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高科技霸主 第一百四十章 戰前恐慌

作者 ︰ 青雲飛劍

第一百四十章戰前恐慌

從上海陸地和黃浦江面上傳出轟隆隆的炮聲之後,宣示著振**和日軍的戰斗已經展開,上海地區的居民隨後開始出現了恐慌狀況,他們了解振**的陸軍戰斗力並不弱于日軍,但日本海軍的強大艦隊卻使他們十分畏懼,日本艦隊的火炮可以在長江口等地覆蓋整個上海市區,日本人若是發起飆來,可以將上海立即化為一團火海。

在日本兩艘炮艇被殲滅,和日本義勇團五百民民兵葬身火海和炮彈之中後,上海市民認為這次戰爭將會立即擴大升級,所以各大港口和碼頭、車站等地隨後都出現了準備逃離上海的市民,民眾的恐慌情緒逐漸在街頭巷蔓延,周圍四處都是疾行奔走相告的行人,人們帶著驚慌失措的神情,以訛傳訛,認為日本人很快就要登陸上海了,紛紛組織親朋好友,準備逃離上海,去內地避戰,街頭巷一片混亂,生產生活暫時停滯下來,工人們從工廠返回家中,農民停止了田間作業,商戶紛紛關門閉戶,清點家中財物。

不過振**的宣傳人員早已分布在上海各地,這些短暫的混亂局面是他們早已預料到的,宣傳人員隨後便在街頭巷,拿著揚聲器、宣傳標語、公告告示等,向上海民眾宣傳此次戰爭將會局限于海上,日軍沒有能力轟炸上海和在上海登陸,振**已向上海增兵一萬人,上海是安全的,請大家都回到生產崗位上,繼續生產作業,保證生產生活秩序的穩定。

街頭巷隨後也貼滿了上海軍政府剛剛發布的安民公告,示意民眾無需過度恐慌,振**有能力將戰火控制在上海國土之外,各項宣傳措施都做到位之後,上海當地百姓出行的恐慌情緒才漸漸得到了遏制,出現在碼頭、車站等地的人群也漸漸少了起來,但也有部分人不听勸告,還是攜家帶口地開始逃亡內地,不過總體局勢沒有出現大的恐慌,社會生產生活也基本正常,隨後工廠的工人在政府工作人員的勸說下,紛紛返回工業區,工廠的生產也漸漸恢復,特別是軍工廠,此時正是需要人的時候,工人們都慌亂地跑回去之後,兵工廠暫時停工了半天,隨後才听到轟隆隆的機器聲再次響起。

「這次日本人動真格的了,不知道戰端一起,什麼時候才能結束,該不會像甲午戰爭那樣,引起大規模戰爭,然後又要賠款割地,那可就慘了。」

茶館、酒鋪里處都是議論紛紛的群眾,幾乎所有的話題都暫時被擱置起來,人們此時只關心這場戰爭和它可能帶來的後果。

老百姓對于這次戰爭都帶有一些疑慮和緊張情緒,當年甲午敗于日本人的記憶仍然深刻在他們心間,那一次恥辱的戰敗後接下來的賠款割地,最終倒霉的還是普通百姓,為了還款,朝廷不得不增加了多項稅賦,這些稅賦都分攤到了平民百姓頭上,這一次對于南京軍政府主動挑起中日戰爭,他們都還有些懷疑振**是否有能力取得最終的勝利,各種不良情緒蔓延在上海的空氣中,帶給這座城市從未沒有體驗過的緊張和壓抑。

「甲午一戰敗于日本之後,我國已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悲慘境地,此次戰事,又不知結果如何,要是日本人再度取勝,那我們可都要遭殃了。」

「但願振**能打贏這一次戰斗,洗刷甲午戰敗的恥辱,也好讓我們這些國人揚眉吐氣一下。」

「難啦,日本人的海軍艦隊僅次于英、法等列強,艦艇數量有幾百艘之多,而我軍艦隊是以原清軍老底子組建的弱旅,根本不是日本人的對手,日本人就算是在陸上佔不到什麼便宜,他們在海上可以肆無忌憚地對沿海地區進行炮擊,我們這些沿海城市可都要遭殃了。」

「照你們各位這麼一說,我們還是早點做好逃離上海的打算吧,晚了那可就來不及了。」

「先看看再說吧,若是日本人真的開始炮轟上海,我們就必須要到內地去躲躲了,或許政府宣傳員說的話也有幾分可信,日本人也許根本沒有能力在上海登陸,他們的艦炮也打不到上海市區內。」

