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高科技霸主 第三十三章 浦西大發展

作者 ︰ 青雲飛劍

就像後世中國在引進俄羅斯的蘇二七戰斗機之後,很快殲十一等仿制的戰機便陸續出現,而且總體性能要好于蘇二七,這就是技術上受到別國啟發所帶來的推動性。

李天成所要做的,不是想方設法阻止其他人利用自己的先進技術去開發新技術產品,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為人類歷史上各個時期一旦出現一項新的發明成果,就很快會成為別國學習和借鑒的對象,在落後的木帆船時代,中國的四大發明,英國科技革命的一些列新技術成果,很快傳播到了世界每一個角落,何況是在如今這個交通、信息四通八達的時代,技術的傳播更加快速便捷,無可阻擋。

所以李天成為了保持技術上的優勢,一定要在別人取得和自己一樣的技術優勢之前,努力開發新一代的技術出來,像後世的美國一樣,始終在技術上對別國要保持至少一代的領先地位,別人仿制出我們的第三代戰機,我們就要有第四代戰機出來應對,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他們不知道振華為什麼科技能力這麼強,難道真的如傳聞一般,振華的老板是上帝派到人間的使者,也有人傳說,振華的老板是外星人,他身上攜帶著外星領先的科技,所以才能有那麼多超前發明創造出來。

李天成的到來,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股科技革命,革命的中心就在振華內部的各個研發中心和分廠內,全世界的科學家逐漸將目光集中到了中國,集中到了神奇的上帝使者身上。

振華的電燈泡是世界上最耐用的,因為他用的是鎢絲燈泡,此時燈泡也沒有在全世界推廣開來,此前燈泡的壽命才幾十個小時。

從幾里之外的發電廠鋪設過來的電線,很快就會鋪設到小院子里來,這里很快就會用上電燈了。

李天成很快就帶人到長興島的造船廠視察,這里有一個干船塢,能夠制造五千噸以下的船舶,用來制造中小型軍艦,另外旁邊不遠處也有一個五千噸船塢在建設之中,這是李天成用來建造潛艇的船塢。

潛艇在此時已不是一個新鮮名詞,大清政府也曾經建造過一艘潛艇,不過戰斗力很弱,基本上沒有太大用處,這個船塢用來建造的是新型潛艇,制造潛艇的內燃機廠就在附近,在振華造船廠長興島分廠內,是給船廠配套生產動力設備的廠房,內燃機的鑄件和零部件也是進口加自產相結合,節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則是由自己的技術人員提出來設計圖紙,再交由國內外的工廠生產。

兩座船塢的塢口、塢室、塢首都已建成,龍骨早就鋪設完畢,工人們正在做一些緊固、搬運、設備安裝等工作。

船塢是制造船舶的平台,船舶在船塢上做出龍骨和艦體後,再安裝動力裝置,包括動力輪機和螺旋槳等設備,軍艦的話就還要安裝艦炮和其它作戰設備,這個時期的軍艦以防護鐵甲和艦炮為主要配置。

船塢有個閘門,可以開閘放水和抽干積水,造船的時候將閘門關上,抽干船塢里的水,船造好之後,開閘放水,讓水進入船塢,將船浮起,然後船就可以順著船塢滑下,進入水中航行。另外船塢也可用于船舶的修理。

過了兩個星期,院子里鋪通了電線。

「拉好,把天線抬高一點。」這一天,譚建業正在指揮幾個工人在院子里安裝一個高達幾十米的大家伙,那是一種鐵塔式的天線。

「老李,你這種無線電通信技術真的能讓遠隔幾千里之外的人相互聯系嗎?」譚建業向站在旁邊的李天成問道。

「我們的電子研究中心造出來的這種設備叫做無線電發報機,它通常工作在短波段,功率稍大一點就可以傳播很遠,這個年代空中電磁波還不雜亂,所以功率小一點照樣可以傳得很遠,再加上我們安裝了這麼大的天線,就是傳到印度也沒有問題。」李天成早就等著發報機運過來,他在浦西已經成立了電子研究中心,把松江那邊預先培養的儲備人才分派過來了。

「那就好,以後我們就可以和松江和上海、長興島等地建立聯系了。」

李天成的電子研究中心開發出來的這種無線電發報機,在浦西、松江、長興島都已經安裝,自此他就可以和各地的分廠和軍隊取得聯系,各地兵員招收和訓練的負責人都已經指定,由嚴立三負責安排和組織軍事工作,工廠事宜由譚建業安排人手和分配具體工作。

