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寒門天下 第二卷 乘邊據險 第二十九章 用兵有五

作者 ︰ 天天不休

水鏡山莊中茶香彌漫,跪坐在屋內的四人悠然品茗,一副悠閑恣意的模樣。

龐德公很喜歡龐統這個佷子,每日來司馬徽這里都帶上了龐統,司馬徽短暫接觸龐統這個少年後,也贊不絕口,同時更佩服龐德公的眼光,因為就連龐德公自己的兒子,恐怕都比不上龐統在他心中的地位。

蒯越品了一口清茶,唇齒留香,回味無窮,而後朝龐德公拱手道︰「我家主公特意命我前來向先生道謝,若無先生援手,荊州如今恐怕還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毫不在意地擺擺手,龐德公謙遜道︰「些許小事,不足掛齒。劉使君能夠造福荊州百姓的話,才不算辜負了荊州上下期盼長治久安的一片苦心。」

受教一般點點頭,蒯越感嘆道︰「我家主公治理荊州奉行仁義之道,此乃大善,奈何立足未穩,兵馬不強,益州逆賊郭嘉親率大軍從成都而來,所圖非小,極有可能是來攻打荊州。自王使君薨于烏程侯刀下,荊州一直處于多事之秋,此刻更有存亡之危,唉。」

在水鏡山莊中流連忘返的龐德公與司馬徽,這類軍事情報不會得到的那麼快,聞听蒯越之言,同時皺起了眉頭,情不自禁想起數年前那個作客水鏡山莊的狂傲少年。

龐德公沉思半晌後疑惑地望向司馬徽問︰「郭嘉剛剛攻下益州,難道根基已穩?輕率地揮軍而來,非智者所為,以他的智謀,不會看不清局勢吧?」

苦笑著搖了搖頭,對這個少年成名後數次犯下死罪的同鄉,司馬徽只能嘆息道︰「此子不可以常理度之。他若真的妄想吞下荊州,那就是年少氣盛,目中無人了。」

面前兩位隱士都是不可斗量的大智大才者,蒯越此行雖是上門道謝,但也想請教請教二位該如何解除眼下危局。

「二位先生,我家主公麾下雖有十萬將士,可這些將士剛剛投效我家主公,軍心未穩,治軍時日尚短,戰力不可高估,郭嘉在益州趟天險,踏堅城,攻城拔寨氣勢如虹,麾下將士可都是虎狼之師,我主恐難以與之爭鋒,即便僥幸擊退郭嘉,傷亡難以估量,到時又該如何防範南陽袁術?還望兩位先生不吝賜教。」

望著蒯越挺起身子拱手一拜,司馬徽和龐德公四目相對,露出幾分無奈之色,龐德公饒有興致地考較佷子學問,于是扭頭向身邊正襟危坐的龐統問道︰「依你之見,郭嘉若來犯荊州,勝算幾何?」

面相丑陋卻嚴肅地昂著臉,龐統閉目思考一陣後,平靜地說道︰「先賢有言,用兵有五︰有義兵,有應兵,有忿兵,有貪兵,有驕兵。誅暴救弱謂之義,敵來加己不得已而用之謂之應,爭小故不勝其心謂之忿,利人土地,欲人財貨謂之貪,恃其國家之大,矜其人民之眾,欲見威于敵國者謂之驕。義兵王,應兵勝,忿兵敗,貪兵死,驕兵滅,此天道也。」

這一番話讓司馬徽和龐德公都撫須微笑,雖然都是照本宣科一樣重述先賢聖言,可學以致用,讀書萬卷,什麼時候用什麼知識,才是最重要的,龐統小小年紀不驕不躁,日後必成大器。

蒯越一臉震驚之色,上一次對龐統刮目相看是因龐統的氣質,這一次龐統讓他驚訝則是龐統的學識。

放下長輩架子,蒯越拱手朝龐統說道︰「此五兵,郭嘉與我主,孰勝孰敗?」

龐統不敢當蒯越大禮,于是趕緊回了一禮,而後目光投向龐德公,在龐德公笑意與鼓勵的眼神中,繼續平靜地說道︰

「郭嘉乃叛逆賊首,來犯荊州,持強凌弱,妄圖霸佔荊州之地,掠奪荊州財富,欺壓荊州百姓,此乃貪兵忿兵驕兵,必敗必死必滅。劉使君保境安民,率荊州上下誓死抵抗,此為義兵應兵,王道所在,必能戰而勝之。」