「你們在四川、江蘇還有親戚可以投靠,但我要逃到內地只能去靠租房子過活,日子會越來越艱苦了。」

「哎,等等吧,看看再說,只能期待薩司令能夠旗開得勝,給日本人一個下馬威,說不定日本人會及時撤兵也沒一定。」

雖然政府在安撫民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這次戰事還是在各地引起了很大的緊張情緒,戰爭的陰雲已籠罩到了國人頭上,尤其是振**統治區內的幾個省份,人們更是陷入了一種難以名狀的壓抑之中。

大概是因為近代中國歷次戰爭都以失敗告終,每次失敗都會向外國賠款割地,造成國家財富的巨大流失,和人民生活的極度惡化,所以這一次戰爭同樣使得國人產生了極大的擔憂,擔心承受戰敗的惡果,這一點是自然不可避免的。

李天成發現,現在的國人一提到戰爭二字,他們心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兩個字「戰敗」,如今的國人早已失去了當年漢唐時期的那份自信和底氣,完全將自己擺在了一個弱國平民的位置上,在日本這樣國土和人口大大少于中國的國面前,已完全失去了自信心,不敢輕易言戰。

自鴉片戰爭以來,萬人敬仰的天朝大國便從此跌入了史無前例的低谷,國人似乎已習慣了低頭做人,形成了膽怕事的懦弱性格,逢事都希望低調一些,遇到戰事都主張逃避,而日本等國囂張跋扈的氣焰則日漸高漲,遇到兩國產生紛爭時,國內當權者和普通百姓高調地都主張以武力解決。

日本不但對積弱的大清頻頻動武,而且對于歐洲列強的俄國,也不懼以武力相抗衡,取得了日俄戰爭的勝利,這與日本近代歷次戰爭的完勝後形成的自信心是大有關聯的,日本人自甲午以來,屢戰屢勝,獲得了大量戰爭賠款和海外利益,使得他們的信心和膽量越來越強,不懼怕任何人的挑戰。

後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敢于挑戰美國,主動發起珍珠港之戰,也是基于這種心態產生的過渡膨脹的自信心,因為日本對比自己大很多倍的中國,國力比它強的俄國都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對于美國他們也產生了同樣的心理,認為美國也會像中俄那樣被日本打敗,但歷史不會永遠按照一個模式延續下去,日本人最後栽了,因為他們真的踫到對手了,又或許是因果報應,他們最終嘗到了失敗和淪為別國操控的惡果。

所以現在國人缺乏的已不是戰爭所需的武器裝備和財力物力支持,而是與日本開戰的勇氣和決心,膽怯而缺乏自信在這次開戰之後不久,表現得淋灕盡致,大多數人期盼戰爭盡快結束,而鼓足勇氣決心要與日本人死戰的人少之又少。

李天成意識到自己的到來,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振奮民族精神,解決人們心中失去已久的那份自信心,讓他們重新回歸到一個大國臣民應該有的敢于應對挑戰、敢于面對艱難險阻的心態上來。

所以對日本一戰是李天成毫不猶豫地做出的決定,他此時就是要依靠此戰開始漸漸恢復國人的自信心,讓他們了解日本人和列強不是不可戰勝的。

李天成和軍政府高層詳細分析過日本目前的國力,日本陸軍和海軍的實力,認為日本陸軍想要全面對中國開戰,他們還不具備相適應的工業生產能力和財力,一旦進入曠日持久的僵持戰,他們必當會被拖垮而戰敗。

而日本的海軍只能取得制海權,對于陸上戰爭幫助不大,所以日本人此時也根本沒有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能力,而只是想在盤踞中國東北的同時,將魔爪漸漸伸向華北地區,然後慢慢一點一點地蠶食中國的領土。

他們的做法是溫水煮青蛙的辦法,而不是一口吃一個胖子,日本人也知道他們一口吃不下中國這塊大蛋糕,要慢慢地吞食才行,要是動作過大,將水燒得過熱,那只青蛙會很快跳出鍋子外面去,逃離自己的魔爪之外。

綜合分析之後,李天成認為日本不會派兵在上海沿線登陸,那樣等待他們的將是中**隊把他們拖入的持久戰,他們佔不到便宜,最後只能敗退收場,還會導致耗費財力過大,而使得國力逐漸衰竭的後果,日本人不敢冒這個險,他們追求的是穩步推進的大陸政策,一步一步地使日本壯大起來。

另外南方大片地區還有列強各國勢力存在,日本想要在這些地區用兵,一定會引起這些國家的強烈反對,甚至是出兵干涉,所以日本必定不敢將戰爭擴大到廣大中國內地地區,樹敵過多,也是日本要避免出現的局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超級高科技霸主最新章節 | 超級高科技霸主全文閱讀 | 超級高科技霸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