都十分尊敬,一進來恭敬地問候了幾句之後,便坐定了下來,聆听著李天成指示。

之前在議會等多種場合,李天成多多少少也見過兩人幾面,但近距離的詳談還是第一次。

蔡元培長得比較清瘦,顴骨微微凸起,而詹天佑卻是大圓臉,蔡元培氣度較為嚴肅,帶著一股子書生氣,詹天佑顯得比較憨厚和隨和,面上總是帶著一絲笑意,兩人坐在一起,卻風格迥異,顯得有些不和諧。

「兩位都是華夏國的精英人物,我此前曾經多次了解到二位的事跡,蔡先生是前清進士出身,學識淵博,對于南方**也作出了巨大貢獻。詹先生是中國鐵路建設第一人,留洋的大學生,回國之後為中國鐵路建設投注了畢生的心血,兩位都是我十分敬佩之人啦。」李天成對二人笑道。

「哪里哪里。」兩人都客套了一句。

「兩位呈上的計劃書我都看過了,今天正好有時間,就請二位過來探討一下,兩位隨意一點,不要拘束,我們就像是老朋友那樣探討問題,心中有什麼想法盡管羅列出來,我此時需要兩位的鼎力協助。」李天成緩緩說道。

「教育和科技展是國家展的基礎,是立國之本,也是我們接下來所有事業的重中之重,沒有它們的支撐,整個國家就像一座空中樓閣,失去了底座。今天之所以讓兩位一起前來,是因為教育和科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你們二人之間日後打交道的機會很多,我希望你們能夠密切合作,配合一定要默契,兩方要形成很好的聯系機制,使得高校出來的成果很快轉為為科技生產力,從而為工業展和國防服務。」李天成繼續說道。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超級高科技霸主最新章節 | 超級高科技霸主全文閱讀 | 超級高科技霸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