這種無線電發報機加裝了密碼機,雖然現在還沒有人能夠破譯密碼,但考慮到這種技術一出現,竊取電文的裝置很快就要被發明出來,一物降一物,這是自然規律,所以必須加密才可以,以後還要逐步開發出無線電對講機等設備,用于軍事和民用通信,此時電子工業還是薄弱環節,電子產品暫時還處于起步初期,處于試驗階段,以這個時代的工業基礎,很多設備都無法制造出來,是因為缺乏基礎的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等電子單元的生產企業,這還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長興島的造船廠轟轟烈烈地開展了生產工作,李天成等一切順利過渡之後,經常會到浦西南市去居住,這邊比較繁華,有各種茶樓和酒店,生活休閑比較方便。

這邊的宅子也比較大,位于現在的浦西徐匯區一帶,李天成將警衛排的人帶了三十多人過來,留了三十人在長興島負責保衛工作,譚建業也經常到這邊來與李天成談論工作。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李天成後來基本上就住在浦西這邊了,時間很快過了兩年,到了1911年,也就是辛亥革命爆發的那一年。

浦西南部的工業區已經建成一大片,大約有一千多家中小企業在內,其中大多數是采取民間和官方融資建成的,采用技術換股份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當地和外地的富商、土豪、鄉紳、達官貴人、政府機構等參與合作。

工業區道路也修得很漂亮,都是清一色的水泥路,橫縱規整排列,與後世的工業區規劃類似,只不過是綠化方面沒有太大的講究,也沒有栽種成片的花園和花壇,這個年代的人也還沒有講究到這種程度。

技術研發中心數量也增加至十幾個,自己的槍炮廠和軍工相關產能依舊隱藏在民用工廠之內,其中有部分生產車間直接建在研發中心的保密庫房內,它們的生產車間平時是不對外開放的,有士兵嚴加看守,生產工人和技術人員也是相對固定的,工人原來都是工業區附近的村民,從普通工廠的崗位上選拔出來的,挑選注重平時做事比較嚴謹認真、愛崗敬業、人品口碑較好、素質較高的人,也都與他們簽訂了保密協議,大多數時間要求他們攜帶妻兒或是獨身住在工廠特殊的宿舍里,外出需要上級領導批準,當然他們的薪水會比普通工廠高出一籌,當然入廠之前,需要他們自願才可以。

其它地方的工廠保密工作也是類似進行,將軍工生產相對獨立出來統一管理,包括人員和設備、庫存物質等都有一套獨立的運作系統,盡量避免泄密事件發生,一旦發現與生產有關的事件泄漏出去,當事人必然受到相關處罰,甚至是按照保密協議進行軍法處置,已經有少數工人因為在外面有意無意地宣揚工廠生產武器裝備的信息,而被獨立調查審訊,有幾人因為情節嚴重,而被秘密執行槍決。

盡管保密措施做得很嚴謹,但難有不透風的牆,外界對于這些事情還是略有耳聞,但得知的少數人也大多都不願意去趟這個渾水,人家私自制造槍械,與自己何關,自己只要能與大老板合作賺到大量白花花的銀子才是正道。

以民團名義招收的隊伍已經擴大到一萬五千人左右,平時比較低調,都分散在工廠廠區內負責保衛工作,一般不會大規模集結,以免引起清政府猜忌。

生產槍炮的秘密工廠也有好幾處,八一式步槍,輕、種機槍等源源不斷生產出來,一批陸軍炮火也相繼問世。

隊伍平時訓練依舊是分成若干小單位進行,為避免過于招搖,一般不以團為單位進行大規模訓練,訓練完畢槍支也是隱藏在倉庫內,訓練地點都在隱秘地帶或是廠區內隔離區間,為的就是保密,包括隊伍內部的士兵,很多人都不知道李天成在上海究竟有多少人馬,有些人以為李天成就只有幾個小隊的士兵而已。

這些士兵拿了一個月幾兩銀子的月餉,訓練還是相當賣力的,這些人也是當地窮苦人家的子弟,他們去做其它的工作賺錢也不易,十分辛苦,當李家的士兵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超級高科技霸主最新章節 | 超級高科技霸主全文閱讀 | 超級高科技霸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