堂內一片沉寂,良久之後,蒯越長長吐出一口濁氣,面上嚴肅之色舒展開來,朝龐德公笑道︰「先生之才已是當世罕見,如今教導的佷子也小小年紀才識不凡,在下恭喜先生。」

龐德公淡然一笑,並不接話,對于傾心教導的龐統有這番表現,算是滿意。

蒯越的心思如撥雲見日,頓時明朗起來,就要告辭時,卻沒想到小小年紀的龐統仰起頭對龐德公說道︰「小佷想去襄陽看一看劉使君退敵。」

龐德公詫異地反問道︰「為何有如此想法?戰場殺伐,刀劍無眼,稍有閃失,恐有性命之危。」

龐統正色地回道︰「小佷不想如趙括那般紙上談兵。」

能有這個想法,龐德公自然是支持的,轉過面來朝蒯越說道︰「我這個佷子還請異度多多照料,不過異度定要以公事為先。」

蒯越自然應允下來,龐統起身朝蒯越行了一禮,而後隨著蒯越一同走出了水鏡山莊。

離開水鏡山莊後就快馬加鞭趕回襄陽,彌漫在蒯越心頭的陰霾煙消雲散,之前一直在對比著軍事力量,蒯越有些鑽牛角尖了,龐統那番見解讓他豁然開朗,思維也瞬間開闊。

當蒯越帶著龐統回到襄陽後,先安頓了龐統在自己府中歇息,然後就匆匆來到州牧府中,荊州治所也移到了襄陽。

府內一片愁雲慘淡,劉表坐在主位上一籌莫展,北面有袁術還在蓄力待發,西面郭嘉卻已經揮軍來攻,劉表剛做了幾天的荊州牧,陷入了更大的危機。

蒯越也不多費唇舌,算不準哪天郭嘉就兵臨城下了,當即胸有成竹地對劉表獻策道︰「主公,郭嘉擅長謀而後動,舉兵來犯必定準備充分,初入荊州時肯定步步謹慎,其目標極有可能是襄陽,因為郭嘉眼中,荊州恐怕只有袁術在南陽盤踞,他並不知道主公短時之內已經平定荊州內亂,攻伐益州,郭嘉連連大捷,兵鋒正勁,初時,主公不可與其爭鋒,暫避鋒芒,而後……」

劉表听後喜形于色,拍案而起激動地說道︰「好!異度此計,定能讓郭嘉有來無回。」

……

在巴東永安休整一日,郭嘉揮師東進,司馬俱出城相送。

大軍從身邊走過,郭嘉策馬與司馬俱在路邊話別,極目可見煙雲裊裊的巫山,秋冬交替的時節里,涼爽之風陣陣刮過。

「司馬將軍,你我初次見面是在太行山下,那時我走投無路,你率黃巾殘部也舉步維艱,你我攜手走到今時今日這個地步,克服了千難萬阻,既有董卓竊據龍庭,關東軍討伐混戰的天時,又有我們將帥齊心,眾人殫謀戮力的人和,加上益州險峻環繞的地利,太平軍總算有了立足之地,可謂創業艱難百戰多。」

听到郭嘉感慨之言,司馬俱心中翻江倒海,百味雜陳,有今日的成就殊為不易,遙想承受張角恩典而追隨大賢良師共謀大業,兵敗洛陽苟延殘喘,幾度生死險境,身邊熟悉的面孔一個接一個的消失,他眼含熱淚,哽咽著說道︰「是啊,若沒有主公帶我們走出山林,恐怕司馬俱連一頓溫飽都難以維持。只是可惜了很多沒趕上好日子的兄弟們,唉,沒有他們,哪有今日的我?」

看到他流淌出的男兒熱淚,郭嘉上去安慰似地拍拍他的肩膀。

這個人,不知深淺輕重利害,但總歸是個重情義的人,因緬懷亡故的將士而落淚,郭嘉看得出來,司馬俱不是惺惺作態,而是真的有感而發。

可是一個人重情義不能與行事作風相提並論,郭嘉向司馬俱提起舊事,是希望司馬俱不要忘本,不要忘了他曾經受過的苦難,自身經歷過的壓迫肯定難以忘懷,也因此,不但要體恤將士,更要寬仁為懷,多為百姓著想。

司馬俱為死去的將士而哭,郭嘉感動,但還是要再叮嚀幾句,希望司馬俱能痛改前非。

「司馬將軍,我曾經說過要讓你們和手下的將士與百姓安居樂業,如今我們雖然成為了益州的主人,可前路漫漫,任重道遠,讓百姓安居樂業並非掛在嘴邊就能實現的,我率軍前往荊州之後,希望你好好治理巴東郡,臨別前有一言相告,多將心比心的想一想,凡事三思而後行。」

說罷,郭嘉凝視著擦干淚水有些茫然的司馬俱,最終還是輕嘆著縱馬離去。

目送郭嘉和大軍遠去,騎在馬上的司馬俱一直在琢磨著郭嘉的話,可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希望他好好治理巴東郡,這是鼓勵還是斥責?

司馬俱不知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寒門天下最新章節 | 三國之寒門天下全文閱讀 | 三國之寒門天下全集閱讀